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想挑战自己?正好,好好儿的打击一下他的嚣张气焰,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是不知道他想挑战的是哪一方面,若是让自己来选择挑战的项目就好了,苏宁如此无耻的想到,但是他仅仅是这样想的,谁知道下一秒钟李泰就开口说道:“其实这种事情倒也是事发突然,为了表明泰之心意,就请三原侯出题,我等一较高下如何?”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苏宁得意的笑,看着李泰说道:“大王当真如此?”
李泰点头:“自然如此!”
李承乾感受到了空气中的激烈交锋的紧张气息,连忙说道:“以文会友,以文会友,乃是文学切磋,点到为止。”要是让自己的好友和弟弟掐了起来,自己在中间可不好做人了,所以要竭尽全力的调和。可不能让事态发生变化,而且苏宁好像和那个混账兄弟已经有了过节,那混账好像三番五次放言要干掉苏宁之类的。可不应该让苏宁再多一些敌人了……
既然如此,苏宁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不是说你才华横溢吗?咱们就来考一点儿清新脱俗的:“既然大王如此说了,那么臣也就不留手了,大王既然是才华横溢之人,想必也是饱读诗书,这旧有的切磋在臣看来实在是有些落了下乘,当初臣与师尊游学天下的时候,师尊与臣之间进行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游戏。师尊称其为对对子。
这个玩儿法呢,很有意思,采用各种字句,或者典故。以比较顺口的形式拼接在一起,成为一句话,可长可短,讲究一个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师尊出上句,臣对下句,对的出来则赢,对不出来。则输,很有意思,就好比师尊出上句春回大地,臣对下句福满人间,师尊出上句门有古松庭无乱石,臣对下句秋宜明月春则和风。
这对对子考验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知识的运用,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仗工整,平仄对齐,其实很难,不过,既然是文学切磋,臣以为,这对对子是再好不过的形式了,大王以为呢?”
苏宁的两个对子列举出来,李泰小胖子就愣住了,然后陷入了沉思当中,李承乾也陷入了沉思当中,显然对苏宁这种特殊而新鲜的玩意儿很有兴趣,对对子,对仗工整,平仄对其,结构整齐,这个要求就非常高,绝非一般人所能对得上,所以说,这很有难度,但是越有难度,就越能够体现出文学的水平。
而且这对对子还是起源于五代后蜀君主孟昶,目前根本没有这个概念,拿出来,这些古人再怎么逆天也办不到吧?
你来突袭,我也来突袭,咱们正好扯平了,你服不服?
李泰无言以对,最后咬着牙点点头:“既然如此,泰对此不甚熟悉,就请三原侯出上句,由泰来对下句。”
苏宁笑了笑道:“既然如此,臣也不好趁人之危,咱们就一边学,一边玩儿吧,先来些比较简单的,上句,春花。”
李泰和李承乾双双一愣,李泰眨眨眼睛,陷入沉思,李承乾也陷入沉思,两人皱紧眉头不停思索,李泰也就算了,李承乾这样拼命是想做什么?是想证明自己这个做兄长的也不比李泰要差?终究还是小孩子心性啊……
最后还是李泰试探着说了一句:“秋月?”
苏宁点点头:“就是这样!”
李泰大为惊喜,肉呼呼的脸上挤满了笑容,李承乾恍然大悟,然后一脸的沮丧,苏宁就接着出了下一句:“水底月。”
两兄弟又陷入了沉思,当然过了很久两人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苏宁便笑着说出了下半句:“镜中花,水对镜,底对中,月对花,后汉建安年便有水镜先生,以水为镜,而月对花则是取之闭月羞花,两者相同点就在于都是无法触碰之物,无论是水底月,还是镜中花,都无法触碰。”
李承乾和李泰抚掌大叹,李泰不停地称赞:“当真是如此,妙啊,妙啊,区区三个字,就能说出这等道理,对对子果然非同凡响,三明兄,三明兄,且继续出对子,继续出对子!”好嘛,果然也是文人心性,遇到这种妙句就走不动道儿了,不过也好,这至少证明李泰现在还是一个文艺青年,不是野心家,而李承乾貌似也很感兴趣,苏宁就接着出了下一个对子:“翱翔一万里。”
李泰的才华果然不错,仅仅三分钟左右就给出了一个下句:“来去数千年!”
很好,很好,这小子思维真的很不错,很灵活,有举一反三之能耐,苏宁也不藏拙,开始拿出压箱底的绝招:“两三竿竹皆秋色。”
李承乾直接败退,自愧不如,眼巴巴的看着李泰,这小子兄弟两个知道一致对外了,但是一个初学者就算再聪明也对付不了苏宁这个变态,最后李泰败退,苏宁笑着说出下句:“千万叠山有雨容。”
李泰忍不住了,让人拿来纸笔,把这些对子全部记下来,然后慢慢研究,接着又让苏宁出对子,苏宁笑了笑,拿出绝活儿:“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恰恰!”
李承乾愣住了,李泰愣住了,这字数也太多了吧?!这,这三五个字还能应付,这么多字,如何应付?苏宁到底知道多少这样对子,在李氏兄弟两人的强烈要求下,苏宁说出了下半句:“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这可是星爷的大招,你们也能承受得了吗?要不是现在还没有四书五经,老子马上就给你丫的来一个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ps:
ps:下午要上大封推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求什么,就想着安安静静的写书就好了,以后也这样,单章什么的还是不弄了吧,还请各位读者多多支持了~
三百九十四 李泰的决定()
来到东宫的时候;李泰是志得意满;发誓要在文学一途上狠狠的击溃苏宁;让整天夸赞苏宁才华横溢的父亲真正的认同自己;这才是李泰要来东宫的原因;看望李承乾不过是借口而已;兄弟二人的关系虽然还不错;但是李泰更喜欢文学上的事情;目前和李承乾没什么共同爱好。
而且自负才华超群的他;也的确有点儿瞧不起李承乾;当然;这只是单纯的鄙视而已;没有别的意思;没有到仇视的地步。
但是和苏宁的一场交锋过后;李泰沮丧的发现;原来自己和苏宁之间差距是这样的大;不仅仅那个对子;对对子也就算了;那是苏宁的主场;算不得数;但是没想到在之后自己最为擅长的作诗比拼之中;再次落败了;这个不需要人来评断;仅仅是看了一遍;李泰就知道自己完全不是苏宁的对手……
可恶;为什么;为什么他就这样才华横溢;别说文采了;无论是治国;还是兵法;或者是经商;他为何都如此精通?难道;难道这就是百家之学的奥妙之处?他自幼苦学百家之学;精通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成就?他不过比我大四岁;但是才华何止高了我数十倍?他学的是百家;可我只学儒家;难道;这就是差距的原因吗?
那么;那么只要我要学习了百家之学;是不是;是不是就可以比过他;是不是就可以比他强?然后得到父亲的赞许;父亲就会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就是比苏宁强!对的;只要我也学了百家之学;我就一定可以超过苏宁!百家之学难吗?父亲都说了我的才华也很不错;只是和苏宁比起来所学比较片面。我要是学了百家之学;不会比苏宁差的!对的!我也要学百家之学!
李泰在心底里发誓;他也要学习百家之学。他也要参透百家之学的奥妙;然后。再父亲母亲和大兄的面前;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击败苏宁!
一念至此;李泰高兴的浑身发抖;恨不得马上就去学百家之学;但是刚要迈动脚步离开东宫回去苦读;李泰猛然间想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百家之学的老师和书籍自己都没有;谈何学习?没有老师大不了自学。没有书籍就连自学的可能性都没有;这样一来;谈何超越苏宁?
李糖常的郁闷……
这个时候;苏宁也把自己“写”的诗和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对子写在了纸上交给李泰。让他回去好好的熟悉一下对对子的奥妙;另外这首诗似乎他也很喜欢;不就是离离原上草而已;苏宁最熟悉这首诗了;不过奥妙真是无穷。意境深远;乃是应制诗里面不可多得的佳作;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高考满分作文了。
把这些东西交给了李泰;李泰接过来一看;当真是好。当真是漂亮啊;这笔字写得;意境深远;雄浑大气;就凭这一点;苏宁现在就比自己强不知道多少!原来百家之学强悍如斯;而我之所学和百家之学比起来不过是坐井观天!亏我还自鸣得意自己是多么有才的才子;原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是一直这样下去;死都不甘心啊!
李泰在这一刻发誓;无论如何;也要学习百家之学;通晓百家之奥妙;学习到百家之学的精华;然后;击败苏宁!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来了;如何学习百家之学?这倒也不难;面前就有一个百家之学的传人;深谙百家之术;前些时日还光明正大的复兴了百家中非常强悍的一家——纵横家;占据了纵横司;总揽对西突厥交涉事务;弄得风生水起;据说苏宁还在纵横司里面向官员们传授千古奇书《鬼谷子》;教授纵横之术;不少人挤破脑袋都想去纵横司里面学习纵横之术;然后出使他国;以三寸不烂之舌创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大功业。
纵横家的强悍;李泰也算见识了;苏宁就是靠着纵横之术;说服了西突厥如今的大可汗阿史那泥孰;成功发动兵变;干掉了西突厥前任可汗肆叶护可汗;然后成功说服西突厥向大唐称臣纳贡;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让压在大唐头顶上十数年的耻辱一扫而空;消息传来;李坦记得当夜李二陛下是如何的兴奋的舞了大半个时辰的剑;一夜都没睡着。
这就是纵横家的威力;苏宁重现了当初苏秦佩六国相印对抗秦国那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以及张仪巧舌如簧远交近攻击破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