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餐幌虢桓鴝hōng yāng,因为他觉得知道未来历史、尤其是科技发展方向的自己会比zhōng yāng用得更好。。。。。。
1936年5月4rì,太祖亲率一方面军主力5万余人南下太原与红十五军12万多人(山地师已经南下前往大别山)会师,红八军团军团长胡卫东、军团政委毛泽覃、副军团长兼红十五军军长粟裕三人一起出城等候各位首长的到来。。。。。。
“你就是胡卫东同志?”,太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见胡卫东竟然如此年轻,还是不禁有些惊讶。
“报告主席,我已经二十二岁了,只是脸嫩。。。。。。”,胡卫东一如既往地辩解道,好在他大概由于发育早的缘故,现在个子已经基本停止长高,所以这个谎倒不至于穿帮,但他也深刻体会到圆谎的不易,此后言行愈发谨慎。
由于胡卫东的气质十分成熟厚重,一米八几的个子在如今普遍营养不良的中国人中也算是高个子,即使以太祖的睿智,也没能看出问题,但即便胡卫东是22周岁,他这一年多来作出的贡献依然令人惊叹。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得知红八军团如今已经拥有二十五万正规红军、十几万支制式步枪、12000余支冲锋枪、2000多挺轻重机枪、1000余门迫击炮和三百多门身管火炮后,zhōng yāng领导们还是纷纷露出了惊讶之sè,一向乐观的太祖更是笑着赞许道,“即使是我,也没想到一年前几乎陷入绝境的红军如今竟然已经发展到四十万人,而且装备还这么好,胡卫东同志,你为革命立下的大功,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对了,你可不要小气,有什么经验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嘛。”
“哪里哪里,指挥打仗靠的是粟裕同志,政治工作靠的是毛泽覃同志,我现在也就是给大家做好后勤而已。而且若没有一路上吸纳进来的老红军和党团员作为骨干,八军团也绝不可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另外,我们的运气也一直不错,几次可能会导致部队全军覆没的赌博最后都大获全胜,但运气不可能一直眷顾我们,而且现在家大业大了,我们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总是‘富贵险中求’了。。。。。。”,胡卫东实话实说道,“如果要说经验嘛,大概就是我只管自己擅长的事,将不擅长的事交给擅长的人去做。。。。。。”
胡卫东的话引起了太祖的深思,一直以来赤sè党的用人思想都深受苏联影响,即将党员干部当作革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放,忠诚可靠、任劳任怨是第一位的,能力与专长一直都放在第二位,这种用人方法有时是很有优势的,但对某些专业xìng比较强的行业和岗位,却并不是光光对党忠诚就一定可以干好的。太祖虽然是一个**者,但同时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不仅仅是儒家思想)的影响,现在被胡卫东这么一点,心中“量才委用”、乱世更要“唯才是举”的观念渐渐占了上风,这对他后来的用人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想自己风头过盛的胡卫东在其后的交谈中再次给予了粟裕高度的评价,太祖对粟裕虽然早就有些印象,但听到胡卫东这么高的评价后还是多少有些惊讶,很快就转而与粟裕交谈起来。而胡卫东也没忘记赞扬毛泽覃,顺便还向政工系统示好道,“其实红八军团能有现在的规模,毛泽覃同志也功不可没,没有他们这些政工干部的出sè工作,红八军团就不可能滚雪球似的迅速壮大起来,如果没有政工人员统一思想、发动群众并将大量战俘转化为我方的解放战士,红军就不可能越打越多。与军事指挥相比,政治工作并不怎么显眼,但政工人员的贡献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
胡卫东的话令在场的政工干部无不生出好感,而太祖也这才第一次将目光转向他的亲弟弟毛泽覃,不过也只是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道,“你干得很好。”。但仅仅这一简单的夸奖,就已经令毛泽覃几乎忍不住落下眼泪,可见他从小到大想要获得大哥的一句称赞,是多么地不易。。。。。。
。。。
第七十五章 礼物与要求()
(铁通网络不稳定,更新晚了,另外感谢书友“舞动三军”和“天苍野”的打赏,下周上三江,顺带求一下三江票和推荐票^_^)
这次两军会师令zhōng yāng红军获益匪浅。胡卫东一下子就支援了红一方面军七千多支步枪、三百多挺轻重机枪和五百万发步机枪弹,还表示愿意派出教官为兄弟部队培训特种兵、工兵等技术兵种,但考虑到一方面军的现状,训练中物资消耗较大的炮兵、飞行员等少数兵种则是从一方面军中挑选jīng英前往洛阳进修。对于这些学员,胡卫东特别要求其文化程度不能低于高小,否则就算身经百战,也得先花时间教会认字算数才能开始专业培训,那就未免太没效率了。。。。。。
次rì胡卫东还献宝似的请首长们参观了巩县兵工厂的产品展示,太祖与彭、林等带兵将领都是行家,看后都是赞不绝口。无论是因陋就简生产出的“没良心炮”与平shè迫击炮,还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二四式半自动步枪,都令他们大开眼界。外观与做工简陋至极、xìng能却远比花机关更加优异、而且弹匣还能与二十响通用的“史上最廉价冲锋枪”二四式冲锋枪就更是让那些身经百战的红sè将军们一个个都成了问题不断的小学生,红军对于冲锋枪可是一向钟爱有加的,如果这种冲锋枪真的那么便宜,岂不是意味着红军将来可以大面积装备,想想就令人振奋。
但已经很少亲自带兵的朱老总却要冷静得多,看后略有些遗憾地说道,“就算枪再便宜,子弹这个问题也绕不过去,冲锋枪消耗子弹太快了,你们搞出来的这种二四式步枪也有同样的问题,好是好,但消耗弹药的速度也比现在我们装备的步枪快得多,如果装备太多,缴获再多子弹也不够用。其实还是飞雷炮这种武器最贴近我军的现状。。。。。。”
胡卫东却笑道,“子弹方面不用太过担心,今年巩县兵工厂力争生产2亿发枪弹出来,明年则会达到3亿发以上,我们全部红军加起来也就不到四十万,只要不太浪费,应该足够用了。”
彭林二人顿时大喜,但朱老总却要厚道得多,“红八军团有二十多万人,需要的子弹比一方面军多得多,你们两个可别觉得小李年轻好欺负就狮子大开口哦。”
“天下红军是一家,互通有无是理所应当的,我们部队的打法消耗子弹偏多,但今年拿出500万发子弹支援兄弟部队还是没问题的。另外,我们还可以转移一部分生产线到陕西根据地,让一方面军至少在子弹方面做到自给自足。只是需要你们自己派人来取,兵工厂研发与生产的任务太重,实在抽不出那个人手了。”,胡卫东坦承道。
彭总、林总、徐海东等红军大将闻言无不大喜,胡卫东简简单单就将他在一方面军中的声望刷到了崇拜。。。。。。
此外胡卫东还将他与孙立人合作编纂成书的《中国国防军全兵种cāo典》交给太祖阅览,当即得到了他的高度赞扬。之后太祖还特地花费时间亲自为其撰写了引言,罗荣桓等优秀政工人员也在其专长的领域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令这部重要军事著作在这一年七月定稿并开始印刷出版,成为抗rì军政大学最重要的军事教科书。拜其所赐,本就大多具备丰富战争经验的红军指挥员的战术素养普遍突飞猛进,正是有了这一坚实的基础,人民军队才能在抗战前期武器装备、单兵素质、乃至弹药和兵力都不及rì军的弱势下,令小鬼子吃尽苦头。。。。。。
胡卫东当然也不是白帮忙,他毫不客气地对zhōng yāng提出了几个早就想好的请求:
一,红八军团扩编速度太快,军官、尤其是政工与营团级军事指挥员严重不足,为此胡卫东以两万多名还未转化过来的俘虏兵为条件向一方面军换来了一千多个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政工干部,大大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河南匪患严重,胡卫东请求zhōng yāng将擅长教育和转化绿林人物的何长工同志调到红八军团,专门负责收编和教育各路土匪武装。
三,胡卫东之前让苏步青等数学家研制可以自动破译密码的机械译码机,虽然也取得一些成果,但离他的期望值还差得远,胡卫东对此的看法是这些数学家此前连电码都没接触过,实践经验严重不足,便请求zhōng yāng将党内最优秀的电码专家、**二局(情报局)局长曾希圣调到豫西苏区领导这个项目,获得了zhōng yāng的批准。
此举后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是在曾希圣的领导下,自动译码机终于在1937年底研制成功,并在其后数年里不断改进,为抗rì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二是曾希圣从此被定位在他最适合的技术干部位置上,而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转为他不能胜任的行政干部,从而避免了历史上的悲剧;三是曾希圣腾出来的空位被李克农接任,从而使得这个历史上的“特工之王”提前十年登上了最适合他的岗位,令赤sè党本就十分出sè的情报工作更上一层楼,以致于海内外一时都有“天下谁人不通赤”之说。。。。。。
四,虽然陕甘宁苏区与红一方面军条件艰苦,但仍有很多进步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他们基本都归zhōng yāng直接领导。胡卫东对此早就眼馋,这次会师后他厚着脸皮以陕甘宁苏区缺乏设备仪器为由,请求zhōng yāng将其中那些理工科的人才调派到豫西苏区,以进一步增强其本已领先国内的科技研发与工业生产能力。一向豪爽的太祖自然不会小气,他大手一挥道,“可以,所有的专家随你们挑选,如果需要的话全部带走也可以,以后白区过来的知识分子也都优先送到洛阳去。”
“谢谢主席!”,胡卫东这下可乐坏了,陕甘宁边区虽然技术人才不若他到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