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收自己弟子,将一身学识都传授给自己,但是他的心里非常清楚,老师真正的志向是在武学上。
从张君宝成为老师弟子后,老师明显比较关爱张君宝,时长与张君宝讨论武学时他就知道了,不过他并没有嫉妒张君宝,两人一文一武完全不在一条平行线上。
所以对于主公想让老师出生这件事上,刘伯温基本不抱有任何幻想。
朱元璋脸色诡笑了下,说道:“只要诚意够,在难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伯温军师,你的老师又什么爱好没有?”
在朱元璋的心里觉得没有什么能是不能拉拢了,区别只在与付出多大的代价而已,而要收拢贤才,他一直秉持着四个字的核心,那就是投其所好。
刘伯温有大志,他就跟刘伯温许诺权利,常遇春图富贵,他就许诺富贵,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志向,只要自己能够满足,对方自然会归附到自己的羽翼下。
刘伯温自然不知道朱元璋心里是怎么想的,老师喜欢什么,自然是武学了,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说道:
“老师好武,除了武好像对其他的都不怎么感兴趣。”
“这样啊,还真比较难办。”
朱元璋的眉头皱了皱,好武这个志向还真比较难办,自己能给富贵,能给名望,能给地位,普通的武功秘籍想来人家也看不上,但是顶级的武功秘籍都在江湖门派手上把持着。
正在朱元璋思考的时候,常遇春的大嗓门喊道:“主公,我们到了。”
一行人纷纷下马。
“原来伯温军师,又来找你老师吧。”
守门的小厮一下就认出了刘伯温,朱元璋拿下了金陵,成为了整个金陵城的主人,而刘伯温成为了金陵城中的二号人物,这沈府曾经见过刘伯温的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刘伯温点点头说道:“去通知一下老师,就说我来请安。”
“好。”
守门的小厮惊疑的看了看朱元璋一行人,这些人个个一看都气势不凡,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物,转身通知李伯阳去了。
此时的李伯阳正在书房内翻看沈蓉送来的秘籍,一听刘伯温来请安,还带了几个气势不凡的家伙,瞬间皱了皱眉头说道:
“带他们进来吧。”
说完就继续翻看秘籍了,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看书来的重要。
片刻后,刘伯温与朱元璋一行人就已经出现在李伯阳的身前了。
李伯阳坐在书桌内椅子上,抬头看了一眼一身将军装扮的朱元璋,脸上怪异的笑了笑,却丝毫没有起身先行礼的意思,反而继续讲目光移回了秘籍上。
刘伯温进了书房后,立刻来到李伯阳面前躬了下身子,行完师礼后才说道:
“老师,学生请安。”
“这位是学生的主公朱元璋,其他的都是学生的同僚。”
李伯阳淡淡的点了点头,应道:“嗯,我知道了,自己找位置坐吧。”说完后就没有了任何动作。
三分钟过去了,李伯阳在看书。
五分钟过去了,李伯阳还在看书。
十分钟过去了,李伯阳依旧在看书,仿佛坐在书房内的其他人都被遗忘了。
常遇春抱着手臂,见李伯阳态度如此傲慢,大怒道:“主公这斯好生无礼,我要教训他。”
从打下金陵以来,这金陵城内谁见到他们不得客客气气的,如今居然碰到一个把他干晾在十分钟的家伙,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
“闭嘴。”
朱元璋气定神闲的坐在椅子上,见常遇春如此暴躁,立刻训斥了一句。
被朱元璋这么一训斥,常遇春这才老实下来,脸上还是带着愤愤之色。
朱元璋训斥完后谦逊的解释道:
“这位是我手下的大将常遇春,性格如此,先生别见怪。鄙人朱元璋,久仰先生大名了,今日特来拜访。”
李伯阳这时刚好翻完秘籍的最后一页,抬头说道:
“没想到曾经皇觉寺的小沙弥如今已经是天下间的一方枭雄了。”
朱元璋小道:“先生居然还记得我,真是荣幸。”
“朱元帅,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话直说吧。”
李伯阳可不认为对方就真是来拜访自己而已,他在黄飞鸿世界中执掌宝芝林的时候也是一方势力的首脑,自然知道这种人每天有多少事情要处理。
“听闻先生有大才,如今天下纷乱,正是先生施展才学的好时机,特来请先生出山相助。”
朱元璋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按之前请名仕的正常流程不是应该先互相寒暄一下,在互相吹捧一下,然后才是主题么,这种事情这两年他做了不少,相当有经验。
李伯阳直接说道:
“取天下,有我弟子助你足以。”
“至于我亲自出马,时机未至。”
“先生的时机是指?”
朱元璋心中一头雾水,只感觉完全把握不住对方的想法,这种感觉特别难受,同时对李伯阳愈发好奇。
李伯阳神秘的笑了笑:“等你头疼江湖的时候,自然知道了。”
朱元璋又愣了一下,这奇人就是奇人,说话都神神秘秘的,他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听伯温军师说先生对天下大势见解非凡,可否跟鄙人讲解一二。”
朱元璋虽然听不懂李伯阳话里的意思,但是也知道对方拒绝现在出山了,索性转而求其次。
李伯阳答非所问的说道:“中原武林要和蒙元武林在大都做上一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朱元璋先是眉头一皱,然后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急切道:“先生可知道具体的时间?”
“或许三五个月,或许一两年,最迟不会超过两年。”
“多谢先生指点之恩。”
随后李伯阳又与朱元璋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朱元璋再次请求李伯阳出山时,再次明确拒绝。
直至傍晚十分,朱元璋才带着一行人离去。
第140章 练气成丝(修改)()
李伯阳目送朱元璋离去后,笑了笑,继续翻开另外一本秘籍静静观看。
朱元璋显然是听懂他的话了,不愧是能拿天下的天命之主,一点就透。
大都一战意义绝对不仅仅是武林间的大战那么简单。
这一战,如果中原武林输了,自然其他的都不要提起,但是如果中原武林赢了,就是各路枭雄的机会了。
如果注丘处机能取走大元国师石勒继祖的性命,中原武林能赢下这一战,李伯阳绝对不会吝啬拿走大元皇帝的脑袋,并且在大都的中枢大肆屠戮一番,将整个大元的指挥中枢直接打残。
他刚才跟朱元璋说那一番话的意义就是要让朱元璋有所准备,最要能抓住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元璋为何惊喜后问他时间,显然就是听懂了这个意思,在听到有可能是三五个月时朱元璋显得有些惆怅,听到有可能是一两年时又显得有些兴奋。
为何如此?
因为如果这一战发生在半年内的话,如今朱元璋的势力刚延伸到金陵不久,就算拼命往大都方向发展也来不及摘桃子。
但是如果时间延迟到两年的话就不一样了,有两年的时间整军备战,朱元璋完全可以提前北伐中原。
借助中原武林与蒙元武林一战的机会,趁机覆灭元朝,当然这需要中原武林赢的情况下,输的话就只能收缩势力,继续找机会了。
拿下大都的意义可不一般,这代表大元统治的终结,谁拿下大都,谁就在天下大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记得历史上朱元璋就是拿下金陵后,整军备战充分,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并且收回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次年年朱元璋就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然后才继续收拾天下间残存的枭雄势力。
打发走朱元璋后,李伯阳的日子又复归于平凡中。
时间也在一点一点的流逝。
金陵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每日都发生着变化,更严明的法律,更公平的制度,朱元璋用短短的时间就拿到了人心。
接着他开始扩军,开始随时枕戈待旦。
而这一切都与李伯阳无关,他每日只醉心于武学中。
沈万三利用万通商行的能量,搜刮了不少武学秘籍,全部都交给了李伯阳。
这些秘籍大多都是后天境的,但并不代表这对李伯阳就没有帮助,秘籍中每个招式的刺穴秘法对李伯阳的帮助非常巨大。
例如太祖长拳中的黑虎掏心,一拳击出时,同时刺激了身体中13个穴位,这些穴位有两个与九阴真经是冲突的。
当李伯阳试着用九阴真经中的刺穴秘法打出黑虎掏心时,只要去掉那两个冲突的穴位刺激,惊喜就发生了。
在他实验时,完全没想到以九阴秘法打出黑虎掏心后,幻化的虎形真气直接撞破沈府中的三堵墙,一样的黑虎掏心,完全不一样的威力。
在武林的典籍上经常有记载某某武林绝巅的高人,使用的招式明明非常普通,却化腐朽为神奇,威力无比巨大。
直到这一刻,李伯阳才知道是为什么,这记黑虎掏心不就也化腐朽为神奇了,真相就是都是骗人的,那些高人只是为普通招式批了一层皮,用的照样是顶尖绝学。
随着李伯阳对这些秘籍中知识的吸收,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见识也越来越高。
一年后,李伯阳九阴真经大成,他已经可以完全不拘泥于九阴真经中记载的武功招式,九阴神爪坚如金石的效果可以用大伏魔拳打出,大伏魔拳阴极生阳的刚猛可以用少林长拳打出。
武功与招式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障碍,完全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任何招式。
也是在九阴真经大成之时,李伯阳收到了张君宝的一封信,对方已经渡过身受劫,进入到练气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