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人越来越多了,好在乡政府及时介入救治,组织了一批帐篷和钢丝床、被褥,加上王雨他们的宿舍,总算勉强容纳下来,而且医护人员的饮食条件也改善了许多。可恨的是,每天都向上级报告疫情,上面却只是象征性地派几个人下来察看,又象征性地从别的医院调了几个医生护士帮忙。可是连伤寒爆发原因至今都没找到,却要求媒体不准报道,以免吓跑了即将参加县引资大会的外商。
幸亏伤寒是经消化道传播,倒不需要特殊的隔离条件,要是别的病也象这样,非出事不可。王雨边走向自己负责的区域边恨恨地想着。
“药来了,快来帮忙。”一辆大卡车开到门口,却被帐篷挡住路进不来。王雨和几个年轻的医生护士立即跑出去帮忙卸药,那一瓶瓶盐水平时抓在手上没什么,但成箱成箱地搬,还真有点沉重。王雨倒不觉得如何,那边护士中最为娇小的汤银花却被压得几乎动不了步。
“人还没有盐水重,偏偏要逞能,快回去歇着吧。”并肩战斗几天,王雨已经跟她们很熟悉了。
“就是,小王都心疼死了,你不顾自己也要顾小王的一片心意啊。”矮子人小力气倒不小,边跑边取笑他俩。
一贯口齿伶俐的汤银花却不理睬他们,矮子惊讶道:“咦,叫叫鸟也有哑巴的时候?”话音未落,汤银花身子一摇,倒向地面。
“小汤!”众人都惊呼起来,幸亏王雨离得近,一把扶住她,只见她面色苍白,脸上冷汗涔涔。王雨连忙将她轻轻放平,一听心音,咚咚咚跳得乱七八糟。是频繁早搏,她有心脏病史?怎么也不说?
护士长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哎呀,这个小丫头,叫她不要死拼命,这不心脏病发作了。”
“不拼命行吗,上面那些老爷逛一圈就走,没有人来帮忙,早晚我们都得倒下。”矮子忍不住发起牢骚。
“别废话,不也从别的医院协调了几位医生来帮忙了吗?”
“没错,可为什么不能把病人转走一部分?别说人手还是不够,就是足够了,我们的硬件也跟不上,不能给予很好的处理啊。”矮子很不理解。
()免费电子书下载
牢骚要发,事情要做,不理解也要做。看到满院的伤寒病人,大家就把牢骚忘到了九宵云外。眼睛里全是伤寒、伤寒。倒是病人们反倒显得轻松舒适,一副无病无痛的样子。其实发热尤其是持续发热,又伴随着消化道等各系统的症状,是非常难受的。而且伤寒严禁有渣饮食,老百姓们就理解为要饿肚子,虽然医生说可以吃一点无渣的食物,他们就是不肯吃,光是饿就够受的了。要在以往,病人们会不断地呼唤医生,恨不得立即解决。而现在他们看到护士累得倒下,看到医生没日没夜地陪在身边,反倒都不吭声,弄得王雨他们要经常叮嘱:“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说,免得误事。”
历史经常有趣地重复,纸里包不住火却仍然要包的故事一再上演,最终纸终于被烧破了,早该到来的水也不得不来了。
虽然晚了点,但毕竟是来了。我们可爱的老百姓是不会计较的。因为原来没有,而现在毕竟有了,这就够了。
省、市、县,大队的人马源源不断地杀进房山乡,大堆的药品源源不断地到来,高级的专家亲临前线,给予了英明正确的指点:“你们怎么还首选氯霉素?这药副作用太大,甚至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早就该淘汰了。”
似乎是说得很对啊,黄主任平时嗓门大得吓人,在专家面前却低得象做错了事的学生:“那应该怎么用药呢?”
“喹诺酮类抗生素听说过吗?效果很好而副作用小,建议做为首选药物——比如环星。”
这个环星是啥东东?黄主任们傻了,从来都没听说过。也难怪,虽然利润丰厚,但一院这样的大医院已经忙不过来了,医药代表们根本无暇顾及乡下的小市场。而乡医院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主动寻找新兴有效的药物。
“这药好象县医药公司都没有,到哪买得着呢?”
“这我倒可以帮你们弄。”
“好啊,那太感谢了。”
王雨跟病人们接触这些天,已经对他们的家庭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听专家说建议首选环星,不禁暗暗摇头。这药虽然确实是很合适,可要100元一瓶,一天要挂两瓶。病人都是农民,即便还到工厂做做,忙活一个月也多半弄不到200元,伤寒病程又长,大半个月挂下来,起码一年的收入就送给医院了,这可能吗?要知道现在氯霉素首选的治疗方案,从入院到痊愈出院,所有费用加起来平均一个病人也只要200元。
水柔第一次跟他在听雨楼约会,就以环星为例,让他计算收入。虽然后来一直没问水柔这里头究竟有多少利润,但他早就明白了:越贵的药,水分越大。
要是刚毕业那会,他肯定会据理力争,但现在他选择了沉默。
专家继续去检查病人,等他出门,黄主任低低地咕哝一声:“娘的,是人是鬼都想来混乡下人的钱。”脸上随即绽开爽朗的笑意,追了上去:“叶教授,这边有个……。”
负责记录专家宝贵意见的矮子又捅捅王雨:“一路货色。”见王雨不解,他伸手到桌肚里掏出一个空盒子:“呶,老黄建议厂长用的药,老黄亲自去买的。”
王雨抬眼一看吓了一跳,这药一支近2000元,虽然不是最贵的药,但也实在不便宜了。
对了,来了这么些天,还没看到过一个医药代表,不知这乡医院有没有回扣这回事?——
提醒一下,现在的背景仍然是90年代初期,所以有些事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理解。
比如环星,现在早不算什么新、好的药了,价钱更是便宜得很,但那时的情况确实如此。
再比如,算了,大家自己代入那个年代去看就OK了
三 第12章 传染病爆发(下)
“潘佳燕,9床酒精擦浴。”“潘佳燕,18床心电图检查。”“潘佳燕……。”王雨一张嘴,潘佳燕就象一只勤快的小燕子一样飞了出去。看得王雨满心舒畅:有跟班真好,动动嘴皮子啥都解决了。
潘佳燕是某领导的侄女,学习成绩平平,中考惨遭挫折,只好待业在家。后来领导叔叔的慧眼敏锐地发现:今后医生这个职业将越来越吃香。就亲自出马把她送进了医院,先学着干起来,准备过段时间再送到卫生学校上个内招班,然后转正,就算功德圆满,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国家的保障了。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国家财政几乎是全额拨款,谁不想挤进来吃一口国家饭?
自从援军陆续抵达,八方英杰齐聚房山,人手一下充足起来。忙得够戗的黄主任终于喘了一口气,开始考虑潘佳燕的带教问题。由于在控制疫情中表现突出,王雨的技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一次晨会黄主任半开玩笑地问谁愿意带潘佳燕时,刚好潘佳燕跟王雨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哄,王雨也就得到了这个小跟班。
医生们在医院里苦干,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治伤寒病,院外大街小巷的流言却突然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自来水有毒!政府已经命令停止供水了。”
“我知道,有人在水里面扔了砒霜。”
“是水厂原来的厂长扔的。”
“放P,不是砒霜,也不是水厂扔的,是医院扔的很厉害的毒药,外国进口的,他们想叫大家都生病,就好赚钱。”
流言一日之间传遍全乡,人人心惊胆战,见到水就害怕,有些病人看医生的眼神都变了。整个房山乡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部分挖井少的村庄,很快井水就见了底,性子急燥的竟然在井边抡开了拳头。在省市领导的眼皮底下出现了不稳定局面,乡政府的干部急得团团转。
()
防疫部门的人傻了眼,在查出伤寒爆发是因为自来水严重污染后,他们立即要求水厂停水并开始了全面的消杀工作(消毒杀菌),又按照惯例没有向社会公开停水原因和伤寒流行原因,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谁知这次事件对公众影响太大,流言蜚语蔓延得比刮台风还快,眼看再不采取措施的话,后果难以预料。于是本县有史以来第一个疫情公告新鲜出炉了:
公告:经有关部门检测,房山乡自来水厂取水口遭受伤寒杆菌污染,造成伤寒流行。政府已经全力以赴进行杀菌消毒工作,可望在短期内控制,请群众安心生活,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公告还真有点用,病人们和医生的关系渐渐恢复正常,干劲又回到王雨等人身上。只是虽然上级很重视这次疫情,却始终不分流病人,矮子都叨咕了好多次,王雨也搞不明白:如果开始是有关部门反应迟缓不能及时分流的话,现在为什么还不分流硬是让病人住帐篷呢?他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终于有一天拦住了罗院长。
罗院长伤寒刚爆发时眼睛整天红通通的象挂了两个灯笼,衣服皱巴拉叽的也不管,现在精神十足、一身清爽,就象刚出笼的白馒头。听王雨说完,他苦笑着拍拍王雨:“这次伤寒流行,我们医院亏损很大,虽然财政拨款不少,但那是固定的,如果有了多余支出,还得自己消化。病人走了,到哪消化?就这样都消化不了。你现在是医生,有些事情不要管,看病就行了。”
亏损?不会吧老大,我虽然没做过生意,帐还是会算的。毛估估这次也赚大了,怎么可能亏损?王雨大惑不解,又不好意思再问。
转眼到了标志性的一天:无新发病伤寒病人。在这胜利的日子里,有关部门领导再度亲临医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扬了医务人员不畏困难坚决与病魔搏斗的精神,赞扬了医务人员视病人如亲人的高尚医德,赞扬了医务人员……。领导相信,在……的领导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下,肆虐的病魔一定会被击败,胜利必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