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天书-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瑶轻声说道:“不信?那我就给你讲讲……”

    两个人为了不影响其他人,说话声音都很轻,为了能听到,姬瑶和林栋凑的很近,两颗脑袋慢慢的几乎挨在了一起,当事人一无所知,其他人却只有羡慕。图书馆里抛去那些有特定目的人,其他人都是乐见其成了,毕竟在这儿能看得下去书的人,大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个世界上,能够自行制造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有12个,分别是美、俄、华夏、瑞、法、欧、韩、日、台、印、巴勒斯坦和伊朗。当然,有些是有争议的。”

    姬瑶侃侃而谈:“而能自行制造核武器的国家有九个,美、俄、华夏、英、法、印、巴、以、朝,自行制造洲际导弹的国家有五个,是美、俄、华夏、英、法,能自行制造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只有三个,我想你也应该知道,就是美、俄、华夏,”说到这儿,姬瑶深吸一口气,语气里带着丝丝的遗憾,“但是,能够自行制造大涵道大推力高性能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只有两个,美,英。没有华夏……”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上,静谧的图书馆里,林栋静静的听着姬瑶轻声的说着航空发动机的现状,他的思绪仿佛被劈成了两半,一半因为姬瑶的讲述而变得有些忧国忧民,一半却因为现在的两个人的“独处”,而微微感觉到有些“小幸福”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发动机搞不搞得了?() 
听了姬瑶说完的关于发动机的事情,林栋轻声总结道:“听你这么一说,咱们的航空发动机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发展时间短、只擅长仿制而创新不足、工业生产精度不够等问题?”

    姬瑶点点头:“一个是国家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第二是经济相对落后,研制经费严重不足;三是对发动机的技术复杂性的研制规律认识不足;四是建设战线过长、摊子过大、力量过散、低水平重复;五是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说到这儿,姬瑶感叹:“其他国家的飞机和发动机是分开研发的,咱们国家却是配套的,研制什么样的飞机,就研究什么样的发动机,飞机研发出状况下马,发动机也停止研发,结果就是现在和老美的发动机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差距,他们也说了,我们研发落后,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姬瑶说着说着激动起来,罕有的脸上出现了愤青才会有的激愤表情:“如果说航空发动机的差距还有情可原,那么汽车发动机简直就是一些人鼠目寸光造成的!那些小发动机企业不少人根本就没有责任心,只看眼前能赚钱,根本不管能不能长期生存下去,质量不过关,对内标准和对外标准完全不一样,习惯照抄他人的,不重视人才的挖掘和利用,也不懂得开发创新,见硬就缩,严重依赖国外产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说到这儿,姬瑶恢复了理智,平静的望着林栋:“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制造发动机是多么庞大而又复杂的一个工程了,你还准备研究这个吗?”

    林栋沉默了一会儿,姬瑶以为他在思量,却不知林栋是在整理脑子里出现的那些信息。如果按照后世的正常发展轨迹,华夏的确是在十年后,才有了和国际先进水平差不多的新型航空发动机问世,应用在了第五代机上,但当时美国的第五代发动机已经量产几年了,更新一代的发动机也在研究之中,还是比华夏要先进。

    百科全书里倒是有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全套资料,林栋看不懂,但这并不影响林栋能把它“搬”出来,问题是,搬出来交给谁?

    航空发动机是工科方面的东西,华夏在工科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和知识储备都不足,全华夏关于工程方面的院士不足五六个,最小的都是七十岁,这方面的人才恐怕后续无人,林栋一时间不知道把自己脑子里的这些知识,给谁?

    姬瑶见林栋深思,也没有打扰他,她还是很好奇,林栋哪来的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姬瑶甚至觉得,林栋在看发动机知识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只是这个计划,能不能行,她并不清楚。

    但是,想到这个曾经和自己一起经常在图书馆里看书的年轻人,只用不到半年的时候,先是搞了一个让网络界都为之侧目的搜索引擎,又催生了一个汽车电池行业的黑马,说不定,他还真能在发动机方面,再搞个大动作出来?

    林栋没有眉目,索性抬起头来,发现姬瑶正望着自己,有些出神,便说道:“发动机我算是了解了一些了。后面我会深入的再好好的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出什么新想法来。”

    姬瑶开着玩笑:“你一定行的!就跟你搞出来种花搜索和种花电池一样,我期待着你再搞出来一个种花发动机!”

    林栋苦笑:“这个恐怕不容易,就跟你讲的那些一样,想像一下,苏27的AL…31涡扇发动机最大的加力推力是12。5吨,2台发动机可以推动苏…27以超过两倍音速飞行,但AL…31的风扇直径不到900毫米,涡轮走私不到300毫米,基本物理学原理,力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这么小尺寸的风扇和涡轮要承受12。5吨的力,这就跟壮汉用喉咙顶着钢枪推动汽车一样,喉咙要承受的力量和汽车承受的力是一样大的。问题是汽车是慢慢走的,而飞机要以高超音速飞行,各部件都要承受异常严酷的高温高压考验,咱们国家的工艺,还有欠缺啊!”

    姬瑶眨了眨眼睛:“我刚才说了这些了吗?”

    林栋突然感觉到有些后悔,自己倒是解释出了原因,但姬瑶真的没说这些啊,这都是资料里有的,他只是捡着一些现在的资料用了点,没想到就被姬瑶发现了,林栋只好指了指面前的书说道:“刚才看了一点儿,有点体会。”

    “那你继续!”姬瑶饶有兴趣的说道:“以前看这些内容,都是自己看,没有人交流,刚才给你说了那么多,很多都是我自己的看法,我看看你的观点怎么样,有没有能够给我启发的。”

    林栋没办法,只好继续说道;“一台用于超音速战机的涡扇发动机直径一般一米,长度四米,这么小的一个圆筒状物体,比如AL…31发动机,要塞进四级风扇、9级压气机、2级涡等等包括控制系统,要多么复杂啊!也正因为如此,才只有英美两国掌握一流的发动机,俄罗斯的都只能算二流,我刚才看到了咱们国家已经突破了发动机单晶叶片核心技术,这算是一个进步了。”

    “单晶叶片?”姬瑶对这个词有些熟悉,却已经记不起来了。

    “全称应该是单晶空心叶片,也就是一个面积几平方厘米的叶片具有大量自由曲面、复杂的内腔,主要用来进气冷却。”林栋也不好解释,“这个很难用白话来解释,不过这算是核心技术。但是,虽然咱们突破了,但还不能应用到现在的飞机上,咱们现在的飞机,只能用三代涡扇发动机。这个真的很难啊!”

    姬瑶注意到了,林栋说很难,她睁大了眼睛问道:“是很难,并不是不可能是吧?”

    林栋看着她的眼睛,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觉得……是有可能。”

    姬瑶兴奋的拍了拍手,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图书馆,微微吐了吐舌头:“有可能就行了。走吧,咱们也别打扰其他人了,出去吧!”

    林栋被姬瑶的这个动作看着呆了呆,看到姬瑶那粉嫩的舌尖,他的心里突然有种奇怪的想法……嗯,算了,还是不要变身大灰狼的好!

    (这一章主要是做个铺垫,所以技术类的东西搞的比较多,可能在专业人士眼里也会有些幼稚,见笑了。也希望不要见怪,毕竟要黑科技的话,发动机是不可能少的!)

    PS:感谢红尘恋哥之心碎、xoom、暖阳的小书屋、将强的面条、小毅002、悲剧连接中、惰奲等书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两天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订阅开始下降,垦请大家多来点正版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你能给些什么?() 
就在林栋和姬瑶两个在研究发动机的时候,霍振江走进了一栋商业大厦,被一个秘书模样的白领女性引着到了一个办公室前,霍振江深吸了一口气,敲了敲门。

    刚才那个年轻美丽的女秘书望向自己的目光似乎有点古怪,这让霍振江脸微微有些发烧,难道她都已经知道自己是过来干什么来了?

    “进来!”一个略带着磁性,却又散发着丝丝威严的声音从门内传来,霍振江略一紧张,伸向门把的手微微抖了抖,发出一声脆响,他有些懊恼的暗骂了自己一句,推门走了进去。

    看到对面的那个曾经在网络上见过照片的男性,霍振江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口说道:“唐总你好!”

    唐化龙看着这个事先给自己打过电话的年轻男子,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和鄙视,脸上却露出笑容,站起来热情的招呼道:“小霍是吧?来来来,坐,喝点什么?”

    原以为对方会高高在上,没想到唐化龙却这么热情而又平易近人,霍振江把两手在裤子上抹了抹——刚才紧张的手心已经渗出汗来,眼下却放松下来,他笑着接过唐华龙递过来的手,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谢谢唐总!”

    之前的电话里,霍振江只是说了关于种花搜索的事情,唐化龙虽然猜测了大概,不过他并不着急——唐化龙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多少社会阅历,说不定自己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取得很大的收获——在这样刚出校门的年轻人面前掌握主动权,是极其容易的事情。

    “说说吧,有什么想法?”唐化龙再次坐回办公桌后,面对着坐在沙发上的霍振江,居高临下的说道:“我想你来之前肯定是想好了,对吧?”

    霍振江没想到唐化龙一来就提这个,不过来之前他早就在脑海里把想要说的话复习了好多遍,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