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线驻防,朱灵才算松了口气。 不想。 刚刚晋升为建武将军不久,军制改革开始。 朱灵随即接到命令,调其接管第3机步军,负责整个并州以及司州河内郡防务,并做好接纳河东郡的准备。
尽管心中不忍离开生活战斗了几年的第1机步师,但指挥部队定期轮换乃是督军府军改的核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于是,朱灵马不停蹄来到并州。 此时。 弓弩兵合并地工作已经结束,朱灵接手时,第3机步军刚刚补充完兵力,全军各师齐装满员。 拿到第3机步军的花名册及各级军官名录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朱灵仍忍不住心情激动。 从五千到五万,不仅是数量变化,若说第1机步师是一把锋利匕首地话。 那么第3机步军则可以看作是一把加厚战刀!
随着高勇出兵攻打乌桓,并州北部防务立刻成为重中之重。 朱灵只把军官名字记了一遍,便匆忙赶到马邑。 虽然马邑以北是匈奴的势力范围,但其与乌桓,特别是难楼部关系紧密。 攻击乌桓的行动开始后,谁也不敢保证为解救丘力居之危。 难楼会不会联合匈奴发动突袭,毕竟征北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马邑原已驻扎32机步师的四团兵卒,几乎将小城装满,这也是在兵营扩建后才能容下。 可是,经过短暂巡视,朱灵觉得若想万无一失,还需要增加兵力。 遂从驻守太原郡的31机步师抽调三个步兵团,分别补充马邑、汪陶和剧阳三城。 也许,朱灵真的是一员福将,在冀州时如此。 到并州后仍然如此。 当然。 若是他能知道几天后这里将要发生地血战,或许他会把第3机步军都部署过来!
……
击败乌延主力之后。 华雄没有全力追击,而是按照计划继续平铺搜索,将所有乌桓部落消灭干净。 至于张飞,率领一个骑兵师如同狂野中的恶狼,东奔西跑,一会狠狠咬一口乌延败兵的屁股,一会又歼灭几个部落补充给养,仗打得不亦乐乎,以至于后来跟随他作战的军官写的回忆录中将这段经历引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主公,紧急战报!”贾诩匆忙来到高勇身旁,将一封幽州送来的战报交给高勇。
“怎么可能?乌延主力只有三万人?还被华雄击溃!”高勇很惊讶,这一战出乎预料。
贾诩亦道:“诩也很疑惑,但是战报不会有错。 只是乌延败的太快,原以为他会坚持一到两日。 ”
继续往下看,高勇郁闷起来,“这个华雄猛则猛矣,可战术上还是很差。 既然提前击败乌延主力,那便要立即出兵将其粘住,拖延其撤退速度,为其余部队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消灭乌延的有生力量。 ”
贾诩无奈道:“主公说的也是诩最为担心的。 或许乌延此刻已经在收拢族人向西迁徙,原计划的效果要因此而打上折扣了!”
这时听到消息的高顺从前方赶了回来,“主公,听闻乌延战败?华雄可派兵粘住?”显然,高顺也注意到这一关键点,能否将延缓乌延撤退地速度,将关系到整次作战的成败。 可在看到高勇轻轻摇头后,高顺无不惋惜,轻叹道:“看来正如主公所讲,必须尽快给各部队安排长史,协助出谋划策查缺补漏。 既然乌延败退,独立师极有可能与其遭遇,不知左军师可有应对之策?”
贾诩露出一副老谋深算的笑容,右手握成一个拳头:“放心,一切尽在掌握!拿地图来!”卫兵立刻取出地图铺开。 贾诩伸手一指,“这里最可能成为遭遇乌延败兵之地,按情报所讲,与第1龙骑军一战,乌延至少损失一万族兵,所余不过两万。 如其沿途收拢族人,速度必然减慢。 兵力也许会分散布置防止我军偷袭。 如此一来,无论从哪个方向攻击,乌延安排的族兵都不足以抵住独立师地进攻,而这正是独立师可以抓住的机会!到时根据情况具体安排,或全力突击斩杀敌兵,或趁乱围剿乌桓族人,如有可能再将乌延生擒活捉。 与苏仆延做个伴去!”
“好!就依此计!”高勇率先同意,这也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策略。
高顺点点头。 “嗯,属下立刻去安排,抓不抓得到乌延不敢做保,但要乌延留下几千颗脑袋还是做得到的!”
看着高顺离去的背影,贾诩感慨道:“幸好与乌桓打了几年的仗,对其行军、作战有了比较透彻地了解,否则诩还真不敢下此决断!”
高勇微笑道:“乌桓能在鲜卑衰弱之后迅速崛起。 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这次深入敌境一定要谨慎为上,偷袭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因为我军拥有足够地实力和时间消灭乌桓,所以练兵和保存实力才是需要优先考虑之处。 ”
贾诩默然,这大概即是高勇与所有贾诩辅佐过的人最大地不同之处,别人为获取胜利可以不择手段,哪怕付出巨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而高勇却不同,胜利是一定要夺取的。 但要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也正因贯彻此点,高勇的实力才能在连番大战中持续增长,并保持相当战力。 这完全不像当时的其他诸侯:打一年养两年。
再次北进,明显发现不同。 越向北,开始打点行装的部落越多。 行进七十余里后,竟然出现空无一人地部落。 面对这局面。 贾诩忧虑起来:“主公,乌延的反应比预想的要快,这也是其迅速败退造成的结果,看来乌延已经开始收缩兵力,也许其正计划向丘力居部靠拢!”
高勇沉思片刻,道:“立刻给右军师刘晔送信,让他叮嘱太史慈、徐荣二人,小心乌延、丘力居狗急跳墙。 独立师以及第1龙骑军尽量拖住乌延主力,使其有足够时间扩展纵深,保证彻底歼灭乌延!”此时。 高勇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虽然轻微,却很清晰。 “文和。 截至目前,乌延还有多少兵力?”
贾诩一愣,旋即掐指细算起来,“族兵三万以上,若将老人、孩子考虑进去,大概能有七万左右!”
“七万?我军三个方向合计六万余人,考虑到伤亡情况,应至少有五万五千人以上!”高勇计算着。
“不错,无论怎么判断,我军取胜的希望都在八成以上!”贾诩坚信自己的推断。
“关于取胜这点毋庸置疑,关键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取胜。 最快捷地路径即是分割包围逐一歼灭!对大敌人是这样,对中等数量的敌人也应该这样!此外,还要辅以奇袭、袭扰等战术,疲惫敌人、麻痹敌人以至最终拖垮敌人。 ”高勇一边回想着过去看过的有关于三大战役的经典战例,一边述说着。
贾诩全神贯注的听着,这些虽然都写在书本上,但临战分析获得收益更多。 “主公的意思是两个独立师分开行动?”
高勇点点头,望了望北方,“分开行动以袭扰为主,一来可以减小目标,二来可以让乌延莫不情虚实!”
高勇一说,贾诩立刻明白其中要点,赞同道:“这样也好,只是主公地安全……”
高勇摆摆手,“没事,我可以跟随泰安一同行动!”
计议一定,高顺、李政也相继赞同。 于是队伍立刻分开,不过,为了高勇的安全考虑,李政坚决分出一个骑兵团专职保护高勇安全。 高顺亦有同样想法,也分出一个团负责安全。 结果,二人各率四个团,高勇身边直属两个团。 此番安排,贾诩也很满意,唯一的安全问题不存在了,那么高顺、李政将能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放手去打。
……
青州齐国临淄远征军军部,升任远征军最高军事长官的乐进一身戎装站立在地图前,目光紧紧锁定幽州以北的数百里草原。 身旁,接替乐进掌管第5机步军指挥权的陈晋用一根细棒点至乌延部落的外围虚线,说道:“根据幽州刚刚送来的战报,第1、2龙骑军已经完成了两翼的战略包围任务,目前正在向中间展开纵深攻击。 而第3、4龙骑军也将于今日完成分割,如果一切顺利,应该已经开始向纵深进攻了!”
乐进刚毅而棱角分明地脸露出一丝笑容,“很好,作战进行得很顺利,相信不久之后便能收到胜利捷报!”
陈晋信心满满,“这几个月先让骑兵爽快一番,等到六月之后……哼,该是步兵登上舞台了!”
乐进点头道:“不错,听主公地意思今年要有大动作,不知道是西北还是中原。 而且,督军府参谋部已经开始制订作战计划了。 ”
陈晋精神一振,升官了自然希望练练身手,不然自己这个虎贲将军岂不是虚有其表?想到这里,陈晋冷不丁冒出一句:“若能同时开打就更好了!”
乐进闻言大嘴一张,盯了陈晋好一阵才哈哈笑道:“有魄力!你当主公打仗不用钱粮啊。 不说别的,单眼前这仗,每日都要耗费三万余石粮食,草料更是不计其数!放眼天下,也只有主公能够承受得起,换作旁人地话,半个月就得歇菜!”说着顿了一下,“倘若两路出兵攻打兖州、凉州,每日消耗至少十万石!”
陈晋动动嘴没有说话。
乐进拍了拍陈晋的肩膀,“别着急,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把部队训练好,主公交给你的第5机步军防区最多,北有冀州灵县一带,中有济南、齐国,此外还要随时做好攻打兖州、回援辽东的准备,名符其实的远征军团!说实话,第5机步军的担子最重啊!”
正说着,门外一人“啪”的立正敬礼,同时高声道:“第8军指挥官杨川奉命前来报到!”
乐进立刻转身,“杨将军动作好快啊,前天才收到你要调来的命令,想不到今天就到了!来来来,快进屋!今晚都别走,乐某做东,咱们远征军团的三主将得好好聊一聊!”
杨川爽朗道:“听凭将军安排。 ”
陈晋与杨川是老相识了,直接坐到他的身旁笑问道:“青州怎么样?你的部队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