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往事-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相差太远,如果没有办法克制日本的海军,陆军再厉害也奈何日本不得。

    陈绍宽现在说的就是迷惑日本人,让日本人犹豫不决,然后拖延时间,只要搞定了毛子,到时候就算日本不来,王汉章也会带着百万大军一劳永逸的干掉小日本,将亚洲,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所有领土、领海、领空纳入华夏民族的怀抱。

    宴会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陈绍宽和山本五十六宛如世交一般谈天说地,期间不时相互敬酒。

    宴会结束,歌姬也看过了,陈绍宽表示要回去了,山本五十六提议中国海军在日本留宿一晚,但是陈绍宽表示这次是来打仗的,不能贻误战机,山本五十六表示理解。

    山本五十六将陈绍宽送到直升机边上,然后观察了观察直升机道:“果真是好东西。”

    陈绍宽想了想道:“山本先生,不如送我去海边吧!”

    山本五十六知道陈绍宽的意思,表示道:“那就不客气了。”有这种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直升机,山本五十六如何会错过。

    等登上直升机,山本五十六细细的观察着舱内的环境,不过看不出什么,他自能感受直升机渐渐的飞起来,然后朝中国海军飞过去。

    日本的人群并没有散去,码头上还在给中国舰队运送物资,全部弄完大概还需要3个小时,直升机在岸边降落,将山本五十六放下去。

    山本五十六跟陈绍宽寒暄告别便坐着汽车返回,对于美国人提供的航母,山本五十六是没有兴趣的,中国的舰队当中巡洋舰都是美国人造的,所以对于造舰上的优势,山本五十六是相当的自信。

    看着山本五十六远去的身影,看着码头的日本人看着直升机羡慕嫉妒的眼神,陈绍宽露出一丝鬼魅的微笑。

    山本五十六返回招待处,从侧房钻出来几个日本人,为首的正是日本天皇,还有东条英机等人,他们一直在隔壁偷听陈绍宽说话。

    山本五十六恭恭敬敬的将黑星手枪双手奉给裕仁,“陛下!”

    裕仁拿着枪观察了几下,虽然感觉确实不一样,但是他是天皇,没必要纠结这些东西,免得让下面的人笑话,他将枪递给了东条英机等人。

    东条英机等人心中对枪赞叹不已,但是嘴上却不说什么,只是冷漠的看看而已。

    裕仁对山本五十六道:“山本卿,你对中国人怎么看。”

    山本五十六道:“不知道陛下说的是哪方面?”

    裕仁冷冷的道:“全部!”他心里当然不高兴,日本原地踏步,两年前还是任人欺凌的中国一下子科技这么强大,又是飞机大炮,优势突击步枪、直升机的,能让他不嫉妒不恨吗?

    山本五十六看出裕仁的想法,他道:“陛下,中国人今时不同往日,不过这一切都是那个王汉章,如果没有他,中国不会有今天,但是现在对付他也已经晚了,中国什么都发展起来了,另外华夏不是一国,而是分成了三国,我们对付一个国家已经没用了,所以搞乱中国也不能让我们获得优势。”

    “从中国的科技来看,他们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于我们,很多东西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德国人也没有,我们暂时不知道王汉章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技术。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王汉章从德国弄来大量的犹太人,不知道中国的这些科技是不是跟这些犹太人有关。”

    裕仁道:“犹太人?”

    “对,犹太人,德国的集中营里关押者控制区的几百万犹太人,但是王汉章却在将这些犹太人接回华夏。而犹太人当中有大量的科学家,像爱因斯坦等都是,根据我们的情报,王汉章首先从德国运回来的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有技术人员,他们应该已经运回几十万人了,按照王汉章的做法,恐怕欧洲的犹太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已经全部运到了华夏。”

    “按照比例,在欧洲被德国关押的犹太人大概有700以上,按照比例十万八万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是有的,所以王汉章应该已经把犹太人的科学技术人员全部运回华夏了,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华夏立马可以扭转技术上的劣势。如果以一带十,两年多来,他们应该为华夏培养了几十万人才了,我认为华夏的这些先进的东西应该是出去这些犹太人之手。”

    裕仁冷冷的念道:“犹太人,”不久又道:“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难道没有想办法解决吗?”

    山本五十六道:“陛下,我们自然想要阻止,但是没办法,而且想要阻止的不但是我们,还有英美,运送犹太人的船在盟国的殖民地港口补充燃料时,盟国也想将这些人救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不愿意离开,就连英美的犹太人劝他们离开,去美国或者英国,并且提供工作以保障他们的生活,但是这些犹太人都不为所动,他们也没有被束缚,看起来是像自愿去华夏的。”

    裕仁点点头,嘴里念叨道:“自愿去华夏!”

    东条英机道:“陛下,会不会是中国人胁迫的!”间谍的事情一直都是陆军在干,他现在必须推卸责任,免得裕仁责怪。

    裕仁不冷不热的道:“已经没有关系了,”对于裕仁来说眼下研究出怎么对付美国和华夏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看裕仁不在追究,东条英机暗松了一口气,实际上裕仁现在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中国那么团结,所以才两年就强大了,他们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迅速强大自己。将犹太人纳入华夏就是其中典型案例。

    裕仁现在太佩服王汉章了,好大的魄力,如果王汉章不这么做,那么中国军队没有今天,事实上也如裕仁所想那样,王汉章的想法再多,但是不是科研人员出身,讲不清道不明,自然也形成不了产品,更没办法量产。有了十多万犹太科学家和技术工人,一切变得就简单多了,另外这些犹太人还能为华夏培养无数的人才。

    王汉章这么一招直接让中国的科技水平提前了二十年,如果不是王汉章这么干,那么中国大概要二十年才有今天中国的科技水平,因为培养人才实在太漫长了。

    犹太人的科技人才是千年以来在欧洲积累下来的,他们是欧洲各国的宝贵财富,欧洲近代文明的发展、犹太人的多灾多难造就了这么一大批科学家,王汉章说二十年已经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了,真正的大科学家不是20年能培养出来的,这需要几代技术的积累,需要几代科学技术的氛围才能培养的出来。

    看看后世中国,成立了60年又培养了多少真正的大科学家,国内有几个在科技上得过诺贝尔奖呢?貌似没有,所以这些给了王汉章很大的刺激,虽然王汉章看不上诺贝尔奖,但是这个代表着世界最高成就的奖项,在中国国内居然没有人得过,那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一些什么。

第192章 罗斯福之死() 
受到刺激的裕仁现在迷茫了,之前他也领教过中国军队的厉害,也看到了中国军队是如何打败日本从来不曾打败过的苏联军队。

    想来想去他也没有个头绪,因为他根本不能直观的看到日军和国民革命军的差距,并不知道双方的战斗力是怎么样的。

    即便裕仁是日本的天皇,他所知道日军的战斗力都是被夸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当然他也是知道日军喜欢夸大的,只是平时他对此充耳不闻罢了。

    “山本卿、东条卿,你们对帝国未来的战略有何看法?”

    山本五十六跟东条英机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这次他不打算抢话,让东条英机先说。

    东条英机没有客气,他说:“陛下,不用担心,帝国不是那种小国家,不是中国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中国的那些武器确实不错,但是帝国跟中国是隔海相望,中国的海军坚持不值得一提,相信山本君他们能够轻易的干掉中国的海军,没有海军中国的陆军再多,也无法对帝国构成威胁。纵观历史,要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海军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的,要建造现代化的军舰更不是一下子的事情,技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时间,就算有技术,有熟练的技术工人,要建造比如航母在内的军舰也需要1年多或者更长的时间。”

    “再看那个什么突击步枪,和直升机都是小物件,我们只要能搞到技术图纸,很快就能造一堆出来,帝国雄厚的技术人才储备不是小小的支那能比的,帝国的人才何止十万八万呢!”

    山本五十六也附和道:“东条君言之有理,中国人的那些东西或许厉害,但是在技术上并不难,我们在陆地上跟他们不接壤,他们的人口优势要大打折扣,他们不可能光着屁股游到日本,游到菲律宾的。”

    裕仁给他们两一说,心中豁然开朗。一点都没错,日本只要保持强大的海军,中国在未来二十年是难以超越的,至少十年内是没办法超越的,十年的时间内日本就有足够的时间消化菲律宾等地,在科技方面日本本来就比中国强,有了十年的时间日本必然更加的强大。想到这里,裕仁安心了不少。

    不过本着以防万一的心理,裕仁还是希望早点解决澳洲的事情,裕仁道:“美国那边怎么样了?”

    东条英机道:“陛下,美国人坚持让我们退出澳大利亚。”

    裕仁气愤的道:“没门,退出澳洲,我们不就面临两线作战了吗,朕不希望帝国要面临这种不利的局面,德国人的下场已经说明了两线作战的下场,帝国只有七千万人,美国和中国加起来的人口几乎是帝国的十倍,要是帝国被夹击,帝国必败无疑。”

    东条英机道:“那就开战吧,我们不能再等了。”

    裕仁点点头,山本五十六想说什么最终没有张嘴,日本控制的地方看似很大,但是都是零零碎碎的岛屿,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大陆,所以庞大的澳洲是日本赖以生存的寄托,同时那里丰富的资源也是日本必须的,石油到底有没有现在还不知道,但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