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今天是憋着一股气来的,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让常委会作出决定,严厉打击小商小贩的行为。
秦国同很清楚,老书记严望嵩对于这一切是最讨厌的,只要自己表现的态度坚决一点,就能够获得严望嵩的支持。到时候只要严望嵩做出决定打击小商小贩,就等于是自己挖了一个坑掉进去。
他可是在市委张书记那里得到了消息,国家正在酝酿大力推广个体私营经济,到时候严望嵩这个老骨头就得滚下台去,自己就有机会争一争这个县委书记的宝座了。
至于杨维天,秦国同虽然没有掉以轻心,却也相当的放心,杨维天不是傻子,这个时候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自己之所以敢设计严望嵩,正是因为市委有人暗示自己,否则借秦国同几个胆子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对付盘踞武德县几十年的严望嵩。相信杨维天应该也接到了他身后的那人给予的警告,不然自己派公安局程宏达去抓人的时候,杨维天也不会保持沉默。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边,严望嵩只要表态,就等于踏入这个局当中,必死无疑!
秦国同表态之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白天佑眉头一皱道:“秦书记,话不能这么说,这些小商小贩也只是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换点粮票、布票什么的,不用上纲上线吧?”
白天佑是转业军人出身,在县委常委会当中不属于任何人的派系,一贯是铁面无私的典范。
六七十年代,县委县政府的功能尽失,县里面的工作主要由革委会来履行,纪委等部门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失去了党内监督的作用。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逐渐恢复了政府党委各个部门的功能。
而现在这个时候,纪委刚刚恢复工作,白天佑是省城下来的干部,听说跟省纪委的某位领导有着很深的关系,平时不苟言笑,也不怎么跟其他的常委来往,就连县委的几个领导,对这位冷面书记,都颇为忌惮。
秦国同脸色一变,很明显对于白天佑也是极为忌惮的,只不过此时他心中却是很有底气,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有市里面的大人物支持,另外一方面却是因为昨天他已经跟严望嵩汇报过了,在他的汇报当中,那些小商小贩被描绘成了一群妄图通过资本主义的手段来攫取国家财产的不法之徒,用秦国同的说法:“这些人,不抓不足以平民愤!”
天知道,他所谓的“民愤”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结论。
沉吟了一下,秦国同对自己的好友,宣传部长沈勇敢使了一个眼色,沈勇敢是秦家寨的女婿,两个人在县委当中一向都是同气连枝共同进退的,这个时候自然也要靠盟友帮忙了。
沈勇敢咳嗽了一声,看向白天佑,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语言才说道:“白书记,我看秦书记说的这个事情确实值得我们注意一下,现在中央对于计划经济下个体经营的方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各种文件上面也没有明确下来,就连经济特区,也仅仅是在几个地区进行试验。我们武德县这个时候如果放任这些个体商贩的作为,岂不是要变成旧社会那种商人满地走的情况么?”
他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老书记严望嵩最讨厌的就是旧社会,因为他是苦出身,对那些盘剥农民的资本金是最为厌恶的。
果不其然,严望嵩的眉头皱了起来,虽然没有说话,可脸色却微微有些阴沉。
沈勇敢决定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要我说,对于我们县内出现的小商贩们,我看可以适当的予以教育,没收他们的非法所得,并且让他们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但一定要动用各种手段,包括宣传教育等等,让全县群众明白,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么一番正义凛然的话说出来,如果不是杨维天早就知道他们背后的阴谋,甚至于都要叫一声好了。
白天佑却有些不甘心,他虽然不知道这秦国同搞什么花样,可凭着军人的直觉和正义感,白天佑觉得,不过是贩卖一点自家产的蔬菜水果什么的,根本就不必如此上纲上线,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社会,让老百姓吃饱饭才是实在的。一个年年靠着国家救济才能度过春荒的穷县,还考虑什么乱七八糟的思想问题呢?
当然,这种想法也只是在他的心里想想罢了,白天佑虽然耿直,却并不傻,自己心里的那个想法,放在过去那是属于大逆不道的言论,是要被批斗的,即便是现在的这个情况之下,在一切形式都没有明朗化之前,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比较好。
对于秦国同,白天佑可是揣着十二万分小心的,这个人是靠着造反起家的,能混进干部队伍当中,也是因为他跟市委的主要领导有些关系,在官场之上,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但小人却是真真得罪不起的。
官场之道在于只栽花少栽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兵戎相见,不死不休,所以白天佑也只能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就闭口不言,毕竟老书记严望嵩还没有表态,自己说的多了,弄不好会引起他的不快来。
其他的几个常委大抵上都是这个态度,甚至包括李东远这个铁杆严派在内,都没有表态,大家都清楚,这个事情最终的决定权肯定要在老书记的手上,他不开口,所有人开口都没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严望嵩的身上。
严望嵩一直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抽着自己的旱烟,一口接着一口的,浓浓的烟味很快就弥漫着整个会议室,因为旱烟比较呛人,有不太习惯的人闻到之后,忍不住咳嗽了起来,发出一阵阵的声音。
伸手美美的吸了最后一口旱烟,把烟卷放到了桌上面,这桌子上有个烟灰缸,说是烟灰缸,实际上就是一个装了半瓶子水的罐头瓶子,这还是严望嵩的主意,省的万一烟没掐灭,再烫坏什么东西,毕竟现在这物件不多,县里面钱也紧,有啥子东西万一用坏了,修都没有钱。
“我说杨县长,你学问高,你给我说说,这小商小贩属于什么行为?”
严望嵩开口的第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愣,因为他没有问秦国同,却把话题引向了杨维天。
难道说,老书记要找杨县长的麻烦?
所有的常委们心里都闪过这么一个念头,只不过大家脸上的表情和心里的想法却各不一样。
秦国同和沈勇敢这些人是高兴,他们巴不得严望嵩跟杨维天发生冲突,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而白天佑等人则是心里有些不解,毕竟老书记德高望重,杨县长又是一心工作的人,他们并不希望看到两位党政负责人发生冲突,如果可能的话,大家最好还是把心思用在发展武德县的经济上面。
至于李东远,却是满脸的诧异和不解了,作为严望嵩的心腹和徐君然的长辈,他可是亲耳听到徐君然说过,严书记现在和杨县长之间没有什么误会,两个人合作的很不错。而徐君然的任命和其他的一些事情,也让李东远隐隐觉得徐君然说的没错。可就在这个时候,严望嵩竟然把秦国同挑起的这个事情,引向了杨维天,这是为什么?
就在大家纷纷感到十分好奇的时候,杨维天想了想说道:“这个事情,我觉得似乎有些过了,老书记您看呢?”
严望嵩出人意料的点点头:“是啊,我也觉得有些过了,不但是过了,而且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说完,严望嵩老爷子转头看向了秦国同,瞪起眼睛问道:“秦国同,我问你,公安局的任务是什么?”
秦国同一呆,还没等他回答严望嵩就自问自答道:“要我说,这公安局就是保护老百姓不被犯罪份子侵害,保护群众利益的。可你看看程宏达手下的这些人,放着违法犯罪份子不去抓,没事把眼睛盯在卖菜的、卖杂货的身上,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老爷子的眼中闪过一道寒芒:“秦书记,你觉得呢?”
那一刻,秦国同觉得自己仿佛被一只刚刚在打盹,现在睁开眼睛的老虎给盯上了!
第九十八章 老虎()
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有时候并不一定是贬义的。
起码,此时此刻用在严望嵩的身上,杨维天一点都不觉得这是贬义词。
几十年的官场经验果然不是白给的,严望嵩让杨维天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老狐狸。
举重若轻不说,关键他今天唱的这一出戏,一下子就让秦国同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杨维天自然知道秦国同打着什么主意,虽然对于个体私营经济的问题上面还有些争议,可杨维天却可以肯定,国家对于个体户的管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定会有一个结论,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武德县把个体户处分了,搞不好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杨维天可以肯定的是,秦国同绝对没有那么好心会提醒老书记严望嵩,搞不好这次的事情就是他挖的坑。
联系到前几天自己在市长那里得到的暗示,杨维天这种判断就更加的确信了一些。
杨维天是市长朱逸群提拔起来的,自然是属于市长的心腹,每次去市里也肯定要到市政府向朱逸群汇报工作,就在前几天的汇报之后,朱逸群隐约的暗示杨维天,武德县近期将有一些变化,希望他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般的情况下,领导如果要一个人摆正位置,不外乎是处于站队的时刻。
官场之上,站队可是很有学问的,或者说,官场最大的学问就是站队。身处官场,是保持独立人格,还是违心做“孙子”?这是每一个官场中人都要面临的抉择。
站队。选择跟谁站在一起,这是一种考验,是一种判断,也是一种智慧。然而,更多的时候,这更是一种人格的博弈。一边是憋屈的正义,一边是显赫的权力;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