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一刀 右一刀-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海东是把冰冷的刀子,范志毅是杆高昂的大旗,祁宏是杯纯净的矿泉水,申思是杯香醇的现磨咖啡,李伟峰呢?被那帮尖叫着的小女生误读了的他其实是只雨中穿行的鸟,为了完成一个平民子弟对父兄的承诺,他就像田震那首《雨中的鸟》一样,不停地飞,直到最后一根树枝。
  他的成长史就是他的漂泊史,他的漂泊史就是他的发家史,有志青年李伟峰,用漂泊完成着一个平民关于理想的原始积累——这会让他一辈子都很累。并不能自拔。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上海是个什么海?
上海是片什么海?
  根宝完了,属于这个性格演员的历史完了,这个当年“前门后门一把锁”,像狼狗一样把范志毅们管得像服服贴贴的铁血教头,这个发誓一辈子都要“与对手战斗着”却最终被对手战斗了的上海异类,将永远回不到他想要的舞台。
  《上海是片什么海》,这是早年胡风先生写下的一个题目。上海这片海太深,以至于无人自拔,我们远远不能用高耸入云的“金贸”与灯红酒绿的“新天地”来说明这座城市。它每天都在制造一切,每天都在吞噬一切——何况一个小小的徐根宝,虽然他总是使命感地自认为可以改变上海的历史。

()好看的txt电子书
  1976年地震的时间,徐根宝得到一个儿子,取名为“徐震”,隔壁住着戚务生,给儿子取名为“戚震”,那个时代的人总有一种使命感,要把时代的烙印商标般印到周身上下。
  倒退30年,无论是徐根宝还是戚务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现在他们已经长老年斑了,现在他们只能靠痛说家史了,戚务生还可以喝半斤烧刀子搂着李章洙把中国足协骂成荣宁二府,徐根宝则只能像《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遭受重创的老大,在某一个傍晚乘摆渡避祸崇明岛。
  上海是什么海?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潮儿最终却成弃儿。直到被背弃的前一天,徐根宝还在喃喃地说:“我是真在羊假猴,今年该行大运的,我始终相信上海的人民和上海的领导”,但第二天太阳升起,接到下课通知的根宝才知道他的运气用完了,一生的运气都用完了,这实在是命运的黑色幽默。我认为每一个上海人都是一部电影题材,从胡蝶到上官云珠到周璇一直到徐根宝,这些终生致力于印上时髦烙印的人,最后都被拖下深海。
  前天的一个饭局上,阎世铎对徐根宝大为赞叹,在“反思”与“三从一大”的背景下,徐根宝被认为是严厉与惰性斗争中的牺牲品。但事实不完全是这样,对于徐根宝的认识更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切入,就像认识上官云珠,不能简单地从###与“人言可畏”去认识。
  别把根宝说得很悲壮,也别把徐根宝说得太妖魔。把徐根宝刻划为悲剧英雄是一种媚俗,徐根宝不是许文强也不是丁力,他不能披着风衣、拎着左轮穿行于枪林弹雨中,事实上他更像晚年的上官云珠,一个艺员很想跟上时代的潮流,却不可避免地葬身于深海之中。
  从根宝离职时那楚楚可怜的目光中,我确定这不是一个英雄的死去,而是一个艺员的哀绝。
  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上海?作为上海人的徐根宝不能免俗地拥有“上海中心论”的观点,就不能免俗地会延续上海男人的命运,上海滩不仅是十里洋场,而且是十里片场,徐根宝生活在自己构造的故事氛围中,而且永远应该是A角不是B角。他的艺员情愫使他拥有一颗脆弱的心,他必须回到上海,回到上海目光的中心,最后,被上海钉死在十字架上。
  对于长年漂泊异乡的根宝来说,这最悲哀:上海——一个繁华如梦的大都市,一个灯火阑珊的销金窟,一个能从N个“8”的车牌号与手机号上得到莫大满足的名利场,一个随时可以敲开市长办公室得到面授机宜的上流社会之梦——根宝是个拿得起的人,但他却永远放不下的人,放不下这些东西对他的精神的诱惑。
  他这次回来根本就是一个错误,一只飞蛾扑向魂牵梦萦的烛火,结果可想而知,紧跟时髦,最后被时髦所害。
  上官云珠临死时说:“我要紧跟革命潮流,我不能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我还可以进步,可以站在革命的舞台上为人民演出。”
  
一条忧郁的鱼(标)
当李明像一条忧郁的鱼快要消失在浦东机场悠悠长长的通道尽头,小范大叫一声:“往前走,别回头!”鱼继续游,直到舷舱门紧紧扣住。
  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阳光把李明深蓝的体恤映得无比忧郁,他努力笑笑,又笑笑,中午喝了很多酒,酒精使这种笑容透出苍茫颜色。
  一个人能在这个时候还笑得出来绝对有种!米卢一定疯了,他只看得见邵佳一头缠绷带玩命的架势,看不见李明拎了最简单行李潇洒走人的坚强。玩命是一种活法,走人也是一种活法!
  我曾说过:李明是中国队里最特殊的润滑剂。在民间传说的“范”、“郝”两大阵营中,他避免了铁与铁之间硬性碰撞的可能,而且他不是小人,不用小人手段左右逢源。这一点尤其重要。李明最大的失误,就是不能让去年7月22日自己与张家小姐的喜宴成为调停米卢与郝、孙“梁子”的场合——江湖恩怨自然有“江湖”来消解,李明凭什么要铁肩担道义?
  这世道的“道义”和手纸一样廉价,李明被用过后就被扔在大街上。
  只有国家队的人才知道李明为米卢做过什么,只有米卢才知道李明曾经怎样帮他渡过难关。但传说开始不利于他:李明的身体越来越沉,李明的臀部越来越下坠,李明向前冲刺的速度越来越慢……
  但为什么要李明那么轻,为什么要李明那么猛,为什么要李明像曲波一样成为一枚火箭?为什么要李明像高尧一样成为一把粗暴的铁铲?那是23岁的李明,不是32岁的李明。32岁的李明已经用意识与感觉来踢球了,在中国队右前方30米区域内,有谁还能如李明一样发出令人昏眩的右路传中球?范志毅曾经说:“李明的传中点子太正了,而且误差不超过1公分”。
  ——10年之内,我们看不到一只能像激光导航般准确的右脚腕了。
  或许某个中场突然受伤会让事情出现转机?
  或许米卢恻隐大动最后一秒截住发往日韩的传真?
  我们在浦东机场拟出的“或许”是对李明进一步的伤害。让为中国足球闷战12年、历经4任主教练的李明在黎明前死去,从情感上讲是一种“不人道”,我的意思是——参加世界杯是李明的基本权利,参加世界杯是给一个“###”终生的评定,让李明参加世界杯是对“44年不出线”的中国足球的幸福回赠。
  这是李明最珍贵的玩具——为什么要夺走它!难道带上李明就进不了十六强。
  30年后,在大连海滨的某块礁石上,一个神形萧瑟的老人正在钓鱼,他的外孙女问:“在中国队惟一一次冲进世界杯时你在干嘛?”他想了又想,把孙女从左膝放到右膝,指着冷冷的大海,说:“我正像那条忧郁的鱼”。
  
江湖中最后一个大佬(1)
江湖中最后一个大佬——魏大侠传奇
  从“紫竹园”到“灶王府”,必然要穿过“玉林小区”,魏群曾数次战斗过的“玉林小区”。我问:“什么是江湖?”大侠的眼神很空洞:“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想过要当老大,只不过有些仗必须要打。”这个身体上缝了200多针的人,这个被成都人视作雄性标志的人,这个一言不合就要拍案而起的人,如果在30年代的上海滩,许文强一定会拍着肩膀对他说:“你,是个人才!”(摘自《上海滩》台词)
  时代已经变了,但魏群坚持要做“江湖中最后一个大佬”,哪怕为义气活得很累。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一、大侠传奇·战场
  魏群:我可以被打死,但不可以被吓死
  男人的一生有多少场战斗?(标)
  成都绝对不是一个温情脉脉的城市,它悠然自得的外表下包藏着无数颗狂野的心。玉林小区,很温瑞安、很古龙的十几条街巷犬牙交错,串串香、夜啤酒、烤鱼……高手在民间伺伏,空气中散发着火锅浮躁的味道,关于义气与拳头的故事每一分钟都在夜里发生。那天晚上,5把“长龙”、2把“短龙”、3把“喷子”抵在大侠的后背上。
  真正的“袍哥”有自己的语言,“长龙”是一尺以上的长刀,“短龙”是手可盈握的匕首,“喷子”就是自制的火药枪。一个人再坚强,同时被以上10把武器抵在背上也会很脆弱。
  但魏群一声不吭。5分钟前,三个二队的小队员因唱歌得罪了一群人,和往常一样,他们向魏群求助,和往常一样,魏群现身了。关于这一战,江湖上有很多版本,至少在两年内,成都从北门的高笋塘到南门的跳伞塔,从东门的五桂桥到西门的营门口,人们都在用各自喜欢的方式演绎着这个故事:一个人面对10个人,10个手握利器的人……少男们开始模仿魏群叼着牙签一摇一晃走路的样子,少女们则在课堂下、闺阁中流唱后来为全国知晓的“嫁夫要嫁魏大侠”。
  直到10年之后,在玉林“生活广场”一个喧嚣的酒廊外,当时的全兴领队、现在的“爱乐女子乐团”团长王茂俊才告诉我们最正确的版本:那是1993年5月,战斗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分出胜负,这群人把魏群逼到一堵墙前,“喷子”抵在后脑勺,“长龙”架在脖子上,“短龙”开始在他的后背上纵横仟陌地划刻着——为了兄弟,魏群必须代为受过,否则便废掉小队员。魏群面朝墙壁,一声不吭,能听见的只是利刃割破肌肉组织的怪异声音与鲜血像从未关紧的水龙头一样流出的“嘀嘀嗒嗒”。
  后来被抓获的一个混混在叙述完这个情景后向刑警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见一面魏群:“我见过狠的人,没见过这么狠的人,我想知道,他当时到底痛不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