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宫烟云-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褂腥朔炊匀龌髀穑俊毕尴厣ㄊ幼潘闹艿氖勘抟蝗顺鐾方踊埃辶饲迳ぷ樱吆暗溃骸敖棵牵颐堑那兹嘶勾τ谒罨鹑戎校∠胂肽忝抢г诔抢锏母咛谩⑵薅托值埽宋颐堑那兹耍苏街恍硎げ恍戆埽∫欢ㄒ乃蓝嵯陆鹣纾 

    此话一出,得到了数万士兵的呼喝响应,军队中瞬间人心大振。随即,席毗罗根据敌军列出的阵型,做了一番新的战略部署。他用最短的时间重新集结列阵,之后便一刻不待地集体出动,向金乡城门前的敌人发起了猛烈进攻。

    席毗罗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杀入敌方军阵中,他仿佛一只暴躁的猛虎,咆哮着将眼前的活物咬杀撕裂,一只也不放过。敌方三员大将前来迎战,把席毗罗紧紧包围,刀戟齐出猛刺上中下三路,却一一被其化解。

    四人连战数合,席毗罗双眼激红愈战愈勇,终于趁对方疏于配合之际,挑起一剑正中左侧将领下腰,将其打得翻身落马。眨眼间,席毗罗又是反手出剑,削过右侧大将的半个肩头,瞬时一条手臂打着卷地飞了出去。席毗罗邪恶一笑,伸舌猛舔迸溅到脸上的鲜血,同时起剑横扫一击,连斩眼前马上两人头颅。

    两军交锋不过一刻,高下立现。但于仲文一方的士兵并没有因处于劣势而自乱阵脚,反而有条不紊地从容后退,缓缓引敌全军皆深入至金乡城下。待对方数万人密集地冲前作战时,偏僻的城墙西北角上悄悄地燃起一缕烽烟。

    信号一出,蛰伏于远处麻田中的伏兵立即发起突击围剿。顷刻间柴草鼓噪,尘埃张天,上下天光一色,田野中喊声大举,气势震耳。

    立马门前的席毗罗正杀敌之际,惊觉四面八方涌来数股敌军,两颗布满血丝的眼珠似要鼓出眼眶,难以置信自己竟中了于仲文的圈套。暴怒之下他声嘶力竭仰天长啸,疯狂反击企图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作为背城结阵中领头的诱饵,已经退到城门下的于仲文眼见敌军将领欲率部逃走,忙下令城前所有士兵全速追剿敌方逃兵。“为弟兄们报仇的时候到了!大家一起冲——”于仲文后来居上奔于阵前,跨马挥刀接连斩杀数十人,每追上一名敌军便毫不留情一刀毙命。

    席毗罗军见野外田间八方伏军齐出,不战自败,也不抵御斗争,于混乱中各自逃命。只可惜队尾还未逃散,各处伏兵已赶到阵后,分别包抄大队左右两翼。潜伏已久的士兵们将压抑多时的满腔怒火尽数宣泄,斗志激荡昂扬,一时间只听到喊叫声呜呼凄惨,逃兵连连倒下,死伤者不计其数。

    于仲文军乘势进击,厮杀着将敌军逼至洙水河岸。河水湍急、流势滔天,无奈后有万人大军追杀,处于崩溃边缘的败走将领自恃胯、下有马,最先下河渡水。其余走投无路的士兵也纷纷效仿,铤而走险争相跃入水中。

    怎料数千人刚刚下水,天气莫测诡变,河边突然鼓起一阵黑风,卷着飞沙走石,顺流而下。河中波涛击岸,眨眼间人嚎马嘶声哀鸣不绝,残军连人带马皆被汹涌的激流冲散,犹如蝼蚁翻滚,垂死挣扎。

    不出一刻,那邪风又骤然而止,河岸比起之前更加寂静。一片浮尸黑压压地挤满河道,低空中盘旋着两只乌鸦,时而发出一声凄惶的哀鸣……

第二十六章 昙花一现(上)() 
八月下旬,杨素斩杀宇文胄于石济,于仲文擒杀席毗罗后俘檀让归京,郭衍活捉尉迟祐后于济州城北歼灭其余叛党,尉迟迥之乱被彻底粉碎。邺城自相州平复后,被杨坚下令焚毁,所有居民南迁至安阳。当月二十七日,司马消难也终不敌王谊的分兵进击,败逃陈国。至此,三总管叛乱已平定两方,剩下的只有益州王谦。

    杨坚此时则重新构架中央官职系统,任命汉王宇文赞为太师,申国公李穆为太傅,宋王宇文实为大前疑,秦王宇文贽为大右弼,燕国公于寔为大左辅,神武公窦毅为大司马,齐国公于智为大司空。此举一方面优待没有权威的宇文皇室,另一方面推崇归附自己的名门望族。

    。

    转眼已是九月,清爽的秋风将酷夏里憋得人喘不过气的暑热尽数扫除。尉迟迥和司马消难的叛乱被彻底镇压后,杨坚的心神明显放松了许多,但他并没有懈怠,依旧终日专注于国事,此刻正在正厅里凝神阅读一封前线送来的军情文书。

    过了一会儿,久不露面的杨惠身着一套新衣,容光焕发地步入正厅,恭敬一拜:“叔父,侄儿来看你了。”

    杨坚放下手上的信件笑着问:“你好久没来了,最近忙吗?”

    杨惠如实答道:“前一阵旧疾复发,在家躺了些日子,所以才没有来府上和叔父说话。”

    “可大好了?你也不年轻了,得注重保养身体。”杨坚的声音柔和下来,脸上更透着关怀备至的神情。

    “知道了,叔父的话我一定上心。”杨惠点了点头,转而又关切地问道:“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叔父愁眉不展,不知为何?那尉迟迥和司马消难叛乱都已平定,应当开怀才是啊!”

    杨坚沉沉叹了口气:“你有所不知,蜀地战况令人担忧啊!王谦攻占始州后,又令人率十万大军进攻利州,利州总管豆卢勣的守军不足两千啊!而梁睿接到任命快一个月了,仍丝毫没有进展,怎能不忧心?”

    杨惠劝慰道:“叔父放宽心,蒋国公也是老将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巴蜀地形险阻,本就不利行军,王谦又多加阻拦,蒋公进军慢了些也正常。”一句话说完后见杨坚一声不吭,杨惠稍加犹豫,思索片刻后轻轻问了一句:“叔父,不知那利州的战况是否已见败势?”

    杨坚轻描淡写道:“暂时还好,豆卢勣昼夜相拒已有二十余日仍据城坚守,还时常以奇兵反击,敌军也没占到便宜。”

    “这豆卢勣真是英勇,应当嘉赏。”杨惠不禁道。

    杨坚点头:“器识优长、气调英远,聪悟且勇猛,日后可堪重用。”刚刚说完这句,他仿佛若有所思,又陷入无止境的神伤中。

    杨惠见到杨坚绷着脸神情恍惚,苦思之下想起一事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便急忙开口说道:“叔父,有一事我觉得是时候决断了。”

    杨坚一脸疑惑地抬起头,伸手指着杨惠点了两下,“究竟何事,你说说看……”

    杨惠靠前一步,弯下腰板,几乎与杨坚贴在一起。他压低声音,从嗓子缝里挤出一句:“司马消难之乱已平,这反贼投奔陈国乃通敌卖国,他的女儿可不能再做我大周的皇后了!”

    杨坚微微调整坐姿,他身心俱疲之下向后靠去,阖眼说道:“对啊,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就先把她贬为庶人幽禁起来吧。”

    话音刚落,突然有一身形健朗的少年走进大厅,高声问候道:“父亲大人安好。下人刚刚通传时我正在教五弟习字,谅儿写字时经常弄得墨汁四溅,所以我先去换了身衣裳,来得迟了些,请求父亲原谅。”

    杨坚看见大儿子杨勇后神情略有缓和,挥手示意他无妨。对这个性情率直的长子杨坚很是关怀,近来对其更是无比器重,有心栽培。

    杨勇却始终一脸严肃,看得出他眼角眉边无不流露着一种紧张的神色。待父亲回应之后,他才与站在一旁的杨惠互相对视、点头问候。杨惠接着笑呵呵地说:“既然堂弟来了,那我不妨碍你们父子谈心,就先回去了。”

    “过来坐吧。”杨惠出去后,杨坚朝恭敬地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的杨勇招招手。

    杨勇微愣,脸上露出一抹转瞬即逝的慌乱,他抿着厚厚的嘴唇,一路小步走到案前坐下。

    “勇儿已经十六岁了,这成家后也该是时候建立功业了。”杨坚拍了拍杨勇的肩膀,虽是不苟言笑,却看得出他对儿子寄予厚望。

    杨勇听后喜出望外,不禁咧嘴微笑露一排光洁的牙齿,与他暗沉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父亲有何重任,都请放心交付于我,我定能妥善完成。”激动中不禁眉目全张,流露出最自然的神态,透着一缕年轻人的青涩,更显得憨直可掬。

    杨坚颔首笑笑,自是十分喜悦,但他有意试探,所以仍保持着一个父亲的威严,不疾不徐地道:“勇儿,你倒是先说说为何我会命人将邺城焚毁,令居民南迁至安阳?”

    杨勇知道父亲是在考验他,自己应该积极表现。他尽收脸上的笑意,端正身子,严肃认真地回答:“尉迟迥叛乱竟能得到那么多人响应,在短时间内我大周半壁江山皆归附于他,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统治不牢,人心不稳。”

    “细细说给我听。”杨坚语气平平地说了一句。

    偷偷瞥向父亲见他没有异色,杨勇的自信上涌,底气也多了一分:“相州、郧州、益州都是我大周外征而来,尤其那相州邺城曾是齐国旧都。齐国被我大周所灭不过几年,齐国旧民仍心念旧国,并不诚心依附我们的统治,所以一有造反之事,百姓们也并无保卫国家的意愿。父亲毁灭邺城,也是想彻底杜绝他们复国的念头。”

    “不错,不错……我儿真是聪明,颇有治理国事的眼光啊!”杨坚朗朗大笑,由衷夸奖。他饮了口水,转而又温和地教导道:“不过仅仅武力镇压可是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对齐国旧民恩威并施。所以为父决定任命你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去管理齐国旧地,安抚齐国旧民。”

    杨勇对这个任命很是吃惊,这一刻那隐在案下紧握的双拳,终于缓缓地松开了。但他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手心早已浮了一层冷汗。心里的包袱放下后,整个人显得格外轻松,之后又随性地与父亲说了几句闲话,杨勇便自请告退。

    *

    *

    一场秋日的绵绵夜雨,悄然降临在皇城中,将一座座恢宏的宫殿冲刷洗涤。宫灯摇曳在风中,闪着幽幽的火光,雨滴声滴滴答答绵延不绝,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