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自己,段雅言含笑点头,“我很好,母亲不用担心。”
母女俩回到院里坐下,卢氏看到气色红润,眼神柔媚的女儿,自然也是觉得她性子变得开朗活泼许多。
“和陛下都去了哪里?”
“江北到处都走了走,各处的名胜也看过许多,今年时间不多,是以陛下说,待的日后有时间,要带着女儿去江南走走。”
听到这话,卢氏心里才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知道陛下也是和太上皇那边,是把自己的女儿放在了心口上。
“那娘娘和陛下”
卢氏的话没有说完,但是现在依然是人妻,段雅言自然知道母亲的意思。
她的小脸顿时变得羞红起来,而卢氏看到女儿的表情,心情也变得复杂。
但是看到女儿轻轻的摇头,她的心却更加的拎起来。
这圆房的话她担心,如今没有圆房,她反而更加的担心。
“母亲别担心,陛下说女儿现在年纪还小,再等两年,这也是母后的意思,母后说女子年纪太小,身子骨纤细,不能”
“陛下亲口和你说的?”卢氏似乎有些诧异。
“嗯!”段雅言点点头,“陛下说,以后但凡有事,都会和女儿坦诚相待,陛下还说也想和太上皇与太后那般,陛下还说,只要女儿三十岁之前能诞下太子,就绝对不选妃。”
“陛下真的这么说的?”卢氏心中被喜悦冲击的差点没坐住。
“是,母亲您就不用担心了。”
“不担心不担心。”卢氏赶忙回答。
陛下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既然亲口和女儿这么说了,那就是真心待女儿,她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而且陛下还说,女儿诞下的孩子就是太子。
其实想想也是,若不是太子,还能是什么。
昌荣十年夏末,皇后娘娘平安诞下一位皇子,武帝大喜,昭告天下,满月宴那日,再次颁布圣旨,封为太子。
昌荣十二年春,皇后娘娘再次诞下一位公主,十五年夏,又诞下一位皇子。
至此,武帝膝下两子一女,而武帝则是怜惜皇后娘娘生子的劳累,自此不再让其生产。
武帝和皇后之间,与太上皇和太后一般,一生一世一双人,后宫干净,武帝一生致力于百姓为天,在位三十年,大荣朝物阜民丰,国泰民安,与北戎和南蛮达成了一致,虽然没有开疆拓土,但却无人敢犯边。
帝后二人琴瑟和鸣,大荣朝再添一段盛世佳话。
------题外话------
团子殿下的番外结束,之后就是二殿下的。更新时间,大概是两三天之后吧。
番外:【二殿下】十年情深深几许()
扬州府的曲家,在江南也是赫赫闻名的贵族,曲家以诗书礼仪传家,弟子遍布天下。
说起曲家二房的大姑娘曲晚素,那更是芳名远播,不只是长了一副好模样,更因为那年纪轻轻,就俨然是江南第一才女,只是如今很快就要及笄了,却始终都没有听说她定亲一事。
即使在曲家,也有不少的人心里在嘀咕,却因为这姑娘安安静静的,他们也只是在背后说两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话。
自然也有人想着,曲家是否要将曲晚素送进宫,毕竟当今的陛下至今还未大婚。
书房内,已经十五岁的曲晚素正在看书,前几日陛下下旨,封段相爷家的嫡孙女段雅言为后,距离他来迎娶自己大概也没有多少时日了。
“小姐,您在想什么?瞧着心情很好。”曲晚素的贴身婢女进来,看到曲晚素那一抹恬淡的笑容,很显然心思并没有放在书本上,这可是很少见的。
曲晚素抬头看着胭脂一眼,“我瞧着像是心情很好的样子吗?”
胭脂有些傻眼,觉得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但是瞧着小姐不像是生气的样子,才傻傻的点点头道:“是奴婢说错话了?”
“没有,别紧张,我就是随口一问。”她抿唇又露出一抹淡淡的笑,然后低头继续看书。
她一直在等那个人,从得到她手书的第二年她突然看明白,然后就一直等,如今已经快十年了。
十三岁那边,爹娘准备给她定一门亲事,对方也是江南的名门望族,但是却被她拒绝了,她相信二皇子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她也佩服对方的才华。
而且这些年虽然她足不出户,但是天下却盛传,二殿下长得艳丽无双,具体如何,曲晚素不清楚,而今就连小时候的模样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
前院,曲家的二奶奶正在招待客人,来人是扬州府的知府夫人,此次来自然是要来做媒的。
“妹妹,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我是来为温家做媒的,说的是温家的五公子。”
二奶奶周氏一听,心里第一反应是满意的,只因为周家五公子文武双全,才貌出众,是扬州府众多名门闺秀心目中的最佳夫婿人选,而周氏自然也不能免俗。
她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自小就是金尊玉贵的养大,自然希望她能寻一个好夫婿,这位五公子倒是和自家门当户对。
只是她苦笑。
“不瞒姐姐,这丫头的婚事我做不得主。”
知府夫人诧异,问道:“这是何意?难不成妹妹看不上那位温家的五公子?温家祖上也是出过宰辅的,而且还和曲家的老爷子是同僚,莫不是”
“姐姐误会了,前些年公公就言明,素素的婚事他老人家说了算,虽然我是她亲娘,可是却也插不得手。”
知府夫人闻言,却是有些疑惑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如今曲家的大爷俨然是朝中新贵,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坐稳了刑部侍郎的位置,朝廷正三品大员,而且深的陛下信任,再加上曲家的底蕴,谁也不敢和曲家明着对上。
来之前她还是信心满满的,毕竟这两家都是扬州的底蕴人家,但是没想到出师不利。
“妹妹可知道是何原因?”知府夫人问道。
“若是按照我的想法,素素这孩子自小就在公公身边长大,得公公的教导,难免被老爷子放在心上,可能是想着自己斟酌一番再做决定吧。”
“这倒是没错,可是那孩子今年十五岁了,眼瞅着没剩下多少日子就要及笄,按照咱们大荣朝的规矩,女子及笄之前就要定下婚事,这托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谁说不是呢。”周氏也愁,毕竟是她唯一的女儿,而且聪明乖巧,端庄雅致,她心里也想着给女儿寻一个好人家,这温家可不就正合适。
这边说着,得到消息的丫头就把这个信儿瞧瞧的传到了曲晚素那边。
正在看书的曲晚素闻言有人上门来提亲,抬头看着来人,是母亲身边的管事嬷嬷,很得母亲的信任。
“赵嬷嬷,母亲可答应了?”曲晚素皱着好看的眉柔声问道。
赵嬷嬷摇摇头,安慰道:“小姐别担心,奶奶没有同意,毕竟当初老太爷说过,小姐的婚事他给您做主的。”
“如此就劳烦赵嬷嬷了,这件事我知道了。”
“那老奴就先告退了。”
“赵嬷嬷慢走,胭脂送送嬷嬷。”
“是!”
等赵嬷嬷离开,曲晚素的心一点点的沉下去。
她的年纪不小了,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她及笄的日子,爹娘着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她不会出嫁的,除非等到他的答复。
唯一让她安心的就是,自己的婚事在祖父的手里,爹娘是做不得主的,而关于她和二殿下的事情,曲晚素没有告诉任何人。
在她看来,二殿下若是上门提亲的话,势必要在当今陛下大婚之后,毕竟他今年只有十六岁,因为两人年纪相近,他不着急,自己的年龄却是已经大了。
知府夫人并没有在这里多聊,只是临走之前却是让周氏去询问一下老爷子的意思,毕竟这门亲事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再好不过的,门当户对,男才女貌,成亲后更是可以琴瑟和鸣,若是曲家人真的为曲晚素好,理应是不会拒绝的。
当晚,周氏就和丈夫说起了这件事。
“二爷,知府夫人说的这个媒,您觉得如何?”
曲二爷心中自然也是乐意的,毕竟他和温家的几位爷关系也是不错,时不时的在一起吟诗作赋,品茗畅谈。
而温家的五公子温思哲更是扬州有名的青年才俊,博学多才,他也是见过的,这门亲事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没得挑剔。
“我是没什么意见,只是素素的婚事咱们做不得主,明天早饭时,和父亲商量一下吧。”
“妾身也是这么个意思,妾身是没有见过那位五公子,但是既然二爷觉得好,想必这门亲事真的不错,素素年纪也不小了,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及笄,若非这几年她始终坚持不嫁人,现在早已经定下亲事了。”
“她还是个孩子,哪里懂得这些,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必父亲也不会反对的。”
“素素这孩子自小就跟在父亲身边,读书不少,知道的多了,反而想法也多了,自己主意大着呢,这件事咱们可不能太过强硬。”
“我知道,夫人别担心。”
次日早饭,曲二爷就把知府夫人来提亲的事情,和曲老爷子说了一番。
听到是曲家,曲老爷子心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自然是满意,毕竟两家也算是世交,知根知底。
只是他的那个宝贝孙女儿,可是很有主见的,这件事还是要她满意才行。
“父亲,儿媳觉得温家和咱们还是很合适的,二爷说温家的五公子人品出众,配咱们的素素正合适。”
曲老爷子沉吟道:“这夫妻过日子,不是人品出众就可以的,还是要看缘分,否则只能成就怨侣,那丫头是老夫最疼爱的孙女,这件事还是问问她的意见。”
周氏笑着点点头:“这个自然是应该的,毕竟儿媳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