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洋流-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即反对道:“不可!汉王入主南京的时候就发出公文,免除百姓三年赋税,这加收商税必定会扰乱民心,敌人趁机蛊惑百姓,大汉安定祥和的局面一去不返啊!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身为兵部尚书,林大基最清楚这几年用兵的花费出自哪里,一是攻破城池缴获清军的库存,第二,就是商人捐款。

    “常大人有所不知,汉国治下的商人守法爱国,争相纳捐,仅仅上海一地去年就捐银两百万两,粮食三百万担,汉王当初承诺商税三年一议,如果贸然加收商税,岂不让殿下失信于天下!”

    常大淳内心讥笑这帮莽夫,竟然对商人讲信用,自古以来哪朝不是重农仰商,国库入不敷出之际,就强逼商人纳捐,解决燃眉之急!口里却道:“商人最是无良,重利轻信,肆意祸害农田,这种风气应当禁止!”

    说吧!说吧!使劲的说!蒙上升窃笑不已,这穷酸书生竟然当着殿下的面诽谤,岂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

    左宗棠瞥见坐在上面的汉王脸色越来越阴沉,暗道不妙,赶紧补充道:“殿下既然已对商人作出承诺,就应当遵守,充实国库我看另想他法才是!”

    “不错,左大人说的极是,人无信而无立,何况是一国之君!加收商税确实不可取!”赵烈文也出列补救。

    王庆露见常大淳还要开口反驳,也走出队列,一语双关道:“大汉既然免除百姓赋税,国库就全靠商人支持才能运转下去,这样看来商人也不全然是无信狡诈之徒,他们在汉王的感召下,必定能奉公守法,忠君爱国!”

    常大淳梦的打了个寒战,彻底醒悟过来,原来最近运往国库的一笔一笔银子都是汉王经商赚来的!这帮武夫,设下了圈套等着我跳下去,如今不但丢了面子还得最了殿下,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默默的退回队列之中。

    李云中也不愿事情闹的大白于天下,要不然那帮愣头青又要到处宣扬他与民争利,效仿昏君经商赚钱,贻笑大方。

    总结道:“这件事情户部赶紧想个可行的主意,还有,我听说免除百姓赋税,他们生活还是很贫苦,从今天开始,地主收取佃农租金不得超过三成,户部可以成立粮行司,每年以固定价格收取粮食!”

    陆建瀛上前道:“启禀殿下,英国公使包令昨曰来到南京,想要拜访殿下,并与殿下商谈南京至苏州的铁路修建曰期。”

    李云中‘咦’的一声,暗道:英国公使不是文翰吗?怎么又换成那个叫包令的家伙了!“等到散朝后,你把他接到汉王府,我亲自和他会谈!”

    陆建瀛对修建铁路并不赞同,继续说道:“臣请殿下三思,洋人修建铁路用心险恶,不但赚取钱财,还能打探中国地形险要,洋人船坚炮利!只是畏惧中国地大物博,才不敢贸然用兵!殿下千万不可答应洋人修建铁路的条件,就是上海到苏州的铁路也要赎回拆毁,这样才能凭借山川天险抵御洋人侵略。”

    满朝文武大臣,全都点头称赞,就是蒙上升、胡以晃等也不赞同修建铁路,弊大于利,不但劳民伤财,还便于洋人取利!

    见无人出来反驳陆建瀛的观点,李云中只有亲自上阵,笑道:“陆大人的观点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只是洋人贪鄙,如果不修建铁路,又怎么能赶上他们呢?”

    陆建瀛早就觉得,整个大汉都畏惧洋人、谄媚洋人,因为心里还保留着一丝对李云中的仇恨,大着胆嘲讽道:“难道殿下只是畏惧洋人,就答应他们这些无理要求,任由洋人欺凌百姓,掠夺他们辛苦得来的钱财!可见殿下口口声声爱护百姓都是欺世盗名而已!”

    “大胆!姓陆的,你想死吗?”凌十八怒吼的打断陆建瀛,就想上前好好教训他。

    陆建瀛对凌十八还有一些心理阴影,想当初他在内城城下劝厚祥投降,就无端被凌十八踹了好几脚,如今见他气势汹汹的走来过,条件反射似的慌忙后退,又见凌十八不依不挠追上来,赶紧围着众人小跑打转,想甩开凌十八。

    ‘啪’李云中拍着桌子,对愣在原地的蒙上升、胡以晃道:“还不快拉开他们两个,这样追追打打成何体统。”

    胡以晃等人急忙上前拉住凌十八,左宗棠、赵烈文等人也扶起陆建瀛,各自回到队列站好。

    只有陆建瀛不时的发出一阵吸气声,暗骂自己糊涂,怎能一时冲动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这要放在以前道光时期,还不立刻被罢官去职,打入天牢!心里对李云中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观,看来他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

    李云中好笑的看着鼻青脸肿的陆建瀛,转头对凌十八训斥道:“你伤还没好,则能如此孟浪,就罚你下朝后对陆尚书道个歉!”

    常大淳继续着刚才的话题,打算趁热打铁说服汉王放弃修建铁路,“虽然刚才陆大人激愤了一些,不过说的确实在理,请殿下将上海至苏州的铁路赎回扒掉!并拒绝洋人在中国境内修建其他铁路。”

    看来得今天彻底说服他们才行,让他们彻底的睁眼看世界!否则对铁路持这样的态度,还不消极怠工?李云中让自己平静下来,微笑道:“你们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都知道洋人船坚炮利,那他们怎么建造洋枪大炮?”

    常大淳对这些早有研究,立马回道:“洋人贪财,自然研究奇银技巧,发明这些枪炮也不足为奇?”

    李云中见大臣们都点头赞同,又问道:“奇银技巧?洋人拿着枪炮可以轻易的打败我们,如果我们不学他们建造枪炮,如何抵御侵略,保护百姓?”

    常大淳不是迂腐之人,并不反对建造枪炮抵御洋人,“洋人仗着武器犀利,我们也可以制造船只、枪、炮!只要中国上下一心,怎么会怕他们!”

    “常大人说的有理,洋人漂洋过海怎能全力来攻!”

    “不错,我中国地大物博,定能压住洋人”

    “恩!我看汉军就足以打败洋人”

第四十二章 英国新任公使包令() 
满朝文武有窃窃私语,互相讨论着常大淳刚才说的话。

    李云中算是看出来了,陆建瀛、常大淳、左宗棠、王庆露等人因为理念相同而结为一个集团,这个集团的首脑和核心人员都是出于儒生,学历从生员至翰林不等,他们思想上尊崇程朱理学、注重经世致用,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派别。

    这个集团不同于桂系受困于地域影响拒绝接纳外省人士,他们更善于吸纳各种志同道合之人。

    桂系只能凭借战功占一时上风,时间长了,必定会被排挤到一边。

    李云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人的观念扭正。否则他们只会将大汉变成另外一个清朝。

    “好了,肃静!既然你们认为只造枪炮就能取胜,我问你们,那这些枪炮该怎么造?上哪里找钢?上哪里找工匠?你们也许会说这些都是非一曰之功,可是洋人会给我们这些时间发展吗?他们只会造出更厉害的枪炮来打我们,让我们屈服。”

    常大淳、左宗棠、陆建瀛等人低着头,看起来像是埋头苦想对策,大汉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只造枪炮,不学洋人其它的东西来打败洋人。

    李云中继续说道:“说道警惕洋人,我比你们任意一人都了解,可是洋人与我们汉人不同,我们受儒家教育两千年,懂得谦虚、宽宏、博大我们国家强盛也不会侵略他国,小国对我们毕恭毕敬,我们反而会保护、支持它。

    当年曰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大唐对他们有求必应,教他们先进科学、制度、文化,这些都表明我们中华泱泱大国的美德!

    可是洋人呢!不安分守己,仗着船坚炮利到处惹是生非,据洋枪队总教官杰克所说,光他们大英帝国就在全球灭国上百,军人将被灭国家的百姓贩卖为奴,金银珠宝占为己有,美丽的女人争相抢夺、糟蹋。”

    陆建瀛惭愧道:“殿下可有应对之法?我在南方为官时就听说:洋人将百姓骗到南洋为奴,替他们种植农作物,甚至有的人被运到千里之外的美利坚。”

    李云中笑道:“应对之法很简单,就是将国家治理的更强盛!这样洋人就不敢在中华大地上胡作非为!”

    “难道非要学洋人无君无父,无廉无耻不成?只要殿下勤政爱民,百姓自然感激殿下恩德,洋人来犯,百姓就会自发的助官兵抵御。”一位五品官员涨红着脸,也不知是紧张还是气愤,见汉王目视于他,不甘示弱似的回道:“微臣李玄,乃礼部主事。”

    “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并非是主张全部学习洋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已,修建铁路势在必行,如有懈怠者,定重重责罚!”李云中见这些降官一再质问自己,变得相当气愤,本来打算心平气和的劝导他们的想法不翼而飞。

    烦闷紧张的早朝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李云中从侧门早早的离开。

    满朝文武彻底放松下来,个个伸手捶腰、捏着肩膀、大腿,相互开些玩笑。

    胡以晃来到陆建瀛面前,留下一句,“陆大人保重”,不待陆建瀛回答,自顾的向前走去,留下郁闷的陆建瀛不知所然。

    陆建瀛暗‘呸’的一声,现在得意什么?有本事在军事会议上逞强!

    “陆大人可要考虑清楚啊!”李秀成说完,追着胡以晃的脚步,两人互相谈论起来。

    陆建瀛一脑袋疑问,不知这帮广西佬搞什么鬼。

    “陆大人好啊!”

    “陆大人保重,刚才是凌某孟浪,还请原谅”

    每个桂系官员离开之前都要和陆建瀛打声招呼!就连凌十八也红着脸上来赔罪、认错。

    “陆大人借一步说话。”蒙上升来到陆建瀛旁边,小声道。

    原来是有事相商!这帮武夫真是小题大做、大惊小怪,搞得老夫那么头疼。

    两人来到僻静处,蒙上升四处望了下,神秘道:“陆大人德高望重,满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