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rì本军部对于国内的控制力超乎胡卫东的想象,以致于rì共终究还是没能成长到他所期望的地步,但与历史上相比却还是强大了千百倍,对于中国抗战的帮助也远不是历史上局限于宣传与情报方面的rì共可以比拟的。。。。。。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胡卫东等人只在rì本逗留了十几天。便乘船前往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美国,即便如此,当他们抵达旧金山的时候,也已经是9月下旬了。此时37年经济危机的前兆已经出现,但值得收购的目标还不太多,胡卫东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其他工作,首先是要求见美洲华人华侨的领袖——民国奇人司徒美堂。。。。。。
胡卫东一向对黑道中人没有好感,但这位司徒美堂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在美国《排华法案》仍未废除的现在。华人不如此便无法自保,而且与杜月笙之流在国内贩卖毒品祸害国人相比,海外的洪门至少从未危害过祖国,甚至还一次又一次地对苦难中的国内人民伸出援手。胡卫东清楚地记得,历史上抗战期间北美华人华侨将其收入四分之一都捐给了国内,并有无数青年回国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战。司徒美堂对此功不可没。因此对于这位年近七旬的传奇老者,胡卫东表现得异常尊敬,这令本就因为华北抗战而对胡卫东极为赞赏的司徒美堂对其更生好感,并理所当然地答应将其引荐给昔rì曾经当过自己法律顾问、现在却已经贵为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胡卫东很清楚,在商业帝国美国,总统只是各大财团的傀儡,但这也只是相对来说的。何况罗斯福领导美国人走出大萧条后获得了空前的威望,他对美国的影响即便是幕后控制美国的那些超级财团也不能无视。再说,胡卫东只是希望借他的力量保证一些专利不被别人黑掉,其中又不包括青霉素这样的暴利商品,这一点罗斯福还是做得到的。
罗斯福虽然与司徒美堂有过交情,可是成为总统后一切都得从美国的利益出发,私人感情就得放到第二位了。但胡卫东所提的要求合情合理,而且对于目前又重现颓势的美国经济也会有不小的帮助,因此罗斯福还是很愿意帮忙的,但他虽然贵为美国总统,却也只能保证专利权的申请将会尽快得到通过,却无法许诺胡卫东或者说是他身后的势力可以真正得到这些专利本该带来的巨大利益,因为那些大财团完全可以不顾专利权的约束直接山寨,虽然理论上胡卫东是可以和他们打官司的,但以那些大财团的能量完全可以让诉讼漫长到足以拖到原告破产、甚至是专利保护期结束,而这一切都将是合法的,除非胡卫东能够找到一个足以跟他们抗衡的靠山或者盟友。。。。。。
“福特公司?”,胡卫东越想越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像洛克菲勒、摩根这样的犹太财团,算盘打得jīng不说,而且这些犹太财团之间多少有些瓜葛,联手压价不是不可能的,作为本就在美国十分弱势的华人,和他们谈判必然会吃很大的亏。而老福特则不同,他与其说是资本家,不如称为工业家更合适,而他那以“让利”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就更是在这个年代独树一帜,如果和福特公司合作,对方给出的价码应该会公道得多。此外,老福特本人还是一个技术宅,应该能比洛克菲勒、摩根这样的商人更能看出他那些专利的真正价值。。。。。。(未完待续。。)
p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尖端人才()
本来老福特根本没兴趣见一个来自遥远中国的年轻人(罗斯福引见也没用,老福特一向很厌恶与zhèng fǔ来往,历史上福特公司后来是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才被迫和美国zhèng fǔ合作而接受军方订单的。),但对方却带来了一张已经申请到专利的汽车设计图,老福特这才生出兴趣看了一看,结果立时就移不开眼了。身为世界顶尖的汽车专家,老福特一眼就看出这款名为“jeep”的车型具有多么出sè的越野能力,而它那拉风的造型也一定会深受顾客们的欢迎,老福特立刻让人将胡卫东请到他的办公室面谈。
老福特擅长管理却不擅长交涉,但他的儿子、目前福特公司实际上的领导者埃兹尔。福特却是一个十分jīng明的商人,想要从他手里讨到便宜并不容易,但胡卫东本来就没想赚福特公司的钱,纯粹只是想借它的虎皮一用,方便赤sè党在美国的采购而已,加上又有毛泽民这个尤其擅长商贸的经济天才在,谈判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尤其令胡卫东满意的是,与只对汽车感兴趣的父亲不同,埃兹尔。福特对任何能够获得较大利润的商品都很感兴趣,这就让手中捏着不少其他超时代技术成果的胡卫东有了更多的谈判筹码。。。。。。
不过,由于37年经济危机还未爆发,胡卫东目前握有不少现金的优势暂时还不能体现出来,加之由于历史的改变,胡卫东也不能确定西安事变还会不会发生,这些都会对胡卫东在欧美的行动产生影响,因此他故意放慢了谈判的进度,一方面等待国内的消息,一方面则先将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完成。
胡卫东这次冒险出国,除了引进机器设备,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进人才了,技工、乃至普通的工程师等到经济危机爆发再雇成本会低很多。但对于胡卫东计划中的那些尖端人才,却是越早下手越好。
在胡卫东事先拟定的名单当中,“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位。但延请的过程却比他预想的要顺利得多。原来,由于火箭实验一直有投入没产出,戈达德早已濒临破产,虽然在传奇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的帮助下他从古根海姆基金弄到了一些经费。但却远远不足以进行戈达德更想要研究的大型火箭项目,因此在胡卫东许诺每年拿出5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并证明了自己并非外行之后,戈达德立刻同意前往中国,前提是胡卫东必须保证他能获得所有必需的实验器材,由于戈达德的火箭除了最基本的零件几乎都是他自己手工完成。所以需要的材料比胡卫东以为的要少得多,而且即便国内内战继续,也不难运到中原根据地,所以胡卫东答应得十分干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期以来都一直被迫自力更生,戈达德在空气动力学、化学和材料学等多个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其中他自创的液氧制取方法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些对于中国的工业化都会有很大帮助。。。。。。
不久。胡卫东又以类似的方法搞定了目前同样郁郁不得志的环氧树脂发明者(注1)李格林等后来的世界级科技专家。而此时还很年轻的钱老等中国留学生与科研人员就更容易搞定了,尽管卡门等已经功成名就的大牛没有接受邀请令胡卫东略显失望。
在此期间胡卫东一共花费现金120多万美元(只包括违约金、代偿的债务和预付的薪水。),并许下了总预算超过200万美元每年的一堆科研项目,由于这些项目所需的器材国内大多不能生产,胡卫东只得再花大价钱预先在美国买下足够一年研究之用的数量运回国内备用,并为长远考虑采购了不少生产这些实验器材的机器设备。几项加起来居然总共花费了上千万美元,令原本还觉得自己有些财大气粗的毛泽民等人无不咂舌。这科研也未免太烧钱了吧?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科学家已经够节约了。还有一位仁兄比他更能花钱。。。。。。
虽然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后世个个声名赫赫,但与目前已经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相比,他们就都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了,但是由于爱因斯坦是纯粹的理论科学家,对于目前贫弱落后的中国来说意义不大,因此胡卫东并没浪费时间去拜访他,而将目标选定了目前同样居住在美国的一位科技怪才,无论是才能还是贡献,此人都未必就在爱因斯坦之下,他就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应用科学家与发明家(所谓“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发明其实是他旗下科学家工程师们搞出来的,他自己比较重要的发明也就是留声机、电灯这几样而已,虽然也算得上是一流发明家,但与发明了交流电的特斯拉还是有一定差距,何况即使剔除掉后世那些神化特斯拉而编造出来的超现实“发明”,特斯拉的贡献也远不止交流电这一项。)尼古拉。特斯拉。。。。。。
其实在一开始,胡卫东并未将特斯拉列入自己挖人计划之中,主要是因为特斯拉身上的不确定xìng太大了,须知现在的特斯拉已经有很久都没有任何科技成果公开了,他现在还有多少能力,胡卫东完全没底,尤其是后世对于特斯拉的宣传过于神化,反倒令他难以确知特斯拉除了交流电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确实可信的成就。胡卫东现在本钱有限、时间也有限,自然肯定要先选那些价值更容易估计的人才下手了。。。。。。
注1:准确地说,应该是发明者之一,当时是两位发明者几乎同时各自dú lì地发明了环氧树脂这种新材料,另外那位目前在瑞士。此时环氧树脂已经被他们发明出来并进行了数次改良,但是因为尚未找到市场而并没能给李格林带来什么收益,胡卫东因此才能成功挖到人,至于环氧树脂在本书中的用途,耐心看下去就知道了,应该说还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个年代的科技大牛一般都不止擅长一个领域,李格林自然也不例外。。。。。。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科学怪杰()
了解到特斯拉在力学方面同样造诣颇深后,胡卫东拜访他的时候将李四光也带上了,却没想到两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反倒将胡卫东晾在了一边。原来,特斯拉这十几年里因为在没有人愿意资助他进行各种看起来毫无商业价值的科学研究,这位应用科学史上的第一人只得进行他不太喜欢的理论研究。
但特斯拉就是特斯拉,就算改行搞理论一样是惊世骇俗,他居然以牛顿经典力学为基础,将本已被爱因斯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