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养心殿外碰到同去上朝的大臣,不少人脸色均有些怪怪的,显然是因为昨夜发生的事,甚至有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待得进殿上朝之后,有大臣壮着胆子问起允禩的事,谓其犯了何罪,要押入宗人府大牢。
对此,胤禛什么都没说,他越不说,那些大臣心中的忐忑就越深,下朝回去的时候,一个个心不在焉,隆科多也不例外。
不过那些大臣并不知道,还以为隆科多会知道一些什么,纷纷过来向他打听,在得知他也一无所知后,不禁面面相觑,不晓得胤禛葫芦里卖得到底是什么药。
晌午过后,宗人府那边终于有消息传来,当隆科多从下人口中知道胤禛抓允禩入宗人府的理由后,不禁一屁股跌坐在太师椅中,一脸失魂落魄。
“廉亲王允禩涉嫌谋害宝硕太子以及造成福州饥荒,妄图动摇大清国本,立刻着由宗人府宗正联同三司共同会审!”
这是胤禛刚刚下的旨意,事情竟然真向着他最不希望的方向发生了,谁都晓得宝硕太子在皇上心中的份量,若真证实是廉亲王害的,那皇上一定不会放过廉亲王。
可与此同时,他们这些人也成了帮凶,如果皇上认为他们与廉亲王一伙,有份害死宝硕太子,那他们……不止顶戴难保,连性命也岌岌可危。
想到这里,隆科多再也坐不住,命人备轿前往紫禁城,他一定要在胤禛追究之前撇清与允禩的关系,这样才能够保一家老小平安。
在关乎自身利益时,人总是怎么的,弘时如是,隆科多亦如是。
可是隆科多并未能如愿见到胤禛,刚到宫门口便被打了回去,侍卫答说皇上有旨意,非奉旨者,任何人不得入宫。
就在隆科多回府时,第二道旨意亦下来了,将与允禩关系密切的允禟、允?一并押入大牢,等候审讯。
事还没完,在夜色降临时,又有第三道圣旨下来,这一次倒不是抓人进大牢的,但是命多位大臣入宫觐见,隆科多也在内,当他看到其他一道入宫面圣的大臣时,心顿时沉了下来。
因为奉旨前来的大臣,全是当日有份保举太子爷去福州的,一个不少,一个不多。
正当隆科多心情沉重时,其中一个大臣凑上来小声道:“隆大人,你可知皇上这时候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我比你们来得还晚,怎会知道。”隆科多话音刚落,另一个大臣听得他们的话亦凑过来道:“隆大人,皇上连你也瞒着吗?”见到隆科多点头,他惶惶道:“会不会是为了太子爷之前那事?皇上他……”
不等他说下去,隆科多已是抬手道:“现在多猜无益,等见了皇上自然就知道了,总之记着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就是了。”
“只怕咱们不说,皇上心里也已经有数了,否则怎会将咱们都给召来。”最先说话的那个大臣忧心忡忡的说着,“隆大人,你说这可怎么办是好,万一皇上认定咱们跟太子爷的死有关,咱们麻烦可就大了。”
有这个担心的岂止他一人,数十个大臣都眼巴巴地看着隆科多,把他看得心烦不已,语气不善地道:“慌什么,现在皇上说了吗?什么都还没有就一个个先瞎想起来,到时候见了皇上还不得什么都说了。”
“可不是瞎想,隆大人您想想从昨儿个夜里到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先是廉亲王被抓,紧接着九爷十爷也跟着入了大牢,现在又轮到咱们,你说能不担心吗?”最先说话的那个大臣愁眉苦脸的说着。
隆科多何尝不知,只是说得越多心越乱,只得道:“行了,大家都镇定一些,总之千万不要说不该说的话。”
正说着话,四喜从殿内走了出来,一看到他出现众人连忙各自站好,不再交头接耳。
四喜打了个千儿道:“奴才给众位大人请安,皇上请众位大人进去。”
众人点点头,挨个的进了养心殿,这个地方,他们每日会来,但夜间看来却与白日时有很大的不同,灯火通明的养心殿似乎比白日里更加森严凝重,令众人心头更加忐忑不安。
进了养心殿后,众人意外发现允祥也在,身形削瘦的他正坐在一旁,手上拿着一卷不知记载了什么的卷宗,正在慢慢翻看着。
众人在瞥了一眼后,便收回目光朝端坐在龙椅上的胤禛跪下行礼,“臣等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禛目光在低垂了头的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沉声道:“起来吧。”
“谢皇上!”各人先后站起,垂手站在一边等着胤禛发话,在沉默了一会儿,胤禛搁下手里的卷宗道:“朕之前的两道圣旨,想必诸位爱卿都知道了。”
果然是为了这事。隆科多心里一沉,面上却赔着笑道:“回皇上的话,臣等皆已听说了,臣等万万想不到廉亲王竟会如此大胆。”
胤禛露出一丝令隆科多意外的微笑,语气轻缓地道:“舅舅事先当真一点都不知情吗?”
隆科多一听之下,连忙跪下道:“臣等与廉亲王素无往来,又怎会知道他做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请皇上明鉴。”
他这一跪,后面那些大臣膝盖下意识地屈了一下,有想跪下去的冲动。
允祥目光自卷宗上抬起,轻声道:“隆大人不必如此在意,皇上不过是随口问问罢了。”
隆科多听到了允祥的话,却不作声,只是一味跪着,直至胤禛道:“正如怡亲王所言,朕不过是随口问问,舅舅莫要多心,快起来吧。”
〖
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承认()
在隆科多站起身后,原先与他说过话的大臣大着胆道:“皇上,恕臣等愚昧,太子爷不是被福州连江县的百姓所杀吗,为何又突然与廉亲王有关,还涉及福州饥荒一事?”
不止是他,所有人都有这个疑问,他们虽受允禩指使举荐弘历出任福州钦差,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曾有人问过允禩,但后者并不肯说,只让他们依言行事便可。
胤禛目光一转道:“允祥,你告诉他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允祥在椅中欠了欠身后,道:“不瞒诸位大人,其实自从太子爷薨了之后,皇上一直有所疑心,所以派了密探暗中调查,一直到前几日终于有了眉目,发现廉亲王底下一般人患了与福州受灾百姓一样的病,皮肤溃烂,高烧不退,在询问过大夫后,得知这是一种可传染的怪病,以前在京城从未见过。至于福州百姓之所以会得,是因为他们饿到人吃人,使身体生出了反应,所以可以断定这几个人必定去过福州。虽然皇上不愿相信廉亲王会与太子爷被害一事有关,但既有了怀疑必然要追查下去,随后皇上发现了正加明确的证据,指证廉亲王与此事有关,甚至福州灾荒一事,很可能也不是天灾,而是廉亲王酿的**。”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因为那两批运粮船沉没在海域中,饥荒席卷了整个福州,饿死的百姓成千上万,幸存的百姓为了活命开始人吃人,那时福州简直与人间地狱一般,令人不忍直视。原以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可现在怡亲王却告诉他们,这并非天灾,而是有人刻意为之的**,这……这怎么可能?
“虽然证据暂时只指向廉亲王一人,但敦郡王二人与廉亲王关系密切,甚至可说是唯他之命是从,所以皇上怀疑他们与廉亲王同谋,暂时将他们也给关了起来,等宗正与三司会审查明真相后再说。”
隆科多压下内心的震惊后道:“臣等一直以为廉亲王待人温和,乐善好施,万万想不到他竟会做这种事,若真查清是他所为,皇上万万不要姑息了他。”随着他话音的落下,其他大臣附和之余,亦忙着与允禩撇清关系。
胤禛抬手止了底下的声音后道:“处置一事等查清之后再说。好了,你们想知道的,朕已经告诉了你们,那现在是否该轮到你们告诉朕一些事情。”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隆科多心头一颤,强自镇定地道:“不知皇上有何话要问臣等?”
胤禛眸光一冷,道:“当日,福州饥荒,朝廷要遣钦差去福州,舅舅与诸位大臣都一力保举才入户部没多久的弘历,朕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会那么巧的举荐了弘历?户部能任钦差的并不止弘历一人。”
隆科多第一个答话,低头道:“回皇上的话,当时太子爷虽才入户部没多久,但老臣看得出太子爷是一个极其聪明睿智之人,且身份尊贵,有他去福州,必能安抚福州受灾百姓,让他们明白朝廷对他们的重视。另外老臣当时也说过,钦差这件事对太子爷是一个极好的历练,可以令他今后处事更加成熟稳重。”说到此处,他声音一低,带着些许哽咽道:“老臣当时觉得这样完全是为了太子爷好,觉得有皇上的庇护,太子爷此行必然有惊无险,想不到竟然还是出了事,更是害了太子爷的性命,老臣每每想起此事,都于心不安!”
胤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对其他大臣道:“那你们呢,你们又为何举荐弘历?”
见胤禛发问,众大臣纷纷开口,均是与隆科多相差无几的说辞,极力证明自己皆是为朝廷考虑,并无任何私心在其中。
当所有人都一一说完后,胤禛冷笑道:“好一番为国为民,真是冠冕堂皇,若非朕知晓内中缘由,真要被你们瞒天过海了。”
正当众大臣惶惶不安之时,胤禛走下来,自允祥手里拿过卷宗掷到众人面前,凉声道:“这是先帝在世时,曾经保举过允禩为皇太子的名册,朕特意从大内库房中翻出来,一个个都看看,看看你们的名字是否在上面。”
随着胤禛这句话,许多强装镇定的大臣开始打起了哆嗦,最不愿见到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他们之间的真正关系亦被扯了出来。
他们,不仅仅只是官场上的同僚,还是以前的八爷党,虽然后来党派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