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凹凸-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是因为大楼的结构钢筋被高温融化了才导致的崩塌……”当时也在看新闻的蒋爸爸是这么解释的,尽管当时的他也同样疑惑着。
  但听闻了这一说法的蒋卫却一直相信着,就算后来有人提出质疑说这其实是个谬论是个阴谋,蒋卫还是一直相信着。或许这里头或多或少有些先入为主的成分吧,但起码他是信了,至于你信不信那就是你的事了。
  或许当初这件震惊世界的事真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并不是当时的蒋卫能够猜测的深远。可能这里边真的隐藏了让人心惊胆战的阴谋,可是蒋卫当时并没有想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就算后来听说了其中的阴谋论,他还是没有选择去相信,也许会有相信的人不齿他的无知,但蒋卫只是简单地相信着他的判断。
  在他看来,如果这真的是个阴谋,那这无疑是个极其伟大的阴谋。
  难道不是吗?
  这策划阴谋的人如果不是天才也一定是个数学达人,要不他是如何计算出实施阴谋后一定会赢利的呢?在毁掉几座大楼搭上几千条人命再赔上无数的金钱损失战争代价以及无法预计的后遗症的大前提下,这位传说中的阴谋家到底是如何预计的经济繁荣呢?他就不怕一旦行动失败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吗?还是说连这点也被算进了计划之中?
  这是个谜,蒋卫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所以他也无法轻率地就此做出任何评论。
  如果单纯地相信大楼是因为结构问题而崩塌的会让事情简单化,那他还是继续相信好了。
  当年的这件震惊世界的事不管发生之时是多么的惊世骇俗,它到底还是在时间的注视下一点一滴成为了过去变成了旧闻,沉浸在这悲剧里边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一样要继续向前生活的。
  况且,对于蒋卫他们而言,那其实真心不是他们的事儿。就算这事儿再大再惊悚再深藏不露,那都是别人家的事,他们再如何感叹唏嘘也是爱莫能助的。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有些事,旁人也只能听上一听点一点头就完了。
  初二伊始,他们这群新世纪的孩子就见识了千禧年以来第一件的世界大事,而这似乎也是在为往后将会发生的种种给他们打的第一管预防针一般的邪乎。
  “你们说恐怖分子会来袭击我们国家吗?”
  那个学期初,这个问题成了蒋卫这群少年间最是热门的话题。面对这样的命题,有人说不会,有人沉吟不好说,也有人害怕会有这么一天。但这样的讨论并没能持续多久就被下一个更加有真实感的话题给取缔了——我们国家入世了!
  其实入世不入世对于蒋卫他们这些半大少年而言真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由于那时几乎每个人都在惊叹欢呼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也就跟风一般随大溜着惊呼了一番。但说到底,这阵风刮的还没有恐怖袭击来的让他们兴致勃勃。
  就拿王靳来说,如果不是政治课上提到入世这个词,他根本不会主动去理睬的什么是入世入世又代表的什么。那对于他而言,真心比不上放学之后去哪儿玩乐重要。
  或许,这就是一些人口中无知的小市民最真实的写照吧!
  入世到底是什么?
  是经济发展国家强大人们生活富裕的保障吗?
  如果是,那的确值得高兴欢呼,但他到底是不是,他们这些小市民不知道,他们看不到未来,他们也关心不到那么遥远的未来,他们在乎的只是今天吃饱了吗能睡好吗明天又该如何吃饱睡好?入世这样伟大的带着远见之人才能窥视的深远创举真心不是他们这些小市民关心得到的国家大事。于此,有知的人群可以蔑视讽刺的他们,但却无法否认的他们。再说,这入世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吗?那到底是小市民太有先见之明了,还是有远见的人群太过于夸大其词了呢?
  别说是王靳,就算是蒋卫也不敢说当时的他又有多了解这入世之事,他或许比王靳略懂那么一些,但他到底也没有比谁更重视这件事。
  起码,在初二末那年席卷全球那场瘟疫的袭击下,这入世一事几乎可说是完全被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就算是当年教世界为之闻风色变的杀人无数的世纪瘟疫,也没能让身处市苑的人们有多少惊慌。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场瘟疫并没有蔓延到他们这座小小的城市里头。就算在全国很多城市一度疫情告急的状况下,他们这座城市还是一如既往的安全,连一例病患都没有的安全。因此其他地方的恐慌也没能波及他们几多,市苑的学校还是正常上下课,食肆一样天天开,人们的生活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当年的蒋卫也一直深信着没有一例病患的说法,直到很多年后,他认识了一个人,而那个人把真相告诉了他,他才恍惚知道,原来当年并不是没有病例,而是病例“被”没有了。
  那一刻,听说了真相的他除了无奈地一笑而过并没有多余的表情,毕竟都是时过境迁的事了,追究也是枉然。不过,那其中被隐瞒了的真相却确实让他惊讶了好一会。
  “这就是上面的能耐,我们这些小市民能怎么样?或者无知才能无惧吧,当年我们大多数人不就过的挺心安的吗?”
  对于他的沉默,那位友人是这样劝慰的他。
  虽然不甚苟同他的说法,但蒋卫到底没有反驳的他。或许,这多少跟他不喜欢马后炮的说辞有些关联吧。但那都是未来的事,再者,当年生活在市苑的他们确实也一如友人后来所说的那样过的是相当的无惧,而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所以是不是说,不管这里头被隐藏了的真相如何无耻可恨卑鄙寒心,事实已成了事实,就无法被抹杀,也不会因为真相被揭发而能洗牌重来……
  这,到底算什么呢?
  我也不晓得,这到底算是什么。
  你,晓得吗?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没打算把上面的事写出来的,但先前刚过的911十周年,就把那年发生的几件大事件都归纳了进去,也算是跟当年的两个地区回归作个呼应吧。至于呼应的什么,还是留给亲的们去思考吧。


☆、第 34 章

  初二那年似乎发生了很多的历史事件,乍眼看去,仿佛那就是蒋卫他们初二的所有经历。但说一句真心的,对于他们而言,那些个大事都是别人的故事,他们多少有些局外人无从感同身受的置身事外。
  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才是感同身受的真实?
  这问题问的好,下面将一一把他们的亲身经历述来——
  从初一到初二的递进到底意味的什么其实不好说,起码是不好概括而言的。
  对于像王靳那类的学生,年级的转换真心一丁点意义也没有。他们该上学还是会上学,但这学上的是跟初一一点不同也没有,老师依然在上面唧唧喳喳着他们听不懂也听不进去的废话,同学依然还是那么些个,连校长也还是同一个人,也就别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改变了。
  而对于曾经初二现在初三的人来说,却是大大的意味深长。
  先说一班的人吧,从前分崩离析的不良一下子都齐聚了一堂,那热闹劲儿可真不是闹的。
  连到那上课的老师也有不少要暗暗捏一把汗地赔着小心翼翼,可说完全不敢惹毛的他们,谁知道哪天出了校门会不会被他们打击报复?他们虽然也是为人师表,但面对这些无可救药的未来的社会败类,传道授业的师行是行不通了,还不如直接放他们自生自灭罢。
  而二班,倒是比一班相对好那么一些。今年的二班素质似乎也比过去的要稍微温和一些,起码在面对老师的时候没有像从前的二班那样大不敬。
  至于尖子云集的三班那就是一个完全迥异于其他两班的积极向上的班级了。
  在他们这里,初三的到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后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都要靠的这一步作为垫脚石。所以,那里的学习气氛绝对不会比高考班来的轻松多少,但又相对于高考温和了一些。
  但就算这样身“临”其境'1'的存在还是未能唤起蒋卫一行的感同身受。他们还不是初三,所以初三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他们最多也只能从别人口中听说一二,这真正的身临其境还是留给到时的他们去慢慢体会吧!
  “地理阿伯来了!”
  初二的这一年,跟蒋卫同桌的还是孟祥,大概是班主任觉得孟祥真的有比较安分的原因吧。但不管造就这样结果的是什么原因,他们能坐一起,孟祥就觉得足够了。
  “嗯。”专注于漫画的蒋卫可有可无地应了一声,并没有一丝动作的意思。
  蒋孟说话的档口其实正是城苑中学早读的时间,其他同学再无心学习的都在装模作样地竖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嚷嚷着。
  导致他们装模作样的原因其实无他,仅仅只是学校抓早读和晚自修抓的比较严格罢了,而这也是为什么孟祥会出奇地反过来提醒的蒋卫巡班的老师来了。但其实,孟祥本身是不在乎什么早读晚修的,可他却还是出声了。
  “阿伯进来了!”
  “……”
  “蒋卫!”
  ……
  “今天读的是语文,你们这是什么书?还反过来读?!出去!出去门口罚站!”当孟祥口中的地理阿伯走到蒋孟座位前时,他们已经翻出抽屉里的书装模作样起来,然而还是好死不死地被抓了个正着。
  “罚站?!”
  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这地理阿伯会如此霸气地直接就把蒋卫这个班长以及孟祥这个不良给赶去了罚站。
  “放下书,出去!”阿伯果然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于是在同学惊奇的目光中,蒋孟从座位站了起来,一步一步走出了课室。
  那时他们已经不再坐的门口位置了,所以经过其他同学身旁时,有的人还不明所以地给打眼色问发生什么事了。接收到目光的孟祥只是痞气地扯了扯唇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