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倩倩放寒假回家过年,一米六五的个头,苗条的身段儿,白净的面孔,活脱脱王晓叶的翻版。
董倩倩对母亲的这个好小朋友十分喜欢:“我妈说,你带给她很多欢乐,还经常送来很多绿色食品。谢谢你,小腊梅。”
“倩倩姑姑(既然喊王晓叶奶奶,只好喊这个外甥女姑姑了,腊梅在心里狠狠吐槽了一番),奶奶也帮了我很多忙,要说感谢,我应该感谢你们一家才对。”
倩倩给了腊梅一个漂亮的发卡,一条丝质围巾。腊梅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在镜子前照了又照,美得不行。
倩倩见状又说:“你要喜欢,我还有两条过去的,买了也没围几次,你可以拿去倒替着围。”
“你不围了?”腊梅问道。
“现在很少有人围围巾。我是考虑到你来回骑自行车,往脖子里灌风才买的。我的很早就不用了。”
腊梅立刻想到了王晓华、王秀春和郑家姊妹:“你要用不着我就拿着,给家里的姐姐去,刚才还担心她抢我的呢!”
“要这样,我把我的旧围巾都给你,你去送人。”
倩倩又给了她几条围过的围巾。说是旧的,其实没怎么围,跟新的差不多。有丝质的,有毛料的,也有棉线的,拿到现实中,哪一条也是超前卫。
“你家里还有弟弟妹妹没有?”董倩倩又问。
“有啊!我弟弟吃了初一的饺子就七岁了。我的小妹妹过了年就两周岁。我带她来过,人们说,小妹妹长得与叶奶奶很相像。”
董倩倩:“是吗?”
“是的。”王晓叶一旁接过话茬:“还真有些像。你张阿姨和李阿姨说,将来饰演我不用化妆。”
董倩倩高兴地跳起来,拽着腊梅的手说:“腊梅,你把她带来我看看。要是像,你又与我妈是忘年交,咱们两家可真是有缘分!”
腊梅:“天冷,我妈不让我带她出门。等你放了伏假,一定让你看到。”
董倩倩:“那咱说准了,我等着。哎,腊梅,你弟弟喜欢放花炮吗?”
腊梅:“喜欢。见了炮仗像蜜呀似的,给他一挂,舍不得一下放完。拆开一个一个地放。响了就高兴地蹦高。”
“妈,把咱家的花炮给她一些吧!”董倩倩对王晓叶说:“年年像完成任务似的逼着我放,我都放烦了。”
王晓叶:“给就给吧。问问腊梅要不要。”
腊梅心里话:现实中的弟弟馋炮仗都馋的流哈喇子。要能白捡岂不是大好事!忙说:“要,你们要是多,我就给弟弟拿回点儿去。”
“多,多着呢。我爸爸年年买,有的叔叔也送,家里的炮仗都放不完。来,”董倩倩说着拉着腊梅来到西厢房,指着一堆纸箱子说:
“你看,这么多,家里又没个男孩子,我爸总爱让我放,我都烦死了。你要能全拿走才好哩!”
腊梅也被惊到了:花炮确实不少,有十多箱子,还有七、八个大土墩,上面也有炮仗焾儿。
“哇,这么多呀!”腊梅惊呼:“怎么还有大土墩子?”
“这是‘火树银花’,”董倩倩指着土墩子说:“放起来可高哩,有三层楼房高。一大片,就像一棵大火树。”
又指着花炮箱说:“这个是‘漫天飞龙’,点燃后,升到半空爆炸开,就仿佛有无数条银龙在翩翩飞舞。”
腊梅心想:今年是重生过来的头一个年头,一定要过的红红火火。如果放一个火树银花,让社员们也开开眼,不知多高兴哩。
于是指着土墩说:“我要个这样的可以吗?”
“可以。”董倩倩一指所有的花炮:“这些,你愿意要哪个就要哪个,只要你能带了走就行。”
“白头发老奶奶”已经被人们认可,自己拿出什么来,也不稀奇了。这个现实中没有,自己放出来,既增加了喜庆,还能给“白头发老奶奶”增加光环。
心里这么一想,财迷劲儿就上来了:“我们家没有买花炮,光买的小鞭儿(不能全要不是),我要两个‘火树银花’土墩,要两箱‘漫天飞龙’花炮,行吗?”
“行!”董倩倩说:“这土墩可沉哩,花炮箱也忒大。你带不了走。这样吧,我让我爸爸开车给你送到家里去。”
腊梅闻听慌了,忙说:“不不不,不要。我自己能带了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九章 难进的家()
“就你这儿童自行车,连两个土墩都带不了。”跟过来的王晓叶说:“不行,今天说什么也得给你送到家。”
腊梅急了:“你们要送,我就不要了。”
王晓叶一摊手:“不送,你怎么带了走?”
腊梅:“我有办法:把两个土墩放在车筐里,后面一边绑上一个花炮箱子。我不骑,推到街上让我叔叔给我拉回去。我叔叔是开着汽车来买年货,半路上遇见的。是他捎着我来的。”
“你说的真呀假呀?”王晓叶不高兴地说:“要么就是你妈妈,要么就是你叔叔,怎么就是不让去你家呢?我都怀疑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了。”
“不是这个时代的是哪个时代的?”腊梅笑道:“我们家离着这里很远,有一段儿土路,挺难走。等修好了路,我一定让你们去我家做客。”
正说着,董冠英已经把汽车开到大门口了。
原来,董倩倩见腊梅稀罕花炮,又不让送,便趁着王晓叶给腊梅说话之际,出去给父亲打了个电话,要他立马开着汽车回家,好促成送腊梅之行。
“不行,这个是花炮,摔个跟头保不住就炸了。”董冠英听了介绍以后,对腊梅说:“你一个小孩子,带这个太危险。今天说什么也得给你送了家去。”
说着,就要往车上搬。又道:“你要实在不愿意让送到家去,就送到你叔叔那里,我跟你叔叔见见面儿,就放心了。”
这一回腊梅没辙了。想了想说:“我叔叔撂下我后,就去买东西了。我有自行车,打算自己骑回去,也就没有给他说集合地点。
“这样吧,那就麻烦董爷爷给我送到王店村,我在那里租了勇爷爷的房子,我妈经常到那里赶集。
“我让我妈骑三轮儿把花炮拉回去就是了。到了那里,离着我家就不远儿了。”
王晓叶:“你这孩子怎么这样犟!汽车开起来,十几里几十里都不叫个路。已经走了一多半儿了,还差那一段儿?”
腊梅:“不行。那段儿路忒难走。我说什么也不让你们去。咱说准了,你们要是给我送到王店村,我就让你们送;要是非给我送到家,我就不让送了。我要的东西,我自己带回家。”
这一回轮到王晓叶一家三口没辙了。一个个心里想:这孩子有什么秘密呢?她的家怎么就这么难进!
但腊梅把话说到这份上,也不好再坚持。王晓叶首先妥协说:“行,就依你。反正有车,我就多给你拾点儿东西。”
在花炮的一边,还堆着年节发放的福利。米、面、油、苹果、蔬菜,都是成袋成箱的。
“有我的,也有倩倩她爸爸的。年年都发的吃不了。米、面夏天都生虫儿。你都拿些走。”王晓叶边拾边对腊梅解释。
腊梅却照收不误:给就要。这个时期这世的物资充足,机关单位都发福利。董冠英又在税务部门,难免不收礼。无论哪一样,拿到现实中都是稀罕物。
母女俩一阵忙活,给腊梅拾出来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一桶十斤装的花生油,一桶五斤装的芝麻香油、一箱红富士苹果、两箱“礼花弹”花炮、两个“火树银花”大土墩。还给了两只熏鸡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
鲤鱼虽好,也是吉祥物,但现实中没有锅灶,不能自己做着吃。放到生产队的食堂里,人又太多吃不着。
“鲤鱼我就不要了,家里已经买了。”腊梅笑着阻拦道:“我看你们的花炮不少,要给,就再给一个‘火树银花’,一箱‘漫天飞龙’吧。这个我们那里稀罕。”
她想到了父母、郑存梁家和生产队,两样四个没法分。
“花炮可以多给你。鲤鱼也得拿着。我这里不少。”王晓叶说着,又给腊梅拾过来一个大土墩,一箱花炮,占了董家四分之一的年货。
就算你孝敬父母了!
腊梅不无愧疚地想。
王店村也是王晓叶的娘家,王晓叶又拾了一些东西给哥哥王贵勇。一家三口,连同腊梅,坐着汽车来到王店村。放下腊梅及给她的东西,又去了王贵勇家。
待王晓叶一家三口走了以后,腊梅也来到王贵勇家里。
“你还拿肉来干什么?”前世王贵勇望着腊梅撂下的猪肉,客气地说:“我什么也没给过你,还倒让你破费。”
腊梅:“这是我们家自己喂的猪,自己宰杀的,没有用激素催肥,没有灌水,比街上的肉强多了。
“我没给你送过,叶奶奶身体不好,给她送过几次,她说比在超市里买的好吃。我给她买的时候,也给你捎了一块儿。”
王贵勇:“我妹妹来了就夸你,真没想到你们走的这么近,我这亲哥哥比起你来差远了。”
说着又喊过家里人,说:“你们都来认识认识,这就是我给你们说的那个住房儿的,叫腊梅。别看人小,可会做买卖哩。”
人们来了以后,王贵勇又挨个给腊梅介绍了一番。
原来,王贵勇的儿子、儿媳、女儿也都回家过年来了。
王贵勇有一儿一女。儿子王建营,一九七九年生人。那时计划生育紧,顾欣茹又念一个孩子太孤单,八年后,偷着生了女儿王娜娜。
王建营娶妻田满荣,他们的儿子今年五岁,名叫王子兴。就是王贵勇夫妇两在家里看着的那个孩子。
王娜娜今年二十一岁,比董倩倩大一岁,也正在读大学。
相认以后,人们都寒暄了几句,毕竟腊梅的身体是一个小孩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