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这是三个阶段。我们注意,修道家神仙还丹的工夫,全靠火 候。开始第一步大火,到了相当的阶段要文火是第二步。这 两步都做到了,第三步你不懂了,就是怎么求变化。变化难 了,也同做菜一样,本来要半斤肝,你只有三两也做得成 功。有一位朋友很会做菜,随便什么,在锅里滚两下拿出来 就好吃。这个中间变化之妙,修道也是这样,这是讲原理。 这三段工夫完成了,修道还丹,“一粒圆成,脱胎人口, 喻为伏食”,在我们这个生命身体上修炼做工夫,做到了凝 结就成功了。所谓凝结,道家叫做结丹,佛家讲得定,所谓 正定的三昧,那是真正得定,不是打坐闭着眼睛叫入定!真 正到那时候,“一粒圆成,脱胎人口”,那硬有吞下去的那个 情况。说情况也不对,没有话可以形容,就是那个样子,叫 做“伏食”,脱胎换骨了,“迥非服饵金石”,并不是吃外药。 “然而金丹大道,万劫一传,兼且世人福薄,难逢真师, 佳往多流于伪术。”道家认为,你没有这个根骨,不是这个 根器,没有这个身体禀赋,不能成道的,修死了也没有用。 只有这一辈子种善根,修一切万善的功德,再投胎来,才可 能培养出来这个根骨。 
笨人迷外丹
袓述三圣章第十三
《易经》生生不已的道理 火龙真人的自白
还丹法象章第十四


如何才能还丹 金丹的真种
笨人迷外丹
我们继续朱云阳祖师的批注,“有等狂夫,自负高材博 学,不求真师指授,妄认己意,传会丹经”,自认见解高的 狂妄之士,不求明师指导,妄自牵强附会解释,“遂以凡药 为铅束,以烧炼为炉火,以服饵为伏食,既不识端绪,又不 知度量。于是广求五金八石,杂用三黄四神”,现在很多人 都吃四神汤;三黄是黄连、大黄、黄芩,清热泻下药。“既 非本来同类之物,安肯合体成丹?是犹认鱼目以为珠,望狐 兔以生马也。此等伪术,势必万举万败,白首无成。”不是 同类之物,永远修炼不成的。“小则耗损资财,大则丧身失 命”,搞得不好会为此丧命。“似黠而实痴,当疑而反信。此 为守迷背道,出正人邪,不肯自己认错,转将错路指人,遂 以管窥蠡测之见,著书立言,贻误方来。”古人著书,尤其 道家佛家著作很慎重,轻易地写罪过很大,贻误各方,“塞 却后来途径,瞎却后人眼目”。
看到这一代教育的发展,印刷的发达,很多文章,令人 看到害怕。我一辈子不敢轻易下笔,所以我亲自写的东西很 少,因为一字之差就很严重啊!所以我常常开玩笑,现在真 要出一个秦始皇来烧书才好,有许多书都该烧,实在没有 用,都是污染。“以至人法眼观之,无半点是处,此辈尚不
觉悟,方且欲侥幸于万一,岂不谬哉。”在得道的人眼中, 都是谬误,这些人自己还认为巳经得道,可以流传,很严重 啊!果报不可思议。
“首章指出两弦真气”,这一节是结论,“次章独揭先天 金性,三章纔说三性会合,直到还丹人口,位证真人,伏食 之旨,已无余蕴矣。”道家的秘诀,他说在《参同契》已经、 完全传给我们了。“但世人惑于旁门烧炼之术,往往假托伏 食,而实非同类之真,故此章重言以破其迷。吕公警世诗 云:不思还丹本无质,翻饵金石何太愚。引而不发”,吕纯 阳祖师告诉我们,修炼神仙还丹的大道是无形无相的东西, 一般人爱服外丹是太笨啦,他说这个引而不发,吕纯阳祖师 还没有完全讲完,“其即仙翁破迷之意乎”。
祖述三圣章第十三
若夫三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封,效法天地。文王帝之 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 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 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 此书。
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褰帷帐,瞋目登高台。 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熟思。寻度 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若遂结舌 痦,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率,又恐泄天符。犹豫增叹息, 俛仰缀斯愚。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条 
见扶疏。 ^
《易经》生生不已的道理
现在回到《参同契》第十三章,这一章后人叫做“祖述 三圣”,三位圣人。朱云阳真人说,“此章言祖述三圣之易, 以阐明大道也。”要修道必须要通三个圣人的《易经》,这个 三圣是伏羲、文王、孔子。“若夫三圣,不过伏羲。始画八 卦,效法天地”,《易经》的道理是宇宙生生不已,宇宙是常 5在的,常在叫做生生不已。我们老祖宗伏羲得了道,效法宇 宙生生不已这个法则,构成了一个公式,让我们认识它,就 是《易经》的法则。“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文王把伏 羲画的八卦加了卦辞;文王的儿子周公,接着父亲著了爻 辞,把功劳归到文王。
“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这是讲孔子著十翼,翼是 翅膀,就是《易经》的翅膀,也就是说有十种著作。“三君 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由伏羲 到文王到孔子,虽然了解的深浅有所不同,它的功德流传后 世是一样的。“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中间的秩序,一 分一厘都没有差。但是学《易经》这个法则还容易,“有形 易忖量,无兆难虑谋”,有形相八卦的道理,还算易懂,可 是“无兆”是形而上的道,就难了解了。
火龙真人的自白
“作事令可法,为世定此书”,这位丹经鼻祖魏真人,他
| 233
不敢乱著书,但是为什么要写这部丹经呢?是留给后世人修 道不要走错了路,并不是为了自己出名而作的。魏伯阳真人 写的这本书,真是了不起,要对他顶礼膜拜,这是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的著作。后面虽说写丹经道书的很多,并没有 超出他的范围。他这里等于写一篇自序,“素无前识资,因 师觉悟之”,他这部丹经告诉我们修长生不老之道,跳出物 质世界得长生之术,在他之前并没有一个模子可作参考,没 有前辈善知识的数据。他得了明师传授,明师什么人没有 讲,道家同佛家不同,因尊师而隐掉姓名,他得到明师的传 授悟了道。“暗若褰帷帐,瞋目登高台”,他说得了明师传授 以后,皓就是白,像是张大眼睛站在高处,拉开那个窗帘 子,看到外面一片光明,都看清楚了。
“火记六百篇”,他这本书就叫火记,火龙真人所记的六 百篇。说是六百篇有问题,并没有六百篇。“所趣等不殊”, 趣就是趣向,使我们都懂了修道之路,这个“趣”是相同 的,只有一个原理没有两样。“文字郑重说,世人不熟思”, 古今以来仙佛留下来的经典,修仙修道的法则都有了,只是 一般人读书自作聪明,以为自己懂了,只是文字懂了而已, 没有好好熟思。所以我们说读道书佛经要万读不厌,据我的 经验,每次读每次理解不同。古人有一句话,“好书不厌百 回读”,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文章都是短命的文章,尤其报纸上的文章,五分 钟寿命,看完就完了,且错的东西很多。现在人读书没有好 好做到儒家所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博 学之”等于现在说搜集资料,什么都有了; “审问之”,要仔 
细慎重研究;“慎思之”,还要很谨慎思考、研究;“明辨 之”,哪样是对的,哪个是不对的,这是儒家做学问四大程 序,说得很清楚。据我发现,现在教育是普及了,但是学问 越来越没有,乃至读到研究所,脑袋都是空的。中国也好, 外国回来的也好,多数没有用。我现在老了,也许我们这个 像海一样的代沟太深了。
“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他说修道一定要把学理弄 清楚,才好下手做工夫。你要找寻它的源流,搞清楚幽明。 明就是光明,幽就是看不见,光明跟黑暗是同源的,阴阳同 插的。“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他很谦虚,他说我写这 一部著作,给贤者有道德有学问的高明之士看的,使他们懂 得修道。不敢说我著书是立言,不敢有这个意思。“若遂结 舌痏,绝道获罪诛”,他说我假如把中国这个超凡入圣的道 法的法则不写下来,如果从我手里断了是罪过的,上天也不 会答应不流传下去。但是,“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他 说我现在要把它写出来,又怕漏天机。“犹豫增叹息,俛仰 缀斯愚”,他说写这部书的时候,把神仙丹诀、口诀留下来, 考虑了很久,很难过也叹气,写也不对,不写又不对;写是 有罪,不写也有罪,真是难办。“俛仰”,仰头看天,低头想 想,怎么办?
“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陈敷”,现在我勉强写出来,这个 修炼,像陶冶陶器、冶炼金属一样,把修神仙原则说出来。 千古神仙,只能传口诀,没有办法传火候,所以魏真人说哪 里能够完全详细写出来! “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把大 概原则、要点只能粗枝大叶地陈述,大家自己去仔细寻找, 
口诀也都在里头了。古人著书不像现在,他把这个序言不着 痕迹,插在中间。
还丹法象章第十四
以金为提防,水入乃优游。金数十有五,水数亦如之。、 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土 遂不离,二者与之俱。
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阳炁,伏蒸须臾间。 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 为灰土,状若明窗尘。
捣冶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 炎火张于下,龙虎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成。候视 加谨密,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气索命将 绝,体死亡魂魄。色转更为紫,赫然称还丹。粉提以一丸寺 刀圭最为神。
如何才能还丹
现在魏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