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邓文兵来说,他已经错过了跟徐君然联合在一起的最佳时间,如今如果想要跟徐君然变得亲密起来,就必须要加大自己的力度。
衡量一个干部的能力。靠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十分妥帖、十分婉娩、又十分谨慎小心地处理好更多更为复杂的巨细事务。邓文兵相信,自己跟刘华强相比起来,更适合做县委办公室的大管家。也就是说,他必须要让徐君然觉得,哪怕换了县委书记。这个县委办主任的位置,最合适的人选,还是邓文兵。
所以,当邓文兵听徐君然提起关于信访工作的时候,马上精神一阵,直觉告诉他,自己的好机会来了!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邓文兵苦笑了一声对徐君然说道:“县长,您这话说的倒数没错,这信访工作,是真的不好干呐。”说着,就开始跟徐君然抱怨起这信访工作有多么难做,不外乎是群主的要求有时候不合理,而且信访部门实际上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权力的。
徐君然听着邓文兵的抱怨,却明白他说的应该大部分都是实话,现行的信访机构庞杂繁多,归口不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但由于信访机构并属于国家机关序列,这些机关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中央信访机构对地方信访机构及中央各部门信访机构之间的管制协调能力十分有限,各地信访机构的职能和权力及其运作方式都有很大差异,而导致信息不共享,缺乏强制约。
不仅如此,信访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出现了信访问题综合症,使信访机构承受了太大的社会责任。由于信访部门并不具有解决一切问题的实际权力,可信访者却在很大程度上把信访部门当成了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这样就势必把信访部门当成了信访群众的直接对立面。而且从理论上说,信访只是包括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手段之一,而国家的司法救济才是公民权利救济最为主要的形式。但在实践中,群主更多地相信信访这一行政救济手段,并把其作为最后的希望所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地司法**导致公民不能得到正常的司法救济是主要原因。
徐君然更加明白,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具有华夏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人治”思想这一基础,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民情上达、伸冤维权的特殊管道,对社会起着安全阀,对老百姓起着安慰剂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替代司法救济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在客观上消解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这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础。
现行的信访制度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缺失,立案和答复均具有十分的随意性。虽然确定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可是对于如何确定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却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造成各部门均可以以各种理由相互推委;而处理问题又要看领导的脸色行事,靠上级批示。各到还建立了“各级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这种领导体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直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对因为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发生较大规模的连续到省委、省政府集体上访或者到京城上访,对社会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这种信访领导体制对各级党政重视信访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级政府为了抑制上访的增加和升级,在收买和欺骗等方法不能发生效果时,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对信访群众进行打击,甚至政治迫害。少数地方政府对信访者进行打击和政治迫害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政治后果,其中之一,就是使信访成为了有效的社会总动员方式和维权抗争的手段,导致集体行动增加;第二个后果是,政治激进主义在信访者中产生,并获得迅速繁殖的社会土壤。
“老邓,照你这个说法,是不是咱们要关起门来不听取群众的意见啊?”耳听着邓文兵的抱怨越来越离谱,徐君然笑了笑,打断了他的话,虽说自己明白这里面的问题,可是在如今的这个情况下,信访办的工作还是很重要的。毕竟如今华夏的法律,有时硬,有时软。没有中央领导的批示就软,有批示的时候就硬。出小事情的时候就软,出大事情的时候就硬。不集中行动的时候就软,搞集中行动的时候就硬。涉及执法部门和政府官员的时候就软,涉及普通百姓的时候就硬。当事人不强硬的时候就硬,当事人强硬的时候就软。
邓文兵一听徐君然的话语有些不太高兴,连忙摇头道:“县长您别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
他又不是笨蛋,对于徐君然的态度虽说摸不清楚,但是从平时徐君然对待群众的态度上来看,这位徐县长可不是那种不把老百姓当回事的人,自己真要是给他留下一个不注重群众意见的印象,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徐君然听着邓文兵的解释,自然也知道他的顾虑,笑了笑说道:“我也没什么意思,就是希望我们的信访干部,能够多做一些实事,倾听群众的意见,最重要的,要跟职能部门多多沟通。”
他很清楚,在很多官员干部眼里,上访的人就是刁民,其实真正的刁民是不上访的,他们会作出种种与法律对抗的坏事。说白了,这些人嘴里面说担心上访的人破坏政府的形象,可实际上却是担心上访的人会影响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仕途升迁罢了。
至于自己的这番话,邓文兵能够听进去多少,徐君然不知道,也没办法去约束下面人的行为,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用自己的权威,去给下面的人施加压力,让他们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加重视一点。
放下电话,徐君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信访制度是华夏行政制度的一大特色。但是,这个制度再好,也不能完全代替完善的法律制度。在一个提倡法治的现代社会,还是应该首先提倡用法律去解决问题。因为信访结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你能不能遇到一位“清官”,取决于你能不能遇到一位负责任的人。
就好像今天这个上访告状的老人家,如果不是遇到自己的话,恐怕他的事情,根本就不会有人理会。
KK
KK
KK
KK(未完待续。。)
ps:求订阅支持,求赞支持,求推荐票!
媳妇的姥爷马上就不行了,全家动员回去,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手脚冰凉,说实话,我看着都觉得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过了年晨光就三十了,最多还有二十年,我也要老了。
各位书友,珍惜身边的每一位亲人。
第六百九十九章 请你喝酒()
必须要承认,在华夏,很多有权处理案件的部门不论是公安、法院、检察院,还是纪委、监察以及信访部门,有一种最常见的传统做法,就是层层批转案件。于是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举报某个单位或者某个官员的举报信,经过层层批转,最后批转到了这个地位的领导或者官员那里,要他们“严肃查处”。甚至到了被举报人手里,其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批转的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举报的问题会涉及到关系网中的不少人,他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官官相护。把举报信批转到他们势力盘根错节的地方,无异于给他们通风报信;指望那里“严肃查处”是不可能的,他们或者掩盖罪行,或者订立攻守同盟,或者销毁罪证,使以后的惩处困难重重。有大量的事实说明这种层层批转举报信的弊端和危害,不但无益于案件的查处,而且将举报人暴露在贪污官员的面前,他们很可能对举报者打击报复,这就极大地伤害了举报人的权益和积极性。一些人明知内情也不敢举报,就是怕举报信最后被批转到被举报者手中。
徐君然对于那个拦着自己车告状的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按照他的想法,既然已经给信访办打了招呼,应该能够解决了。
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星期,还是出事了!
就在一个星期一的上午,徐君然正在看文件,他前两天去市里面开会,落下了不少事情,这些文件要赶快批示完毕,交给有关部门去处理,就在这个时候,刘华强慌乱的冲进了徐君然的办公室。大声说道: “县长,不好了,那老爷子自杀了!”
徐君然眉头一皱:“老刘,你慌什么?怎么回事,谁自杀了?”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刘华强这个样子,随着自己对于全县掌控力的提升,刘华强早就不是从前那个唯唯诺诺,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别人脸色的办公室主任了。如今的他,在仁川县也算是炙手可热的存在,县里面不少人都跟他拉关系、走门路。希望通过刘华强来接近徐君然这位县长大人,毕竟大家都知道,徐县长是个铁面无私的人,除非是跟他身边的人打好关系,否则根本没办法走通县长的路子。
可是现在,刘华强却跟一个毛头小子一样,露出这样的慌张表情,这让徐君然颇为意外,却也明白。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否则以刘华强的性格,不会着急成这个模样。
只不过,听刘华强说有人自杀了。这个事情还是让徐君然认真了起来,毕竟这个年代,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面,死了人的事情可是一个说小不小。说大很大的事情!
“县长,就是前几天,告状的那个老爷子。自杀了!”刘华强满脸的苦涩,无奈的对徐君然说道。
徐君然脸上的表情一变,看着刘华强沉声道:“怎么回事?”他很是奇怪,自己明明已经交待下去了,怎么老爷子还是会选择自杀呢?
刘华强看徐君然的脸色就知道县长如今很生气,连忙快速的把整个事情的始末给说了一遍。
今天早上,那个老人在县委大院门前上吊,还好被保卫及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