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镜湖烟波浩渺,一去十数里。
哗啦的两声响,波光粼粼的湖面突然相继冒出两个人来。
“这是哪里?”
王麟浮在水面上,四处眺望,发现他们游来的地儿不是想象中的目的地兰陵渡码头。
一旁顶这个圆溜溜光头的小和尚也是一头雾水,地面上他都是个不认路的路痴,何况是不辨方向的十里平湖。
千年老妖在黑风林盘根错节,陆路就是死路,聂小倩为两人安全着想,让他们潜水逃生。按聂小倩的意思,由王麟领头,往兰陵渡码头方向潜游。
本以为王麟是本地人,应当认得水路,没想到到头来也是两眼一抹黑,游了好长一段时间,竟然不知游到哪个地儿去了。
“先上岸。”
最终还是小和尚眼睛明亮,看到湖岸就在不远。
两人内功深厚,但泡在冰冷的水里已有大半个时辰,再继续下去,铁打的身子骨都受不了。
上了岸,两人没有立即动身,而是盘坐在地运功调息,不一会儿,周身水汽蒸腾,片刻功夫就将身上湖水蒸干。
在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上,王麟观察了一遍周遭的环境,说道:“我认出来了,前面不远应该就是枫林驿,有落脚的地方,我们且去过一个晚上。”
一路逶迤,走了小半个时辰,转过一个山头,火光终于出现在了视野之内,就是王麟所说的枫林驿所在。
小镜湖水通村驿,茅店斜月飐酒旗。
远远的,便能听到斜挑在外的酒旗迎风猎猎作响的声音。
枫林驿是前朝废弃的驿站,因着方便过路人,在驿城原址上建起来了几座酒肆茶坊。
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选择在这里落脚的过路人不少,不过此时已是二更时分,大部分已是睡下。
只有一条狗,在王麟与小和尚走近时,当门吠影。
酒肆的大门还开着,疏灯倚壁,青影摇光,显得很是清冷。
正靠着案桌一点一点打着瞌睡的店小二,听得犬吠之声,勉强抬起头来,揉揉眼睛,看见王麟与小和尚两人,不情不愿的站了起来。
王麟与小和尚从中午出来,到现在小半天,滴水粒米没有入口,中间又是几番奔波辗转,早已是饥肠辘辘。只是夜已深,酒肆的厨房里虽然不至于只剩下残羹冷炙,但好的新鲜的吃食已经是没了。
“有能填饱肚子的,尽管热了拿上来就是。”王麟对店小二说道。
他们一个是少林俗家弟子出身,吃惯了粗茶淡饭,一个云游僧,有时候两三天没有东西落肚,都只是寻常,是以从来不挑食。
吃饱喝足,两人到各自的房间里就准备歇息。
清风悠悠,万籁俱寂。
“他半个时辰之内……落脚,我想……奈何取他性命……定金……”
正在打坐,心境通明通达八方的小和尚,突然听到蚊蚋般的人声,丝丝缕缕断断续续入耳。
下毒,谋害人命,黑店?
小和尚心念一动,人已是到了窗边上,然后眨眼间就悄无声息掠出了窗外,双脚一搭,钩住屋檐,吊在半空。
但还没等他循声寻迹而去,声音就消失了。
又过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小和尚耳听得再没有声息,就要去王麟那里提醒他。
叮铃铃……
突然从店外,远处传来若隐若现的铃铛声。
旋即酒肆周边林子里宿鸟惊飞,门前黑狗狂吠。
动静如此之大,小和尚不由寻目望去,只见直道上,数条人影走来。
近了仔细看时,那几条人影,一个个头带厚厚黑色纱罩,遮住了整个脑袋,身体僵直,浑身上下,死气缭绕。
领头的是一个干瘦道士,道士左手执幡,右手持铃,一晃一晃,领着那些毫无生人气息的人影行进。
“天一赶尸?”
见多识广的小和尚脸色微变,连忙屏息凝神,守住内气不外泄。
干瘦道士并无进酒肆落脚的意思,只冷冷看了酒肆一眼就领着群尸继续赶路,不一会就消失在了夜幕里。
“大师?”
已经睡下的王麟听到窗子轻响,一下子坐了起来,看到小和尚翻窗而进。
小和尚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就将刚刚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这似乎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没多久,夜未能眠的小和尚与王麟听见外面传来谈笑之声。
“周文王访太公知味停车,汉萧何追韩信闻香下马。师兄,这家酒肆看着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周文王访太公知味停车,汉萧何追韩信闻香下马,是这家酒肆的对联。
“两脚踏翻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师弟,你的口气也不小啊。”
“师兄,这你可就误解我了,师弟想要的,不过是长歌笑饮江湖酒,乘风御剑傲人间。”
随着谈笑之声,两个青白道袍,背负长剑,英姿勃发的年轻道士步入酒肆。
“师兄,郭北县那使御剑术之人,会不会就是师伯?”
“一切都还只是江湖风闻,那未必就是御剑……有人来了,谨防六耳。”
“当然,师兄,我们不是偷偷下山来寻找师伯。而是修万卷道书,不如行万里路。”
两个道士说话间,一辆马车堤哒驶来。
第六十章 一触即发杀气腾()
马车才曝露在酒肆的灯火之下就吸引了店里所有醒着的人的目光。…
因为赶车的是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而少年身上携带着三把**,腰间一把,背后两把。
他斜躺在车前,神态备懒,他在马车停下来后才如梦初醒一般,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从马车上滑了下来。
少年下车,掀开车帘布。
“又在车里看书,若是把眼睛看瞎了,看你以后怎么嫁得出去。”少年说着从马车上抱下来一个一脸病容的黄毛丫头。
“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呗,那我以后就以看书为生好了。”黄毛丫头说话时,颇是不舍的将手中的书合了起来,露出封皮上的“梁祝”二字。
“真不懂你么这种小丫头,一个情情爱爱的故事,还看得废寝忘食,早知道就不买书了。”
“你得空了就看的那《笑傲江湖》,还不是写情情爱爱故事的聂大家写的?”
“是吗,原来还是同一个人写的啊。”
“哼!”
刚刚招呼完两个道士的店小二,回头看见又来了一个带着如此多兵刃的家伙。
店小二年纪不大,但迎来送往五六年,知道这般少年人,江湖经验浅,偏生心气高,爱面子,喜欢意气用事,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所以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打起精神来伺候,生怕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少年,招来血光之灾。
“听两位客官口音,不是江南人氏?”
“黄河另一边,大山的那一头,草原上来。”
“难怪客官看起来有些不一样,客官要吃什么?”
“三更半夜的,有什么好吃的,下两碗面来,要快。”
“客官要吃什么面?”
“阳春面。”
在等面上来的时候,少年那明亮得仿佛星辰闪烁的眼睛看了不远处,凭栏当风喝酒的两个道士一眼,回头与那黄毛丫头小声说起话来。
少年给少女斟了一杯热茶,颇有些懒洋洋的说道:“叶叶,我已经打听过,这枫林驿一过就是郭北县地界,兰若寺就在郭北县里头。本以为跑这么远的路,会有很多艰难险阻,没想到一路上如此顺利,却是来得早了些。”
黄毛丫头叶叶喝了一口热茶,苍白的面容似乎多了一丝红晕,精神头也像是好了一点,沉静的答道:“吴岚,距离盂兰节还有半年,哪里只是早了一些。”
少年吴岚听了不禁有些尴尬的讪笑:“这不是计算略有误差嘛,不过来得迟不如来得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来得早了,留给你治病的时日岂不是更充裕?”
“可那兰若寺里的得道高僧不是有治病规矩,要到每年盂兰节那天才出关的吗?”叶叶柳眉微蹙着,担心的问道。
“寺庙里的和尚是吃素的,你家少爷我这三把刀可不是吃素的,他们要讲规矩,你少爷我的刀就另立规矩。你又不是不知,这一路来行程万里,若不是我手中的刀够锋利,哪会连一点耽搁也没有。”吴岚解下身上三刀,啪嗒拍在桌面上,信心很足的答道。
“客官,你们的阳春面。”
少年少女说话间,店小二端了两大海碗面上来。
叶叶看着那在她眼里,与小脸盆大小无异的海碗,面带愁容的说道:“哪里能吃得下这么多面。”
吴岚笑道:“你吃不完,我吃啊。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少爷正长身体呢。”
“这几年你吃得倒真不少,只是最近一年,好像没怎么长个。”
“没长个吗,怎么我觉得鞋子变小了。”
“走得路多,光长脚去了。要是这样长下去,以后变成大脚怪怎么办?”
少年吴岚被小侍女当面戳穿了个子不够威猛不够长的事实,顿时有些气恼的瞪了叶叶一眼:“你的话要那么灵,不去当算命先生,实在是可惜了。”
叶叶很有理有据有力的反驳道:“可是算命先生都是男的啊,我是女孩,不方便抛头露面。”
少年的刀固然极是锋利,然而在口舌上比不上自家的小侍女锋利,眼见辩不过少女,他立即有些不甘心的转移了话题:“食不语,专心吃面。”
吴岚想要用面来堵住叶叶的嘴,但他的筷子刚动,还没来得及夹起面条就听见有人在耳边说道:“小心面里可能有毒。”
面里可能有毒?
吴岚心下一紧,下意识伸手牢牢握住了叶叶的手臂,阻止了叶叶将夹在筷子里的面条送进口中。
香气扑鼻的面食近在眼前,却吃不到嘴里,叶叶愕然问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