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之平答道:“末将不知。”
九公主点点头,勉强忍住身心不宁的情绪,与他一道去马厩查马了。
李劭卿消失了一整日后,九公主开始坐立不安,李劭卿消失第二天后,九公主开始魂不守舍,李劭卿……李劭卿没有消失第三天的机会了,因为第二日半下午的时候,九公主就按捺不住,到他的住所里找人去了。
“我说大人,”房中一个熟悉的声音道:“您今儿还不去伺候公主啊?”
九公主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席卷心头,她在门前顿住脚步,听见李劭卿不耐烦道:“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另一个声音道:“不是,大人,咱们也是怕你受罚不是,毕竟总兵大人把这活儿派给你了,你天天过来跟我们斗蛐蛐算是怎么一回事儿啊,这要被公主知道了,还不得扒了你一层皮。”
九公主所有的担心全部转成了愤怒,瞬间凉了半颗心,她想冲进去大骂李劭卿一顿,却又觉得……都已经这样了,何必呢。
房中的李劭卿当然不知道门外的情况,他心里的别扭劲又翻了上来,既想去看看自己消失这两日后,九公主是个什么反应,又懒得再往她跟前凑,最后被这帮伙头军说的不耐烦了,才一边往出走一边不满意的嚷嚷:“行了行了,烦不烦,这就去看看还不……”
他拉开门,看到站在门前七八步远的九公主,一下就自动消音了,愣半天,才惶急地一欠身:“公主殿下!末将……”
“李将军既然另有要事,就不必每日来本宫这里消磨时间了。”她打断他,居然还能端雅微笑着向他轻轻点头,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第十回雅书生问情东宫殿
九公主在三屯营逗留了五日,宫里便八百里加急一封一封地催,让她提早启程回宫,最狠的一次,皇上把他身边的第二号大太监吴卫都派了过来,见了公主二话不说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下跪,九公主被李劭卿伤了心,也不愿意多呆,当天下午就登上了回京的銮驾。
杭子茂率军送了十里,李劭卿跟在后面各种心虚气短,想解释却又不敢,一直到分别的时候,九公主忽然叫停了马车,她的随身侍女赤霄从车中钻出来,捧着那柄被他拒绝的斩马刀,也不看他,只对杭子茂道:“殿下说,她送出去的东西,万万没有退回来的道理。”
李劭卿愣了一下,握着缰绳的手猛地收紧,胯下战马吃痛,长长嘶鸣了一声。
九公主这次从三屯营回来明显没有上次高兴,时不时就一幅魂游天外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什么,就连旁听太子和傅博彦论道都十分心不在焉,一个不注意,神就走到九霄云外去了。
太子看着她,一边摇头一边笑:“你若是累了,就在寝宫里歇息一日也无妨,不必一定要每日过来。”
九公主本来就不耐烦听他俩巴拉巴拉,当下便仪态优雅地拢着双手,文绉绉道:“并没有如何疲累,不过是昨夜惊了梦,没有歇好而已,如果太子哥哥容小妹窃得半日之闲,小妹就先告退了。”
太子挥挥手:“回去歇着吧,今日之事,母后不会知道的。”
九公主站起身,抑制着激动地心情向太子屈膝一礼,又对傅博彦颔首一礼,大步流星地往门外走,走到一半,侍奉她的宫女赤霄在门口重重咳了一声,她身形顿了顿,缩小了步子,姿态蹁跹地挪走了。
太子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眼中笑意一深,侧过头来对傅博彦道:“当初与你议亲时,母后担忧公主粗野,难入傅大人法眼,还特意将她关了起来学习女子的姿态礼仪,如今看来,学的还算差强人意。”
“公主天资聪慧,无论学什么都手到擒来,”傅博彦勉强维持仪态跟太子客气了两句,到底没忍住,斟酌着语气发问:“她与威远候之子李劭卿……”
太子笑容一顿:“她正是活泼好动的年岁,又厌烦深宫重门,被宫外的乱花迷了眼,也是常情,总有一日会明白过来,那些东西好虽好,却并不适合她。”
傅博彦默了默:“半年前家父上书陛下,请求完婚,陛下以公主年岁尚小推脱了,不知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公主的意思?”
太子又笑了起来,打趣他:“你也太心急了,九娘今年十月才初行笄礼,即便是催婚,也得等她挽髻了以后再提。”
傅博彦低头似自嘲地一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说实话太子对九公主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也有点没谱,李劭卿是她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长久的兴趣所在?说良心话他还是更偏向傅博彦来当他妹夫,但九娘要是铁了心非李劭卿不嫁,而这个大央帝国史上最年轻的副总兵又是个靠谱好少年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好了,打住,这么想太对不起朋友了。
有人在心里悄悄揣测,有人直接就问道脸上去了,九公主从博望苑离开没一会,杭贵妃宫里就派人来请,九公主本来想去找杭远山联络感情,闻此噩耗,不情不愿的磨蹭过去:“儿臣请母妃安。”
“平身吧,来坐。”杭贵妃指指右首的位子,还没等九公主坐过去,劈头就问:“十月就及笄了,你打算何时与傅公子完婚?”
九公主顿时觉得坐如针毡。
☆、第十一回父母命催婚金玉堂'爱默丁钻石加更'
杭贵妃继续道:“日前皇后娘娘召见我,还提起你的婚事,娘娘的意思是横竖已经及笄,又许过婚,请钦天监卜一个吉日,年后就送你出阁吧。”
九公主扶额:“您为何总是急着送儿臣出阁?多陪您些时日不好吗?”
杭贵妃开门见山道:“我与你舅父仔细探听过李劭卿,或许是个好儿郎,但与傅博彦相比还差得远。你不要想着拖延时间,即便你拖延到双十之年,也是要嫁给傅博彦的。”
母妃……您不愧是出身将门的虎女,说话都这么不留情面……
杭氏起家于第一军,祖上曾跟随暨帝出征,平越戎之乱,杭远山卸甲前位列总兵,官居二品,也是一步一个血印,一刀一个人头成长起的,贵妃遗传了杭家血脉里的果决,行事雷厉风行,从来不做无所谓地纠缠。
“半年前傅大人上书要求完婚,陛下以你年岁尚小为由推了,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这是你在背后搞怪,陛下太宠着你了,才会养成今日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杭贵妃冷着脸训她:“傅氏乃当朝大族,你冒然拒婚,不仅会使皇家蒙羞,还会使傅氏受辱,我曾经教导你人无信不立,你都忘了吗?”
九公主低着头,讷讷道:“母妃教导,儿臣一日不敢忘记。”
贵妃点点头:“你代陛下巡边这一趟,应该散心散够了,今日起就安静呆在宫里,学学针织女工,为及笄和出嫁做准备吧。”
九公主抬头看了看她亲娘,还想做个无所谓的挣扎,却被贵妃猛然一冷的眼神给吓了回去,蔫蔫地应了下来。
贵妃放软了语气:“历史上的公主,大多要牺牲婚姻去为皇族换取盟友,你有幸生在太平盛世,不需要做此牺牲,应当相信父母不会将你推入万难之地,陛下和皇后娘娘为你挑选的这个夫婿的确是人中龙凤,连你舅父都大加赞赏。”
是是是,他是极好极好的人,可我偏偏不喜欢,那又有什么办法。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贵妃宫里回来之后,九公主用军事家的思维,把支持她嫁给傅博彦的人和不愿意她嫁给傅博彦的人分成敌方和我方,仔细衡量了一下敌我优劣,量着量着她就惊喜发现,按照这种思路,我方人数……基本为零。
皇帝支持、皇后支持、母妃支持、兄长支持……连满朝文武大臣、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都跟着乱支持,傅博彦那张眉目清雅的脸仿佛晃在眼前,越晃越面目可憎。
她给自己灌了一杯冷茶,平心静气了一下,重新拿了张宣纸,继续写写画画地分析军情,能决定她婚事的其实只有两个人:皇帝和皇后,而在这两个人中,占决定性地位的是皇帝,也就是说,只要搞定了她亲爹,剩下的所有阻力都不攻而破,她拿笔在“父”字上圈了个圈,又把思路梳理了一遍,好像漫天乌云一下子云散天开,前途光明无比,她胡乱收拾了一下桌面,喜滋滋地出门去攻陷敌方中军去了。
☆、第十二回蓟州鼓惊破长安乐'爱默丁钻石加更'
走到御书房的时候,皇帝身边的首席大太监孙知良正守在门外,一脸苦瓜相,因着他和曹德清的关系,九公主一向不太待见他,当下便偏了偏头装没看到,一脸严肃漠然地打算推门而入。
孙知良知道九公主不待见他,但人家正是皇帝心尖上的女儿,惹不起,故而遇见她总是绕道而行,然而这次却一反常态,她的手还没伸到殿门上,孙知良就一甩拂尘把她拦住了:“殿下,陛下与内阁和兵部的大人们正在议事。”
九公主蹙起眉:“知道了。”
孙知良孜孜不倦地继续拦她:“陛下有命,任何人不得入内打扰。”
九公主立刻不高兴:“孙公公在父皇身边当了这些年的差,难道不知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本宫吗?”
孙知良拜了下去:“殿下明鉴,蓟辽总督有紧急军情上奏,陛下正与大人们商议此事。”
九公主停住脚步:“蓟辽总督的紧急军情?本宫怎么不知道蓟辽有紧急军情?”
孙知良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封军报是刚刚才送到京城,由兵部尚书王大人送到陛下案头的。”
九公主瞪了孙知良一会,突然伸手推开殿门,闯了进去,彼时曹德彰正站在皇帝面前,说了一句:“杭子茂放虎入山,有通敌叛国之嫌。”
她脑子里立刻“嗡”了一声。
皇帝蹙着眉坐在龙案之后一言不发,不知道在琢磨什么,被她闯进来的动作惊了一跳,不悦道:“九娘,你这是做什么?”
九公主立刻欠身下拜:“父皇明鉴,杭总兵自就任以来一直忠心耿耿,绝不可能通敌叛国,反倒是曹首辅,恶意诋毁镇守边疆的将军,不知是何居心。”
曹德彰默不作声,反倒是皇帝眉头蹙的更狠,语气里也有了训斥的意味:“九娘!快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