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向南向西-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惠通桥就进入摆夷属地,这一片的地质勘探还没完成,修路工程尚未开始,倒落得山青水绿一派清静气象。
  刀昭罕不敢耽搁,快马加鞭驰回土司衙门,汇报去昆明领受的命令。
  虽然几年前国民政府就在摆夷地区设“设治局”,但因摆夷的土地依然属土司所有,摆夷人依然向土司、头人缴纳地租、杂派以及各种劳役,所以,摆夷人依然只认土司。此次出工修路,设治局充其量起个协调,到下面还得各位土司点头应承,安排调度劳工。
  (注,摆夷地区行政结构采自《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二)》,P101)
  勐达土司治下有八个世袭的属官家族,刀昭罕家族是其一,因摆夷贵族官位一般由长子承袭,刀昭罕父亲去世后,属官位就传给了他大哥。属官要在土司衙门的书房、库房轮流值班,勐达是五天一个街天,属官也五天一轮岗。
  刀属官这几天没当值,听说兄弟回来了,特意来土司衙门候他。
  刀昭罕其实不愿见大哥,大哥关心的正是他不愿想不愿提的。
  在勐达城盘亘两天,刀昭罕只做闷嘴葫芦。
  属官太太没辙,去跟印太唠叨。印太是土司的大太太,掌管土司印,故称为印太。摆夷人是一夫一妻,只有贵族可以多妻,但大太太的权限最大。这位印太泼辣精明,勐达一半的主意倒是她在拿。
  要说当年刀昭罕和吴崇礼那门婚事,亦是印太的主意。
  摆夷男子长到七八岁便要进奘房做学僧,学僧在奘房学习天文地理等各种文化知识之余,也要跟从会功夫的僧人锻炼身体。
  (注:奘房是每个寨子都有的基层寺庙,一寨一奘房。上一级是(田亢)即乡一级的中心佛寺,再上一级是土司衙门所在地的总佛寺。)
  刀昭罕是贵族,本不必辛苦练功,他却着迷于此,三年学僧期满不还俗也不出家,硬在奘房又赖三年。
  十三岁不得不还俗了,进土司府做护卫,开始四处挑衅学艺,几年过去竟成勐达第一高手。
  年少英俊矫健能干,吸引了多少姑娘的目光。
  那年印太生日,娘家侄女、欣尺土司长女来拜寿,一眼看中这位武艺高超一表人才的土司护卫,再不肯回欣尺。历来土司长女只能婚配土司,怎能嫁给属官之子?
  万幸的是,刀昭罕一心研习功夫,对男女之情懵懂无知,于是土司出面,匆匆为他指派了一门婚事。
  只是,侄女那头的相思压下去了,刀昭罕这头的板子却翘起来了。
  刀昭罕媳妇是闻名勐达的鲜花,刀昭罕却不欣赏,眼里依然只有功夫和比试。成亲后,他照样睡在土司衙门,不当值时便游历各处寻人比武。
  花儿般娇艳的媳妇虽然不是贵族,娘家却很富有,父亲做过两次帕噶摆,是皈依三宝的受戒老人。
  (注:帕嘎——摆夷话,意思相当于“大善人”。摆——摆夷话,意思相当于节庆、佛节、法会等等。“帕嘎摆”翻译过来,就是“可以得到帕嘎名的法会”。帕噶摆是摆夷人的一种法事,向佛捐献贵重财物以表达向佛之心,做过帕噶摆的人会获得一个帕噶名,这个帕嘎名相当于是佛祖给予的称号,获得者是在佛祖那里是有名号有等级的人了,所以有帕噶名的人在宗教界的地位比一半贵族还高。做过一次帕嘎摆的人,被视为功德已初步圆满。做两次帕嘎摆的人,被视为功德已基本圆满,死后可得到罗汉正果。做三次帕嘎摆,标志着功德圆满,日后能升入涅槃。由于帕嘎摆花费巨大,一般富裕人家通常做两次帕嘎摆就耗尽财力了,很少有人能做三次。——以上注释归纳自田汝康著《芒市边民的摆》和褚建芳著《人神之间》。)
  做过两次帕嘎摆的受戒老人,连土司也要敬三分,他家的女儿,岂容刀昭罕冷落?
  土司无奈,只好解除刀昭罕的职务,放他到班宇寨做头人,掌管周边九个寨子。
  刀昭罕却不明白土司和印太苦心,照旧喝酒打猎竞技。当他太太生女儿血崩濒危时,他还在林中追逐野猪……
  印太虽爱惜刀昭罕逸群之才神勇威武,但更恨他薄情寡义不解女人心。
  故两年前,当印太收到吴家商帮的求救,知道桀骜不驯的刀昭罕被算计了,竟喜不自禁大笑三声,顺手接过吴家的三驮子“人情”,择日不如撞日命刀昭罕和吴崇礼即刻成亲。
  吴家商帮小少爷的脖子上架着摆夷头人的腰刀,大马锅头使不出别的解数,只得依土司。
  成了亲,刀大头人再恶气,也不能杀自己媳妇吧?!
  刀大头人紧握腰刀咬牙切齿。虽然土司下了命令,虽然勐达总佛寺的僧政长老批断说两人是天作之合命中注定的姻缘,他依然不低头。在土司衙门苦苦伫立半日,发觉实在拗不断甩不脱,才不得不跪下拜堂。
  没送彩礼没请媒,没有拜佛没祭祖,不置办酒席也不归置新房,刀昭罕娶回个便宜太太……
  难得他忍耐两年体面度日,这回上昆明退婚,且知情懂理拉去一驮子礼物,土司也以为十成九稳能退掉闹剧一场的婚事,谁知人人看得清的结果,却是没有结果。刀昭罕灰头土脸回来不吭不响,三大武士一帮侍从更没个理事的,问不出所以然。
  印太一面应付刀氏属官太太,一面暗悔当年不该为解一时之气硬逼着刀昭罕娶个男媳妇,如今还真不好插手多管。
  土司惧内,虽清楚这事印太办得不妥,埋怨两句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催促刀昭罕要以修路为当务之急,赶快回属地安排布置。
  
  勐达土司府对刀昭罕敬而远之时,昆明吴公馆亦正为吴崇礼焦头烂额。
  吴家公子有天忽然把军装一脱,甩句话说不去前线,然后失踪了。
  平日可以随他公子所欲,蓝绿呢子军服欢喜穿欢喜脱悉听尊便,但现在国难当头用兵之时,擅脱军装就是逃兵,要以军法论处的!
  吴家找了几天,找着了,不在电影院、洋行、俱乐部,却与一帮逃战乱流落到昆明的年轻人混在一起,正参加“云南省公路总局”的什么培训。
  “民家人舍财不舍义,绝不允许做逃兵!”吴老太爷的呵斥震得窗玻璃嗡嗡响。
  对于吴四一家子,老太爷实在气不完。
  吴四爷自小聪明过人爱好文化,二十年前的公派留学考试中,有两位民家人以优异成绩中榜,他是其一。或许是读的书只到脑没到手,吴四爷说起话条理井然做起事却一塌糊涂,于国于家均不堪重用。再说吴崇礼,这位公子小时也古灵精怪聪明可爱,吴杨女士欢喜不住亲自带到缅甸接受“英伦教育”。崇礼公子于洋知识学到多少无从考究,闯祸的本领到很够格中状元,拖累一大家子人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
  吴崇礼大哥吴崇仁自小跟着大家人住公馆,长相平庸但心性机灵,见老太爷气急,忙为他抹背顺气。
  吴崇礼且梗着脖子申辩:“六十军出征是救国救民,修滇缅公路同样是救国救民。我抡不来刀扛不起枪,上前线且要人保护,不如去修路。我能说英国话也能说摆夷话,哪个比我更合适?连段叔叔也说急需我这样的人才。滇缅公路修通了,能运输大量武器支援前线,能保护千千万万人,我哪里是做逃兵?”
  他所说的段叔叔,便是与吴四爷一同考中公派留学的另一位民家人,段纬,字黼堂。
  1916年,怀着“科学救国”的壮志,吴四和段纬同日启程,前者赴英后者赴美,相同的起点,却因过程差异,导致大相径庭的人生。
  遥想当年,吴四春风得意马蹄轻,携夫人一路游山玩水“再看一眼祖国大好江山”,到香港时才发现夫人已有身孕。吴杨女士虽是二胎却反应不小,娘家在香港又家大业大,这人说说那人劝劝,吴四携夫人赴英留学就变成了杨家小姐携夫婿香港待产。待生下粉雕玉琢的吴崇礼,吴四爷忽然生出家庭责任感,于是放弃求学,加入吴家商帮驻缅甸管理生意。
  而那位段纬,孤身一人没有牵绊,自然顺顺当当见到了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说起段公的求学经历,颇传奇。1921年,段公在普渡大学苦学五年修完土木工程,随即进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飞机制造;之后到法国里昂大学进修,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3年又转赴德国学飞机驾驶技术,毕业于老特飞行学校。一去十年,直到1925年才回国返滇,受聘为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系教授,是云南籍的第一位专职土木工程学教授。
  吴老太爷教育儿孙,常拿段纬做榜样,“读书好不好?好!怎么好?像黼堂那样学以致用才是好!”
  要清楚段公黼堂的学以致用,列个时间表比较好明白。
  这位先生每一年每一日都是忙碌的,找不出清闲的时候。他是云南籍的第一个飞行员和飞行教师,1926年任云南飞行大队队长,同时兼任云南航空学校校长和飞行教官,培训出云南第一批航空人员。1928年,调任云南道路工程学校校长和汽车驾驶人员训练班教练,培训出云南第一批公路技术人才和汽车驾驶人员。同年底,云南省公路总局成立,他担任该局技监(即总工程师),于1929年1月开始修筑云南省第一条省际公路——滇黔公路,该公路1937年4月竣工,结束了云南去内地要先出国经越南、绕道香港的历史,两个月前,六十军正是沿着这条公路走出云南走向抗战前线。如今他鞋子里的泥沙还没控尽,又开始着手修筑中国的输血管——滇缅公路。
  (注:段纬经历综合自网络及《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
  吴四爷曾不无酸味地总结:“天上地下全被黼堂扒拉完了。”
  听吴崇礼抬出段纬做挡箭牌,吴老太爷更有话说,才张嘴却见吴大爷脸色苍白匆匆进来。
  “六十军奉命保卫南京,正兼程赶去。”
  “那崇礼呢?崇礼要去南京吗?”
  “那不是送死吗?”
  公馆里七嘴八舌炸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