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薯和胡萝卜都是好东西,但要当顿饭吃,常吃,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尤其胡萝卜,不顶时候不说,吃多了还闹胃酸。肠胃不好的甚至吃成了直肠:吃了就排泄出来。
吃了不长时间,人们就谈之色变了。红薯皮红薯尾巴,胡萝卜顶,扔的到处都是。
从这个时代过过一次的腊梅又心疼起来。
她清楚记的,前世的时候,一开始人们也是这样糟蹋。待到了挨饿的时候,人们又把扔掉的这些东西捡起来,洗洗干净,晒干,碾碎了做粥吃。
但这话她不敢说。她怕人们把她当成妖异。
腊梅也给前世王晓叶送了些红薯和胡萝卜。
王晓叶却爱如至宝。对她说:“这红薯还是老常年的红薯味儿,吃到嘴里绵软劲道,不像现在街上卖的,水个淡气,没有红薯味儿。
“这胡萝卜也好吃,甜甜的有股清香。超市里卖的胡萝卜像小萝卜,比你这个大三倍不止,艮得很,一点儿清香味儿都没有。”
“多少钱一斤呢?”腊梅问道。
“一块钱一斤。贵倒不贵,就是不好吃。”
腊梅眼睛一亮:一块钱一斤胡萝卜,一块钱一斤玉米!
在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一斤玉米远比一斤胡萝卜利用价值高。
胡萝卜在前世现代很受欢迎,如果把现实中的胡萝卜折腾到前世来,卖掉再买成粮食,不就解决了胃酸和不顶时候的问题了嘛!
想想队上人们对自己的好,队长对自己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有空间通道这个便利条件,何不来回折腾一下,为队上的人们多谋一点儿福利呢!
想通了,说办就办!
腊梅在空间通道的笼罩下,下到地窖里,往空间通道里装了一百多斤胡萝卜,来到前世县城集上。
这个要在县城集上才能卖得动。因为农村里家家都普遍自己种给自己吃。很少有人买。
以往卖嫩玉米、老玉米、笨鸡蛋,都是论个儿卖。这次是胡萝卜,就得论斤了。
腊梅狠了狠心,花三十元钱买了一台比较便宜的电子秤。
这个时期人们买菜都不带家什,一律用塑料包装袋。腊梅只好随波逐流,又到批发部批发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塑料袋,方便人们购买。
“卖胡萝卜唻,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绝对绿色食品,又甜又脆又好熟,保证卖一回下次还想买。”
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在现代社会中,还在父母的怀抱里充奶孩儿、撒娇卖萌哩。
腊梅却在寒风中独自叫卖,这本身就是集上的一大亮点。再加上她甜脆的嗓音,很能吸引人。
加之她过去卖嫩玉米、老玉米、笨鸡蛋,结识了一些老顾客,人们知道她卖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绿色产品,都纷纷驻足,挑选起胡萝卜来。
冬天日短,天气又冷,正中午才是集市上的高峰。腊梅的胡萝卜卖的不算慢,卖完也到了十二点以后了。赶回去吃饭已是来不及,只好花一块钱买了半斤大饼解决肚子问题。
又到粮站把卖胡萝卜的钱买成玉米,再骑十五里路的自行车,来到前世自己租赁的家里。
为了隐瞒的时间长一些,还要把买的大马牙玉米换成现实中的小粒红,倒进现实中仓库里的玉米囤里。
至于没了小粒红以后怎样,那时已经是大饥荒时期,饥饿不择食,估计人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待腊梅做完这一切,回到十一生产队部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
一进队部的门,母亲马惠恩、普奶奶、吴一吱儿,干娘瞿希景,都围了上来。
“你干什么去了?”干娘瞿希景嘴快,一见面就问。
“干娘,你怎么在这里?”腊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惊奇地问。
瞿希景:“你还问我?你知道多少人找你吗?”
“是啊,把你的两个干娘都急坏了。”普奶奶也埋怨道。
原来,普奶奶见腊梅没回来吃午饭,便问吴一吱儿她去了哪里。吴一吱儿知道她经常去王长锁家,就问打饭的王长锁。
王长锁也不知道,回家问妻子马惠恩。马惠恩以为在十二队郑存梁家里玩儿住了,便去找。
瞿希景闻听后不放心,也就跟了过来,一起帮着找。
几个人找了一中午,也没见到人影儿,便聚集在吴一吱儿的屋里,焦急地想着寻找的办法。同时也期盼着腊梅的突然出现。
腊梅感动地热泪盈眶。
“是我不对,我在白头发老奶奶那里玩儿住了,忘了给大家说一声了。”腊梅赶紧做检讨:“以后再有这种情况,我一定提前告诉给来爷爷(吴一吱儿)一声,让你们放心。”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二章 被赖上了()
“白头发老太太不是就在咱村里嘛!”普奶奶说。那意思是说:就在身边儿,你出来进去能费多大工夫。
腊梅如何猜不透,抱歉地说:“我我玩儿的忘了时间了。”
神家的事,人们也不好追究,只是嘱咐她以后再有这种情况,一定要给人们说一声,好知道你去了哪里!
腊梅又一次被感动:多好的人们啊,多好的生产队,这具小身体拖油瓶来到这里,与队上的人们无亲无故,却有这么多人关心着自己,就凭着这份情谊,也得多为人们办些事情。
眼下能做的就是用胡萝卜换粮食了,两世里折腾胡萝卜了。这个说什么也得坚持下去。只是在出门前给吴一吱儿说一声,中午回不来就是在白头发老奶奶那里,让大家放心。
“卖胡萝卜唻,一块钱一斤,又甜又脆的胡萝卜,比鸭梨也不在以下,快来买哟,晚了就买不着了!”
寒风中,腊梅可着嗓子地喊,招揽着买卖。
“你这个也卖一块钱一斤,人家超市里的一个顶你仨,也是一块钱,你卖的也忒贵了吧!”一个中年妇女边挑选,便抱怨。
“阿姨,胡萝卜没核,可不能论大小,得论好吃不好吃。”腊梅和蔼地说道:“我这个,生着吃脆生生的,比水果不在以下;熟了又甜又软,还有股清香味儿。你吃一回,保管下次还来买。”
中年妇女:“哟,这小嘴儿还挺会说,你大人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卖?看你这小手儿,冻得与你卖的胡萝卜一个样了。”
腊梅把小手往袖筒里揣了揣,浅笑道:“我妈去批发包装袋儿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中年妇女身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拉了拉中年妇女的衣角说:“妈,她就是租赁勇爷爷家房子的那家人家的孩子。”
中年妇女表情惊讶:“是吗?我怎么不知道?只见过她在咱村集上卖过衣裳。”
小姑娘:“我在勇爷爷家里见过她。勇奶奶告诉我的。”
腊梅闻听心里一震:她的本意是不想联系前世现代的人们,尽管他们都是她前世的邻居,上岁数的都是叔叔大伯婶子伯母;岁数小的要么是同辈儿,要么喊她姑姑。
由于自己重生在一个小傻妮儿身上,而这个小傻妮儿还在现实中生活过,虽然很短暂,她怕上岁数的人回忆起来,引起恐慌,甚至把自己当成妖异。
弟弟王贵勇和小妹王晓叶她不怕,因为那时他们还小,对傻梅肯定没有印象。为了瞒住众人,她去王贵勇家时,一般都是在傍黑儿,而且还是在空间通道里行走,到了门口以后,看看没人才闪出来。
在王贵勇家里也见过几个人,由于她一直低着头子不去看人们,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没承想还是传了出去。
“真的是你呀?”中年妇女好奇地问腊梅。
既然被说破,腊梅只好点了点头。
“要是这样,那你更得便宜卖给我们了。”中年妇女一副不占便宜不罢休的样子,指着身边的几个妇女说:
“我们都是王店村的,与王贵勇一个生产队。你们家在那里住房儿,我们就是邻居了。今天你说什么也得便宜个儿。”
腊梅相信她说的是真的,但对这几个人没有一点儿印象,也不想降价卖队上的胡萝卜。
集上就是这样,给一个人降了价,别人听说了,就会不依不饶,一定要按这个价钱买。
“阿姨,你也说我的小手儿冻得像红胡萝卜,我家庭条件要是好,我妈也不会让我在寒风中这样挨冻。你权当救搭我,我给你秤的好一些,一毛两毛就免了,你吃不了亏。”
中年妇女:“嗬,你人儿不大,还真会说。可得给我秤的好了点儿。”
其他几个妇女也是相中了胡萝卜的货色,见有便宜可沾,每个人都蹲下挑拣起来。
小姑娘也蹲下帮着中年妇女挑拣。待挑拣满了包装袋站起来时,身子前后晃了两晃,忽然向前面趴去。
腊梅的小身架骨一米多点儿,为了称重方便,电子秤支了四、五十公分高。小姑娘向前一趴,额头碰在电子秤上,血立时流了出来。
“娇娇,娇娇,你怎么啦?”中年妇女忙扔下手里的胡萝卜,坐在地上抱起昏迷的小姑娘大叫起来。
众人一看流血了,又不知道破的深浅,人又昏迷着,有人用手机拨打120,有人用卫生纸摁住了出血点。
腊梅上去掐住了小姑娘的人中,对中年妇女说:“阿姨,先把她救醒。”
须臾,小姑娘睁开了眼睛。并慢慢地从中年妇女怀抱中站起来。
“娇娇,你感觉怎样?”几个妇女围住问道。
小姑娘:“我站起来时,感觉眼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是不是低血糖闹的?谁有糖果,给她吃一颗就能好。”一个围观的路人说。
“我车筐里有。”中年妇女说着,到自行车车筐里拿出一个食品袋,解开,剥了一颗糖果递给娇娇。
120来时,小姑娘已经没事人一样了,说什么也不去医院。医生说:“你头破了,怎么也得去上上药。处理不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