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彼岸浮城-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城似谈性很浓,继续为我清浅道来:“江上荒城猿鸟悲。城在江上,是楚王城,即楚国的发源地。隔江便是屈原祠,是在指它的地理位置。这里有个小故事,或许你曾听过:屈原辅佐楚怀王,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却遭谗去职。怀王违反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使楚陷于孤立,为秦惠王所败。此后,怀王又不听屈原的劝告,应秦昭王之约入秦,披扣留,死在秦国。楚顷襄王继立,信赖权奸,放逐屈原,继续执行亲秦政策,国事日益混乱,秦兵侵凌不已。屈原目睹祖国迫近危亡,悲愤忧郁,自投汨罗江而死。至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楚国终为秦国所灭。”

    屈原的故事我只知他抑郁不得志而投江自尽,不知这般详尽的内容。高城所诉等于是一段楚国的历史了,楚国的命运与屈原的遭遇密不可分。故而楚城其实就是楚国之意,只是荒廖中带了悲戚之感。

    我问:“于是你就用了楚国的楚作姓氏,那么高与城呢?”

    他摇了摇头:“本欲直接名叫楚城,但看那耸立在极远处的黑森大山,很有高山远水的意境,当时想,即使是座荒废的城,我如果有能力必将它屯高垒筑,变成一座永恒之城,让世人都对楚城瞩目敬仰。”

    心念随转,我脱口而出曾在落景寒那听来的:“落景闻寒杵,屯云对高城。”得来他的再次转目,眼中含了讶异:“这句词不错,把我的名字与意境都概括进去了。”

    “不是我说的。”我盯着他的眼,“是落景寒说的。”

    黑眸没有一丝异样闪烁,但也没任何讶异,只道:“你这表情在告诉我这又是一个我认识的人吧,是男的,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他倒是会取巧,截了那三字去当名字了,只是略显稚气,取其名不知取其意。落景两字本身就逊色了,再添寒字,此人运势必衰。”

    我有些哭笑不得,落景寒若听到他的城哥这般评价他那名字,估计懊恼到要哭。高城从表情到言辞真像那么回事,却又有矛盾,他仍对行为逻辑与细节敏锐异常,还有关于他这名字的由来,总不至于也是杜撰了在骗我吧。

    想了想,提出了心头两个疑问之一:“你为什么对楚城有这种特殊情怀?”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在那段意识模糊期间,只有它印刻在这里,你说我能不对它起意吗?后来”他蹙眉想了下,“后来好像就不再有了,也许是忘了吧。”

    我突发奇想,他这特殊的影像是否与我那画影前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是对环境与细节的反射成影,他呢?是因为什么有那样一座荒城在江面坐立的影像浮于脑中,并且反射成概念楚城。会有可能是真的有那么一副奇景曾出现过,被他看到,然后记忆深刻?

    这些念滚在心间自然是没有答案的,我敛去杂思,问出第二个疑问:“你懂堪舆学?”刚才他在分析落景寒名字时提到了“运势”,使我联想到落景寒曾提起的,那始终没太记住的他的身份:堪舆师。

    “堪舆。”他轻念了那两字,随而似有些迟疑地答:“应该懂吧。”

    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他对一样事物不是肯定的态度。

    他说:“堪舆在民间称为风水,但实则它分为五部分:罗罗、日课、玄空学、葬法及形家。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词;舆,“承舆”即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着重在地貌的描述。好比此刻,我能看这片湖与这山的运势,但也未见得对这门学术是专精的。”

    我又发现了他以前没有过的优点:谦虚。

    以前他是怎样的?狂傲、嘴巴毒,但也确实无所不能,有那傲的资本。相比之下,这刻他平和说话,略有些迟疑的样子,更平易近人些。我突然不想去论证他到底是真的神智损毁忘记一切,还是在伪装了,这样平静的相处不是也很好吗?

    听到耳边他突然轻问:“那个小女孩是你吗?”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转过头疑惑地看着他。这次他用手指了指我的头,“之前你这里想的,我看到了。那双眼睛很像你的。”

    这才意识到他是在说我遁入黑暗中出现的那段影像,居然被他也看去了。我又狐疑心起,他能遁入别人的思维空间这能力还在?“你为什么能看到?”直接问出了口。

    “没有为什么,看你突然变得情绪不安定,就进入你思维看了。小时候的你与现在的你变化还挺大的,就这双眼睛没怎么变,”他顿了下,轻吟而道:“看似平和却藏了不驯。”

    我默了声,思绪偏离而远。

    夏竹的身份是被强加的,杨晓风的记忆也是注入的,这段关于小女孩的空间记忆是属于我的还是又一个人的?我不敢确定了。我到底从何处来?为什么会有人对我填塞一段又一段的人生,让我扮演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

    肩上一紧,整个身体被高城揽靠得更紧了些。我抬起眼眸看他又专注凝望前方湖面的侧脸,假如他真的成为了一张白纸,那与我是何等的雷同啊。他不知前情后事,只因为有了名字而记起了一些;我有名字,但无论是夏竹还是杨晓风都不真正属于我,我的名字在那思维空间里叫a,简单的发音,像是一个代号一般,其余的人生都是别人为我填写的。

168。不分先后() 
伤感随着思绪流转而来,我将头轻靠在他的肩膀上,也不知是对自己低语还是对他:“我不喜欢a这个名字。”他听到了,侧转脸低了眼帘看我,眉目近在咫尺,他问:“你还有别的名字吗?如果没有,就我给你取一个。”

    心中一动,但张口还是坦言:“有过两个:夏竹,杨晓风。”

    “杨晓风?杨柳岸,晓风残月吗?意境不错,不过夏竹更适合你,就用夏竹吧。”

    我微讶地坐直起来:“为什么是夏竹?”

    “夏天的翠竹,与春莺、秋湖、冬雪有相通之美。而它合适你在于我喜欢这名字。”

    “”

    还以为有什么特殊注解呢,原来仅凭他个人喜好。这一点,像以前的他。我突然察觉到自己已经无意识地在用以前和现在的来区分他了,从心理上表达就是我在接受他的现状。

    突的他又冒了一句:“你小时候待的那个地方,我感觉有些熟悉。”

    我怔了怔,“熟悉?”

    “你那思维空间太短了,环境范围也太小,只看到一块空地,一棵高拔的大树,还有一所房屋。假如给我再多点讯息的话,或许能确定地理位置。”

    我更疑惑了:“你从哪看到大树和房屋了?”我这个当事人都只看到自己小时候坐在一块平地上,抬头仰看着天,其余的视界都被局限了。只听他浅浅道来:“黄昏,在你静坐的前后二十平方米以内都有侧向偏左的阴影,男人视界与你隔离约十米,房屋侧影与树影间隔两米,这些足以说明房屋在你正后方,大树在你右侧方。”

    这一连串数据把我都听愣了,当时在思维空间里,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背影上,根本没留意过地面情况。我又直白地问了个问题:“你怎么知道那时是黄昏?”

    他瞥了我一眼,让我立即感觉自己问了个白痴问题。只听他道:“你的上空范围虽有限,但头顶右侧那么大一片晚霞应该不至于没看到吧。左为东,右为西,夕阳西下,斜影成阳,自然就是黄昏了。”

    我抿了抿唇,暗说还真没留意到那什么晚霞。可能真的是心灵感应吧,若在往常我画影时会很关注这些细节,不至于像他这么神奇地以影判断,但至少不会错过太明显的环境特征。这次我推开那扇门后,第一眼就被孩子背坐的身影给牢牢吸住了,可能在那一刻某根压在最深处的弦被拨动觉醒了。如此,比较愿意相信看到的这个童年人生是真的属于我的。

    想了下后去正视身边的人,有他这个活脑子在这,何不让他为我分析分析那思维空间发生的事。于是我问:“你看过我那段儿时空间经历后,有什么看法?”

    “没看法,枯燥、一成不变的生活。”

    我顿了顿又问:“那你对那个说话的男人作何评价?他与我会是什么关系?”

    这时他侧转过脸来,与我视线相碰,问:“怎么?你也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吗?”我默声点了下头,他突的轻笑,然后沾沾自喜的神态:“与我一样。”

    蹙了蹙眉,不懂他这奇葩的高兴的点。总算他敛眉后浅声分析了:“从男人的声线判断他应该年龄界于35岁到40岁之间的中年人,身高在175到180之间,惯用左手但不一定就是左撇子。多为命令式语句,生活中是个刻板并严谨的人,此习性有他自身的品性,但更多来自于他所接受的理念。你们俩的关系应当是从属关系,他是你的教官或者督导类,你的表现好坏与他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他所处的环境应当是纪律性严明的有组织机构。”

    我已目瞪口呆。

    想听他意见是一回事,可绝没想到他会给我一番如此详细的心理画像,几乎只差了那个男人的相貌,其它所有特征都给出来了。甚至包括这个人背后可能潜藏的讯息纪律性严明的有组织机构!我震撼于此,却更被高城这敏锐的思觉能力惊艳折服。

    自己本也不是无知之辈,有了他的提点,大多数是能分析过来的。就好像年龄是通过声线,身高是通过男人走近女孩挥掌的高度与角度,性格是通过语言。依照他的推断,我的童年是隶属于这么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我叫那个中年男人长官,他应当就是教官一类的身份。在他的管制下训练一些技能,而心理影像是这训练里的其中一项,而且是最特别的。

    可不可以理解为,最初我这项能力只是浅薄的,是在不断的训练之下加强。那么我口中说的照片会是一些犯罪现场的吗?疑问出来时,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犹然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