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氏外戚-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说的哪里话!之前小弟见子义八百里奔回临淄,也要说服家岳援助大哥你,足可见大哥也应该同子义一般是个忠义之人。小弟同家岳最为佩服的,便是这忠义之人。左右大家都是为大汉效力,徐扬二州又是友邻,小弟又是天子所封之征东将军,辖青兖徐扬四周兵事,也正该助大哥你讨伐贼寇保境安民。何谈一个谢字!太见外了!”秦旭佯装不悦的说道。那神情,简直是恰到好处的演绎了一会被人误会的大好人的委屈之色,让刘繇一时间都有要自我批评的感觉了。

    “那愚兄就厚颜承贤弟这个情分了?只是吕温候那里……”刘繇试探的问道,刚刚秦旭说的的确是好听,也让人感觉热血沸腾,但毕竟秦旭后头毕竟还有个吕布。世人传言吕布这般那般的不好,又是弑杀又是寡恩少义什么的,刘繇还真是有些不太放心。

    “大哥你放心就是!家岳之前虽然在世人眼中有过这样那样的不堪名声,但多是耳听为虚之事,大哥也当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家岳是公认的天下第一猛将,曾经又为国之大义而屈身侍奉过国贼董卓,世间多的是小人不知此中真相,又嫉妒家岳的偌大名头,方才以讹传讹,有了如今的名声。其实单单看青州近两年从公认的多山少良田的疲敝之州转为人口近两百万的大汉屈指可数的富庶膏腴之地,便足可见传言实不可尽信!”秦旭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给吕布“洗白白”的机会,颇有些后世在公司开会时,给手下业务员洗脑的风采,见刘繇听得连连点头,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再说了,上次子义之事虽然机缘巧合之下碰上了徐州之事,但也终究是无功而返,也常让家岳扼腕认为有愧于子义和大哥你。这番又有了这机会,还不答应的痛快才怪。不光如此,待驱走了逆贼,还大哥你的基业之后,即便是同大哥守望相助,亦或是在大哥你兵力不足时,替大哥暂时防御一下荆州、山越或许会来的暗袭,估计也是不在话下!”

    “那感情好!哎呀呀,愚兄都不知道该如何谢过贤弟了!”得知扬州复归有望,刘繇被秦旭这一番貌似在理的话说的欢喜的头昏脑涨,丝毫没有注意到秦旭话语中留下的“钉子”,没口子的道谢起来,打好了腹稿之后,却是“遵从”了秦旭的建议,直接向刘协开口说道:“陛下!许昌兵将负有护卫陪都之责任,前番就有武亭侯秦使君遇刺之事,绝对不可轻动!至于扬州之事,陛下并非无可用之兵,莫非陛下忘却了秦征东乃是徐州刺史么?”

    “什么?!”刘繇的话说的明白,正如秦旭刚刚所言,征东将军的确是主管青兖徐扬四周兵事,主征伐叛逆,剿灭贼寇之责任。可以说扬州之事,对于秦旭的“职责”来说,正对口。

    刚刚秦旭同刘繇拉关系之时,曹操同黄琬争吵正处于白热化,几番退让之下,见本是“主角”的秦旭,正优哉游哉的同身旁刘繇说话,自己却要和这老黄头扯皮,却是已经有了几分后悔自己多事,早知道秦某人答应的这么痛快,自己干嘛嘴贱搀和进来吸引仇恨呢。

    而黄琬则不再同曹操干吵架,好像不认识秦旭一般,一双浑浊却仍旧犀利的眼神,也从曹操身上转了回来,盯着刚刚让自己下不来台的秦旭,竟是神色复杂的点了几下头,倒是让人捉摸不透老头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五六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上)() 
未央宫外!刘繇唯恐秦旭反悔一般,开口直接向刘协“举荐”了秦旭。并且还特地点明了秦旭的“必要”性。

    徐州刺史,征东将军!徐州同扬州毗邻,两州共享大江之水,守望相助这个词,是可以站住脚跟的。更何况当初为了平衡几大救驾功臣而封秦旭的所谓征东将军,却的确有主青兖徐扬四州剿贼讨逆的“功能”的,现在被刘繇一口叫破,倒是显得刚刚黄琬同曹操的争竞,没了几分意思。

    “秦卿,你……”刘协眼神复杂的看了眼刚刚争得脸红脖子粗,现在却是好像没事人一样的黄琬和曹操,目光再次将注意力放到了正一门心思摆忠臣“泡死”的秦某人身上。秦旭一副重伤初愈的模样,加上略显瘦弱的身躯和微皱的眉头,以及挺得笔直的腰杆,大汉版高大全的形象简直在刘协心中诠释的淋漓尽致,年仅十四岁的刘协不由得又想起了在那个夜黑风高,四面皆是败兵暴徒,自己和董贵人只能窝缩在马车之中茫然无助之时,便是眼前这个同样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就那么随意的挑起了车帘,将两人救出“火海”的场景。

    “陛下!臣为大汉徐州刺史、征东将军!现有私据神器而立国之逆臣在臣治境之左,等闲视之即是我等汉臣之罪!秦某年幼,出身卑微,未曾读书,但也常听家岳骠骑将军温候奉先公教诲,早有以死报国之志!虽然眼下隆冬并不适宜出兵,但为国家计,徐州上下两万余兵士,愿为大汉为陛下效死!”秦旭纵情的彪着演技,直把刘协哄的差点眼泪都要流出来,嘴唇也在微微颤抖着。而曹操、黄琬及一众朝臣也是眼神复杂的看着貌似演的过瘾的秦某人,一个个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使得未央宫前一片寂静。秦旭见好像自己的“表演”火候不大老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索性又加了一把火,朗声道:“臣……另一个岳父,中郎伯喈公常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有义尽,所以仁至!正礼兄视秦某如手足,为弟着又岂能眼见着大哥被二贼欺辱?绝非家岳奉先公所奉行的仁义之道。”

    “奉先公?吕布?三……三姓家奴?平日间竟然会给秦旭讲这些大道理?骗鬼呢吧?还有蔡伯喈,前番在长安时就因为要报答董卓的知遇之恩,在因为董卓身死天下皆喜之时,却反其道而行之的当街痛哭以谢,差点让王允弄死,竟然还不悔改,当真是老糊涂了么?”这几乎是所有听了若是放在后世,绝对能催吐一应人等的秦旭的煽情“表白”,被眼下大汉朝臣听了,也颇感觉胃里有些不太舒服的感觉。但看到自家少年天子刘协,竟然还真就好这一口,此刻已经激动的浑身都在颤抖了,哪个还会给自己找不痛快的扫了天子的性质?可又实在对眼前这个初生牛犊一般不知天高地厚,却又运气好到出奇的少年高官生不出一丝好感来,尽皆缄默了下来。

    “小子,有点意思!不愧是小小年纪便能让某些人把名字记在袖口的人物。不过那袁术,可不是个好像与的,某些人久经杀阵也轻易‘不敢’去压其锋芒,你……唉,你量力而行吧!”仿佛刚刚那个几乎恨不得要冲上去抽曹操两巴掌的狂放老头不是他黄琬似的,眼下这老黄头却是决口不再提孔融之事,换上了一副和颜悦色的脸色和眼神,冲秦旭点了点头。同时还不忘挑衅似的横看了同样面色平和的曹操一眼。说道。

    “仲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关乎存亡之道,切不可轻动啊!”黄琬话音刚落,曹操竟然也像是吃错了药似的,用一副长辈的口吻,“教训”秦旭说道。

    “是啊,武亭侯,就算是足下的拳拳报效朝廷之心,天日可表,但也须知道那袁术出身有着四世三公名望的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算是现在碍于大义不能怎样,但毕竟会让人记恨上,三思!三思啊!”见黄琬和曹操这两位一个朝臣派,一个实力派,竟然都开了口,而且这话头还是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繇提起,那作为勋戚一派的代表,早就转换了心思,欲要通过秦旭将眼下唯一就近能和曹操抗衡的吕布引为外援的董承,也不甘寂寞的搭了腔。

    天子、宗亲、勋贵、朝臣、武将,各方势力各怀己思的目光此刻皆集中在了年不满双十的秦某人身上,更是好像莫名的激发了秦某人的表演欲。这般大好的机会,不趁机帮吕布洗脱一下曾经的种种恶名,往老丈人脸上贴贴金,顺便也提升一下青徐二州的正派名声,那可真是天予弗取,必受其咎,太丢穿越客一族的面子了!

    “陛下!诸位前辈!家岳吕温候当年在长安时,曾经同前司徒王允对酒,谈及当时诛董卓之事,家岳被俘的骂名,当时王司徒曾经因感佩这世间竟有人甘愿自贱名声也要为国除贼,意动之下,曾经送给了家岳吕温候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秦某一直视为座右之铭,今日,秦某也将此话拿出来,同诸君在天子驾前共勉!陛下,贼势紧急,臣且自去了!”秦旭一身儒衫,颇有些义正言辞的说出了这番话,冲刘协又行了一个长揖,大袖摇摆中,倒也真装出了几分名士的风姿。

    “壮哉!……好兄弟!为兄与你同去!左右不能让那伪帝看了我大汉的笑话!”事实证明,汉室宗亲里不尽是刘表、刘璋、刘备之流要么耳朵软,要么性子软,要么脸皮厚,也是有慷慨之士的。年已近不惑的刘繇,刚刚还在为秦旭顺杆爬之事心中颇为不喜,只是为了救扬州挽回自己的面子而虚与委蛇,甚至抢在秦旭之前将两人私语当着天子公之于众,怕的就是秦旭事后反悔。如今看来,特别是在听了秦旭所“转述”王允对吕布行为的诠注之后,心中竟然难得的涌出了几分羞愧之意。这会又见秦旭转身就走,当下就将心里话喊了出来。

    “呃?秦卿和皇叔,还真是……急性子啊!”刚刚还在想着能不能利用秦旭突然冒出的这些也不知道真出自吕布之口,还是假托王允所言之语,总之颇有些话语来刺激一下明显就是在耍着自己玩的黄琬和曹操,却未料想秦某人上场来的快,下场走得急,趋利避害的本事极好,风头占尽之后,便自脚底抹油顿时开溜,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倒是让还打算说些场面话以表示君臣同心的刘协有些尴尬。

    “他刚刚说王司徒和吕布?这……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