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元神之囊”,晓得元神的根底,“所以韬其光”,这神 光就内敛,神光往内走不向外。我们现在六根、头脑聪明向 外发展,把生命消耗了,要把生命重新修回来,就韬光养 晦,神光内敛是养生之能,“此之谓也”。他这里引用谭峭的 话就是这个道理。《易经》上有两句话,《参同契》这里引用 了: “故曰,利用安身,隐形而藏。”现在人都讲利用,真正 的利用,就是这个大利用。“隐形而藏”,外表看不出来,是 在混沌中。
(编按:接下来的十八章在本书第六十五讲。第十九章 及二十三章未讲解,因上篇已讲得很详细了。)
我们上面是为了说明坎离交,道家第一步工夫,参考了 朱云阳祖师的注解。下面中篇下卷专讲伏食,从性情交会章 第廿四开始,共计八章,专讲伏食,就是我们怎样把这个长 生不老丹药吃下去,还丹回转来^ “此卷专言伏食,而御 政养性,已寓其中,义同上篇。”证道的规则,怎样修养心 性,道理在这中间,道理同上篇一样。刚才讲坎离交,神气 相交。这里名称不同,告诉我们就是性情交会。上次我们讲 过《礼记》里提到,人的知觉和感觉,分成性和情两方面, 把能够知觉思想的、理智的这个叫性,喜怒哀乐的情绪叫 情。有时候我们发脾气,不是骂人,是好像一下不高兴,尤 其是内向型的人,莫名其妙就烦起来。特别是小姐们最容易 发脾气,一面对男朋友发脾气,一面心里又想哭,偏要这么 来一下没办法控制,这个叫情。这种情绪变化,男女都有。 佛家讲这个情就是业力,所以佛经讲到“纯想即飞,纯情即 堕”,情多想少,堕落就厉害;情少想多的人,就比较升华。 这个性情在我们生命关系最重大,但也是与坎离交媾,以及 神气两者的关系最重要。这一章我们先讲到这里。 、
性与情文会
性情交会章第二十四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 液,凝而至坚。
“此章,言木性金情,自相交会,以成伏食之功也。”这 一章整个是专讲伏食的。有时候道家的代号东拉西拉很难把 握,必须要做一个统计才搞得清楚。本来是说情属于木,木 属于肝,所以情也属于肝,肝气不健康的人肝火旺,脾气 大。中医学原理肺属金,肺气流畅的人脑比较清爽,性情比 较开朗,就是呼吸好身体健康,肺气不流畅的人多忧郁内 向。现在这里突然一变,“木性金情,自相交会”,木本来属 于情属于肝,金属于气属于性,现在却讲“木性金情”,似 乎代号用反了,令人迷惑。其实他不是用反了,而是说属木 的肝气不旺,使性质变了。肺气不健康,元气不够充沛,阳 气不够的人,作用也会改变,变成情绪不好。这样就说明两 个代号为什么变了,而成为“木性金情”。生命中只有这两 个东西,就是神和气;而且两种要自相交会,他两个结了 婚,就是坎离交媾,阴阳调和,人也就好了。这就是改变自 己内部的生命,叫做伏食之功。
“太阳流珠”,太阳的光明永远放射,“流珠”是形容它。 但是我们眼睛看太阳受不了,只能看到一点点太阳放射的闪 动,所以形容为“常欲去人”,它留不住。人这个性情,常 使自己打坐修道不能人定,因为心思乱跑。“太阳流珠,常 欲去人”,心思乱跑总是离开你,要想念头不乱跑,凝定住 一念不生,很不容易,所以道家以铅汞比喻。佛家修法也一 样,通常不跟你讲明,在方法上不讲原理。所以学佛的人修 天台宗,为什么先要数息、止息?为什么在气上搞呢?调气 是假的,留住念头才是真的!这个儿子不乖乱跑,就给他找 个好太太,结了婚就会有责任感了,留在家里不再乱跑。道 家也是这样,“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 因”,这是互相帮忙把他留住了。人的生命内在都向外面乱 跑,消耗掉了,要“化为白液,凝而至坚”,化为玉液、玉 浆,叫玉液还丹。能够修到真正得到玉液还丹,已经有神仙 之份,能祛病延年,人比较健康,慢一点老化。
这一节我们先讲到这里,下次再连起来讲,因为这一节 最好不要中间切断。
气血影响性情 神凝气住就结丹 坎离交回乾坤 配合日月行度修行
我们研究道家的学术,大家必须对《易经》、阴阳五行、 旧的天文常识,大概了解一点,否则听起来很茫然很麻烦。 前天一位同学从美国回来送我一张天文图,蓝的,好大,打 开看看,都是天上的星星。现在人家经过研究,小孩子都已 经训练天文知识了。这张图放在房间,电灯一关,这纸上星 星发亮就显出来了,看了真替自己的文化脸红。我们几千年 前,本来这个科学是一马当先的,到了现在,看这些点点都 不认识,更不用说,能把西方的天文星座配合上中国旧的星 座名称了。当然这一部分的工作很困难,一般人都不会,所 以讲到中国文化,这是一件痛苦的事,也牵连到今天这个 课,我就不晓得如何定。
气血影响性情
现在回到上次所讲的中篇,性情交会章,转过来就是坎 离相交,阴阳相交。
“此卷”,指中篇下卷,这一卷“专言伏食”,“伏食”就 是道家所谓长生不老之药,怎么吃进去。道家伏食是很重要 的,如伏一颗丹药,沉下来叫伏食。讲到伏食和御政养性, 在道家的分类,伏食是命功,就是保有我们后天的生命,祛 病延年使他长存;养性是性功,就是一般学佛所注重的如何 明心见性。所以“御政养性,已寓其中”,在这一篇里,“御 政”同“养性”的工夫就在伏食里。如果真能够做到佛学所 谓六根不漏内伏了,自然明心见性,所以养性与御政的道 理,自然都包括在内。
由天地日月,坎离相交,变成“人”,这是第二重的投 影。在人的生命里,不叫坎离,换一个名称叫“性情”。 “性”代表知性,一切有觉知的,佛学的名辞“见闻觉知”, 、能见能听,能知觉能感觉,这个是性。“情”就是我们后天 的喜怒哀乐,种种的欲望,种种的需要等等。性情交会就是 坎离相交。“此章,言木性金情”,上次已介绍过,在道家的 文化,也就是同医学文化有关的,肝脏属木,肺属金。金木 怎么相交?我们晓得肝是管人体生产血液的,肺是管呼吸系 统吸进氧气的。以中医道理来讲,是气血两样如何调伏,自 相交会。气是气,血是血,两个是不同的系统。如果身体后 天的气血调和了,肝气宁静了,妄念不生,而且肺气也静止 了,呼吸到达心息相依,甚至到气住脉停,此时“木性金 情,自相交会,已成伏食之功也”。这样就有真正生命的把 握,这个丹药就得到了伏食,吞进去了。工夫做到这一步, 转化自己的生命,返老还童祛病延年就有把握了。这一篇就 是讲这个道理。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 液,凝而至坚。”这几句话上次已经讲了一些,现在再加说 明。太阳代表我们的神光,就是思想、精神、见闻觉知之 性,一般也讲灵魂、灵性,道家用太阳来形容。“流珠”就 是太阳发的光芒,像宝珠一样向外放射。因为它是向外放射 的,始终活泼泼的不肯停留,永远不停放射,凝定不住。我 们的神光思想,也像太阳的流光一样,不停地放射、消耗。 所以佛家称为“有漏之因”,就漏失了。怎样才能够把神留 住,不放射不乱想呢?只有情绪不乱动,才能凝定,才可以 结丹。“卒得金华”,“金华”是道家创造的名称,等于一块 黄金放光所发出的光彩。刚才讲金代表肺,也代表了气,要 想神不散乱,必须把气血凝定。所以佛家天台宗、密宗或者 其他的法门,注重先由修气开始,也是有其道理的。
神凝气住就结丹
这个神容易跑,要想留住这个神不散乱很难,要“卒得 金华”,把这个气凝住,就是所谓息。修到了息,“转而相 因”,就是神气两个合一了。正统道家的上乘丹法,老前辈 们传道时,写一个“些”字,意思是“此二”。哪两样呢? 道家所谓结丹成道,只有神、气二者。什么是道家的工夫? 什么是结丹?什么又是真到伏食的境界呢?神凝气住就结 丹,很简单。其他的什么口诀、花样、六耳不同传、点窍等 等,都是下乘丹法,其实只要神凝气住就做到了。只要神凝 气住这个基础建立起来,尽管后天的生命老了,一口气没有 断,仍是有希望的。神凝气住久了,生命重生,一阳来复, 那个时候“化为白液”,重新起了作用,“凝而至坚”。所谓 “化为白液”就是要先变成华池神水,我们讲过吕纯阳祖师 《百字铭》,那个境界就是说这个道理。这是原文大概的解
释,下面朱云阳真人的分类解释更清楚。
“此节,言两物之性情合,而成金丹也。”这节就是讲 神、气二者如何凝结而成丹,先告诉我们理论。“先天之体 为性命,乾坤是也”,先讲大的来源,中国儒、道两家也讲 先天后天是分开的。在西洋哲学,先天就是形而上,后天就 是形而下。实际上,形而上、形而下这两句话也是中国文 化,孔子在《易经“系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宇宙万物没有开始以前那个东西,中国文化没 有叫它主宰,也没有叫它上帝,也没有叫他为神,给它一个 名号叫做“道”。什么是形而下的后天?就是宇宙万有物质 世界,也叫做器世界。“先天之体”,这个形而上这个道体, 宇宙万有那个大的性命就是乾坤,就是天地,先天另外一个 名称叫“性命”。
“后天之用为性情,坎离是也”,到了后天的作用,就变 成性情,这“情”字包括很多,七情六欲都在内。性情用 《易经》的代号就是坎离两卦,人的性命由投胎到出生,有 了这个身体后,大概男性十六岁,女性十四岁,这个乾坤像 蛋一样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