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石中蕴含的气流叫做元气,而这元气竟然可以转化成先天真气。
“先天真气壮大了一点点,一刻的效果有些弱。”
李伯阳一次性拿出剩下的29颗元石。
源源不断的元气流入自身,就好像一阵小溪流要并入大河中,体内的先天真气贪婪的吞噬着元气,变得慢慢的壮大。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三十个元石全部变成了齑粉散落在地上。
“先天真气的总量增加了快百分之一。”
随着三十个元石的消耗,李伯阳感觉到了自己体内的先天真气明显壮大了一点点。
难怪元石会成为门派的通用货币,毕竟这东西可以用于修炼,无论是后天境还是练气境甚至更高的境界都能用上。
不过利用元石修行虽然迅速,却也不是没有弊端。
李伯阳清晰的感知到,元气到底不是先天真气,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化过程,这期间自己身体中的先天真气是带着杂质的。
这些杂质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掉,但是如果一直使用元石的话,这些杂质越来越多,到一定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先天真气的运转。
也就是说元石每次使用的数量都得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在使用完一次后,要等到先天真气完全融合掉元气后才能再次使用。
一穷二白,这是他现在最好的写照了,既没有行气的内功心法,也没有斗战的配套招式。
行气的功法、斗战的武功招式、修炼的资源。
这三个很严峻的问题分别摆在了眼前。
原本在东阳派中,刚突破的弟子是可以到传承堂中免费选择一部功法的,而通常功法都有配套的招式,算是帮主刚入练气境的弟子起步。
不过现在李伯阳被关在地渊内的禁室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一时半会也享受不到这福利了。
“试试自创?”
李伯阳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
人体中的365处穴位所在《黄帝内经》中早已注明,好歹是在宝芝林精研过医术的,他自然不会陌生。
不过应该如何刺激呢?
李伯阳想起了暗劲手法喷劲如针。
想到就试试。
再次入静,內视周身,看到先天真气缓慢的在经络中流转,李伯阳在先天真气流转来到胸口处的“巨阙穴”时,以暗劲进行了刺激。
果然,被刺激到的先天真气运转的速度加快了一丝。
感觉到有效,李伯阳在先天真气流转至下个穴道的时候再次出手,不过速度没有产生变化,还是只加快了一丝。
“难道要同时刺激两个穴道?”
再次內视自身,在先天真气流转时,这次李伯阳对着两个穴道打出了暗劲。
“我靠。”
这是昏迷前喊出的最后一句话。
一个小时过去,李伯阳苏醒过来,脸色显得有些惨白。
他没有放弃,再次进入內视,考虑到可能是选择的穴位出了问题,这次小心翼翼的挑选了另外两个。
然后李伯阳再次晕了过去。
一脸三天,他都在晕倒和醒来中度过,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完全从零开始自创练气阶段的功法太难了,现在的功法恐怕也是建立在第一个研究出刺激穴道秘法的基础上经历了无数年拓展,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善的。
看来自创功法是不可取了,只能用最后一个办法了。
穿越吧。
这也是被关入禁室后本来就打算好的。
只是感觉到快要突破了,所以拖了这么久。
脑海中再次观想恒河沙数的世界,一片星空顿时出现在脑海中,恒河沙数的星光亮起。
依旧是有强有弱星光,强的照耀四方,如果一轮烈日,弱的只有丝丝的荧光而已,这是一道道的星门,李伯阳再次从星门中聆听到呼唤。
挑选了个星光微弱的星门,李伯阳感受到星门中的召唤后,回应了其中的召唤,刹那间,屋内的李伯阳就消失无影。
第75章 武当世界()
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与天下闻名的少林寺比邻而居。
书院中分为学舍、藏书楼、圣贤阁、山水园林、纪念塔碑五块区域。
书院的占地很大,在书院中求学的学子有一千多人。
此时在书院里的一间学舍中,学舍中有一个方木讲台,而学生们则席地而坐,面前一张拱形书桌。
一位教书先生拿着教尺,在学舍中慢慢的走来走去,目光在众人之间流转。
当教书先生的目光注意到某位学生时,这位学生通常都会吞一口口水,这是在紧张。
这位先生可是嵩阳书院中最为严厉的,没有人敢在他的课上开小差,就连分神都不行,不然这位教书先生的教尺就会让学生领教到全身上下一起酸爽的感觉。
同时这是先生虽然才来学院半年左右,却是所有学生都认可的知识最广博的人。
此时这位正在考究学生们的功课。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赵霖,你来说说吧。”
教书先生走到了一个学生的跟前,教尺在书桌轻轻点了两下。
这次考究可没有给学生们事先定下选题的范围,完全就是从这半年来教授的知识中随机抽选。
被点到名字的赵霖不自觉的额边流下了一滴冷汗,畏畏缩缩的站了起来,口中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嗯?”
“答不上来么?”
教书先生只是轻轻的呢喃了一声。
赵霖抖大的汗水不停的从额头上滑落。
教书先生确定了赵霖回到不上来,淡淡的说了一句:“伸出手来。”
“老师请让我在想想。”
被点名的赵霖战战兢兢,与其中带着一丝哀求。
“伸手。”
教书先生再次淡淡的重复了一遍。
赵霖害怕的伸出手,教书先生的教尺都没有动作,就赶紧缩了回来。
教书先生的眉头皱了一下。
赵霖见状,颤抖着把手伸出来,这次却不敢往回缩了。
啪。
教书先生教尺毫无烟火气息的落下,
哎哟。
教尺落下间,赵霖额头上的青筋都凸了出来,整个手不停的颤抖,全身只有一个感觉。
疼。
钻心的疼。
教尺落在手心时,赵霖只感觉不只是打在手心上,而是全身都挨了一顿揍。
这种感觉他已经经历好几回了,每次被打,除了疼外,却又什么事情都没有。
赵霖出生在官宦世家,但是他非常惧怕眼前的教书先生,不像其他的先生,在知道他的家世背景后,通常也就听之任之了,眼前这位可不一样。
眼前这位教书先生,完全不管什么家世背景的,对待所有人都是一个态度。
曾经又被先生教训过的学生仗着架势来找麻烦,结果第二天,家里的长者就亲自登门道歉了。
那个仗着家室找麻烦的学生被家里的长者腿都差点打断了。
教书先生用教尺教训玩眼前这个回到不上来的倒霉蛋后,继续在学舍中一步一步的走着。
成绩差的学生都在暗中咽着口水,心中求神拜佛,祈祷先生别点名到自己的头上,那教尺的滋味可真是不好挨。
成绩好的学生则炯炯有神的盯着先生,很显然是要告诉先生这题我会,让我来好了。
教书先生的教尺轻轻的拍打在自己的手上,很有节奏。
在又路过一个静静咽口水的学生身上时,教尺轻轻的落下,在书桌上敲击了两下。
被点到的学生站了起来,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战战兢兢的说道:
“老师的这句话出自荀子中的荣辱篇。”
教书先生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继续走着。
刚回答上来的学生大喘了一口气,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油然而生,其实对这句话的出处也只是有点印象而已,也不知道自己真的是对是错。
“背出全文。”
这时,教书先生走到一个很有信心的学员跟前,教尺再次拍了拍书桌。
这次被点到的学生很自然的站起,洋溢的说道:“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奇怪。”
教书先生点了点头,这学生背的已经很熟悉了,无一次错漏。
“伯温,此句和解?”
这次教书先生没有在随机抽了,而是直接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
只见这个学生涨的风姿特秀,精致的五官,留有美髯,一声白袍,气质卓越。
“荀子是在告诫世人,了解自己的人不会埋怨别人,懂得天命的人不会抱怨上天;埋怨别人的人将走入困窘,抱怨上天的人缺乏志向。”
教书先生点了点头,这家伙果然不愧是一代谋主,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初露峥嵘了。
没错,伯温是这学生的字,至于这学生的姓名,姓刘,名基,
刘基字伯温(剧情需要,不用纠结),辅助明太祖朱元璋一统江山的狠人,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扬名青史。
自古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这位教书先生,自然就是穿梭世界而来的李伯阳了。
至于为何会出现在书院当中,这就与这次的心愿有着直接的关系了。
这次的心愿还是比较坑爹的。
死的人是一个书生,而且是个满腔抱负,却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穷书生。
而如今的年代可以说是乱世,大概是元朝末期。
这这个时代,科举制度早就被权势侵蚀的一干二净了,别说是举人,想考上秀才都得贿赂负责考试的官吏,不然秀才的名额早就被内定了。
这个书院的心愿有两个,其中一个比较简单,推翻元朝,恢复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