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5章 张三()
“到时候我们两家谁也讨不到好去,反而是便宜了当官的,你说我说的这个话对不对,大姑奶奶?”
张三是实话实说,她们要真闹去了衙门,管你有理没理,先打了板子再说。
而张氏趁人家家里没人时,确实翻了人家的院墙,做了小偷,到时候张氏想不挨板子,他们只能塞银子买通官差。
可这进了衙门,银子就不值钱,那些个官差都是吸血鬼无底洞,塞多少银子都嫌少。
这么一算,这笔生意划不来。
要去打官司,陈氏她也一百个不愿意,她赶忙应道,“是是是,那张二兄弟什么意思?”
她是农民,进衙门告状首先要挨三十板子,她可不舍得安宁挨打,可她这一生老骨头也禁不住打。
思来想去,陈氏退了一步。
张三就笑了笑,道,“大姑奶奶,我姐也是你嫂子,她如今半身不遂,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家里确实困难了些,又没人照顾。”
“雪莲年纪小,力气也不大,照顾我姐有些困难,天福要去私塾念书,家里就剩下一个老太太,可亲家母年纪也大了,照顾不了我姐,我就想着,要不大姑奶奶算是帮着点娘家人,就过去照顾我姐几日,你看怎么样?”
张三打着亲戚的幌子来请陈氏去陈家照顾张氏,说话圆滑,又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就算是在算计陈氏,也说的让陈氏心软几分,脸上表情犹豫了几分。
说到底,陈家是陈氏的娘家,且还收留了她们母女十几年,她心里还是惦记着的,何况家里还有一个老娘在,她和陈家的关系,又怎能真断的一干二净呢。
现在娘家有困难,如果她不帮着点,也太无情无义不知感恩图报。
可要是答应,张氏又是那样一个人,哎……
陈氏犹豫不决,安宁就笑道,“既然大舅妈摔伤的严重,那我就和我娘走一躺吧,顺便我也给我大舅妈诊诊脉,帮她配一副药方子,让她能好的快一些。”
既然人家都把台阶搬来了,她再不识相,今日这一出戏码恐怕会没个完。
不过最重要的是,她看出来她若不让陈氏去照顾张氏,陈氏恐怕会心里愧疚一辈子。
既然陈氏要去,那她就去看看,那张氏是假病还是真病。
如果是真病,那就是她活该,她娘要是觉得心愧疚,那就去陈家照顾一二也可。
虽然她不忍心,但只要陈氏认为好就好。
但如果张氏是假病,哼哼……来而不往非礼也。
到时候,她不半身不遂,她也会让她半身不遂不可。
安宁眼底深处,滑过一丝阴冷。
谈妥了后,陈氏就关了大门,带着安宁跟着张二几人去了陈家,路上,陈天福还愤愤是气,若不是有张三压制他,他又要开口把安宁大骂一顿。
安宁见他小肚鸡肠,心胸狭小,一点儿也不像一个读书人,真心是深深的鄙视他。
陈家和安宁住处离的不远,她刚进院子,就见到小舅妈王氏住的窗户口人影一闪而逝。
第66章 逆来顺受()
安宁眼神闪了一拍,嘴角轻微扯起。
听说自从她和陈氏离开陈家后,王氏就不出门干活,也不做家事,连带她的两个孩子也不让去摘野菜,整日在家玩耍。
地里的秋收,只有大舅和小舅两人干,劳动力一下子少了好几个。
去年只要十天就能干好的活,今年恐怕需要将近一个月才能把地里的粮食全部收回来。
张氏和王氏整日赖在家,连家务活都不做,都指望对方做,却谁也不做,只可怜了她的外祖母,一家大小十来口人的吃饭,穿衣,都是她准备好。
养的十几只鸡鸭也都是她来喂,还要整理两个舅舅收回来的粮食,这些活儿一点儿也不比她下地轻松。
可老刘氏却硬是一句话不说。
哎……
对于外祖母的软弱和逆来顺受,安宁有心帮一把都帮不了,这种事除非是自己能立起来,不然就算她做了一次恶人帮她,她自己不立起来,她也是白费一场力气。
陈氏的性子就随了老刘氏,不然陈氏明明自己能赚银子养活她和安宁两个人,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可她却待在陈家,让张氏白白欺负了这么多年,还落得一个被赶出陈家,净身出户,身无分文的下场。
安宁进了屋,张氏听到了动静,立马就嚎了起来。
那哭声,差点把整个屋顶都震破了。
安宁皱了皱眉头,陪着她娘,进了张氏的房间。
陈雪莲坐在床边,正在给张氏擦手,见他们来了,连忙起身,向张二张三福了福身。
农村姑娘家见到亲戚长辈并不行礼,没那么多讲究,可陈雪莲是被张氏当成了大户人家少奶奶培养的,从小就养成了一个向长辈行礼的习惯。
当然,这长辈是有歧义的。
除了张家的长辈能得到陈雪莲的礼仪外,其他人是想也别想。
所以,一旁才陈氏,陈雪莲就当没看到。
陈雪莲直起身,擦了擦微湿的眼眸,小声低泣道,“二舅,三舅,我娘腰疼了一早上,怎么办?”
张二早已被陈雪莲哭的一颗心都软化成了水,他忙安慰她道,“雪莲,你别担心,你姑姑来照顾你娘了,你娘一定会快点好起来。”
陈雪莲这才淡淡的瞥了一眼陈氏,嗯了一声,但她眼中一划而过的嘲讽,安宁没错过。
安宁低下头,掩饰眼中的冷笑。
张氏的那些个打滚耍泼的手段,和她以前在乔家后院见识的那些阴谋阳谋,简直不够看,她根本没看在眼里过。
陈雪莲虽有些心机,但年纪小,还做不到不动神色,功力比那些习惯了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在大户人家后院养出来的姑娘家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就她这点手段,若进了大户宅院,不出一年,就能被人吃的渣渣都不剩。
见陈氏母女进来,低了几分的哭声的张氏,立马加大马力,哭的惊天动地,汹涌澎湃,“哎哟喂,我的腰啊,天杀的,疼死我了。”
陈氏忙过去,拿出帕子给她擦眼泪,劝道,“嫂子,你快别哭了,让安宁帮你看看。”
第67章 先发制人()
啪……
张氏拍掉她的手,“别猫哭耗子假慈悲。”她怒目瞪向陈氏,忿恨交加,“香琴,我是你嫂子,你在我家住了十几年,我的为人怎么样你是知道的,我人虽然刻薄一点儿,可我从未对你有过防心。”
“打从你进了陈家门后,大白天的,我房间门就从没锁过,让你随便进出,可你呢,你说你去城里吧,干嘛要把大院门锁上,你这是防着谁呢?”
啧啧啧……
说这话,脸皮得有多厚啊?
她大白天不锁门,那是因为她整日在家看家啊,且整日像个大家闺秀一样躲在屋里偷懒,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门还怎么锁?
再说了,陈氏进她房间,都是在她在的时候进去收拾脏衣服扫地什么收拾屋子的,她要不在房间,房间门还不是关的严严实实的,生怕有人家会进去偷走她宝贝似得。
现在她倒是说的冠冕堂皇了。
哼,以己度人。
安宁撇了撇嘴,鄙视她。
陈氏则一脸无奈,连忙赔脸色,“嫂子,你别生气,我是锁门了,但也不是在防着你呀。”就是防着她,也不能在这时候明说。
“哼,你别说的这么好听,大白天锁门,你不就是防着我吗。”
想到陈氏得了那么多好东西,她却一点儿好处也没得到,还摔疼了腰,张氏心里就窝着一股火,说起话来也尖酸刻薄,“就你那身份,除了我,谁还会去你家串门子。”
“嫂子,话也不能这么讲,平日里是没人会去我那里串门,但我卖了猪肉得了粮食和银子的事情,全村子的人都知道,家里没人还不锁着大门,这粮食要少了我找谁要去,那可都是我和安宁过冬的粮食,粮食要丢了,我和安宁冬天就要饿死,我当然得看的牢牢的。”
陈氏可怜兮兮替自己辩驳,“再说了,我也不知道嫂子会去我家,不然,我就不去城里了。”
“可你也知道,我和安宁都没过冬的棉衣棉鞋和被褥,现在盖的被子还是借的村长的,这眼看秋收就要过去,冬天就要来了,天气温度是一天比一天低,我和安宁身子骨又弱,经不住冷,正好猪肉换了几钱银子,我就去城里买了些棉花打算做棉衣棉鞋,不然我和安宁就要冻死。”
“可今年的棉花特别贵,银子都花光了,棉花还差一点,我正寻思着开口跟嫂子借两斤……”
说到这,陈氏希冀的看着张氏,希望她能点头借给她。
好吧,其实她买的棉花够了,但担心张氏见她有银子了朝她借银子,她才故意这么说。
而这一招,还是昨日安宁教给她的。
叫先发制人。
张氏眼珠子一转,“棉花我是没有,我看这样吧,你也别做棉衣被褥了,我这正好有旧棉衣被褥,你先拿去用着,你买的棉花就送来给妈做两床新被子,你也知道,妈她年纪大了,睡旧被子不够暖和,你给她做两床新的,也不罔顾她照顾你们母女这么多年。”
第68章 拒绝()
张氏话说的好听,拿老刘氏做筏子,让陈氏没法拒绝。
拒绝了,那就是陈氏不孝顺,忘恩负义,连自己亲妈都不管。
可要是不拒绝……
张氏嘴里说旧的,那肯定是不能再用了的东西,用一堆垃圾就想换走陈氏花了二两多银子买来的三十多斤新棉花,张氏这一算盘倒是打的啪啪响。
可她忘了,这里还有一个安宁。
就在陈氏为难犹豫之际,安宁就笑着道,“大舅妈说的是,外祖母年纪大了,身体健康是最主要的,所以我和我娘昨日也商量过,我们也不能在陈家村长住下去,兴许年后就会搬走,什么时候再回来也不好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