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诗酒趁年华-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的是,更牛的是蒋氏,她老人家神补刀了一句:“你们年轻不知道,三娘婆母,娘家不是也病死了一个才议婚便病了的么?”

    颜神佑的小耳朵又竖了起来,眼睛也瞪得溜圆,显得有点滑稽有点可爱。蒋氏伸手摸摸她的头顶,给她顺顺头发:“瞧她,跟听得明白似的。”

    姜氏硬等着蒋氏逗完她闺女,才说:“明不明白的,我都说与她听,听多了,自然就明白了。拜师授业要择日子,学做人的道理,哪里还等得及择日呢?”

    蒋氏露出一个欣慰的笑来,她亦梳着矮髻,显得分外慈祥:“当年先帝受禅,为合诸将、世家,与各家说亲来的。也是咱们家的运道,不知是好还是坏,你的姑母们都……亲事是结不成了的,旁人家里却是不同的。楚家名门,女婿的外祖也是能臣,自然是要表示一二的。他家里运道倒好,去了的楚太尉便是你婆母的父亲,家中仆从部曲甚众,护着一家人逃出京里,并未遭劫。

    只是颜氏子委实粗陋,便议将一庶女嫁与他。颜车骑彼时虽是粗鄙些,却也少年得志,官在高位。并不算是十分辱没于她,想来哪家祖上不是从一介白丁熬起来的?哪知,呵呵,这人呐,最怕自作聪明,将旁人当成了傻子。她便做了与二娘一样的事,她的亲父亲也没什么,先帝在上头看着呢,只得将你婆母许与女婿的爹了。回来不出三个月,楚家就病死了个姑娘。这还是亲爹的处置呢!”要不是有这么个先例,蒋氏与姜戎处置起二娘来,也不至于这么干脆果断,总要想一想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如今有了成例,照做便是。

    三舅母周氏这时候也添了一句:“她若有事,家里自然护持,家中有事,自然要她效力。只想着从家里占着好处,金尊玉贵地供着,又一丝委屈也不想受,什么受罪的活计都是旁人的,活该旁人受累供奉她,”说着一声嗤笑,“便是天子,也是不能够的!”

    她与范氏的表妹是同族。米老丞相有两女,一嫁与范家、一嫁与周家,范司徒的女儿与姜戎年纪相仿,嫁着了。周司空的女儿不幸早早嫁了,便抢着把侄女儿嫁到了姜家来。这一位周氏的堂姐得管范氏的亲姨妈叫一声伯母,算来大家都是亲戚。便是姜氏的姐姐,嫁的也是母亲蒋氏的同族亲戚家里,只是辈份儿略有些错,从蒋氏这里算,大姜氏还要矮上丈夫蒋溪一辈儿。可在这讲求血统的年代里,血统比辈份儿要重要。

    二舅母尤氏也说:“正是这个道理。”

    姜氏默然,颜神佑也默。颜神佑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发愁,可是细想一想,又居然觉得……这几位说的似乎还有一点点道理的样子。反抗不起来吗?真的要接受吗?照她爹那不靠谱的样儿,怕是护不了妻儿的。现在要肿么破?

    这时候的颜神佑一点也没注意到,她外婆在说她祖父的坏话,对于素未谋面、也没听人说过他好话的祖父,她还真是没多少在意的。

    姜氏也只说:“原来如此。”

    蒋氏叹道:“我原不与你说,是想着你婆母在那家里苦熬这些年,竟是渐入佳境,是很有些门道手段的,你若知道了她的许多阴私事,露出来了反而不好。不如尊敬公婆,少犯口舌,只消女婿与你好生过活,咱们只推不知便是。哪知……便是不说,你也……总是苦了我儿了。”

    姜氏便再也忍不住,扑入了蒋氏怀里,母女两个抱着颜神佑一通哭,哭得颜神佑心神不宁。底下范氏与尤氏、大姜等人抱做一团,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倒真像是在做周年、怀念先人的模样了。

    好容易,彼此收了泪,蒋氏又叮嘱女儿:“看你婆母,比你那时还艰难呢,庶子也认了,对你那三小叔子比对她亲儿子都好,这也没耽误了你大伯子上进,京中谁人不夸她贤惠、有福报来?咱家虽不怕事,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能与女婿过好,还是过罢。女婿自幼年起,便是有名的好脾气、肯用功,如今不过是转不过弯儿来罢了。”

    蒋氏此言,也是有依据的,颜肃之自幼爹不疼娘不爱的,都偏护着庶弟颜平之。有个亲哥哥,却又肩负着许多责任,也是板着脸儿训他。他好容易读了书,倒是肯听先生的话,颇为用功。学得好了,不见父亲夸他,他也不恼,只当自己不够好,命他将实职让与庶弟,他也上表让了。哪知临门一脚,亲事上出了故事,戳了他的雷点,把他点爆了,从此在堕落的大道上一道狂奔不回头。

    这些,是姜氏大约不太了解的内情,里面又涉及到了颜家一些被压到角落里、并不能提的旧事。

    蒋氏暗下决心,往日里觉得不好与女儿说其婆家阴私不好,原本便是低嫁,若是因此而骄人,只怕与婆家更难平易相处。一个处不好,纵使能离婚,到底是女儿吃亏。如今却是必得趁着女儿回家的机会,多留她一留,说上一说,使女儿手里有些底牌,也好从容斡旋。

    姜氏哽咽道:“您说的我都明白……”

    一旁伺候着的阿圆却听不得了,扑通一跪:“老夫人,您帮帮娘子罢,那家里,乱呐!那位老夫人,亲生的不疼,却偏向那小妇养的,要挣贤名儿。”

    姜氏待要呵斥,蒋氏已问了:“究竟怎么一回事儿?”

    阿圆道:“娘子不让说,怕家里担心,可如今将有两年了……”

    有些时候,身为人家仆妇佣人,想做到一个合格的、贴心的、受重用的、难被替代又与主人感情很好的地步,就得代主人说出她/他不方便说的话。阿圆便是这样一位忠仆,否则姜氏也不至于把眼珠子一般的女儿交她来照顾了。阿圆自姜氏在娘家起,便是她的贴身仆人,配了人,做为陪嫁跟过去的。蒋氏当初择人,便是为了这个,到了婆家,生的儿女都有自己有伏侍,端的是放心。

    姜氏自嫁后,日子委实不好,丈夫原本好好的,不知道被戳了哪个雷点,一下子走了形,完全不是传说里温良恭俭让的好少年的模样儿。没嫁几个月,爹又死了!挺了个肚子哭完了爹,抹抹眼泪,想着如果是个儿子,一切大吉,顶多是当这丈夫死了。她又有许多陪嫁,自己也养得起儿子,把儿子教好了,照样过日子。哪知生下来又是个闺女,偏偏丈夫就再也没踏进房门儿。由此看来,圆房也不是他乐意的事儿。姜氏一肚子苦水,还不敢跟家里说,怕母亲担心。至多让哥哥出个头,击退了赵氏挑衅而已。

    这样日子一过便是近二年,再忍下去,不知何时到头了。阿圆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原是不想自作主张的。今日却是忍不住了,好歹得叫娘家人知道,那家里真是个外头看着净亮,内里乱七八糟!

第6章 陈年旧事二() 
世上什么地方都有穷人,京城自然也有,然而这不能说京城就不好。不论是质还是量,京城的权贵都是拔尖儿的。所谓权贵,评价的标准也不外这么几条:权、势、名、利。然而有时候这四条都占齐了,也不一定能叫人敬佩,还要看这名是个什么名。

    名,也有个讲究。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时节,令名有二:一、家世名望,二、个人风评。前者比后者重要得多,它关系到你能不能做官,起步价是多少,前途又怎么样。这个年头儿,没什么科举,想出头就两条路,一、有人推荐,二、参军打出来。

    推荐也不能胡乱推荐,要么是名声好到逆天、本事大得惊人、又会炒作又会见机行事,要不就只好拼爹!所谓拼爹,拼的不止是爹,还有爹的爹,反正就是比来历比后台。顶好是世家出身,这样的人家的孩子,出来就是优等。哪怕行止有失,也是优等!哪怕不是优等,也有荫官可以做。

    然而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称为世家的。没个二、三百年开外的显赫家世,那是不能被称为世家的——有家谱也没用,还得家谱上面的名字至少每代都有那么十个八个能入得了史传才成。这么做也有一个好处:祖传的做官治国手艺,耳濡目染,虽然不至于全家都是精英,至少不会捅什么大篓子。

    参军可不是什么好差使,不打仗吧,没出头的机会,打仗吧,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出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时节的大头兵,很多都是“部曲”,“部曲”原本是部队的编制名称,眼下已经发现成私兵的代名词了,算是贱口,入贱籍,地位比家养奴婢高不了多少。平民出身的兵丁,十分之稀少,哪怕原是平民,入了伍,就身不由己了。

    还又讲究个世袭,不止是爵位袭,身份也袭,世代相因,当爹的入了贱籍,子子孙孙,就一齐成了贱口了。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可真没人当去当兵。就算肯下得了狠心,也得有那个运气……没仗打,怎么升职呢?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颜肃之的爹颜启就是这么个幸运儿,参军还能在一个极年轻的岁数儿爬到高位,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因为跟对了老板,趁着世家对他老板感激的时候,娶了当时名门楚家的女儿楚氏。

    楚氏生了三子一女,长子自然是世子颜孝之,字伯安,长女已嫁,次子便是颜肃之,字仲泰。颜孝之娶妻的时候,也是费了一番周折,终于娶到了门第与姜氏相差仿佛的柴氏女。因颜孝之乃是世子,柴家也下了本钱,许了个嫡出的女儿与他。

    到了颜肃之这里,情况又是一变——他又不能袭爵,姓氏又不显,不值得世家去折节相交。哪怕他自幼时便有好学之名,文武兼备,也是枉然了。谁叫他有一对偏心的爹娘呢?

    颜启,本名颜二狗,表笑,草根就是这么简洁!跟了先帝之后,也接触了几个文化人,觉得颜二狗这名儿不好听,便找了个文书,给他改了个名儿叫做颜启。粗人一个,自然是礼法不通,只觉得自己是拿命换好的荣华富贵,只管随心所欲。他娶个世家女,也是走了狗屎运,巧了,世家需要先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