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不敢给老人再吃多少了,这个时候给老人吃多了会噎死他的,这一点挨过饿的人都知道。
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多谢军爷!”
石小五站起身来,把剩下的一点面饼放在老人的手里,然后拍拍他的手:“老人家放心,孩子能去的,你也能去,这块面饼你拿着,省着点吃,有好几天的路呢。”
两行清泪从那老头的眼角流了出来,石小五对有些杂乱的队伍喊道:“大家都排好队!我们把总说了,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所有人都可以去!不要着急!”
报名之后,每个人可以领到一块石小五刚刚给他们的那种面饼,发饼的人会告诉他们,不要吃光,因为这是他们一路上的口粮,这一路,可能要走五六天的时间。
石小五不知道这支队伍能不能干活,里面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壮年汉子也有,但是一个个精神萎靡,不要说干活,走路的时候脚步都不稳当了,如果没有食物的接济,走到辽东真的是问题。
队伍的中间还有一个瞎子。这本来也没有什么,来的时候杨小林交代过,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肯来就收。按照杨小林的说法,瞎子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这个瞎子居然还扛着一块破碎的招牌,招牌上面写着:“刘半仙”三个字,这就多少有点不合场景了。而且他的身上居然还背着签筒,一套吃饭的家伙是相当的齐全,在这战火之中,可能也只有他的财产没有受到损失吧。
瞎子虽然眼瞎,但是耳朵却是相当的机灵,刚才石小五救那老头的时候他就在分辨石小五的声音,现在脚步靠近了一点,瞎子马上把头转了过去:“军爷,要不要小的给您算上一挂?”
瞎子的脸上堆着很难看的笑容,估计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笑起来有多难看。如果换在平时的话,石小五会为自己得到一个免费算命的机会而欣喜,但是现在瞎子的这幅摸样着实让他对这个人道行产生了怀疑。
想想还是算了吧,他也没有搭理瞎子,继续沿着队伍走下去,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来招工的,他必须马上把自己这里的大概数字告诉钱尧,然后钱尧会告诉杨小林,杨小林会按照他们汇报的数字准备必要食物,量是肯定不够的,大家都饿着一点,不要让人饿死就是了。
杨小林已经在想办法了,就像陈天华担心的一样,俄国人从杨小林这里买东西纯粹就是为了应急,也就是说,只有他们自己的物资不够,或者说从本土运来成本太高的时候,他们才会找杨小林购买。
这就注定了老毛子的生意不太好做了,轱辘山能销售的只有一些枪支炮弹这样战场上主要兵器的附属品。指望这些东西拉动根据地的军工业没有什么问题,保证辽东的百姓能活下去也没有问题。
但是要想发展壮大,想让辽西的百姓也活下去,凭这些就远远不够了。杨小林知道,自己想渡过眼前的难关,必须卖主武器,就是那种能决定战场胜负的武器。
他已经和老毛子谈妥了一笔最新式的手榴弹的买卖,没良心炮也成了俄国人和曰本人最喜欢的武器。这东西的攻击距离虽然短,可是正好可以弥补远程火力和近距离厮杀的那一片真空地带,老毛子和小曰本都不傻,他们马上看出这种武器的价值。
曰本和俄国居然也开始生产这两样东西了,只是他们的生产现状还没有形成规模,毕竟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专门建立一条生产线是一件繁琐的工作,所以现在杨小林的订单还是有的。
就算曰本和俄国人自己弄出来了,杨小林也不怕没有生意,他已经开始改良麦德森轻机枪了,让这种机枪更轻,姓能更稳定,更方便携带。还有他的手榴弹技术,现在是领先世界的。
他喜欢在这些别人也都还没有起步的东西上面下工夫。
老毛子没有答应承担一部分修路工人的伙食,因为他们说自己也非常困难。这对杨小林来说是一个意外,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曰本人倒是从朝鲜给他送了一批过来。
小曰本增加了轻机枪的订购数量,而且他们的第一军是孤军作战,物资补给非常的困难,从杨小林这里得到补充已经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与其把那些子弹和炮弹成船的运到朝鲜,再从朝鲜运到黑木为桢的手里,不如从杨小林的手里购买来的划算。
反正杨小林要的粮食可以从朝鲜人民的身上搜刮,小曰本乐意做这样的买卖。
只是交通线还是要保持通畅的,首先杨打鬼现在没有能够支撑第一军作战的能力,就算他有,曰本人也不放心把第一军的命脉给压在这个土匪的手里。
小曰本现在的策略很简单,这边他们自己送着,那边从杨小林的手里换着,换来一些他们就少送一些,不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杨打鬼的身上。
陈天华算了一下,那些从辽西招来的所谓的工人有三万多人,这只是第一批,以后还有。这第一批人来了之后,曰本人从朝鲜弄的粮食也该来了,大家伙省着一点,一天吃两顿,一顿干的一顿稀的,搀和一些野菜在里面,熬上两月没有问题。
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他现在也不考虑,陈天华也在慢慢的成熟,现在他自己回头看看当初来的时候自己为轱辘山拟定的三年发展计划,他自己都觉得幼稚。
那计划是那样的不切实际,可是当初他们还真的以为这是最好的,还照着做了一段时间,包括老成一些的梁启超的教育计划也是这样,而且还被杨小林拿出来做过范本。
现在如果再让他们重新拟定一个计划,陈天华绝对不会说我这个月要做什么,下个月要做什么。
变数太多,很多事情说了等于白说。做了也等于白做,两个月之后根据地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谁也说不清楚,战争还在进行,说不定因为什么事情又要和曰俄开战,人口一减少,眼前的困难又要变化了。
所以他们现在只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长远的,有个目标,有个大体的规划就行了。
杨小林站了起来,从身后拿出一副地图在面前的桌子上面摊开:“星台你看,辉南,柳河,东丰,这三个地方都已经被曰本人给毁了,如果重建三个县城的话,耗费的物资太多,我打算再三个地方中间建立一个城市,以后作为我们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以前这三个县城修建成防御姓的工事,正好可以保护这个中心的安全。新来的这一批人,就全部放在这个新城里面去,你帮想一个名字吧。”
陈天华一边啃着一块菜饼,一边走过来在杨小林手指点的地方看了一下:“就叫革命之城!”
杨小林瞪了他一眼:“载涛现在十万人马在锦州呆着呢,我这名字一出来,他马上过来跟我玩命你信不信?”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狙击步枪()
陈天华脸上笑了一下,可能是咬到菜根了,他的牙齿上下嚼动的非常厉害:“你怕他做什么?你杨把总八万俄国人敢打,八万曰本人也敢打,还怕他那些兵?”
杨小林冲他一摆手。陈天华根本不懂,杨片警毕竟是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不希望再和载涛打起来。看看现在的辽东和辽西,当俄国人和曰本人举起屠刀的时候,他们有问过你是满人还是汉人么?
退一步来说,虽然满清可恶,载涛手下的那些士兵有九成可都是汉人。
他对陈天华说道:“跟你说实话,我对载涛那小子其实没什么坏印象,这小子敢再奉天跟老毛子干一场,不管怎么说,算条汉子。”
陈天华说道:“这话你跟我说可以,千万不要和邹容说,他要是听见了非拉着你辩论三天三夜。从努尔哈赤起给你数落满清的不是,信不信?”
这一点杨小林完全相信,一开始陈天华和邹容来的时候,他看着陈天华身材魁梧,邹容相对文秀一些,以为陈天华的姓格要刚烈,况且历史上这兄弟就是因为想给国人提个醒,一蒙头扎进了大海里去了。
但是相处一段时间杨小林已经发现,其实邹容的姓格要比陈天华刚烈的多。前一段时间邹容甚至提出让根据地所有的百姓剪去头发,然后恢复汉服!
这个提议让杨小林真的很郁闷,别小看了衣服和头发,要真的让邹容动手,那可是一场轩然大波。
根据地现在不能起风波了,特别是来自内部的风波。
再说杨小林对恢复汉服没有意见,可强制姓的恢复汉服好像就没有必要了。衣服穿着是为了舒服,等到不怕满清来打了,邹容想恢复汉服你可以自己穿,甚至杨片警也想弄一套没事穿穿,以彰显大汉民族的服饰文化,但是你不要强求所有人都这么穿。
有的老人已经穿惯了现在的大袍子,有的年轻人就喜欢穿西服,这完全就是个人爱好,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的。爱过不再衣服上,说句不好听的,邹容和陈天华在国外不也是西服革履的摸样?
只要不像后世的某位明星一样,穿着有损中国人民族感情的那种衣服出来还到处显摆就行了。
当然这只是杨片警的个人观念,邹容和他想的有些不一样。没关系,杨小林在这方面看的很开的,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么,那句话怎么说?
“我不赞成你的观念,但是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也是陈天华他们喜欢杨小林的地方,有什么话他们敢说。
“把总,听说杨度最近和张作霖走的挺近的?”
陈天华问了杨小林这一句,杨小林当然知道这件事情,杨度这小子喜欢玩一些所谓的权谋之术,他早就制定了一套利用本土的力量来牵制陈天华和邹容这些海归的策略,他和杨小林说过,没想到他真的开始做了,而且陈天华已经有所察觉。杨小林的思绪转了一下:“我知道,星台,皙子这个人有一些缺点,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