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春院-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姐儿有些羞涩,倒也落落大方的往前走了几步,彬彬有礼地向老夫人俯身拜见道:“甄儿给老夫人请安,祝老夫人万安!”

    老夫人一把拉着她到跟前,仔细瞧着,见她知书达理,低眉顺眼,不由眼睛都笑弯了,直拍了拍她的手背道:“好,好,是个伶俐的好孩子!”说着便又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嫡孙子沈之敬,眼神意味不明。

    那沈之敬被瞧得脸一热,颇为不自在的转了视线,后又快速的收了回来,往那边瞄了一眼。

    一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待大房回到院子里更衣洗漱之后,又回到禧庆堂一同用膳。旁边的正堂用大屏风隔开,里面是用来宴客的次间,此刻摆了两桌宴食。

    主桌上坐着老太爷,老夫人,大老爷沈衝兆,二老爷沈衝祥四人,并大房子孙沈之敬,沈之轩,孙女沈雅孜兼并甄姐儿一共八人,后头次桌上坐着大房太太谢氏,二房太太吴氏,并二房两位小姐沈雅芮,沈雅琦。沈家规矩,与长辈一同吃饭时,媳妇不能上桌,妾氏不得入席。

    只见那主桌仅有八人却是安排了九个坐席,原来还有一个是单独留给那沈毅堂的,只是,到了现下,那沈五爷不知怎地还仍未瞧见踪影,一家子皆在等着。只把那沈国公气得阴着一副脸子,只差没吹胡子瞪眼了。

    这沈国公素来严谨,此刻噙着一张黑脸,任谁瞧了都有些发怵,皆是谨言慎行,一时鸦雀无声。

    那沈国公对着下边的管事道:“去外边瞧瞧看那孽障回来了不曾?兄长嫂嫂远道而来不曾迎接便罢了,还肆意拖沓,拉着整家子等候着他一人,简直目无尊长,越来越没规矩呢!”

    那沈衝兆开解道:“许是五弟手头有事,一时走不开吧!”那沈衝祥也跟着一旁附和。

    只见那沈鹤林怒目而视,道:“他整日里游手好闲,手头上能有什么正经事!”

    沈衝兆,沈衝祥二人一时禁声。

    待又等了片刻,只见这沈国公大手一挥,道:“不等了,一顿不吃反正又饿不死那孽障!”

    众人这才开始提筷用膳,一时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不过自古清贵簪缨之家奉行用膳皆是食不言寝不语地,吃饭时历来静悄悄地,并非那等百姓人家笑语喧哗甚至吵吵闹闹。沈家更是讲究些,吃饭的时候人虽多,但从头至尾,并没有人说话,连咳嗽声都没有,此乃常态,并未觉得有尴尬不适在里边。

    待到临近饭毕,这沈毅堂才终于大摇大摆的姗姗来迟。

    一时间,丫头婆子上赶着搬椅摆饭,又把那单独预留的菜色快速端了上来,一众丫鬟鱼贯而出,有条不紊,好不热闹。

    那沈毅堂一上来,便向沈鹤林,老夫人一一请安,又同沈衝兆一房一一拜见,直道:“大哥,弟弟我来晚了,现下我先自罚三杯向你负荆请罪可好?”

    那沈鹤林见这沈毅堂原本规规矩矩的操持着礼数,倒是脸色微缓,可转眼却见他在家族的宴会上端着外边胡天海底,胡吃海喝的做派,也不忌讳桌上的一众晚辈兼外客,上桌便叫酒。顿时一丝怒气上头,直喝道:“好好吃饭!”

    这沈毅堂近日与这沈国公两人极不对付,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沈衝兆瞧着两人还是同往日一般总是说不到一块,觉得无奈又有趣,又怕这沈毅堂脾性上来语出惊人,遂一番周旋,直对沈毅堂道:“且先等着,这几杯酒你自是要喝的,可不是现在,等到十日后你大婚之夜再喝也不迟!”

    却听到那沈鹤林冷哼道:“哪里瞧得见半点新郎官的样子!”

    那沈毅堂听了,顿时挑眉道:“本就没多想当这个新郎官!”

    沈国公一噎,竟不得发声。

    原来近来父子两个正在闹脾气,这沈国公本是个严厉寡言之人,虽年事已高,两鬓如霜,却历经三代朝堂,定非等闲之辈,身上有股子不怒自威的气势。下边的一众儿孙无不敬之畏之,无人敢触其逆鳞。偏偏每次被这小儿子沈毅堂给气得怒发冲冠,恼羞成怒。

    俗话说,老小儿,老小儿,别说,这越老性子还真是越发童趣了。

    两个平日里就多有不对付,老子素来看儿子不顺眼,这儿子也未见得多待见老子。虽未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之地步,那也是互看不顺眼睛,互不屑一顾。其实也未见得多大的成见在里头,无非是老子管得多,儿子不服管之类的吧!

    尤其是这一年里,这沈毅堂行事做派愈加乖张,纳了个青楼女子做姨娘不说,还特意赶在大婚之际让其有孕,这不生生自打脸面么?简直是在一众世家大族当中沦为笑柄。

    这沈鹤林虽深知这沈毅堂一直不乐意这场婚事,是以一拖再拖,可是这苏沈两家乃交好世家,两家自幼便早已指腹为婚,怎能言而无信,一个真正的簪缨之族若是背信弃义,不讲道义的话,还如何能够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走下去呢?

    沈鹤林有自个的盘算,这沈毅堂何尝未有自个的思量,是以,一语未合,可不闹得满城风雨么?

第33章 皇子() 
待到了晚间时分,沈家四房一路舟车劳顿,终于也在同一日赶回府了。

    四房的四老爷沈衝锦携其妻儿姨娘一同爬山涉水,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元陵,其妻郑氏乃出自寻常秀才人家之女,家室与其余几房相比自是相形见绌,但胜在家室清白,品行端正。当时那老夫人替那沈衝锦特意择选了好几位出自世家的名门贵女,虽有的乃庶出出生,但那也皆是名门之后,与寻常人家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偏偏那姨娘安氏选中了其中出身最差,相貌也堪堪一般的郑氏。

    幸好这郑氏为人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上对长辈尊敬孝顺,下对儿女悉心照料,教导有方,与那沈衝锦夫妻二人成亲十数载更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房内尚无妾氏通房,反倒成为了沈家几房中最为顺意和美的。

    沈衝锦一行刚回府便直接奔往老夫人居住的世安苑给二老请安,那沈衝锦三十七八年纪,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身形魁梧健硕,胸脯横阔,两腮布满络腮胡子,生得一字赤黄眉,两眼赤丝乱系,粗犷威武,与沈家其余男儿很是不同。

    这沈衝锦生性耿直,行事豪爽直率,一进屋便携妻儿行礼跪拜,道:“儿子携妻儿回来了,给父亲,太太问安!”

    那沈林鹤林见沈衝锦行事稳重,落落大方,便点了点头。

    这沈衝锦又看向老夫人直问道:“太太身子可是好些呢?”

    这老夫人见沈衝锦以军礼相拜,虽有不伦不类,却又威严正式,似乎是最高的礼仪,一时也有些忍俊不禁,直道:“快些起来,地上凉。”又玩笑道:“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呢,原不过就这回事。”

    又看到一旁的安氏,那安氏早已与老太爷,老夫人见过礼了,见老夫人伸手过来,那安氏立即上前搀扶着,道:“太太气色瞧着比上回好多了,妾身特意从边疆带回了一些野生山参,药效极佳,太太可以试用一下。”

    老夫人拍了拍安氏的手直道:“难为你时刻惦记着我这个老婆子,上回正是吃了你寄来的那些稀有药材这身子才好转的,这上次的还未用完呢,这次你又巴巴地带了这么多,你当真是有心了。”

    安氏恭敬道:“这都是妾身的本分,唯愿太太身体健朗,和乐安康!”

    这安氏所言皆是发自真心实意的,安氏自幼服侍老夫人身侧,素来忠心耿耿,为老夫人尽心尽责,鞠躬尽瘁。

    这深宅后院自古并不平静,因一番机缘这安氏被老夫人提拔为姨娘侍奉老太爷左右。安氏老实本分,却也通透明事,万事皆以老夫人马首是瞻,虽并不得老太爷爱戴,却是成为这后院中除去老夫人之外唯一立起走到最后之人。

    这安氏儿孙满堂,日子顺意,深知一切福泽皆是老夫人授意的,自是时刻盼着老夫人的好,老夫人待她也不薄,两人关系似主仆似姐妹,不是一般言语能够形容。

    老太爷问了庶子嫡出的孙儿沈子聪的学问,见所问皆能回答上来,一时满意。那边老夫人见沈雅心,沈雅囡两姐妹性子天真烂漫,一时又欣喜又欣慰,直对安氏道:“相貌随你,这性子么,倒是随了相宜那丫头!”

    相宜指的便是郑氏,这是她的闺名,一般唯有亲近之人才会这般唤她。老夫人见那郑氏气色不好,甚是疲惫,一问这才知道,原来已经有些两个月的身孕了,这真是老蚌生珠,一时惊喜。

    郑氏一脸羞涩,其实她也不过才三十出头而已。这沈衝锦也难得窘迫,直到:“也是刚回京才诊断出来,是以还未来得及禀告太太!请太太责罚!”

    老夫人直道:“此乃双喜临门之好事,作甚责罚!”

    沈家一时喜事连连,福运不断。

    又过了两日,这沈家三房也到了。只是这三房的沈衝瑞却一路艰难跋涉,引得旧疾病发,一时才刚回来便绕过了世安苑被直接送往了三房的瑞雪居,老夫人听闻却是大吃一惊,一阵心惊胆寒,立即亲自赶往了瑞雪居,一时间,丫头婆子乱做一盘。

    这沈衝瑞乃身患旧疾,完全治愈却是不可能了,只唯愿能暂时控制住病情,延缓其发散。一直到大半夜,众人才渐渐散去,旧疾稳住了。

    沈府开始张灯结彩,沈府的大宅各个院里皆挂起了大红色灯笼,系上彩绸,贴上了双喜字。沈府的门楣上用红绸缠绕,八个硕大的大红宫灯十分醒目,此宫灯制作工艺复杂,呈八角状,骨架间以绢纱和玻璃镶嵌制成,并绘有各色图案,此宫灯出自大内,长期为宫廷所用,此刻悬挂在沈家大门口,无不彰显着雍容华贵及喜庆之气。

    府里的下人由管事下至跑腿的丫鬟小厮皆按照品级配发了两套新衣裳,衣裳皆是镶了红色锦绣,绣了鸳鸯戏水,吉祥如意的图案,寓意美好。且近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