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曼:“……”
果然乱棍能打死真武师,这个梁小菊无理取闹的本领不一般呢,小曼居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但她又不是真正的十一岁,还不至于跟个小女孩计较,何况现在又饿得要命。
“行了,你很聪明了,都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吃饭吧,吃完饭你随便,阿奶都说了,家里这么多房间,你爱选哪间就哪间,好了吧?”
阿奶没再出声,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脸上平平静静的。
梁小菊这才肯拿起饭碗,却也挺斯文客气,光吃白饭不挟菜,阿奶看不见,小曼就做代表,第一筷子菜挟给梁小菊,再给阿奶挟了几筷,然后开吃!
吃完饭,阿奶和梁小菊聊些家常话,了解她家里情况,通常亲戚往来说的就总是这些话题。
小曼收拾完桌子去洗碗,顺便往灶膛里塞两根柴火烧一锅热水,以前小曼在刘凤英和莫国强家,一年四季洗脸洗澡都用冷水,现在跟着阿奶,就算是大热天,阿奶也不赞成她用冷水洗澡,唠唠叨叨非让她用温水,说女孩子不宜洗冷水澡,得用温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小曼上辈子也不是白活那么多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夏天实在是太热,有时候也忍不住贪凉偷偷洗个冷水澡。
该洗澡的时候,梁小菊又犯倔:怎么劝说都不肯洗,小曼拿出新买的梳子、海鸥洗发水、上海牌香皂,还贡献了自己的新毛巾和韩大妈给的一套换洗衣裳,她就是不要洗!
面对这么难搞的梁小菊,小曼实在没辙了,说道:“现在又不是大冬天,天气热成这样,你白天出了不止一身汗吧?难受不难受啊?你不讲卫生,谁愿意跟你一起睡?”
小曼心里都想好了,要是这家伙再不肯洗澡,就由着她一个人睡,自己去和阿奶睡!
阿奶也苦口婆心地又劝说几句,梁小菊看了小曼一眼,绞着两手忸忸怩怩说道:“我不要穿旧衣服,我想穿床头挂着的那套新衣!”
莫小曼:“……”
那是我的新衣好不好?我都不舍得马上穿!
阿奶断然拒绝:“那个不行!那是买给小曼的,等开学了她要穿着去学校!”
梁小菊转着眼珠子看向阿奶:“舅奶,我奶说了,让我来做你们的孙女,我以后就在这家里住,也要去上学!”
阿奶淡淡的说道:“我多谢你奶的好意,但是你爸妈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他们一定舍不得你。你以后得空,可以常来家玩。我自己有孙女,你看,小曼是我的乖孙女,我们家有这个孙女就够了!”
梁小菊扁了扁嘴,似乎想哭:“我不想回家!家里屋子那样小,才有两个房间,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加上爸妈,不够住,这里却白白空着这么多间房……回家,总有干不完的活,背这个那个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有新衣穿,我从来没有!”
阿奶听了小菊的话,没再说什么,唯有叹息。
小曼更加不好吱声,因为就目前情形来看,她确实是很走运,得到了阿公阿奶的庇护和宠爱!
她拿上辈子的自己跟梁小菊做了比较,觉得梁小菊虽然也辛苦,承受着贫穷,但还是不如自己可怜!毕竟梁小菊有父母兄弟姐妹环绕在身边,都是彼此牵挂的亲人,她没有被遗弃、被踩踏,她还能保有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想说自己想说的,可以任性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而上辈子的小曼哪里有这样的胆量和自信?她从小被刘凤英践踏摧残,磨灭自尊,根本没有了自我!
所以,莫小曼没有资格怜悯梁小菊,梁小菊的忌妒眼红不忿,她受着就是了!
人就是这样,你百般哄着吧,她硬是不听,当莫小曼和阿奶放弃劝说,不再管梁小菊洗不洗澡的问题,她却自己行动了,端着小曼洗完放在石台上的铁桶、脸盆走到井边去打水洗漱,还跑了两趟回来找小曼要换洗衣裳和海鸥洗发水、香皂、毛巾梳子。
这一洗就洗了一个多钟头不肯歇下来,因为她不肯用温水直接浇井水,阿奶担心会着凉生病,紧着催了五六次,才算洗好。
等晾干头发,也该睡觉了,小曼在阿奶指点下关紧院门,四处查看一番,再把阿奶扶回她房间躺下,拉下电灯开关,然后回自己屋里,梁小菊已经在床上躺着,莫小曼目前还没有枕头,只有一方新枕巾铺在床头,被梁小菊占去了,莫小曼也无所谓,只要她不闹,就天下太平。
两个同龄女孩共铺躺着,竟没有一句话说,幸好年纪小容易入眠,闭上眼睛不到两分钟,就都梦周公去了。
第二十六章 吃鱼()
第二天早上起来,小曼去菜园拔草,梁小菊也跟着一起,两个小姑娘好歹算是熟悉些了,劳动中也不缺乏话题,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得挺热闹。
中午阿公回到家,手里拎着一条半尺长的河鲫,约莫有一斤多重,阿公满脸笑容,说经过河边遇到了满仓叔,满仓叔因为进新房那天没能来恭贺,刚好鱼篓里装到了两条鱼,就把最大这条硬塞给阿公,当是补礼了。
小曼高兴地接过那条鲫鱼,鱼儿还在甩尾巴,新鲜得很,七十年代末,本地工业和矿冶还没有发达起来,山川江河也不像后世那样处处遭受污染,河里水质很纯净,出产的鱼虾野味不用说肯定无比鲜美,等烹煮的时候再加进点灵泉水……啧啧!小曼想着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鲫鱼汤还很滋补,做一锅鱼汤出来,全家都好好补补!
小曼用脸盆盛了清水,把鱼放在盆里游动,和梁小菊一起捉鱼玩,又特地拉过阿奶的手让她也摸摸那条鱼,阿奶很高兴,眼睛看不见,嘴里却赞叹着说这条鱼真是太漂亮了。
又对阿公道:“前些天多亏得满仓从河里救了小曼,我们都还没有送谢礼呢,这又收了他的鱼,怎么好意思啊?”
阿公站在旁边看她们玩弄那条鱼,也呵呵笑着合不拢嘴,说道:“我刚才跟满仓提到了,要备一份谢礼上门去的,满仓说不要,他常在河边走,救过的大人小孩都不记得多少个了,可从不图什么谢礼的!”
阿奶点头叹道:“那孩子,是个有功德的呢!他话是那样说,咱们总也要尽到自个心意才好。”
“我们家这份谢礼肯定要给的,等我去一趟城里回来再说。”
吃过午饭,阿公对梁小菊说道:“你在这也没什么事做,白白空闲着,你家里却是忙得很,我这就送你家去,好歹能帮着你爸妈做点事,看弟妹也好啊!”
梁小菊不愿意:“我不回去!我奶都和我爸妈说好了,让我来做舅公舅奶的孙女,我爸妈答应了的!”
阿公耐心道:“昨天我也跟你阿奶讲过,用不着的,老大家的小曼归我们住了!”
梁小菊委屈地撇撇嘴巴,眼圈红了:“阿奶说小曼不是莫家的孩子,她将来找到亲生爸妈,会走掉的!我奶和舅公是亲姐妹,我才是舅公有亲缘的孙女,我不会走掉!”
阿公生气了:“你那糊涂老奶瞎说,你也信?小曼户口都跟我们在一起,她就是我的亲孙,这个家是她的,她哪也不会去!”
梁小菊捂着眼睛嘤嘤嘤哭起来:“我就要住舅公家,我不回去!”
阿公:“……”
阿奶坐在屋檐下,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莫小曼蹲在脸盆边玩鱼,农村习俗,好饭菜非得留到晚饭才享用,因此中午没能杀这条鱼。
梁小菊在那边哭泣,莫小曼却嘻嘻笑道:“阿公,那就让小菊住着吧,你看咱们家有鱼,兴许她是没吃到鱼肉,才不想回家的!”
一句话说得阿公和阿奶都笑了,梁小菊放下捂在眼睛上的手,瞪视着小曼,嘴唇动来动去不知呢喃些什么。
梁小菊不肯回家,阿公省了跑一趟外村的时间,就去办别的事情,一出了门整个下午都不见人影。
眼看太阳落山,小曼煮好饭,梁小菊自告奋勇把那条鲫鱼宰杀剁块,小曼教她抹点盐腌渍一下鱼块,两个人从后菜园挖了块嫩姜,掐一把香菜葱花,趁着小菊去井边洗香菜的当儿,小曼烧热锅用猪油略微煎一煎鱼肉,添进灵泉水大火煮开,再改小火慢炖,等到汤色呈奶白色,阿公就进了院门。
满屋满院的鱼香味,让阿公阿奶赞不绝口,阿公问是谁做的鱼,梁小菊答说是两个人一起做的,莫小曼则笑着告诉阿公阿奶:往常阿妈刘凤英做鱼做肉,自己都在灶旁烧火看着,大致懂得怎么烧菜,会搭些配料。
阿公阿奶深信不疑,莫小曼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毕竟自己现在才十一岁,会烧制出美味的好菜肴,没有点理由显得太奇怪。
连鱼带汤,一大锅鲜美的佳肴,四个人居然吃得一点不剩,只有地上散落的根根鱼刺还能证明刚刚结束的晚餐吃的是什么。
阿公吃完晚饭又要去水库,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家里没有电筒,小曼正在忧心阿公要怎么走夜路,却见阿公从他的背篓里拿出个物件来,小曼认得那个东西,是玻璃罩马灯!
1977年,手电筒已经不算稀罕物,家境稍微好点的人家都能拥有一个手电筒,莫国强、莫二叔也各有一个,夜晚外出拿着照路,又轻便又体面。
阿公拿出来的这种玻璃罩马灯,既古老又显得笨拙,是烧煤油的,也只有像阿公这样年纪的老人,才会依然用着马灯,而不是像中青年男人们那样攒钱买个电筒,一根绳子拴在身上,方便得很。
小曼帮着阿公点亮马灯,熟悉的煤油味并不觉得臭,反而觉得亲切好闻!
公道村所处地理位置很好,两省交界处,交通方便,山川峻美,有江有河有连片肥沃的田地,自古以来就不是个轻易能饿死人的地方,因为江河流势符合条件,本地深山里五十年代就建起了一个中型水电站,所以当别的村庄还点着煤油灯照明的时候,公道村早已用上电灯。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