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七侠五义-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嚏!”熊盼盼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心道:这是甚么鬼地方

    清澈的池水倒映出一张模糊的人脸,头顶倏地有个熟悉的声音道:“你醒了?”

    熊盼盼哆嗦了一记,抬起头道:“你带我来这里做甚么?”

    “笃笃”,赵爵轻叩着池边的包金栏杆,不紧不慢道:“这是我在城东的别院——山水居。你那和尚爹爹此刻怕是带着一帮人,正在王府里到处找你。我岂能让他如愿?”

    “你!”熊盼盼气结,奈何腰间被缚,动弹不得,掬起一捧水朝赵爵泼去。

    赵爵侧身闪过,竟然笑道:“盼盼,我就是喜欢你这爱恨分明的性子。”

    熊盼盼抿紧双唇,怒目而视。

    赵爵绕到她身后道:“盼盼,说个故事与你听罢。我父亲原名赵匡美,是本朝(太)祖的四弟,当年(太)祖与杜太后订下‘金匮之盟’,约定皇位兄终弟及。但赵匡义登基后,听信赵普老贼之言,说我父亲为乳母所生,出身微贱,不配为君。他君臣二人联手,毁去了金匮盟约,又将知晓内情的一干老臣,统统逐出了朝堂。家父屡遭贬斥,寄情山水书画,与南唐后主李煜结为至交。赵匡义气量狭小,容不下前朝旧主,竟然下了一道密旨给自己的亲弟弟,让他用牵机药鸩杀李煜。经此事刺激,家父便患上了疯症,时有发作。赵普乘机再进谗言,诬蔑他专横骄恣,意图谋逆。赵匡义震怒,将家父削去一切官职,禁锢在房州。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家父忧悸成疾,吐血而终,时年不过三十八岁。父亲去世没多久,家母亦是积郁成疾,也撒手西去。直到我堂兄赵恒即位,才将我父亲追复了秦王的封号,又将我从房州遣到了襄阳。我原以为能在襄阳过上几年舒心日子,不想赵祯那小子,满口仁义道德,却接连害死我两个儿子,顺娘伤心之下,亦得了重病不治。”说着,重重捶向栏杆,怒容满面道,“你说!我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这假爹真是其情可悯,其行可诛熊盼盼怔忡片刻,回道:“你叔的做法确实不够地道,可他都死那么多年了,你再跟他孙子过不去,未免也不够地道。再说了,你两个儿子早夭,未必就是你侄子下的手。这年头,小孩子养不大的多了去了,他自个儿都没了三位了,还不知怨谁去呢。你们赵家的事,便是国事,闹腾起来,老百姓都跟着一块儿遭罪。”

    “哈哈哈!”赵爵仰天长笑,“好一个家事即国事!就因为我身在皇家,父母被逼身亡,丧妻失子之痛,就全得忍而不发?寻常百姓遭遇不公之事,尚能击鼓鸣冤,上官府、告御状。为何我的冤屈,却无处可申?我赵爵不服!既然这个世道,无处可得公道,我便自己为自己讨还公道!”

    “你错了!”熊盼盼叹息一声道,“你为父母妻儿,难道那些无辜丧命的人,就不是别人的父母妻儿?俗语有云,天无绝人之路。可见苍天尚对人世间存有悲悯。你为一己之私,却处处绝人之路,独自走到最后,可不还是一条死路?”

    天色已然大亮,初升的朝阳在水面上洒落熠熠金光。赵爵注视着一汪池水,被炫得有些睁不开眼来,举目望向郡王府方向,一道七色彩烟冲天而起,心头遽然一震,随即竟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

    熊盼盼也瞧见了彩烟,喃喃道:“这是,这是”

    赵爵接口道:“这是我与雷英约定的讯号,此烟既出,冲霄楼一役,便是败了。”

    熊盼盼心头掠过一丝狂喜,旋而更觉紧张。

    “阵破人亡。”赵爵用力拍向栏柱上的狮头道,“盼盼,随为父一齐去罢!”

    熊盼盼尖叫:“不要!”

    刹那间地动山摇,浓烈的硝石味薰得她几欲无法呼吸,腰际骤然一松,整个人朝池水中扑去,那池水似乎没有尽头,载着她无休止地坠落,一直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晌,群侠寻遍郡王府,亦不见赵爵与潘盼踪影,待捉住雷英,问明他二人去向,赶到别院,山水居早已被霹雳堂的千斤火药夷为平地。众人一番悲泣,回按院衙门协理善后不提。

    颜查散连夜上表为群豪叙功,约莫隔了六七日,包相亲自携了恩旨,到襄阳慰赏众义士。活着的加官进爵,死去的厚葬追封,除了空海、智化早已离去,丁氏昆仲坚辞不受之外,余下众人,皆得了赏赐,各自散去。

    却说丁兆蕙,翌日苏醒之后,由艾虎口中,得知潘盼遇难的消息,不顾众人拦阻,即刻赶至废墟。遥想当日堵气的那句“你若是敢死,我便敢埋”,不由心痛欲裂。恸哭了一场,为其立下衣冠冢,并在附近结庐度日。包相劝他为君王分忧、为百姓谋福,不要空负一身才学。丁兆蕙却道,并非身在朝堂,才能为国为民。自己近年所做之事,已比有些人一辈子做的都多,尽忠尽义俱是无亏于心,唯一亏欠的,便是潘盼这份情谊。众人感其心意,亦不再多费唇舌,任由他去了。

    熊盼盼醒来,正是冬至,距群侠大破铜网阵,已过去大半个月。原来那一日,赵爵并没有拉她同归于尽,鱼池之下暗藏机关,内有一条暗流直通汉水。她被激流打晕,朝下游飘去,一直飘到汉江附近的一个小镇,才被当地的渔民救起。想来冥冥中自有注定,救她的恰是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年夫妇,偏巧男方还是姓熊。熊姓夫妇捞她上船,带其回家,跟得了个宝似的,悉心照料了十余天,故而熊盼盼醒转,问明情由,便将二老认作干亲。此后,她又在镇中稍加打听,得知襄阳城内乱已平,群侠功成身去,思及失忆的丁兆蕙,心觉不如相忘与江湖,甘心留在小镇平静度日了。

    。。。

    (泊星石书院)

155 尾声() 
渔乡生活,平淡而又温馨。寒来暑往,转眼已近入秋。

    这一日天气晴好,熊盼盼在院中翻晒渔网。倏地门前传来一阵狗吠,紧接着一个女人气急败坏地声音道:“滚开!滚开!叫甚么叫?”

    “阿黄,进来。”熊盼盼走到门口,一手叉腰,一手撑住门扇,面向来人,皮笑肉不笑道,“吴妈,我家的门槛快被你踩坏了。”

    眼前这位吴妈正是小镇上唯一的媒婆,自打盼盼被熊家夫妇捞上了岸,她便三天两头地往小院里跑,半年来,给盼盼说遍了十里八乡的“青年才俊”,愣是没一个能成的。吴妈不见丝毫气馁,相反愈挫愈勇。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以她近二十年的从业经验,早就总结出要想吃好媒妁这碗饭,就得死缠烂打不要脸。

    哼!老娘就不信啃不动你这块硬骨头!

    “哎呦!”吴妈拿定了主意,撩起手里的红手绢,嗔笑着道,“熊家小娘子,为了你的事儿,吴妈都跑坏好几双鞋啦!”

    “是么。”熊盼盼审视的目光,自她肥嘟嘟的脸上扫过,“赶明儿我去镇上的铁匠铺子,给吴妈打双结实的。”

    “小娘子可真会说笑。我今天可是来谈正事儿的,你干爹干娘在家不?”吴妈够脖子踮脚,双眼骨碌碌打转,不住地朝院子里瞟。

    熊盼盼并没有放她进门的意思,勾了勾嘴角道:“干爹干娘上早市卖鱼去了。吴妈的正事儿,留待改日再说罢。”

    吴妈碰了一鼻子灰,面上仍挂着媒婆职业式的谄笑,挥动着手绢又道:“那我就先和小娘子叨一叨。这回说的人家呀,可是襄阳城里的大户,家境殷实,祖上还出过进士呢!这位公子年纪与小娘子相当,生得那叫一个好福相,方面大耳、高鼻硕口,白白胖胖的,可招人喜欢了!”

    看着眉飞色舞、唾沫四溅的吴妈,熊盼盼额际黑线重生:你说得好像一头猪唉

    吴妈见她垂首不语,还以为自个儿一番说辞触动芳心,抚掌得意道:“怎么样啊小娘子?吴妈的眼光可是错不了!”

    熊盼盼扬起下颏,居高临下望着她道:“那个子呢?是不是又没我高?”

    吴妈如同遭人点了穴,愣了半晌,将手绢纳入袖中,腆颜答道:“就差那么一丁点儿”见熊盼盼端着膀子,一脸不耐之色,忙不迭补充道,“人家公子年岁还小呢,至少还能再长两年!”

    熊盼盼朝她扇手道:“那就长两年再说。”言罢,“呯”地一声,合上门扇,回院内继续整理渔网。

    吴妈还不死心,正待拍门再叨上几句,身后传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回头一看,原来是附近的数名渔家女,不知何时涌到了熊家院墙外,个个儿笑得前俯后仰的,都没个站形。

    “吴妈,踩坏了人家门槛,可是要赔的喔!”

    “吴妈!吴妈!你刚才说的那位大户公子,是不是姓猪啊?”

    “缺心眼儿的妮子!”吴妈伸出一根手指头,朝向她们,挨个戳了一遍,悻悻道,“我可记住你们了!以后偏不给你们说媒,让你们个个儿都老在家里,嫁不出去!”

    “哎呀呀!姐妹们,嫁不出去怎么办?”

    “不知道呢,真是急死人啦!”

    几位女郎玩心大盛,一搭一和地跟吴妈唱起了对台戏。

    “哼!懒得理你们!”吴妈瞪了她们一眼,气乎乎地走了。

    众人欢呼雀跃上前,拍门道:“盼盼姐!快开门!媒婆被我们赶跑啦!”

    “盼盼姐!出来耍啦!”

    熊盼盼听出是村里几个玩伴的声音,撂下手中活计,兴冲冲前去开门。刚启开一道门缝,两名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女,就性急地挤了过来,一左一右吊住她两条胳膊摇晃:“盼盼姐,一齐去小镜湖划船罢!”

    熊盼盼抬头看看天色,晴空万里,似火骄阳,不由皱眉道:“大热的天,上小镜湖做甚?无遮无挡的,仔细晒得中暑。”

    两名少女嘤咛一声,撒娇道:“去嘛!去嘛!”

    熊盼盼假意板了张脸道:“云羊,小娟,不许胡闹!”

    二人撇了撇嘴,目光求助似的投向另一位年岁稍大的女郎。

    “桃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