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离中之阴”,也就是阳中的阴归到一个大阴沉的 境界,就返归于坤。坎卦是从坤卦这个地来的,在身体上, 一般人讲气脉由海底起,丹田以下都是坤。坎中满,中间一 阳爻,坎中的阳气,就是身体内部由下面上升的一股阳能之 气,阴中的真阳返归于乾,升到顶。升到顶之后,前脑后脑 一切脑细胞都归位了,非常宁静,脑子里头没有杂乱的思 想。修密宗,真正的密宗〔“真正”这两个字,是否认其他 的、修到中脉通了,顶天立地,与天地合一了。所以坎中 的阳气“复还于乾”,归到乾阳。在显教的佛学,就是修到 四加行“顶”的境界。暂且不管教理上理论的解释,这个可 是实际的工夫,这有形有相。如果我们拿道家的东西来解释 佛家工夫的话,“暖”就是“离中之阴,返归于坤”,“顶” 就是“坎中之阳,复还于乾”。不管你怎么反对,说这是道 家,那是佛家,天地真理只有一个,随便你是哪一教哪个工 夫,真证到时是一样的,不是两样。人总是一个人嘛,人总 是有鼻子眼睛。

()
专一就是静
原文这一节开始的两句话,到这里解说完了,所以“故 曰,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性至健,静则专而动则直”, 拿《易经》来讲,乾卦代表纯阳之体,永远在动,是生命的 动力。所以“天行健”,乾是至健,是不死的。当乾卦静态 的时候,实际上没有真静,因为它动得快,看它好像不动。 什么是静呢?当我们身心专一的时候,才感觉到静态,其实 那是不是静态不知道。所以“静则专”,换句话说,专到极 点才做到静。人定也是那样,所以系心一缘就能人定,心散 乱不是定。你打起坐来,觉得气走到那里,哎唷,通了!那 你根本在乱!所以庄子叫这个为“坐驰”,坐在那里开运动 会。真正的静,庄子还有一个名称叫“坐忘”,忘记了自己 在坐,那就是静,是专。能够做到静且专的话,乾卦阳能发 动得就快。
我们做工夫的真到了这个境界是什么状况呢? “一点元 神,为精气之主宰,至刚至直而不可御”,这个时候气脉真 正贯通,密宗叫打通了中脉,道家叫冲脉。有人著书,拼命 骂道家这个冲脉不是密宗的中脉,好像中国的总比外国差一 点,非常可笑。这个冲脉所谓“冲”,它不只是在身上 “冲”,而是一片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脉打开,一点元神宁 静到极点,定到极点那个力量,会使得全身的气脉统统充 满,你的手脚指节,连每一根头发,都有力量;这个力量不 是打死人那种,而是一种充满。到了完全专一时,一点元神 就做了精气的主宰,“至刚至直”。刚是阳能之性,所以充满
而且是直。
常有人问,打坐时勾腰驼背可不可以?当然不可以!但 是年纪大身体不好,就只好自然些,不要一定挺起来,那样 非受伤不可。等到那个阳气发动,你要弯也弯不下去,这个 精气神,就是孟子那句话“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那两句话,如果不拿工夫来讲,是难以解释的。所以它 是“至刚至直而不可御”,要盖也盖不住,要停也停不了。
乾动坤顺的变化
“故曰,乾动而直,炁布精流,此言元神之立为鄞鄂, 即所谓乾元资始者也。” “炁布”就是分布,达到每一个细 胞;“精流”不是流出,是自己晓得内心一切变动都是 “幻”。“乾元资始”四个字是《易经》乾卦的彖辞,是孔子 的话。“乾元”代表宇宙万有的根本;“资始”是说宇宙万有 的生命,都是由乾卦原始功能分化出来的。宗教上把乾卦叫 做上帝、叫做神、叫主宰。修道到了这一步工夫,“立为鄞 鄂”就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即所谓乾元资始”,这是说 修道的基础才建立、才开始而已。所以不要认为这是到家 了,不过真正到达这一步的人,现在不晓得有没有,我是没 有,你们诸位各路神仙有没有到,我不知道。
再谈下一步,现在还在第一步工夫。“坤性至顺,动则 辟,而静则翕”。修密宗道家的人,认为气脉打通不得了, 你要问他气脉真打通以后怎么样呢?他就瞠目不知所云。气 脉打通了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是气脉打通之后下一步怎么 办?应该怎么办不知道,气脉打通不过是“乾元资始”而 已,到这里正好开始修。
现在讲到空的境界,讲到我们身体上来了。“坤性至 顺”,你研究《易经》很有意思,乾代表天也代表原始,代 表丈夫;坤卦代表老二,代表妇女。这个坤卦,“利牝马之 贞”,我们读《易经》,每个字都要留意,因为上古的每一个 字包括很多的观念。“牝马”是母马,那公马就没希望了吗? 所以卜卦卜到坤卦的时候,如果女的卜,哎呀好啊!如果妈 妈卜更好,因为是母马好嘛,公马就不行了。牝马干什么 呢?母马是跟着公马走的,所有的动物,不管牛群羊群马群 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自然的,母的都到里头去,公的都在 外面巡逻,要保护母的。所以诸位回去要多爱太太,不爱太 太是不合理的。那个领头的公马一走的话,母马就跟着。这 个《易经》每一个比喻,你要把它性质研究透了,那你差不 多对它的相有所了解了。现在讲到坤就是这个现象,“动则 辟”,母马性也非常刚烈的。一个女性,你看她弱不禁风, 如果没有丈夫男人在旁边,你要抢她的孩子,她那个凶劲比 老母鸡还要凶!什么都不管,天地万物唯母最强,就是母 爱,她要保护小的生命。 
所以这个坤卦的性情、性能是“动则辟”,不动则已, 一动强烈得很,哗!门打开了。“静则翕”,一静就像花一样 收起来结果。“翕”就是吸进来,“辟”就是呼出去。这个代 表什么呢?我们真正一念不生全体现,气脉完全打通的时 
候,乾中的“真炁流布”,当然神光焕发,身体上坤卦收拢 来,气向内走了。讲句老实话,只要你做到了就是神仙,做 不到就神颠了。所以修道要小心,搞不好就神经了,神通跟 神经两个是邻居。
玉浪还丹后怎么办
乾卦在上,坤卦在下,“乾中真炁流布”,一路下来,玉 液还丹,在佛家来说就是真正的秘密灌顶。那不得了,玉液 还丹了,甘露是真炁,流布全身,那是真的。“坤乃顺而承 之”,里头自然吸了。“一点元神,纲缢化醇”,到顶以后又 下来,这个时候人定了,酒醉了一样,老母鸡抱小鸡一样, 动都懒得动,温暖得很。假使外面大雪下到你身上,都堆不 起来,因为三昧真气来了;但是棉被把你包起来,也不觉 得热。
“铟媪”,好像做焖锅饭,饭快要煮熟了,气焖在里头, 那个现象就叫铟媪。“化醇”,身体内部百脉都在变化,上次 发的丘长春《青天歌》上有,“惊起东方玉童子,倒骑白鹿 如星驰”,就是这个境界。不过“铟媪”境界他这里没有讲 清楚,这个时候下来这一点元神不是有相的,他是形容。如 果你说打坐到了这个境界,一点亮光又黄又亮在肚脐中间, 你又错了,学佛的叫做着相,修道这样也不对。你说没有这 个现象吗?他确有这个现象,所以难在这个地方,这就要智 ^^ 了。
“韫养在中黄土釜”,就在中宫这里,“中黄土釜”里, 这个神气是两个连环圈,道家是用个葫芦表示,葫芦两层, 
中间缩进去,下面一圈,上面一圈;密宗用宝盒,莲台也是 双层,这个身体也是双层,就像葫芦一样。所以“中黄土 釜”,脾胃属于土,“釜”就是饭锅、炉鼎,有些道书也叫做 “中黄神室”,这个时候中黄神室充满,但是不是肚子大啊! 有些人打坐或打拳,肚子变得大大的,打坐又弯腰,以为是 工夫,我叫这个是虾米包西瓜。有些画上的神仙是那样,因 为画家是外行。所以到了中黄神室充满,腰围一定细了,不 管你怎么胖,这是必然的。
“故曰”,所以说,“坤静而翕”,就收吸进来,“为道舍 庐”,外面六根不动一念不生,情来归性,身体内部气脉打 通了。到了这一步是明心见性境界,气脉一定通,气脉不通 不会明心见性。这个时候,“青天莫起浮云障”,所以自然有 这蓝天之相,境界里头自己看到万里无云,不用抬起眼睛 看,就是闭着眼睛也是一样。但是你不要认为得了道,还早 得很,这还只是基础呢。
你看他们两位外国同学,昨天还在美国,现在坐在这 里,觉得没有动过。昨天在美国,现在在这里,他眼睛闭着 打坐,无所谓美国,无所谓中国,世上虚空本来平等不动 嘛。你心不动念,相似于十方虚空平等,这物理世界虚空没 有动过,这是一层道理。第二,佛说的八风一“利衰毁 誉,称饥苦乐”,统统扫空了以后,虚空没有动过,物理世 界不动,因为物理世界本空。心理的觉性平等也本空,你那 个知觉之性,并不是物质的虚空。一般学佛学道的人搞错 了,看眼前的虚空,认为这样愣住已经空了。你看的是物质 世界的虚空,这个虚空里面还有东西,你自性的虚空同这个 现象一样,也是空的,但这是两样空,不是一样。所以不要 把有相的虚空当成自性空,佛交代得清清楚楚,我们也一定 要搞清楚。但是自性空也好,物质空也好,本来就是平等 不动。 
无神之根^坤无资生 什么是九还七返 千变万化皆水火
无神之根 坤无资生
刚才讲到“此言元神之本来胞胎,即所谓坤元资生者 也”,他说这里所讲的就是我们后天生命这个元神。元神的 根本,比喻像婴儿在胞胎一样,婴儿人胎的时候“即所谓坤 元资生者也”。“元”是宇宙万有根源,“资生”是帮助你生 长。我们这个《易经》,是老祖宗几千年来的学问,高明得 很。现在讲“坤元”就是胞胎,这也是科学的,虽然没有那 么详细,然而很对。他说,“元神之本来胞胎,即所谓坤 元”,就变成我们这个肉体生命。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