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往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绝对不愿意把这里交给中国,他必须把中国军队阻止在现在多山的边境,只有难以进攻才对苏联有利。

    斯大林认为中国如果不在领土上妥协,那么就只能用远东的领土去换了,反正失去了不冻港那么那边的战略意义就不重要了,因此就算要把贝加尔湖地区的领土交换也可以忍受,反正只不过是暂时交给中国保管而已。

    顾维钧认为这一点应该能够接受,如果一点都不退让苏联要是真的不谈了,对中国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顾维钧道:“可以,但是巴尔喀什湖地区土壤肥沃,如果要换的话,你们必须拿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上游地区的领土来交换,否则我们还是要巴尔喀什湖地区的领土。还有那边有多少领土,这边虽然不如那边肥沃,但是你们走的时候不准破坏那里的财务。”

    布察尔布舒夫斯基蛋疼的道:“好,”中国方面是不会让步了,那么他只能从战略上尽量争取对苏联有利的格局。

    经过一周的争吵,中苏两国达成协议,中国放弃对巴尔喀什湖地区的领土要求,另外苏联也不愿意唐努乌梁海地区落入中国之手,本来苏联要求中国军队退到阿尔泰山以南,但是顾维钧拒绝了,最后大家以目前的实际占领区为准,剩余的领土则那贝加尔湖地区的领土来补偿。

    而在外兴安岭地区,双方以外兴安岭、乌第河为界,以北书苏联领土,以南是中国领土。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西的领土广大领土归中国所有。

    另外条约签订后一个月之内将领土交给中国,苏联人必须全部撤出这些地方,同时不得破坏这些地方的任何东西,具体由中苏双方派人监督。

    斯大林原本还想在半年内,最低限也要三个月内,但是顾维钧坚决不同意,最后改为一个月,顾维钧知道什么叫夜长梦多,现在不是中国求他,自然不能任由苏联人乱来。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并没有提出以后都不得对对方提出领土要求之类的词语,后来大家都认为中苏双方都对对方不怀好意,现在签订这份条约不过是缓兵之计,中国能够不用武力拿回属于自己的领土自然不可能不答应,而苏联肯将这些领土交给中国主要是从持续恶化的国情考虑,也是缓兵之计,一旦苏联稳住了局势,或者打败了德国,到时候中苏战争必然爆发。而后来的德黑兰密约也证实了这一点。

    条约签订后,虽然盟国还是忐忑不安,但是从中国那股寸土不让,不出卖任何一点利益的固执劲当中,他们又不得不相信中国可能是真的只想拿回那些失地,对苏联没有别的领土要求,否则大可以在很多事情上让步,必然不要求苏联撤走所有的苏联人。

    而德国方面,王汉章告诉他们,计划依旧,他们也就放心了。

    日本方面有些吃不准,现在讲和了,那对日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日本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对于华夏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影响了,继续保持关注。

    而中国国内则是一片沸腾,能从又臭又硬的毛子手中拿回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确实是不容易,虽然不是通过战争手段,但是想要让别人把侵占你的领土还回来,至少你得有那个实力,否则人家凭什么要还给你。

    今天苏联归还这些领土,见解的证明了中国的强大,民众自然高兴了。

    斯大林看到那份协议并没有说什么,一切都是经过他的允许的,现在苏联军队应该先将怒火发到德国人身上,以后在报仇。而在斯大林的安排下,苏联的政工人员在军队当中宣扬对中国的仇恨。原本对斯大林不满的声音也逐渐的被仇恨所淹没,大家都认为斯大林这么做也是为了苏联着想,如果遭受两面夹击苏联也就不存在了。

    亡国奴的下场绝对不会好的,如果想要报仇就先打败德国人,到时候再找中国算账,连本带利要回来,于是苏联低迷的气氛当中有高涨起来,大量的男女青年放下空军参军势要报仇。

    对于苏联来说安置他们并没有什么问题,一些苏联人表示愿意成为中国人,但是被拒绝了,这些人可是祸害,每一个苏联人都是间谍,除非整个苏俄并入中国,否则这些移民是最危险的的恐怖分子。

    中国军队先后有五十万开进这一地区,首先接管了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苏联人在紧张的撤离。

    而中国政府也在紧张的移民到这些地方,在肥沃的领土也要人去开发、也要人去驻守才能永远守住这里。

    满清不允许汉人移民在东北地区是这里丢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因为这里没有人,所以沙俄肆无忌惮,所以中国今天不会在走上这一条老路了。

第158章 英、日的灭印计划() 
尼赫鲁在日本的帮助下几经波折现在逐渐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不过他还不知道印度很快就会在英日的阴谋下亡国灭种。

    上次说道尼赫鲁不听话,日本人对此十分的不满,日本人希望被征服地区就算不能直接成为日本的国土也应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尼赫鲁仗着一开始日本没有控制他,因此他在各个方面都坚持独立自主,尽力摆脱日本的影响。

    现在印度已经建立了一套简单的军工企业,虽然生产不了什么重型武器,但是在轻武器方面问题不大,再加上缴获和日本的援助,尼赫鲁现在拥有军队一百多万人,这就是他的本钱。

    日本人现在在印度虽然被印度阿三所推崇,但是也仅仅实在感情上,实际上日本人在印度可以做生意,但是很多方面也是有限制的,跟在中国完全没有办法相比,所以日本人非常的不满。

    日本人在部署澳大利亚战略的同时,也在部署南亚战略。日本人的的意思很简单,在中国他已经吃了中国人多的大亏,这次他决定通过一些手段彻底消灭印度人,这种特殊手段就是细菌武器。

    之前在泰国实验效果十分显著,搞的印尼和菲律宾都死了差不多一半的土著,当然那也是日本人后来有意控制,要不然情况就要失控了,现在日本人可以说牢牢的控制了这些地方。

    在印度日本人也打算这么干,印度人虽然多,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日本强行灭掉尼赫鲁政府,虽然有那个把握,但是这样无异于把印度人推到了盟国那边,到时候日本人在印度会再一次饱尝什么叫人民战争了,所以日本人决定既然是敌人,那么就彻底从精神上和肉体上彻底的消灭好了。

    日本人的计划是调集兵力跟盟军展开殊死大战,到时候必然会死伤很多人,然后日本人就会将他们研制的细菌释放出来,伪装成是死人太多造成的瘟疫。当然情况允许的话他们还会嫁祸给盟国,当然主要是英国人了。

    如果事情成了,根据他们的计划3亿多印度人留个一亿就可以了。事情成了之后,不管是前一种成了还是后一种,到时候日本人再出来救援印度人,那么印度人一定会对日本人感恩戴德,那么推翻尼赫鲁政府也就没有人能够反对得了日本了,而后印度就将永远为日本所控制。

    日本人的这一计划可行性也是非常的高,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在基历1940年普查的时候达到了3亿7千8百万人口。

    从王汉章将雅鲁藏布江的印度人口赶走之后,再加上战乱,印度已经损失了大约2000万的人口,相对于3近四亿人口来讲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国收复失地后的领土面积在1300万平方公里左右,领土虽有变动,但是国土面积已经达到了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

    现在的印度还没有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戈西河以东的地区已经归了秦国。原本没有归秦国的时候印度的面积为380万平方公里,现在大概在360万平方公里左右,还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

    但是中国地形复杂,很多地方养不起那么多人,比如新疆拥有大量的沙漠,西藏地区海拔太高,土地贫瘠,外蒙古太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就算中了下去,也只能种上一季,而且产量也不会很好。

    印度则不一样,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强,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里的农作物也像东南亚一样是一年三熟,当然他们的纬度是一样的,还有青藏高原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另外就是这里百分之七十五的国土都可作为耕地实用,比中国要高得多,中国这么大的领土面积全部开发了,其耕地面积也不会超过印度的一半,所以印度才能养的活那么多人口。

    日本人自然也看重这一点,没有复杂的地形地貌、耕地多、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如果日本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养个十亿日本人也不是问题。

    为了占据这片肥沃的领土,日本人的计划是势在必行的,这个计划得到了包括裕仁在内的所有日本高层的同意。

    而英国人此时的想法与日本人不谋而合,原本英国人是希望印度像一战时期那样为英国提供战争所需要的物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如今不但计划落空了,而且可以说是偷鸡不成到赔了两只鸡,印度不但没能为英国提供多少物资,反而要英国倒贴物资,还损失了十几万英军。

    英国人现在已经承受不住这种损失了,在加上现在苏联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如果英国在继续耗在印度,那么苏联一亡,下一个自然就是英国了,英国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