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已经五十四岁的张敬敏很清楚,这一次省委班子的调动,是自己仕途上最后一次机会了。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干部年轻化的问题,一大批老干部都已经退居二线了,像自己这个年纪的情况,正是不上不下的时候。要是提拔起来,搞不好自己就能混个副部级做做,要是提拔不起来,那就一辈子做这个正厅吧。
官场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有时候,提拔与不提拔,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就比如说现在的张敬敏,做市委书记的年头也不短了,资历也足够,说提拔起来的话,做省城的市长也没什么问题,大不了不跟新任市委书记争权嘛,这样退休的时候,起码也能混个副部级的待遇。可要是不提拔呢?这一任全州市委书记任期将满之后,退人大或者政协也不是不可能的,说不准干部年轻化,直接就像严望嵩那样退休了。这种事情,在如今的华夏官场是很平常的,毕竟华夏政坛现在的情况有些复杂,因为动乱的缘故,很多老干部都是被冲击了之后官复原职,再加上那些被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这官场上就出现了一个状况,人满为患!最关键的是,老干部们的占据着领导位置,可他们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为人民服务了。
所以,后来才有了几位元老率先退居二线,把位置让给年轻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干部年轻化。
原本张敬敏对于自己的仕途,已经是无欲无求了,他今年都五十四了,做市委书记也有五年了,再有五年他五十九,眼看着就要退休。根本就没有机会再往上爬,可万万没想到现在忽然出现了这个机会,这就让他不得不正视起自己如今的处境了。
努力一把,就有机会升上去。这是摆在张敬敏面前的选择,可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自己能不能升上去的关键钥匙,居然握在了那个徐君然的手中。确切的说,完全取决于徐君然的一句话,只要他徐君然在接受中央记者采访的时候,稍微提一提自己的名字,那可以想象,陈楚林替自己在省里面只要稍微运作一下,这个市长的位置就跑不掉了。
权力是个好东西,可以让人一下子从某种状态当中彻底清醒过来。
此时此刻,张敬敏忽然对那个名叫徐君然的年轻人感到很好奇,他特别想亲眼看看这个年轻人,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出可以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事情来。这样的感觉充斥着他的内心,促使张敬敏放下电话之后,冲着外面大喊了一声。
“小张,备车,去武德县!”()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给市委领导面子!()
“君然,你太厉害了!”
刚进李家镇公社大院,徐君然就被李乾坤一把抱住,大声的说着。
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徐君然不解的问道:“怎么了?”
李乾坤哈哈大笑起来,连忙把自己刚刚接到的电话说了一遍,末了笑着道:“杨书记派人追你没追上,然后把电话打到我这儿来的,他说了,明天咱们建筑队开拔的时候,市里面的领导都要过来送行的。”
听着李乾坤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徐君然却一下子愣住了。
自己出现在了最高领导的报告当中?
一想到这个事情,徐君然就忍不住一阵激动不已,他也是普通人,虽然重生这个秘密使得他拥有了比常人更卓越的目光,可同样的,他对于伟人的敬仰也不比旁人少,能够让那位伟人表扬自己,徐君然的心里面要说无动于衷那根本就是骗人的。
随即他就明白过来,为什么杨维天会通知李乾坤,明天建筑队开拔的时候,市里面的领导会过来送行,这是要做给上面看啊。
跟李乾坤说了几句话,徐君然借口自己有些激动,要一个人呆一会儿,这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面。
坐在老旧的沙发上,徐君然拖着下巴,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那么激动,仔细的思考着这件事的利弊得失。
这次自己之所以引起首长的注意,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李家镇公社搞的这个集体经济的问题,应该还有自己和曹俊明发表的那篇文章,虽然徐君然打算支持改革派,可他很清楚,如果改革开放按照如今的态势搞下去,八十年代末期出现的自由化风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在文章里面,徐君然明确的提出,要把改革开放局限在社会主义的范围之内。
这种理论,原本是应该在八十年代末期才会被首长提出的,老人睿智的发现了改革开放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指了出来。而此时,徐君然只是把他的想法提前说出来了,按照老人的聪明才智,肯定明白徐君然要表达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现在不加以控制,未来十年之内,华夏必然会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趋势。
不得不说,老一辈的元勋,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超出常人甚多,徐君然的文章只是开了一个头,就让老人家意识到某些问题,所以他才会在自己的报告当中,增加了关于华夏特色社会主义的部分。
历史从这一刻,已经发生了变化。
………………………………
………………………………
还没等到徐君然想到要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事情,他赫然发现,李家镇公社这平日里看不到什么大人物的地方,一下子京居然成了香饽饽,先是县委书记杨维天率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杀上门来,紧接着傍晚时分,市委书记张敬敏率领全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也来到了李家镇公社大院。
是的,徐君然也很意外,市委书记张敬敏,市长朱逸群两大巨头同时到来不说,身后还跟着市委市政府常委会的领导们。
“君然,这……”
在徐君然的身边,老书记严望嵩有些诧异的看向他,他是被徐君然安排人接过来的。
徐君然一笑,低声道:“老书记,不要担心,这些人,现在得求着我们。”
经历了前世的官场淬炼,徐君然何等精明,稍微动动脑筋,他就明白这些人来的目的。张敬敏和朱逸群这两位领导,别看现在跟杨维天等人说的热火朝天,一副检查工作的样子,可实际上,眼睛都盯着自己这边呢。
官场如战场,利益自然是大家趋之若鹜的原因。不说别的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现在的李家镇公社是一块大蛋糕,只要能跟李家镇公社扯上关系,政绩就是大把大把的,对于日后的仕途影响根本就是无法言喻。所以不管是县里面还是市里面的领导们,只要稍微对自己仕途有些想法的人,现在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李家镇公社,确切的说是集中在了徐君然的身上。
原因很简单,一号首长在讲话当中说了,李家镇公社的工作很有成效,年轻干部敢于探索创新,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值得肯定。
单单是这几句话,就等于给徐君然配上了一把尚方宝剑,今后不管他搞什么尝试,大可以用“摸着石头过河”来解释。而且只要徐君然愿意,完全可以在即将到来的采访当中,提一提县里和省里面的帮助,那到时候,在上级领导的眼中,武德县乃至全州市领导的能力,肯定会有一个很高的评价。
这个世界就是那么不公平,不是你有能力、有本事就可以一路平步青云的,还需要时机、伯乐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徐君然不是那种理想主义者,虽然重新活了一回,开始曾经有那种妄图改变一切的雄心壮志,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经历,再加上对于华夏国情的深刻了解,让徐君然很快就明白,有些东西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妄图以一己之力改革这个世界,除非自己有机会踏上权力的巅峰,然后才能逐步展开自己的计划,否则的话,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徐君然对于自己今后的规划,早就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徐书记,市委领导请您过去。”
萧鸿桦走过来对徐君然恭敬的说道。此时此刻,徐君然被一号首长点名称赞的消息已经在武德县传开了,对于这些生活在基层当中,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市委书记的普通人来说,一号首长的名字,一直都是存在于人们口口相传的传奇当中,可现在徐君然却得到了那个人的称赞,这对于小小的武德县来说,不啻于是一场地震。
最明显的变化,是现在所有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读徐君然的称呼都变成了尊称,大家很清楚,只要这个年轻人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仕途上肯定是畅通无阻,他最后究竟能走到什么地步,根本没有人能够想象的到。
苦笑了一下,徐君然一边跟着萧鸿桦朝外面走去,一边低声道:“萧大哥,不用这么客气。”
萧鸿桦笑了笑:“有机会来家坐坐。”
两个人都很清楚,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他们的关系只会更紧密。要知道杨维天可是刚刚在县委常委会上力挺徐君然,结果徐君然马上就被上级领导看重,作为杨维天通讯员的萧鸿桦,从某种意义上说跟徐君然是站在同一战线的。
徐君然也清楚,萧鸿桦未来肯定要外放的,他给杨维天当了三年通讯员,现在还是副股级干部,只要杨维天把县里面的局面稳定下来,肯定是要提拔自己人的,作为通讯员的萧鸿桦,被重要是早晚的事情。
这样的人,自然是要好好拉拢接触的。
同样的道理,萧鸿桦对徐君然也存着结交的心思。
并不是说两个人都是那种功利的人,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机会结交一个前途无量对自己还有益处的人,没有人会傻到拒绝。
来到市委领导聚集的地方,杨维天向几位领导介绍了一下徐君然的身份,然后才对徐君然说道:“明天下午,市委市政府会为建筑队举办一个欢送会,你们公社安排一下。”
徐君然眉头一皱,他很不喜欢这种官面文章,不过他也明白,这是全州市的领导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