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不一定。
他到底是什么人呢?一般人是不可能拥有这样好的相机啊?看来此人身份不简单。
司徒南有些好奇的想道。不过大家萍水相逢,不好继续深究。
“劳拉,你过去跟老史密斯照一张!”司徒南一边调试着照相机说道。
司徒南和劳拉马上就和老史密斯熟络起来了,在别的游客的帮助下,他们又合照了一张。
接着司徒南一行人又到对面的加拿大去,为什么呢?因为尼亚瓜拉瀑布其实有两个,一个在美国,叫美国瀑布,一个在加拿大,叫马蹄瀑布。由于两个瀑布都是面向加拿大,所以想要看到完整的尼亚瓜拉瀑布还得到加拿大那一边去看。
身临其间的感觉是无法通过其他渠道来代替的,尼亚瓜拉瀑布的美,的壮观只有亲眼所见才会感觉深刻。至少司徒南被它征服了。
正如狄更斯在他的《美国札记》里面写道:“那深不可测的水国坟墓里,永远有着浪花和鬼魂,巨大得无物可与伦比,强悍得永远不受降伏。在宇宙还是一片混沌,黑暗还覆盖着水面时,在漫天的巨浸---洪水---以前的另一个漫天巨浸---光还没有遵从上帝的命令而弥漫宇宙的时候,就在这里庄严地呈异显灵……
“尼亚加拉瀑布,优美华丽,深深刻上我的心田;铭记着,永不磨灭,永不迁移,直到她的脉搏停止跳动,永远,永远。”
尼亚瓜拉除了瀑布之外还有其他的景观,比如说百年紫丁香花园,尼亚加拉瀑布博物馆,等等,都留下了司徒南他们的足迹。
他们照了很多照片,不过大多数都是老史密斯照的,说起照相技术来,司徒南这二把刀的业余水平跟老史密斯的大师级水平没法比,有鉴于此,老史密斯几乎成了这对年轻恋人的专有摄影师了。当然这也是老史密斯非常乐意的事情。
虽然照相在现在这个念头的人看来很时髦,但在司徒南看来这种黑白照相却非常怀旧,他有点喜欢上摄影了。心想,把每个美好的时刻保留下来,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仔细翻翻曾经经历的事情,这一生没白活。
第八十三章竟然是柯达的伊士曼?()
两天的游玩让人筋疲力尽,但也收获良多,此行不虚。
回到了旅店后,为了表示感谢,司徒南请老史密斯吃饭,老史密斯爽快地答应了。
这两天的结伴而行,让司徒南和老史密斯接下了友谊,虽然老史密斯话不得多,但为人很善良慷慨,就像个长者一样看着司徒南和劳拉这对璧人。
“谢谢你,史密斯。你真是个绅士,这两天我们跟你在一起游玩,过得非常开心。”司徒南真诚地说道。
“不用这么说,我也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不是吗?对了,史东尼,我其实不叫史密斯,我的真名叫乔治·伊士曼,你可以叫我乔治。”
老史密斯有些俏皮地说道。
“嗯?”司徒南愣了一下,想到了什么,笑了笑,道:“你好,乔治,这样可以了吗?”
“真是好孩子,我很喜欢你们两个,跟你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伊士曼笑道。
“乔治·伊士曼?”司徒南一边嚼着牛肉脑子里在想这个名字貌似在哪里听说过,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穿越人士就是这样,有时候碰到一些人物或事件明明感觉熟悉但偏偏说不上来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身在其中,反而没有旁观者看得清楚。
“伊士曼先生,请问你是那个发明柯达相机的人吗?”劳拉出声问道。
“嗯。你说的没错,劳拉。我的公司就是叫伊士曼柯达公司。”乔治·伊士曼点点头说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你前些日子不是捐了一大笔钱资助教育吗?报纸上赞扬你的行为呢!你真是个慷慨的绅士。”劳拉说道。
“我只不过是做了些应该做的事情罢了。没想到给报到出来了。”伊士曼随和地说道,一点也没有骄傲的意思。
“哦!??原来你就是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士曼先生,我怎么没想到呢!”司徒南有些懊恼地拍了拍脑袋。
乔治·伊士曼在美国的名气比司徒南大多了,1886年,伊士曼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他发明的柯达相机实在太出名了,简直是划时代的产品。伊士曼不仅是个技术出色的发明家,还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慈善家。
乔治·伊士曼小时候家贫,吃过不少苦,父亲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为了帮补家里,伊士曼中学辍学去一家保险公司打杂,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个银行的白领。
伊士曼从小就喜欢旅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准备去旅行,同事建议他带着照相机去,于是伊士曼就去学习摄影,这次旅行伊士曼没有去成,但从此开始了他跟摄影这个行业的不解之缘。
当时的照相机还是非常笨重的,用起来很不方便。前世司徒南小时候看过的一部香港电影《黄飞鸿》,里面的女主十三姨是留洋回来的,特爱捣鼓西洋镜,照相机就是其中之一。她用的照相机就是带着三脚架的那种古老的照相机,几乎要一个人抱着才搬得动。
照相的时候,要掀起照相机前面的厚厚的遮光布,把头伸进去,然后在啪的一声,如同小小的爆炸一样,镁粉闪光灯一阵发出闪亮的光芒,这样就把一张相片给拍下来了。
为什么不把照相机做成口袋一样大小,随照随走呢?伊士曼决心去改进当时使用很不方便的照相机,在此后的几年里,除了工作伊士曼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摄影研究上。
然而技术研究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而且实验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次重要的约会伊士曼就是因为做研究而忘记了,由此,他终于失去了他的女友了。此后他终生未婚,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功夫不负有心人,伊士曼的发明终于成功了,886年,伊士曼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1888年6月,小型口袋式照相机“柯达一号”终于推向市场,同时,这种照相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等全部拍摄完毕之后,连照相机原封不动地送去冲洗。这种样式与销售方法,在摄影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伊士曼·柯达公司在他的打理下很快就发展壮大,凭借出色的技术和伊士曼优秀的管理才能,柯达公司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摄影行业的巨头。伊士曼的事业也由此成功。
最让司徒南佩服他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慈善的心,他从事慈善不是等到他发达以后或者快死掉之前才开始的,而是从他周薪达到60美元的时候,他就捐了50美元给罗切斯特技术学院了。此后的一生,更是力行不辍。
终其一生,伊士曼的捐款超过了1亿美元。在20世纪早期,1亿美元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财富。
他花费了大部分的金钱在慈善上,特别是教育跟医疗方面。而且更难得的是伊士曼没什么种族歧视,他的慈善事业一视同仁地对待白人和黑人。
说起来也好笑,史密斯原来是伊士曼的化名,他曾经以史密斯这个化名捐大笔钱给教育机构,许多收款人都不知道史密斯到底是谁,知道伊士曼死好人们才知道这个慷慨而不图名的慈善家。
要不是这个伊士曼如此酷爱旅行,司徒南还真撞不见他呢,几十岁了,大冬天还到处游玩,这是个神奇的老头!
司徒南真的没想到竟然会碰见这个老爷子,人生的机遇真是妙不可言啊。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既然人家都亮底了,司徒南也不矫情了,他郑重地说道:“再次认识一下,我叫史东尼·威廉。来自加州的商人,经营的产业很多,石油,钢铁,造船,食品,农业,几乎什么赚钱做什么。”
看着伊士曼有些不大相信的表情,司徒南也不恼,毕竟自己实在太年轻了,估计眼前的老爷子可能在想,这个小子也太会吹牛了吧!不就是卖过油灯,销售铁钉,打过鱼,耕过田吗?这些我年轻的时候全都干过了。
司徒南问道:“伊士曼先生听说西方石油吗?”
“嗯,一间大型的石油公司,这几年发展得很快。提起这个有什么关系吗?”伊士曼问道。
“事实上,西方石油公司就是我的产业之一,还有我在纽约也开了家证券公司——罗伯斯证劵。”司徒南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
“啊?真的吗?”伊士曼震惊了,本想自己已经是扮猪吃虎的,够低调的了,没想到眼前就卧着一条龙呢。
司徒南很享受伊士曼的惊讶,这让刚刚被伊士曼有些震惊的心找回了些平衡。
“还有,我身边的这位女士,嗯,她是我的····女人,劳拉·梅隆,来自匹兹堡的梅隆家族。这次我们心血来潮到这里去看尼亚瓜拉瀑布,没想到能遇见伊士曼先生,真的很高兴,真是缘分啊!”
“你好,伊士曼先生,有空到匹兹堡来做客。”劳拉大方地说道。
这下子轮到伊士曼一愣一愣的了,他早就看出来这对年轻的男女不简单,这两天出行的时候,背后都带着保镖跟着,加上他们风度气质,一看就是来头不凡了。
不过伊士曼没想到司徒南和劳拉的来头这么大,劳拉就不说了,梅隆家族在美国上流的影响力伊士曼自然知道。
伊士曼可以不知道司徒南,但绝对听说过西方石油公司,还有最近异军崛起的罗伯斯证劵他也有所耳闻,但没想打它们的幕后掌舵人竟然是坐在自己面前温和斯文的青年。
这真是入乎意料之内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