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就这样闲聊一会儿,但是因为现在双方都有急事,所以也就没怎么多聊,中年男子给了唐天佑一张名片,再次感激一声,便被一辆奔驰车接走了。
同时,唐天佑和宋可罄在机场旁边也叫了一辆出租车,将自己的行李搬了上去,然后便直接出发去天海大学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天海大学()
天海大学位于整个天海市往南方向的临江区区域,里面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也算得上全国拔尖的学府。
抵达临江区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天海大学正校门处,有些泛红的大门,黑底白字的大学牌匾,还有古风浓郁的尖角建筑风格。无一不是在体现天海大学悠久的历史和底蕴。整个天海大学校门,给人的感觉就好似古代的某座大型官府一般。
这时,校门处学生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
唐天佑就站在天海大学校门对面的人行道上,提着装着,旁边还拖着一个行李箱。
因为宋可罄也要去南方医科大学那里进行新生报到,所以刚下出租车的时候,她就拖着行李,和唐天佑分道扬镳了。
“好像不是这边。”唐天佑轻轻道,从包里摸出录取通知书,仔细看了看,一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面都会印着学校的分布示意图,以免同学迷路找不到方向。
到了天海大学门口,唐天佑现自己好像找错校门了,登记学生入学的地方似乎不在学校门口,而是教学楼,或者宿舍楼下,因为宿舍区那边的区域才能容纳下那么多人,而且也不会非常方便学生搬运行李。
“这位同学,你是今年的新生吧?报道不是这边进的。”一个有点低沉的男声从唐天佑身后忽然传来。
唐天佑循声转过去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一名年轻的男人,相貌平凡,穿着一身白se的正装,还带着一条红se的领带,身上隐隐透着一股子社会上洗练过的成熟感,显然不是那种刚进校门小男生。
“是啊,我是今年的大一新生,不过现在看来,我好像是找错校门了。”唐天佑礼貌的露出了一个微笑。
“跟我走吧,你登记入学的地方应该是在宿舍楼下的。”这年轻人温和的笑了笑,他以前也有这种经历,刚入学的时候,大多的新生从家里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有着各自的局促和不安。
唐天佑也乐得有人带路。
两人一边聊了几句,一边走进校门,循着学校内的弯道往左边方向走去。
一边走一边聊天当中,唐天佑倒是知道了,这个男生本来就是做迎新工作的学生会成员,名叫汪东洋。
他刚刚从外边办完事情,回到学校门口,正巧就看到唐天佑拿出录取通知书出来,便知道唐天佑是今年的新生,于是他干脆直接上去领唐天佑去报道,毕竟这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天海大学内部,漂亮得仿佛不像是大学环境,而更像是顶级古代官邸,亭阁楼台,小桥流水,树木丛生,各自植物错落有致,仿佛身处在公园一般,只有走了好一段路程,唐天佑才能透过树林的缝隙看到隐约露出一角的现代化建筑。
两人并肩走在小湖边的小路上,小路中心的一截往湖内延伸出一块,连接着一个红顶小凉亭,里面正坐着站着两三个正小声背诵英语的学生,男生女生都有。
沿着小路往前走,不时也有着学生抱着一叠厚厚的教材书本,匆匆和两人擦肩而过,仅仅是一扫而过,唐天佑能够感觉到学校里一股浓郁的学风扑面而来。
汪东洋边走边介绍着
“我们天海大学,就算是在整个华夏国,若是论综合实力也只有那么一两所大学能够媲美,在我们天海市更是绝对的头号大学。”
“至于那几所能和我们天海大学相媲美的大学,即使论综合实力比我们高上一些,但是我们学校的某一方面的研究,还是处于华夏国的领先地位的。当然,这样的话也就能在学校内说说,毕竟,每所大学都是各有所长。”
“天海大学的校区,若是论面积绝对是前三甲的,仅仅次于某些农业大学,那些农业大学都是些实验田地,或者是些塑料大棚什么的,我们没办法和他们这些变态比。”
“但是,即使如此,天海大学的面积也是大的惊人,从我们刚才进的西校门,到东校门那边,是一条完整的分割线,它将整个学校分为南北两大校区。我们学生如果要从南校区到北校区,平时的时候最好是坐校车吧,和几个公交站的距离差不多,一次来回七八分钟。怎么样,我们学校很大吧?”
汪东洋略带自豪的笑道。
“确实很大。”唐天佑点头道,单单是乘坐汽车都得七八分钟,那么走路得有多长时间,不用怎么计算,是个人都知道这种距离绝对是非常锻炼人的体力的。
怪不得刚才一路从学校门口进来这里的时候,看到如此之多的自行车,如果没有自行车代步,恐怕每天上学的路程都得将你累个半死。
“对了,你报的是什么专业?虽然新生报到都是在集中在宿舍楼那边,不过具体专业院系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宿舍楼,有的院系距离这里还是挺远的。”汪东洋微笑道。
“我是数学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唐天佑回答道。
这个专业他早就想好了,在他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大脑会剧烈的运转,对于jing神力的锻炼非常有益处,说不定以后还会开发大脑深处的潜能,没有比数学、物理之类的更能让人进行逻辑思考的学科了。
文科类的专业对于唐天佑来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他,随时可以把文科的东西全部学完,根本就不必费太大的功夫。
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是专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计算机和软件开发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开发软件等的能力的一门专业。
恰好的是,唐天佑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兴趣,所以就干脆报了这个有点冷门的专业。
“数学系啊。”汪东洋略略思索了下,便微笑道,“你们院系和我们物理系相差不远,现在正好顺路。对了,你是哪个省的?听你的普通话好像是本地人的口音吧?”
“对啊,我就是本省的人。”唐天佑点点头。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
第三百四十五章 数学系()
从谈话当中,唐天佑知道这位汪东洋学长是外省人,他在天海大学已经念了两年了,学的是理论物理,属于非常高端的一种领域。
不过汪东洋抱怨的是:“高端并不代表以后好展,因为高端,所以就业方向就窄了。以后出去很不好找工作。”
两人顺着校内的小路往正学校的宿舍区赶去,渐渐的,原本只是看到的已经在读大学生居多,后面随着越接近宿舍大楼,就越会出现一些身上明显带着全国各地省份的,其他风格的新生。
这些新生大多都是有着家属一起陪同过来的,也有一些是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单独送来的。随着唐天佑越走越近,周围隐约可以听到全国各地不同口音的当地话交杂在一起,非常的嘈杂。
一些同省的学生或者家长站在一起,就会用当地话交流着,而那些不同省份的、有着鲜明特se的声音也出现了不少。
汪东洋似乎人缘很好,他也时不时碰到熟人,几个带着学生和家长前来报道的接待学生们都纷纷和他打招呼。
走了好一会儿,两人终于走到了一栋九层的、外边是白se的宿舍楼下,一楼是空的,没有布置宿舍,边缘则是摆放着不少自行车,看来一楼是专门给学生们停自行车的区域。
唐天佑抬头看了一眼,大约在宿舍楼的中间,挂着好几条巨大的红se横幅,上面似乎写着::某某系欢迎新生入学云云之类的。
在宿舍楼下的两边,都是一排排的长桌、凳子、椅子,各个宿舍楼下挂出的各se横幅下,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新生和家长围聚着。不时有人离开,也不时有人加入。
整个宿舍区域,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好了,学弟,我的任务就是带你到你们的专属院系的报到处,剩下的就交给你学院的师兄师姐吧。”
汪东洋笑着指着一号宿舍楼下左边的一处较为冷清的长桌横幅,上边挂着数学系的字样。唐天佑细细数了下,桌子后边坐着四个学生。应该就是负责接待报道学生的学长。
“学弟,就是那边了,看到没?”汪东洋道。
“看到了。”唐天佑点点头。
“好了,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我还要去接其他人,祝你报道顺利。”汪东洋爽快干脆的转身离开了。
唐天佑看着他几步走到另外一个站在边上的学姐身边,小声的,两人开始很热络的聊了起来。显然,领自己到这里,并且一路上介绍了一些天海大学的情况,汪东洋的职责已经算是尽到了。
唐天佑直接走到了一号宿舍楼下,向左边数学系的接待处走去。
现在整个宿舍区域,到处都是老学生领着刚入学的新生来来往往,偶尔一些老生骑着自行车轻快的驶过,一股非常浓厚的学生氛围瞬间弥漫了整个地域。
唐天佑拖着行李箱,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往接待点一路走去,期间也没引起别人的注意,毕竟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在忙,不会注意一个普通人在走来走去。
走到接待处前,一个样子憨厚的男新生,正和一个似乎是他父亲的中年男人站在接待处前询问情况,他和他父亲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两人都是你一句我一句插话问着,西南那边的方言口音不时的夹杂在普通话里,几个负责接待的学长听起来虽然都有些面露难se,但是依然很认真的为他们解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