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皇师-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他是黄金家族的旁系,也是如今贵族中血统最高贵的人了,所以由他继承汗位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鞑靼的局势在大明的插手之下很快就稳定了下来,而鬼力赤在顺利继承汗位后的第二个月初,便正式向大明上表称臣。

    称臣的走表是先到了辽东巡抚叶羽的手中,当时叶羽在朵颜温都尔汗宫内乐的开心。

    夜殇见他这么开心,问:“好像事情都按照你的计划在发展,你这家伙可比天气预报还准了。”

    叶羽拿出另外一份奏报,笑道:“好事儿可不止这一件,石头,你看看这个。”

    夜殇拿过那份奏报,只是看了一眼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怎么连瓦剌也……”

    叶羽开怀一笑,道:“早先在攻陷也速的时候我就派阿澈去了趟西蒙古,找到瓦剌的可汗马哈木,跟他谈了一笔交易。”

    “什么交易?”

    “大明帮助马哈木稳固瓦剌的势力,保证瓦剌可以和鞑靼分庭抗礼,而瓦剌则向大明具表称臣,每年上交一定数量的牛羊和战马做朝贡即可。”

    “瓦剌同意了?”

    叶羽理所应当的点点头,道:“马哈木原本是黄金家族的部将,他比鬼力赤还不具备保持黄金家族荣耀的决心,所以他的同意是理所应当的。瓦剌和鞑靼同时向大明称臣,这至少可以保证我大明北境七八年的安稳,对于现在正开始筹备迁都的我们来说,绝对是百利无一害。”

    夜殇总算是放松了心情,她笑着把奏折放到一边,说:“皇上看到这两份奏报后一定会十分高兴的,总算暂时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确实是暂时解决,瓦剌先不算,鞑靼可是从来不缺野心大的家伙,我现在只希望鬼力赤的能耐能大一点儿,多在汗位上坚持一些时候,省得我们又要分出心力来对付他们。”叶羽沉吟了下,继而说道:“对了,我过两天要启程回京一趟,恐怕就要把你和岚琴留下了。”

    “啊?”夜殇先前并未看到朱棣的密旨,惊讶问:“你不是辽东巡抚吗?你回京算干嘛?”

    叶羽耸了耸肩,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北伐之前收到了陛下的密旨,让我解决北境的事情后先回京城一趟,巡抚一职由你暂代。”

    “……”夜殇听到这份密旨之后立刻皱起了眉头。

    叶羽见她皱着眉沉默不语,笑道:“你早年在凉州戍边多年,这个差事对你来说可不是什么难事。”

    夜殇沉吟的看向叶羽,缓缓道:“确实不是难事。但陛下不应该这么认为。”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生劳碌命() 
稍稍楞了一下,叶羽立刻从夜殇的话里明白了她的意思。自己可以确定她能够胜任辽东巡抚,那是因为自己知道她就是蓝磬,就是曾经统领凉州卫戍边多年的蓝家军少帅,没有人会怀疑蓝家的统兵能力。但夜殇不同,她是锦衣卫提督,是朱棣的特务机构,没有人会觉得这样一个人可以统兵戍边。

    叶羽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沉吟着道:“难道陛下看出了什么端倪不成?”

    夜殇想了想,说:“按说不应该……现在还知道我身份的人没有几个,而且都是我最信任的人,在这件事上他们都会守口如瓶。”

    叶羽点点头沉吟道:“也许陛下只是叫你暂时替我盯着,反正这边有岚琴在,他觉得没什么大碍吧。”

    “嗯,应该是吧。”夜殇沉吟道:“反正这边有我和岚琴在,你放心就好。你收拾收拾这两天就准备启程了吧。”

    “嗯,等笙儿再给忽察尔汗王做个复诊的,汗王的病情稳定下来我们就启程。”

    结果,叶羽又在朵因温都尔呆了五天,等到杨雪笙确定忽察尔的病情好转之后,他们才动身返回京城。

    岚琴原本固执的要给叶羽带几个狼女,但叶羽坚持只要有杨澈在身边就好,最后也只能作罢。

    叶羽三人的脚程很快,他们在永乐元年六月初的时候回到了京城,叶羽随身带着鞑靼和瓦剌的称臣奏表,所以他刚刚到京城就直接入宫面圣了。

    朱棣正在东暖阁处理奏章,见到叶羽后立刻高兴的让他坐下,笑道:“想不到你脚程还挺快,我以为怎么也得月底才能到呢。”

    “啊啦,陛下特意下了个密旨给我,我哪里还敢怠慢呢,当然是马不停蹄的就赶回来了。”

    朱棣笑呵呵的站起身,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太急的事儿。”

    叶羽无奈的耸耸肩,“所以果然敬爱的皇帝陛下又有新的差事要让臣去办了呗,臣还真是天生劳碌命,再这样下去我就要考虑提前申请退休了!”

    朱棣说不过他,只是白了他一眼,笑道:“有件事儿朕想来想去,还是你去办最合适。靖难的时候,我们的军队都是以骑兵为主,而盛庸所率领的南军则是以火器为主,我们在火器上也吃了不少的亏。所以朕有考虑,想要让你改良一下目前的军制,制定一个更加方便且具有威力和效率的新型作战方法。”

    “陛下有什么想法了么?”一涉及到正事,叶羽立刻就认真了起来。

    “嗯……朕是想将火器和骑兵相结合,成为一套新型的作战体系,毕竟我们的军队还是骑兵最强悍。”

    叶羽明白了朱棣的意思,他想了想,说道:“好,那我就好好想一想吧。不过,如果陛下认真的想要提高火器的利用率的话,臣倒是想向您推荐一个人。如果陛下诏这个人入京与臣一起策划的,臣认为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哦?是什么人?”

    “云南王,黔国公沐晟。”

    朱棣稍稍一愣,随即便明白了叶羽的意图。

    在大明建国之初,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善于指挥骑兵的将领,这些人率领骑兵作战堪称不世出的奇才,连靠骑兵起家的蒙古人也被他们打得狼狈不堪。

    但那个时候除了他们所指挥的骑兵部队之外,大明还有一个看家本领,那就是火器。

    中国人在发明火药之后,并不仅仅用它制作鞭炮,经过上百年的演化和改进,到了大明的时候,已经开始在军队中大规模使用火器,包括火炮和火铳。明初的开国将领中就有人极其善于使用火器部队。

    黔国公沐英正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对于使用火器的战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那将星闪耀的年代,沐英并不如徐达等人那么耀眼夺目,但他也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将领。

    洪武十四年,他随同傅友德、蓝玉攻击云南,云南平定之后,沐英被朱元璋留下镇守云南。然而这个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永久性的,沐英被封为黔国公,世袭云南王,子子孙孙都负责镇守在这里。

    自此以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在南境,成为了明朝独一无二的异姓王,这一来就是将近三百年,直到明朝灭亡。

    那个时候的云南可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春城和旅游胜地,实际上,当时的云南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少数民族众多,且以造反为日常主要活动项目。在云南那种地方,骑兵一般派不上太大的用场,明军只能让步兵前进,然而那些少数民族却活用了当地的一种特产来对抗明军。

    这种特产就是大象。

    明军往往还没有接近敌人,就被大象踩死。

    克制大象的方法还是有的,沐英准确的找到了这种方法,那就是火器,火铳和火炮不但能够有效打击大象,在开枪时发出的响声还能起到威吓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当年明军唯一可以克制大象军团的方法。

    而沐英也制作出了一种可以克制大象的火器战法。

    这种战法根据敌军大象兵打前阵的特点,将火铳兵列队为三行,发现敌象兵前进后,第一行首先发射火铳,然后第二行、第三行继续发射,在二三行发射时,第一列就可以从容装好子弹,形成完备而持续的强大火力。

    正是凭借着这种战法,沐英彻底平定了云南境内的叛乱。

    而叶羽提出让沐晟来到京城协助自己,自然也是因为沐氏一族对于火器作战的研究和心得都是极其宝贵的意见。

    朱棣明白这其中的关键,立刻爽快的答应,下旨命云南王沐晟入京。

    决定了这件事之后,叶羽终于拿出自己带入宫中的两份奏表,道:“我急着来见陛下,是因为还有一件喜事要赶紧告诉陛下。”

    朱棣接过奏报一看,一瞬间喜上眉梢。

    “好!好啊!想不到你们这次北伐竟然收获如此大!鞑靼和瓦剌同时上表称臣,这可真是我大明开国以来的先例了!三弟,你这次立下了大功,说吧,想让朕怎么赏赐你!”

    叶羽当然明白朱棣如今高兴的心情,蒙古是大明自开国以来最大的心头大患,穷尽太祖皇帝一生都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朱棣登基之后却可以令鞑靼和瓦剌上奏称臣,哪怕只是暂时的稳定,这也已经是足够让他感到荣耀的事情了。

    “陛下对臣的封赏已经足够多了,若一定要说的话,臣想在沐王爷入京之前放个小长假,如何?”

    朱棣想了想,距离沐晟入京大概还得有个小一个月,这段时间没什么大事就放叶羽的假也未尝不可,何况自从自己登基之后他一直忙前忙后的,一直都没时间好好在家里休息,自家妹妹恐怕也要在心里腹诽自己这个兄长了。

    想到这里,朱棣立刻大方的说:“好!朕准你的假了,这段时间你好好放松一下,也在家好好陪陪怜儿。”

    “啊呀!原来陛下还记得臣是你的妹夫么?”叶羽一副大言不惭的样子,“那么臣就谢过陛下的隆恩了。”

    叶羽北上的这段时间,怜香倒是直接搬回了宫里来住,毕竟江月和夏空如今都是住在宫里的,她搬进来后也有好姐妹天天见面打发时间。

    从东暖阁出来后,叶羽直奔飘香宫而去。又有三个月没见面了,虽然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