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李氏二子李世民,就是佛门推举的天下明主,虽然他现在还是布衣,面看到佛门帮助李世民四处扬名么,“济世安民”不知道传播了多少年,现在终于忍不住了,李家二子帮李渊拉皮条,迫使李渊反隋。又是效杨广旧事,想要李世民得国不正,也好日后控制李世民。
有人说,静念禅院富丽堂皇,也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建起这座佛门圣地。慈航静斋的尼姑却是多次出入静念禅院内院,也不知避讳。
有人说,慈航静斋碧秀心之死,多有蹊跷之处,据说原本拟定的人选是梵清惠,用她来拉拢石之轩,扰乱石之轩的心智,最后不知何故,人选变成了碧秀心,而碧秀心为石之轩产子之后,即魂归地府。
也有人说,慈航静斋历代行走,个个貌美如花,与各方豪杰才俊,交情不菲,戴发修行,却处处同人暧昧。
也有人说,慈航静斋这一代行走,更加貌美,气质神圣若仙神现世,已然拉拢了不少豪杰才俊,投靠了李家二子。
林志宁的行踪,无人查知,但随着他一路前行,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谣言,不断散播。
虽然有人看的出来,这是有人刻意散播谣言,为佛门找麻烦,但知道一些详情之人,总还是对佛门,对李二,心中埋下了一颗钉子,而这,林志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七十二章 揭露()
在一家客栈的上房中,林志宁如同曾经在中学来的一幕,自己仰躺在床上,双手围拢,拿着一把酒壶,运功深吸一口,那酒液如潺潺水流,落入口中,满意的咂咂嘴,眼睛眉毛早已弯成月牙。
他知道慈航静斋几百年的清誉,不是他这几句谣言就能给毁了的,他也知道天下人,还是认同善于作秀的慈航静斋。但他也知道,即便是谣言,说的人多了,即便不信,心中也难免怀疑,再没有往日的尊崇。
何况天下有心人太多,有野心的也实在不少,那些诸子百家门徒,那些道门高士,那些野心家们,面对能够打压佛门声望的机会,他们能够保证不落井下石,已然难得,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佛门壮大,看着佛门扶持的人那般容易登上帝位。
林志宁这次做的很小心,他不能让人看出来,这些谣言都是他散播的,不是怕麻烦,而是太多人知道他跟佛门的恩怨,他不想要白白忙活一场。
所以他凭借着绝世轻功,特意在很远的地方露了几面。所以他现在很得意,很兴奋,因为他在客栈投宿之时,已然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即便是惧于佛门威势,特意压低了声音,但是议论声到处不绝于耳。
在客栈中美美的休息了一晚,听着走卒贩夫们的议论,林志宁突然又来了主意,这样的流言,终究也不能对佛门有多大妨害,天下佛寺占地极广,藏污纳垢不在少数,只需大庭广众之下揭露几处,配合着流言,绝对能让佛门头痛一阵的。
想到此处,林志宁不再多待,他深知打铁要趁热的道理,不能让佛门将舆论压制在去做,不能给佛门喘息的机会。
林志宁承认,自己小看了佛门的狠毒,佛门的贪婪,以及佛门的污垢。他并不是特意了解那间佛寺的背景,也没有特意去调查过,但当他见到之时,即使见多识广的他,脊背也隐隐发冷。
那是一间中等大小的佛寺,规模远远比不上白马寺、静念禅院,但也是三进辉煌的殿宇,鎏金的佛像高有丈许,富丽的壁画也显是出自名家手笔,门廊檐柱都是上好稀缺的木料,连佛前的檀香,都是顶尖的材质。
庙里的和尚们,上到方丈,下到普通沙弥,都是一副慈眉善目,如同供奉的佛像一般的慈悲善念。
若是不去深究这富丽堂皇的庙宇由来,不去探寻这慈悲之下的嘴脸,这绝对是一处安宁祥和的清净之所,这些人也是慈悲为怀的高僧大德。
但是当他们看到林志宁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不是林志宁突然大开杀戒,也不是他们觉察到林志宁不怀好意,而是他们自己露出了丑恶的嘴脸。
善于察言观色的知客僧,并未被林志宁眼中的淡漠吓退,这样一位衣着虽然不甚华丽,但是相当考究的年轻公子,不从他身上榨取一些财务,他怎能甘心。
可惜他算错了林志宁的来意,林志宁不是来上香礼佛,也不是来游历观赏,而实实在在来寻晦气。
因此他们的下场就可以预料,即使他们觉察到不对,护寺武僧持刀带棒围上来,也没有解除他们既定的命运。
香客们看到有人来佛门清净之所,还待骂上几句,喝止林志宁的妄为,却不想来人实在不好对付,为了让他们看的清楚,林志宁也并未开启杀戮。
以他的手段,方丈大师如何能够抵挡,在香客们愤恨的目光中,他们自己变得目瞪口呆,然后勃然大怒,看向这些往日里崇敬的高僧,只有无尽的愤怒以及杀念。
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财物,堆叠一人高的地契,还有后厨宰杀的牛羊,也只是让他们失望,有些愤怒,但当他们看到满仓的已经发霉的谷物粮秣,密室中衣衫不整的女子,看到密室中累累白骨,理智在这一刻崩塌,看向佛子们的目光变得渗人。
天下纷乱,民不聊生,即使那如山的金银,堆叠的地契,也还可以说是香客信徒为求佛祖保佑,粉饰金身。但佛祖要发霉的谷物何用,要衣衫不整的女子何用,要那累累白骨何用。
信仰的崩塌,失去亲人的悲苦,粮食发霉的痛心,在这一刻爆发,高高在上的佛祖,也化解不了这样的仇恨,佛像被推到,寺庙被焚烧,佛子们被愤怒的人群,生生分而食之。
林志宁看着自己导演的这一幕,虽然看到食人有些恶心,但他绝不会去阻止,民众的愤怒需要发泄,他可不想为佛门背负麻烦。
静静的看着发泄愤怒的香客,林志宁一眼不发,这些都是他们自找的,按照佛家所言,种恶因得恶果,如此而已。
他相信,这样的佛寺,天下绝不仅仅是自己偶尔碰到这一间是如此,比这更加污秽,比这更加贪婪狠毒的数不胜数。
林志宁觉得很痛快,既能发泄了自己私怨,又让天下人看清佛门的面目,还有比这更加舒爽的事情么。
他继续前行,不让慈航静斋那帮道貌爱然的尼姑感觉到头痛,他决不罢休。(。)
第七十三章 炫耀()
梵清惠最近确实很头痛,她觉得最近没有一件顺心的事情,先是静念禅院一役,佛门损失惨重,了空禅主封闭山门,但佛门各宗群情激愤。她好不容易压下佛门内部分歧,最为倚重的高手宁道奇,却开始闭关修行,连人在哪都找寻不到。
紧接着,她还没喘过气来,佛门苦行一支的高僧却一去不返,连生死都不知。然后就是对佛门,对慈航静斋不利的传闻,到处都是,让她连来源都找寻不到。这些都还不是最严重的,最近天下佛寺好多都被信徒捣毁,藏污纳垢再也掩藏不住,这才是对佛门最大的打击。
在这了空禅主封山,情势越加复杂的时候,她越加感觉独木难支。
梵清惠的头痛,林志宁并不知晓,如果知道,他一定大声称好。敢于几次三番找自己麻烦,若不付出一些代价,怎么可能。
依旧是那个装饰典雅,充满自然意趣的安乐窝,林志宁同鲁妙子相对而坐,两人喝酒谈天,好不愉快。
每当林志宁谈起这段时间为佛门找麻烦,鲁妙子总是拍案叫好,这也是林志宁总是愿意同鲁妙子高谈阔论的原因所在。鲁妙子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物,他傲骨天成,他真诚而毫不做作,他同宁道奇交好,也同“邪帝”向雨田是至交好友,同傅采林也是交情甚笃,这都不是他两面三刀,而是他本身的魅力,让天下这些杰出人物,都对他心存敬意。
林志宁本身其实做的很少,他只不过去了三家佛寺,巧合的是,这三家佛寺没有哪一家是干净的。剩下的,已不用他在四处奔波,那些感觉自己上当受骗的信徒,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
而这天下,从来也不缺少胆大妄为之徒,至少江淮杜伏威,就是其中之一,或许他也是将争夺天下看做一场游戏,但他从来都不缺乏魄力。江淮军势力范围内,他直接下达命令,将各寺僧众驱逐,将佛寺金银财物据为己有,更是将每家佛寺的龌蹉之事,公布天下。
一些自感不会得到佛门支持的势力,也将麾下所辖佛寺一一清查,在获取了大批金银财物,谷物粮秣的同时,也将自己处在一个受害者的地位,获取天下人的认可。
此事若是单单林士宏等人来做,天下多半还是不信,因为他们本就是出身魔门,但各地信众,各方于魔门无关的势力来做,却将佛门的声望一时打落谷底。
梵清惠气的跳脚,却无可奈何,天下佛寺众多,她也不能保证这些同道没有藏污纳垢,没有坐下这些恶事。
鲁妙子高兴的喝着酒,即使伤势痊愈他也没有这般高兴,他原本还担心这个亦徒亦友的人物,惹上佛门,落得身死道消。现在他已经不用去担心了,武功智慧手段都不缺,即使对上佛门又如何。
可惜了,他畅饮中时常感叹,这么一位让他喜爱非常的人物,偏偏却不能成为佳婿,他要为秀珣找的,是能倚靠一生的男人,而不是在他之前就能破碎虚空的天才。
他已经毫不犹豫的相信,林志宁必定能够在他临死之前,就能破空而去。他朋友遍天下,即使天资才情如向雨田,也没有林志宁这般武功。而坐在自己眼前畅饮的林志宁,虽然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个高手都像一个普通人,这反而让鲁妙子更加相信,林志宁是彻底找到了自己的道途。
想到这里,鲁妙子更加乐不可支,也更加烦闷,自己居然教出一个破碎虚空的弟子,这话说出去谁信。难得自己看的过眼,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