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那一年大唐歌飞犹在耳畔回荡,岁月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了千年。
第三章 玉垒集团()
随意漫步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蜀地大街上,姬林漫无目的的前行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座寺庙前。
“宝光寺?”抬头望着这座陌生而熟悉的千年古刹,姬林的眼中满是回忆。
“宝光寺始建于西汉,内含一塔、五殿、十六院,通体采用木石结构,是蜀地佛门有数的大丛林之一。
斑驳的阳光倾洒下来,落在寺门口那名坐在竹椅上晒太阳的老僧身上,落在一旁参天的古树上,岁月仿佛在一瞬间停顿下来。
在看到这名白发苍苍的老僧的刹那间,姬林身躯微微一晃,目光中满是感概。
姬林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七十年前,回到了自己在宝光寺修禅之时,那个围在自己屁“股”后面团团转的小和尚。
当年的小和尚已经变成了垂垂老矣的老和尚,而自己却亦如当年。
七十年,原本不知不觉七十年就过去了。
“二狗。”姬林走过去,望向老僧的目光一片慈祥。
“嗯。”正在打盹的老僧下意识点点头,然后惊的跳起来:“谁?是谁叫我?”
多少年了,老僧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被别人叫过这个俗家小名了。
在那个贫穷而落后的年代,农村人担心自己家的小孩子生病出事,多取绰号“二狗”、“铁蛋”,认为这样能够敢走小鬼,让小孩子平平安安。
“我的长辈皆已去世,究竟是谁呢?”目光落在姬林身上,老僧有些茫然。
“大师,我想进去上个香,不知道方便吗?”强压住故人重逢的感概,姬林对着老僧笑着点头。
“此地早就对游客开放了,你们进去吧。”老僧点点头,目送姬林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片涟漪。
“贫僧这五十年没有离开过宝光寺,为何会对这名年轻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真是奇怪。”挠了挠后脑勺,老僧有些想不通。
七十年一晃而过,物是人已非。
离开宝光寺前,姬林又看了一眼躺在竹椅上晒太阳的老僧,从这种布满皱褶的老脸上,姬林仿佛又看到了七十年前那个一脸“稚”嫩的小男孩。
千年古刹犹未变,岁月沧桑人已老,故人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啊。
玉垒集团,取自杜甫登楼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句话,始创建于光绪二十二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这家公司,位列神州十大集团之一,主要从事仿古建筑、古建筑修复,以及考古等工作。
姬林今日来此,便是准备加入这家公司,借用玉垒集团的力量来寻找绝世妖魔的踪迹。
七十年未出山,姬林对人世间已经有些陌生,想要靠一个人的力量在浩瀚无垠的蜀地寻找,着实太难。
虽然姬林也有一些暗手,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姬林并不准备动用。
伏羲当年曾算出姬林会在五千年后成道,这“道”,自然是要自己去修炼才好,而不是靠外力。
漫步在玉垒集如有水墨画卷般的枫叶林中,抬头望着集团门口正中央詹先生的巨大雕塑,姬林有些怅然。
晚清之时天下混乱,一群年轻人愤然而起,投身各行各业匡扶社稷,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姬林亦是加入其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然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纵然苦酒一觞,我亦愿国家大兴!
纵百世千劫,我心依旧!
“眷诚兄,当年你心怀经纬,欲让铁路铺满我神州大地,如今百年已过,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对着詹先生雕像恭敬行礼,姬林面容严肃。
对先人心存敬畏,此乃君子准则。
虽然对姬林而言,这世间并多少人有资格能称之为“先人”,可姬林依旧对他们心存敬畏。
尊重他们,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
自太祖定鼎天下以来,神州这只东方巨龙日渐觉醒,太宗摸着石头过河对外开放,各种思想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最美好的年代。
但这也是一个最不好的年代,在西方文明的入侵下,古老的传统文化大厦将倾,就连八卦为何物,都很少有几个年轻人能解释清楚。
身为伏羲高徒,这样的时代,让姬林很是无奈,痛心。
“没想到我也有去面试的一天。”姬林踏步前行,很快来到了一座类似u形的综合大楼前。
“请问您是姬先生吗?”一名西装革履的青年走过来,彬彬有礼的拱手问道。
“正是在下,阁下是?”见青年居然使用的古礼,姬林心中对玉垒集团好感越发之浓,赶紧回礼。
“我是玉垒集团人事部的行政人员,您叫我小赵就行了,是茅先生让我在此恭候您的。”青年眼见姬林谈吐不凡,嘴角忍不住噙起一抹笑容。
眼见姬林无论是走路、说话,还是礼仪、姿容都合乎古礼,让人无懈可击,对于接下来的面试,赵飞忽然变得有些期待。
“姬先生,茅先生乃是今世罕见的书法大家,一身国学功力深不可测。”
“待会儿您可要得三思而后言,切记言多必失。”似乎对姬林影响不错,赵飞忽然提点说道。
“多谢赵兄提点。”姬林点点头,带着滔天自信推开房门。
房间内,三名唐装老者站在桌前指指点点,时而陶醉时而摇头,偶尔还会激烈争辩几句,就是没人抬头理会姬林。
“下马威?”姬林淡淡一笑,也没有感觉到气馁,坐在一旁静静等待。
在进入房间之前,热心肠的赵飞已经简单的给姬林介绍过情况,所以姬林知道这三人分别是茅老、詹老和林老。
这三人皆是白胡子掉地上的老者,都已退休多年,乃是蜀地最知名的国学前辈,同时也是玉垒集团的考古专家。
此乃棋局博弈之道,博的是心理素质,弈的是智慧,其实从姬林踏入房门的那一瞬间开始,面试就已经开始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不断流逝,十分钟的时间,转眼即逝。
三老虽然修身养性多年,也算是骨骼健硕,但终究年纪大了。
眼见那姬林执晚辈礼站在后方不动如山岳,三老对视苦笑,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种作茧自缚的感觉。
“三位前辈,不知可否让我看看这幅字帖?”
赫然间,姬林的声音如天籁般响起,三老同时松了口气,暗道姬林终究是年轻人沉不住气,这姜还是老的辣。
姬林真的沉不住气?那简直是笑话!
孙子兵法虚实篇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宋史岳飞传中岳飞对宗泽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此乃古人争斗总结出来的智慧,姬林早就烂熟于胸。
若不是感念三老年纪太大,姬林陪着他们耗个三五天都不成问题。
经过刚才三老的辩论,姬林已经明白桌上的字帖极为不凡,乃是北宋时期的文物。
“年轻人,莫非你也懂书法?”眼见姬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茅老轻抚白须,一脸惊讶。
国学自近代而没落,自现代已经衰落到极致,茅老很难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能看懂古文。
“晚辈对国学略有涉猎,对书法亦是颇感兴趣。”姬林暗道这三个老头子也不容易,言谈之间也就多了几分敬重。
“那你倒是说说看,这幅字帖乃是何人所写?写的又是何内容?”詹老不屑一顾,冷声喝道。
在詹老看来,姬林只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尔,他要是真能看懂这幅字帖中的内容,那才怪呢。
刚才三老固然讨论字帖半天,却只是讨论字帖中的字迹力度和技巧问题,并没有涉及字帖本身的内容和出处。
“敢问三位前辈,这是对晚辈的考题吗?”姬林笑道。
“你若能以知晓此画来历,那国学底子自然是极好的。”这一次林老说话了。
林老这话一出,詹老和茅老对视而笑,暗道若不是事先知道答案的话,以二人的国学功力,那也是无法知道这幅字帖的主人是何人。
这幅字贴乃是林老偶然从香江古玩市场偶然淘得,买来后视若珍宝,十年来遍寻书法名家,经过多方渠道印证,这才确定了书法主人的身份。
倘若姬林真能道破这幅字帖的来历,那国学功力就不是极好,而是逆天!
可问题是,那可能吗?明显不可能!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
这一副字帖的来历,姬林还真知道。
宋朝乃是神州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一个时代,没有之一!
宋太祖定鼎江山后鸟尽弓藏,以杯酒释兵权,订下了以文驭武的基本国策。
虽然这为日后北宋灭亡埋下了隐患,却也造就了北宋辉煌灿烂的文采风流。
神州浩瀚,“唐诗”“宋词”传千古,苏黄米蔡皆大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大书法家在北宋浩瀚文海中横空出世,合称苏黄米蔡。
一直到北宋后很多年,这四大字体依旧流行不衰,被后人奉为经典。
一般后人提及北宋字帖,都会首先想到苏黄米蔡四大家,在三老想来,姬林也不会例外。
“这一副字帖用是苏黄米蔡中的蔡体,乃是以草书所写。”
姬林这话一出,三老纷纷讶然,显然没想到姬林这“小子”居然还真的懂书法。
在姬林还没有踏入房间之间,三老曾仔细看过姬林的资料,知道姬林生长在米国,按理说应该是一个骨髓里完全西洋化的“香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