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认为,这场招聘启事,就算是母亲节的活动策划,但是也不该这样欺骗大众,毕竟,那些应聘者很多都是为了工作而来的。
但是更多的人却觉得,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招聘,最伟大,最辛苦的职业,不就是母亲吗?
同时,微讯上,也紧随其后地出了一个有奖征文活动。
而这次有奖征文的活动的主题,就是《我的母亲》。
这个标题,让很多人都是一阵恍惚,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奇葩征文,不绝如缕。
反而像是这样的朴素的命题,却似乎只存在于儿时的记忆当中。
“《我的母亲》一个很熟悉的标题,儿时的我们,《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这样的作文命题,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如今,我们还能记得当初写的内容吗?”
“那时候的我们,父母就是天,是港湾,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忘记了,当年的年轻的妈妈,如今已然双鬓斑白,而《我的母亲》这个标题,也被我们藏在了深处。”
“提起笔来,却不知道从何写起,关于《我的母亲》,小时候我们可以写很多,可是长大了却发现,原来,我们还不如当年的懵懂的少年。”
“看到这个标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哭,想回家看看妈妈!”
“昨晚刚刚和妈妈通过电话,觉得她是那么的唠叨,啰嗦,可是却忘记了,小时候,她们是我们的依靠,而长大了,我们却没能够成为她们的依靠,甚至连母亲的唠叨都无法忍受。”
“儿子每次问一些很奇怪的问题,作为母亲的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回答,尽量地搜索能够让他明白的词汇来解释,可是对于母亲,我们却往往没有了耐心。。。。。。”
一个《我的母亲》的征文,却引发了无数人的泪奔。
。。。。。。
有了孩子当了母亲的人,平时的爱好习惯也会随之改变。
比如安馨,自从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她的工作重心就已经不在像之前那样,反而开始转移到跟孩子有关的慈善项目上。
连平时看的新闻也都朝着这个方向转移。
这不,最近又弄了个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
“怎么?基金会很忙吗?看你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是钱不够吗?”叶秋见安馨看着手机露出一抹愁容,好奇地问道。
平时这些事情,叶秋比较少插手。
“怎么会?只是,算了,你看看这个新闻。”安馨将手机递给叶秋说道。
叶秋有些疑惑地接过来,看了起来。
映入叶秋眼帘的是一个标题:真慈善,伪慈善?为何慈善总是迟到?
文章当中,特别提到了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
称,他曾经就流浪儿童的事情,向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求助多次,但是每一次关爱流浪儿童基金,到最后都会慢上一步,最终都没有帮助道那些需要帮助的流浪儿童。
对方质疑,为什么关爱流浪儿童基金,每一次都会如此?是打着慈善的招牌实际上不愿意做慈善,还是慈善基金的审批流程太过繁琐导致?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表明,所谓的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根本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做到关爱流浪儿童,帮助流浪儿童。
叶秋看了一眼阅读量,竟然有数百万之多,而且留言数量也过万了,很多网友都表示,现在的慈善机构,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云云。
“怎么回事?”叶秋有些疑惑地看向安馨。
“或许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会的确存在着比较繁琐的审批流程,但是,我们也是按照规矩办事,总得确认申请者提供的资料是否属实,才能够确定是否在基金会的帮扶的范畴内,才能够进行最终的援助。”
“这个记者是怎么回事?”叶秋打断安馨的话问道。
“这个张原算是比较有名的记者了吧,他报道过很多关于流浪儿童生存现状的新闻,好像还获得过什么奖,算是媒体圈的小名人吧。”
“他曾经多次向基金申请援助,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援助审批下来,结果,那些需要帮助的流浪儿童却找不到了。。。。。。”安馨皱着眉头解释道。
“找不到了?”叶秋有些不解。
“是这样的,那位张原记者每一次向基金会递交申请的时候,都会附带一些拍摄的照片,提供流浪儿所在的地址,可是当我们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去寻找的时候,却都会晚上一步,可能就是这样,所以他才会这样抨击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会吧。”安馨苦笑着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是提供援助,又不是警方抓罪犯,他们为什么会离开?”叶秋一脸不解。
“这个就是问题所在,张原投诉说我们基金会人浮于事,审批申请的速度太慢,可是基金会每天都会接到许多申请,基金会的人手又不够,所以难免会有时间上的延迟,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的正规慈善基金都存在,一时半会还真的很难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安馨皱着眉头道。
第960章 谁之过?()
“不对,问题不在于此!”叶秋摇头道。
“你有什么看法?”安馨疑惑。
“是只有这个张原记者的申请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叶秋疑惑地问道。
“那倒不是,其实不仅仅张原的申请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他的记者的申请往往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安馨摇头道。
“那也就是说,问题应该是出在这些记者身上。”叶秋摸了摸下巴说道。
“你是说?”安馨疑惑。
“这样,你去把张原记者申请的那些资料提取出来,我看看。”叶秋沉吟了片刻说道。
“好!”安馨点了点头。
然而,让叶秋和安馨都没想到的是,这个事情,竟然越闹越大。
起因是张原再一次愤慨地报道了一篇新闻。
在这篇新闻当中,张原报道的对象是一名他此前报道过的流浪儿童。
在文中,张原告诉大家,此前有三名流浪儿童寄居在某火车站的一处距离地面约两米的暖气排风洞口,他们当中最大的不满18岁,最霄的才7岁。
当初他发现了这三个男孩,拍下照片,并且进行了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此后他向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提出了援助申请,并且附上了自己拍摄到的照片。
但是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从他申请到派出相关人员前往核实的时候,已经整整过了一个星期,三名流浪儿童已经离开,那个暖气排风洞口也被火车站的后勤部门封住了。
之所以他会发这篇文章,是因为,他再一次遇到了三名流浪儿童当中的年纪最小的那一个孩子,只是这个孩子,却是在警方破获的一个拐带未成年儿童的乞讨团伙当中解救出来的其中一员,只是再次见到那个孩子的时候,他永远的失去了一条腿,一只胳膊。
这篇新闻结合张原的上一篇新闻稿,引发了化学反应,网络上网友们纷纷把矛头直指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会。
因为此前不少慈善基金会出现的负面新闻,导致社会大众对很多慈善机构的不信任,这一次张原的报道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出气的口子。
很多网友都表示,所谓的慈善基金会,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完成初步审核,而这种效率在众多慈善基金会当中竟然还是算快的了,实在难以让人相信,他们是真的在做慈善。
有网友表示,绝望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在给人希望之后,再生生的扼杀这个希望。
虽然也有部分网友表示,需要帮助的人太多,慈善基金会也不是万能的,而且现在社会上骗钱的人太多了,所以,慈善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一个节奏被带起来了,显然很难停歇下来,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顿时间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又爆出了,某慈善机构成立的流浪儿童救助站出现殴打被救助的儿童的事情。
一时间更是群情激奋。
而网友们很快地就人肉出来了,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的发起者竟然是叶秋的妻子安馨。
甚至还有人跑到叶秋的微讯下面去质问叶秋,说既然是做慈善,你又不差钱,为什么还要搞这么麻烦的程序?
警方办案可以是疑罪从无,可是做慈善,为什么不能反过来?
当然,这种言论,肯定站不住脚,只是却让叶秋有些愤怒了。
事实上在调查之后,叶秋就已经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会的确在制度上不是那么完善,可是真正的问题并不全部都在慈善基金会身上,反而在记者身上。
国人有太多人喜欢玩道德绑架了,实际上像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并不是那种对外募集的基金会,而是安馨自己掏钱成立的慈善基金会。
说难听点,帮人是安馨的好心,可是不代表,她就理所应当的应该去帮助别人。
可是在这波带节奏的人当中,他们却是认为,既然是慈善基金会,那么就应该去帮助别人。
就好像他们认为有钱人就应该捐款,捐的少了还不行,捐的多了又会有人说是在作秀。
这就是现实!
可是他们却忘记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就一定,就理所应当的要拿出来捐献?
叶秋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救世主,他也没那么圣母,见到了或许他会出手帮一把,遇到不平的事情,他或许也会踩一踩,但是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管。
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许叶秋未必会在意,未必会去出头,可是事情牵涉到安馨,叶秋就不能不管了。
为此,叶秋在微讯上,发了一条微讯,表示,关爱流浪儿童慈善基金会将会举行一场媒体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