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逊色于汉阳兵工厂,单月产能也达到7。9毫米口径步枪一千八百支、枪弹一百三十万发、各类炮弹七千六百发、手榴弹四千六百枚的水平。

    但是靠这种军火产能,是无法支撑起救世军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的。

    河南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因为直系的意外崩溃导致失去政府控制,匪患横行,几乎是乡乡有匪,村村遭灾。吴子玉辗转回到湖北后,重新收拾残部,挥戈北上剿匪,虽然夺回了各个大中城市,但是却始终未能有效控制其他地区。尤其是山山水水之间无处不在的匪患,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扼制。

    挡住北伐军第一次北伐攻势后,深感自己兵力不足的吴子玉,决定在河南征兵扩充。结果差不多成了难民世界的河南地界,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救世军就招收了近五万名新兵。与其饿死,还不如当兵混碗饭吃吧,不要说难民,就是很多吃不饱的土匪都散了伙,溜下来参加救世军的扩编。

    几个月不到,救世军的部队已经扩编成了十五人的庞大规模。脸都吓黑了的玉帅,大骂手下那些疯狂的招兵官员,赶紧下令停止招收新的兵员。

    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着落,招收三四十万大军有个屁用,难道集体去跳长江游泳吗?尤其是新扩编的十万人手,连一杆步枪都没有,总不成用木头棍子去打仗吧。

    这段时间,重新回到救世军的两所兵工厂一直在加班加点,拼命生产军火枪械。但是不是因为原材料不足,就是因为新手太多,甚至是电力跟不上,事故频发。即使勉强达到了最高产能,又发现了很多枪械弹药的质量问题,忙乱得一塌糊涂。

    事实上,两大兵工厂全力开工,也无法在一年之内将新扩编的军队武装起来,何况原来的五万救世军老兵部队中还有少部分也是缺枪少弹的。

    不仅是简单的步枪和子弹的问题。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也可以生产驳壳枪、75毫米野炮,甚至仿制英国人的斯托克斯迫击炮。很有意思的是,也许是钢材质量不行,中国人仿制的这款旧式迫击炮,不仅重量超重达到68千克,口径也变大了成为82毫米,所幸弹重也增至3。8千克,最大射程2。8千米。

    但是这些军械的产量只能用一个词语来表示,惨不忍睹。月产量最好也不过是以两位数来计数的驳壳枪,其他都是以个位数来计数的。

    枪弹还好说,毕竟兰州机器局的生产线在不停地生产着同样口径的汉阳造用圆头弹,完全可以在军火市场直接购买。但是枪械就不行了,德国人的兵工厂还在苦苦挣扎,即使有精力完成遥远国度的军火需求,也没有能力运到中国了。

    从来对外来干涉者横眉冷对的吴子玉,毫不留情地怒斥了日本人和苏联人的特使,对自己的后台势力英美两国也是没有什么好眼色。毕竟当初的直系军阀,真正和英美眉来眼去的是已经倒了大霉的曹锟,而不是有些孤芳自赏的吴子玉。

    这样一来,救世军只能依赖于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的低下产能,缓慢提供队伍发展的军械弹药了。

    广东政权第二次北伐即将开始,冯玉祥阎老西又蠢蠢欲动,救世军没有时间来等待这批正在加班生产的军火了。

    陈安忽然出手相助,只是让骄傲的吴子玉一阵子心里不舒服而已,很快还是释然了。双方的秘密协议在彻夜谈判后终于达成。这是一个改变各方势力对比的重大协议,北方军依然没有插手国内军阀混战,但是陈安却插手了。也不知道,这种形式和北方军插手有什么区别没有。

    也许知道这位昔日的北洋精英对接受别人援助有些不高兴,陈安让人从阶州带了一本军事教案给汉口的救世军总部。

    玉帅很快收到了这本修饰简朴的北方军基层军官教案,很是稀奇不已。

    有些不以为意地翻开一看,教案居然也有序言,而且写得竟然是北方军建军的历史。吴子玉一愣,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第一段赫然写得就是当初在辽东,一名戴着眼镜的睿智文人,一名穿着破旧衣衫的北洋精英军官,和北方军一番元老之间的热血碰撞,那是一段激荡回肠的璀璨日子。

    彷佛又看到昔日那群铮铮铁骨的老兄弟影子,吴子玉也有些眼角湿润了。接下来的一段,在北京的北洋军官冒着天大风险,偷书赠友的行为赫然在目,这本匆匆抄就的军略居然成了北方军建军的基础方略。

    呵呵呵,吴子玉忽然眉开眼笑地傻笑起来,当初真是好胆识,好眼力呀。有些熏熏然的玉帅,兴致猛地上来,居然摇头晃脑地开始背诵起新军营制饷章中的大段大段,当年为了抄它可是花了一番心血呀。

    骤然闻到背书声,外边护卫的士兵大吃一惊,立马蜂拥而至。

    玉帅抬起头来,很是大度地一挥手,“出去吧,没事,没事。”心情看来真的不错呀,些小的疙瘩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第一批上岸卸货的北方集团军火,就是足足可以装备一个满员师的武器装备,而且这个标准是相对于北洋旧制是明显偏高,以至于跑出来看军火的很多军官吃惊不已。

    好家伙,这些煞气腾腾的庞大军火,居然只是北方军所谓轻装师标准配备?几名觉得已经见多识广的军官咂舌不已,差点就有些恍惚了。

    玉帅听说当天的议论后,只是冷哼了几下,说了一句,“这个轻装师是指我们自己,不是北方军的轻装师。按照他们的标准,轻装部队可是全部使用汽车前进的,因为弹药多得带不下了。”

    听到这话的军官,顿时都张大了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

    这批军火中,光是标配刺刀的7。9毫米汉阳造步枪就有六千多支,还有数百挺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数十挺7。7毫米口径维克斯重机枪,还有一批国内军阀最喜欢的7。3毫米口径驳壳枪。自然也少不了配备炮兵营的国内仿制型82毫米斯托克斯迫击炮二十四门,法国1909年式75毫米山炮十八门,以及哈奇开斯1916年式37毫米步兵炮十八门。

    至于弹药,则是后续的军火船源源不断地从长江上游送下来。

    结果这回连故作镇静的吴子玉也差点吓傻了。

    军火船送来的只是一个轻装师的弹药储备吗?差不多就快够整个救世军使用好长一段时间了。

    汉阳造使用的圆头弹,是按每支枪五个基数进行补给的,也就是三百发子弹。而实际上,救世军下面的作战部队,步兵携带子弹数量根本没有达到一个基数六十发的标准,能有二十发就算是不错了。

    也是因为国内兵工厂的现有子弹生产线,都只能做到大规模生产7。9毫米的圆头弹,而圆头弹是难以被轻重机枪使用的。以至于陈安干脆,直接将北方军即将淘汰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和维克斯重机枪,连枪带弹一股脑卖给救世军。

    轻机枪每挺配弹五千发,重机枪每挺配弹一万发,均是五个基数的标准。五个基数,也是国内通行的弹药补给月基数。

    估计考虑到吴子玉的部队汽车没几辆不说,马匹也不见得有多少,后勤能力实在有限。除了37毫米步兵炮依然按照每门炮五个基数三百发炮弹配置之外,其他火炮和迫击炮都按照两个基数一百二十发炮弹进行配置。

    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弹药箱,踩着脚下足够人手四发的手榴弹木箱,还有旁边堆得像小山般的法式钢盔,据说连马夫都有一个钢盔,吴子玉嘴角不停抽动着,神情都恍惚起来。

    该死的陈安,按照这种标准,等救世军十二个师全部武装起来,即使你只要成本价,我也要破产了,哭笑不得的玉帅心里咒骂不已。

第四十六章反苏浪潮() 
不止是吴子玉有些目晕的感觉,当潜伏在汉口的各方间谍将收集到情报送回各自老板那里的时候,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雨亭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如果按照轻装师的想法武装救世军的话,每个救世军整训完成的轻装师,不仅达到一线步兵班每班都有一挺轻机枪,而且还保证每个步兵连都一个重机枪小组、每个步兵营都一个迫击炮小组,甚至步兵师直辖的炮兵火力至少是两个齐全的炮兵营。

    弹药充足,兵种齐全,马步工辎炮各兵种该有的基本都有,而且能保证每支枪都有刺刀,甚至所有士兵军官都有钢盔,这在当时国内军阀势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只要手下的士兵军官不是笨蛋,估计要打垮一个如此的轻装师,需要安国军亦或是北伐军至少三至四倍的部队拿命去填吧。因为缺少军械,国内军阀的步兵部队,经常需要混装大量的大刀武器,更别提轻重机枪的大规模列编了。

    难怪骄横一时的日本人,始终没有再更为强悍的北方军手中讨得了好去。

    与当年举全国之力编组的北洋六镇精华相比,除了还是少了一个炮兵营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老北洋六镇除了二旅六团步兵外,还有一个三营的骑兵团和一个三营的炮兵团,以及辎重工兵各一营。

    而吴子玉的轻装师,集群的炮兵倒是只有两个营,但架不住二门仿制迫击炮编制的迫击炮小组一上来就是十二个,总体的火力强度事实上比老北洋六镇还要强。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吴子玉除了心中滴着血向尼森公司付着巨额的成本价之外,还不得不另外掏腰包向尼森公司购买了一批载重汽车和汽油。那些弹药辎重,已经超出了所能收罗到的蓄力运输量了,只好购买汽车了。

    吴子玉痛快而又揪心地签字付款时,忽然有了一个明悟,估计这次又给陈安耍了。救世军今后习惯这种军械装备后,仅凭手上的两个兵工厂显然是无法满足的,那又只好再出钱向尼森公司购买了,到那个时候估计就不是这个慷慨的成本价了。

    又是一条大鱼,自动上钩了呀。

    实际上,陈安和吴子玉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