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玉记---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忍不住扑哧地笑出声来。
  “姐姐,”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梁家门口,梁小玲像一只小鸟扑了过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苏缨和梁小玲已经混得可熟了,小孩子最好收买,几颗糖,几条金鱼,几块大西瓜,就对她死心塌地了。
  对梁小玲来说这个姐姐可好了,不仅会陪她玩,还会给她很多好吃的,可比和张大宝,陈二丫他们一起玩有意思多了。
  偷偷从空间拿了几块糖和小饼干(集市上买的)塞到梁小玲手里,“小玲,爱看书吗?”
  梁小玲摇摇头,自顾自地吃着小饼干。
  “这孩子哪里会看书啊,字都不认得几个。”梁九鼎又开始抽烟,“我们老俩口也没啥文化,不懂什么教育啥的,平时干活累了也没教她,有的时候闲下来教她几个字,她自己就坐不住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我会写‘梁小玲’,还会‘一、二、三’。”梁小玲在一边不服气地插嘴,边说边拿了根小树枝在地上认认真真地写了歪歪斜斜的‘梁小玲’三个字。
  “小玲这孩子挺聪明的,以后晚上姐姐教你认字,好不好?”
  “好!”哪个小孩子不喜欢听表扬,小丫头立刻大声地回答。
  “小苏,中午在我们家吃饭吧。”梁婶又出来热情地招呼。
  “不用,不用了,我家里已经煮好了饭了。”苏缨赶紧不顾梁家的挽留告辞回家,这天气实在是越来越热了,在外面跑了一上午,都快中暑了,一点胃口也没有,想到油腻的东西就反胃。
  回到家冲了个澡,榨了杯西瓜汁,躺在床上边看电视边喝着,翻来翻去就几个台,也觉得很无聊,干脆到空间里转转。
  无意中看到赶集的时候买的那三捆凉茶在地里长得挺好,砍了几把仙草下来,晒干了就好做烧仙草吃啊,那可是消夏的好东西啊。
  这个仙草冻虽然好吃,但是自家做起来也是麻烦,外面卖的也不算贵,因此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到街上买上一碗。
  把晒干后的仙草洗净,与水和苏打粉一起煮开,加了点地瓜粉勾了薄芡,又用小火煮近一个小时,过滤放凉。
  苏缨最爱吃的是牛奶烧仙草,就加了牛奶和蜂蜜进去,可惜家里没有红豆,只加了点花生,吹着风扇,吃着烧仙草,哇哈哈哈,夏天不再难过了!
  天气越来越热了,虽然村里的气温比城里还要低上几度呢,但苏缨已经有些受不了了,过去这温度就天天躲在办公室里吹冷气了,看着地里还有不少村民在烈日下忙碌,苏缨心里就有些难过,最苦的真是农民啊。
  苏缨戴着太阳帽,骑着自行车往村部那儿去,自行车是她在城里买的,往空间里一装就带过来,虽然村里路不好走,骑车特颠簸,但对她这种懒人来说,骑车总比走路舒服啊。
  “梁叔,你找我啥事啊。”这天气太闷热了,苏缨擦了把汗。
  “小苏啊,下周就是端午了。”梁九鼎打开了风扇,这是村部里除了电灯唯一的电器了。
  “镇上的规矩,端午的时候有个龙舟大会,每个村都得在玉章溪赛龙舟。”梁九鼎吸了口烟,玉章溪的上游在桂园村,但是桂园村段的水量并不大,也不够宽,只有镇上的那段无论从宽度、深度还是水流量和流速来说,都是最适合赛龙舟的,平时那段就有很多渔船嘛。
  “嘿,那不是很热闹?”苏缨一听就来劲了,她可是最爱凑热闹的。
  “是挺热闹的,就是也挺丢人的。”梁九鼎不好意思地说,“咱们村年年都是这赛龙舟的最后一名。”
  苏缨挠挠头,敢情这赛龙舟的名次也和GDP成正比,难道是潜规则。
  “咱们村的龙舟是全镇最破的,我都担心它哪天会沉喽,大家伙儿都各忙各的,也没多少时间组织大家练,别说蒋家村了,就是咱们隔壁的斗池村吧,每练习一次就给大家伙儿发二十误工费,咱们哪儿发得起啊,何况咱们村这段也不好练,所以每次都给人比下去。”梁九鼎郁闷地说。
  “这样啊,”苏缨汗了一个,自己真是花边新闻看多了,看什么都怀疑是潜规则,不过这精神文明还真和物质文明联系紧密啊,没有物质基础,这文化体育也发展不上去。
第二十四章 端午日
更新时间2010…5…25 20:26:46  字数:2562
 “梁叔,放心吧,等过几年,咱们的生活好了,造一艘最好的龙舟,把他们都赛下去。”苏缨安慰了梁九鼎几句,“对啦,那是不是现在就得开始训练了啊。”
  “嗯,今天就开始了,每天下午四点就在溪里开始,不敢耽误大家太多时间,就练这么几次吧,希望别输得太难看。”梁九鼎无奈地说。
  不知道有多少年没看到赛龙舟了,以前小时候常在家附近看到赛龙舟,后来那条河被污染得太厉害了,就再也没人在那儿赛龙舟,端午这个热闹节日似乎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为了这赛龙舟的事,苏缨兴奋了一整天,一回家就马不停蹄地忙开了,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做点小点心给大家补充体力还是可以的。
  考虑到大家的口味都不尽相同,她选择了最老式的鸡蛋糕,反正空间里鸡蛋最多了。
  将鸡蛋打入盆中,倒入糖,把蛋打好,加入面粉,倒入油,继续打成稠滑状,再倒到蛋糕模具里,再放到烤箱里,烤了十分钟左右就OK了。
  因为估计人数挺多的,她连着做了好几炉蛋糕,还熬了一大锅凉茶。
  一到下午三点半,苏缨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梁九鼎家借了三轮车,回家把那一大锅凉茶和蛋糕推到溪边,虽然是四点开始,但是这时候溪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特别是小孩兴奋地跑来跑去。

()好看的txt电子书
  那条已经掉了漆,显得很陈旧的龙舟也被抬了出来搁在溪边,几个壮汉合力把它推到溪里。
  一个个汉子都光着膀子,梁九鼎大声吆喝着,“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
  划手一共是二十个人,以三四十岁的壮年人居多,也有不少五十几岁的,村里能找到这么多壮年人算是不容易了,劳动力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嘛。
  船头船尾各有一个舵手,船中间还有一个鼓手和一个锣手和一个旗手。
  旗手由梁九鼎亲自担任,他一上船就摇起了绣着“桂园村”三个大字的大红旗(其实也有点褪色了),大声地喊了一大串像顺口溜一样的话,由于语速太快,苏缨竟也没听清楚,四周的人轰然叫好。
  顿时锣鼓齐鸣,梁九鼎喊一句,划船的汉子们就齐声应一句,竟是出人意料的整齐。
  整个玉章溪上一片欢腾,小孩子们最是喜欢热闹,争着挤着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寻找有利地形。
  妇女们对着光着膀子的汉子指指点点,竟无一丝羞怯,有拍手的,有叫好的,全都沉浸在一片热闹欢乐的气氛中。
  苏缨心中一动,赶紧用相机记录下这玉章溪上的龙舟和岸边欢乐的人群。
  划了一遭,也许是梁村长不满意,大声地和划手们说些什么,苏缨也没听清楚,在她看来已经划得很好了嘛,那气势还蛮震撼的。
  练了几遍就结束上岸了,苏缨赶紧和梁婶给他们倒茶分蛋糕,这么来回划几趟,还真耗体,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着,把身边的小孩儿给馋得口水哗哗直流。
  下次得多做一些,苏缨在心中想道。
  之后的每天训练,苏缨都推着三轮车给大家送茶送点心,还不忘给孩子们带些小零嘴儿,在这热闹的气氛中,原来和村民的拘谨和陌生逐渐消失,大家都嘻嘻哈哈的,好不亲热,苏缨也是嘴甜,满嘴都是这个哥,那个姐,这个叔,那个婶的,真像亲如一家,毫无距离和隔阂。
  苏缨自掏腰包给大家送点心的行为,让村民更加认同这个上面“空降”下来的村支书,也让她真正融入到桂园村这个环境里,其实付出只是一点点举手之劳,收获的是更多的友谊和快乐。
  每年端午的赛龙舟是一个古老的习俗,也许在城市里逐渐消失,但在乡村里还是一个十分隆重的日子。
  端午节一大清早,苏缨就一骨碌的起身了,正好今天是周末,林达没课就留在村里看热闹了。
  两人刚出门,就看到龙舟队的壮汉们抬着龙舟往村口走。
  “梁叔,你们这是去哪啊?”苏缨看了大惑不解。
  “去镇上参加比赛啊,”梁九鼎莫名其妙地看着苏缨,“你们坐车可以迟点去啦。”
  “你们就这么抬着龙舟走去镇上?”林达匪夷所思地看着梁村长。
  “不然还能咋地?咱村里没大卡车啊,就得靠咱们自个儿把这龙舟抬到镇上。”梁村长无奈地说。
  两人立刻就被雷到了,抬着龙舟走到镇上起码也得几小时啊,到镇上还不得累趴下了?难怪年年都是最后一名。
  看到村里的人纷纷扶老携幼出发了,苏缨和林达也坐不住了,吃过早饭就去了镇上。
  不愧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啊,比集市那天要热闹得多了,四处锣鼓喧天,那是几个村在排练演戏呢,小小的镇上聚集了几个村的村民,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卖小吃的也分外的多,特别是端午的特色食品粽子,粽子热乎乎的香气惹得两人的馋虫又跑了出来。
  买了两个肉粽,顾不得刚刚吃过早饭的肚子,更顾不得烫,剥了叶子就往嘴里塞,香甜润滑,油而不腻。
  “好吃!好吃!”大吃货林达不住口地赞到,差点被粽子给噎得喘不过气。
  狼吞虎咽地解决完两个粽子,苏缨哀怨地拍拍小肚子,“我要减肥!啊!后悔啊!不该嘴馋的!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七月徒伤悲,八月徒伤悲!”
  自从到了桂园村有了空间,苏缨就像馋虫上身一般,放开肚皮,胡吃海塞,虽然好久没称体重了,但是自我感觉重了不少,夏天快到了,怎么穿裙子啊?!
  林达意犹未尽舔舔手指,“老婆,咱们也买点粽叶回去自己做粽子吃吧。”


  “要做自己做,要吃自己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