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皇师-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羽狐狸眼一弯,再次露出招牌式的笑容,“二哥放心,到时候小弟去你府上白吃白喝,你可不要嫌弃啊!”

    朱四大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我求之不得!好了,大哥三弟,我先回去了,咱们后会有期!”

    丘福说道:“你路上千万小心!”

    朱四点头道一声“好。”便转身走了。

    那黑脸青年瞥了丘福一眼,眼中微微有些诧异的神色,却没说什么,紧跟在朱四身后离去。

    不远处的树上拴着两匹骏马,朱四走过去牵起其中一匹白色的良驹,翻身上马,策马离去。

    两匹骏马一前一后的跑在路上,马背上主仆二人一路无话。

    待到进了文明门,朱四勒了下缰绳放慢步子,轻声对黑脸青年说道:“朱能,夫人可有着急?”

    那叫朱能的黑脸青年催马快步上前答道:“昨晚您彻夜未归,夫人虽知您去处却依旧有些担心,今早迟迟不见您回府,不得已才派属下前来相寻。”

    朱四点头道:“好,我知道了。对了,府里最近没有什么事吧?我昨日回来又匆忙离开,还没来得及细问。”

    朱能说道:“四爷放心,一切安好。只是,道衍师傅前日入府见您,那时您尚未回来,道衍师傅便先行回大庆寿寺了。”

    朱四露出些许诧异,沉默了一下最后说道:“嗯,我知道了。”说完便不再多言,双腿一夹马肚子,稍稍加快了步伐。

    二人一路向北平城深处走去,越往前行人烟越稀少。

    待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前才勒紧缰绳,府前有两排侍卫把守,见是朱四二人,齐刷刷跪地行礼:“参见殿下!”

    朱四二人翻身下马,早先脸上的笑容早已收敛,他点头淡淡的说道:“起来吧。”他又扭头对朱能说道:“你亲自去趟大庆寿寺,请道衍师傅过来!”

    朱能低头道:“是!”

    朱四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府里,宫前的侍卫这才起身将马牵走。

    烈焰下,行宫的砖瓦显得异常刺眼。大门上的金字匾额更显的金光夺目,上面气势辉煌的三个大字“燕王府”。

第六章 感激() 
回到燕王府的朱四,不,应该是燕王朱棣,刚刚进府就直奔王妃居住的坤德殿而去。

    朱棣十六岁时便娶了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徐仪华为妃,至今已有十一年之久。徐仪华美丽温柔,聪慧贤淑,婚后二人举案齐眉,朱棣很敬重自己这位嫡妃,至今都未另娶侧妃。

    来到坤德殿门口,里面传出声音,朱棣微微一愣便放慢脚步听着里面的动静。

    一个微显苍老的声音响起:“王妃娘娘,今年年初北伐大军屯军通州,后经北平城进攻庆州,其间咱们燕国提供军粮二十万石,大大超过了原先的计算。”朱棣微微一愣,听出这是王府长史刘韬的声音。

    另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王妃娘娘,王爷一向本着宽仁治民的政策,燕国内所有百姓,在上交赋税的前提下,每户每年都会得到五斗粮食的补助。但今年北伐燕国消耗巨大,臣略略估算,恐怕拨不出那么多粮食了。”这是王府典簿葛诚。

    朱棣皱了皱眉,北伐巨大的消耗在他的计算之内,但却没想到对自己的封地影响如此之大。

    沉默了片刻,朱棣刚想迈步走进去,却听见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正是王妃徐仪华,她声音沉稳温柔:“二位大人所虑我都知道了,只是殿下外出尚未回府,况且殿下为北伐之事操劳良久,实在不宜在让他为这等小事烦心。”

    徐仪华略一停顿,刘韬苍老的声音便响起:“王妃娘娘,北伐之事自然是大事,但后方钱粮之事也不可等闲视之啊。老臣恳请娘娘转告王爷,事不宜迟,应早早拿出解决的方案。否则拖延下去,恐生祸事。”

    徐仪华的声音再次传来,依旧是沉稳温柔,没有丝毫慌乱:“老大人所言甚是,这社稷上的大事我一个女流之辈也插不上嘴,但这王府里的家常小事我还是说了算的。我有一计,不知二位大人可愿一听?”

    那两人的声音一起传来:“请娘娘赐教,臣等洗耳恭听!”

    徐仪华轻笑一声说道:“燕王府每年俸禄里的粮食达五万石之多,抛去分发给王府上下官吏的俸禄余下来的粮食也依旧绰绰有余。待会儿我便传王府的点仓正使过来,待我问清楚府里的存粮之后再作打算,如果不够,我会命典膳节约用粮,除了殿下的伙食,全府上下以我为首一切从简。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二人待要回答,门口却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就这么办吧!”屋子里的人下意识的向门口看去,只见一个一身墨绿色长袍的青年负手而立,英俊的面孔线条刚毅,不是朱棣又是谁。

    屋里的人立刻跪下行礼:“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仪华也起身走到朱棣面前,轻轻行礼道:“殿下回来了?”

    朱棣原本清冷的面容在徐仪华走到跟前的瞬间变得温和,他脸上露出笑意,点头道:“嗯,回来了。”他扭头对跪在地上的大臣和下人说道:“都起来吧。”

    “谢王爷。”

    朱棣伸手拉住妻子的手,走到正中座位上坐定,抬头说道:“王妃和二位大人适才所说本王都已听到,事情原委本王也已知晓。”

    刘韬拱手说道:“如此,还请王爷早做定夺。”

    朱棣轻扯嘴角说道:“王妃适才不是已经替本王说了?二位大人且去传本王的命令,着燕王府点仓正使清点王府库存钱粮,抛去今年王府上下的用度,余下全部用来弥补北伐提供的钱粮。如若不够,今年王府上下包括本王在内,膳食一率从简。”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是微微一愣,徐仪华立刻劝阻道:“殿下,您是金玉之体,膳食不可缩减……臣妾认为……”

    她话还没有说完,朱棣就抬手制止了她:“不必多言,本王身为藩王,便该当事事以辖地百姓为先。况且只是拨出多余的部分,平日的膳食太过奢华,也是时候改改王府上下过于奢侈的风气了!本王治下一向严谨,更当严于律己,如此上行下效,方可造福社稷。”

    刘韬听完这话立刻感动的行礼道:“王爷有此心,实是我朝社稷之福,百姓之福。王爷旨意老臣这就去办。”

    朱棣颔首示意:“有劳二位大人了。”

    刘韬和葛诚一同拱手行礼道:“臣等告退。”说完退出了坤德殿。

    目送二人离开后,朱棣挥挥手叫屋内的下人们退了出去,他扭头凝视着身旁的徐仪华,一时无话。

    眼前这个女人已经退去了大婚前初见的青涩,一晃神的工夫,朱棣仿佛又见到十多年前那举止得体却难掩一脸青涩的少女。

    如今十年过去,曾经优雅得体的将门千金早已出落得愈发仪态万千。每每一同进京面圣的时候,父皇都对这位儿媳妇赞不绝口。

    今日的事情,更告诉朱棣,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徐仪华为自己默默分担过很多事情。

    他们的婚姻虽然更多的是政治色彩,但朱棣对这个女人是感激的,爱她么?有多爱?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是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

    轻轻握上徐仪华的手,朱棣柔声说道:“仪华,谢谢你。”

    徐仪华偏头问道:“殿下何出此言?”

    朱棣笑了笑,紧了紧握在手中的妻子的手,轻叹道:“谢你的默默奉献,谢你的夫妻情意,唔,还要谢你为我生了这几个聪明可爱的孩儿。”

    徐仪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笑得朱棣俊脸一红。见他如此,徐仪华止住笑意,轻轻回握住朱棣的手:“夫妻本为一体,殿下的厚爱,臣妾都看在眼里。臣妾身为王妃,所做之事,于公是为百姓安康,于私是为夫君分忧,桩桩件件都是分内之事。臣妾毫无怨言,也请殿下千万莫要言谢。”

    朱棣脸色越发柔和,他轻声说道:“桩桩件件都是分内之事,但这桩桩件件却也都非易事。炽儿和煦儿到了上书房的年纪,燧儿才半岁,女儿们又都需要你照看。如今我一心想为百姓谋福,也劳夫人操心,实是苦了你。”

    徐仪华微微一笑,表情坚定:“臣妾心甘情愿!你我夫妻一体,殿下若再如此,莫不是要和臣妾生疏了?”

    朱棣心下感动,颔首道:“好,我不再说便是。”他微笑凝视着徐仪华,眼前女子没有沉鱼落雁的姿色,却蕙质兰心,温柔体贴,看在朱棣眼里实是风华绝代的美丽女子。

    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朱棣吸了口气说道:“今日外面天气正好,夫人可愿与为夫同游花园?”

    徐仪华掩口轻笑,颔首道:“遵命,夫君。”

    朱棣携着王妃一同在王府里散步,盛夏时节,府里的花草开的正盛,一派鸟语花香,让人赏心悦目。

    二人在莲花池旁并肩赏花,徐仪华突然想起什么,紧了紧朱棣的手说道:“对了殿下,两个月前您带回府的那位江姑娘,如今还住在咱们府里,您临走前嘱咐臣妾好生照顾她,昨日您回来臣妾都还没来得及跟您提起。”

    朱棣微微一愣,想起两个月前外出狩猎时确实带回来一个昏迷不醒的年轻姑娘,随即恍然道:“瞧我这记性,倒也忘记了。怎么样?这两个月来,她可还好?”

    徐仪华点头道:“殿下放心,江姑娘身体恢复的很好。只是似乎很奈不住性子,受不了一直在府里呆着,时常让幻灵陪她出去。臣妾见她每次都是辰时出去,晚饭前必返回,也便由着她了。”

    朱棣点头道:“我不放心的并不是她的身体,而是其他。”

    徐仪华有些意外的看向他。

    朱棣见她面露疑惑,笑笑说道:“这姑娘来历不明,身份可疑。这才是我不放心之事。我救她之时她身上的衣着很是奇怪,绝不似中土女子。北平地处边疆要塞,如此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