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红军强大火力打击下,日军只能仓皇后撤躲到山坡的反斜面暂避,按照其联队长的想法:大不了通过夜战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夺回来。
只不过鬼子完全没有想到,红军不怕夜战也根本就不给鬼子夜战的机会。整个下午。在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第300步兵师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势,在日落之前就歼灭了这股敌人。
战斗在继续。还是上面提到的那支第257坦克旅,在7月24日早晨,他们同鬼子的第135师团所属的第370联队及第20重型野战炮联队1个大队在桦林地区撞了一个满怀。
战斗开始后,日军立刻炸毁了桥梁,然后从高地上开炮猛轰第257坦克旅,甚至不时发起反击。日军是死守不退顽抗到底。尤其是入夜之后,日军获得炮兵支援之后还发起了猛烈的夜袭。但是第257坦克旅毫不动摇,一边固守阵地另一面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装甲优势,不断地用坦克充当移动炮塔封堵日军的反冲锋。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红军打扫战场时才发现击毙900余人。摧毁了6台机车、24门野炮和30辆卡车,并缴获了30车皮弹药、800只步枪和100挺机枪。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批武器弹药很快就被转交给了****,相对于不太好用的莫辛纳干步枪,****还是偏爱适合亚洲人体格的三八大盖,当然买那些歪把子机枪就得另说了。
这么说吧,截止到7月25日晨,红军的各路部队已经汇聚在牡丹江一线,一场围歼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这一局面让日军的走狗们也起了树倒猢狲散的心思,比如伪满洲军牡丹江守备营的营长贾守仁,这个汉奸就在日记中写道:“情势危急,初七(7月26日)那一早我就得到报告,得知毛子已经全面突破了绥芬河一带的堡垒群,其前锋已经抵达牡丹江岸……初八的情况更糟,传令兵告诉我昨夜已经有毛子的步兵渗透到我防区多处,总攻即将降临……初九,毛子已经强渡牡丹江,日本人的防线已经崩溃瓦解,我只能率部转进,此时我军伤亡惨重、弹药枪支也倍感紧缺,四周之友军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如此情况需早作打算了……”
贾守仁的早做打算相当的简单,在初十那天凌晨,他带着几个心腹骑马出逃,半路上被南满的游击队逮了一个正着。一阵枪炮相加之后,这个汉奸被当场打死。
崩溃的不仅仅是伪满洲国的伪军,关东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红军强渡牡丹江之后。立刻向市区发起猛攻,伴随着猛烈的炮击和轰炸。鬼子的第一方面军和第五军军部狼狈逃跑,侥幸在合围之前逃出了包围圈。
接下来的两天里,红军对牡丹江市区发起了一轮轮进攻,城内的鬼子抵抗倒是很激烈,但是意义不大,在绝对兵力和火力优势面前,他们的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7月30日,当城内鬼子的最后一个据点被炸平之后。****南满书记正式开始接收工作,这也意味着牡丹江在阔别祖国13年之后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不光是牡丹江,在北面,红军的红旗第二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快速向哈尔滨、齐齐哈尔挺进,这一带的日军第四独立军根本就不是红军的对手,被当面打爆。而在西面,苏联红军第90步兵军同东北抗日联军一起南下,出兴安北省也向齐齐哈尔方向发起猛攻。
这么说吧,截止到7月底,日军已经退出了东三省北部只能龟缩在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固守。为了挡住红军和****的兵锋。关东军不得不紧急将驻扎在朝鲜的第17方面军北调,企图固守延吉、敦化、吉林、哈尔滨和齐齐哈尔这一线。甚至一度有从河南、湖北抽调兵力出关的想法。
不过这一想法随着新四军和八路军新一轮的战略反攻而全面破产。八月上旬,八路军攻克安阳、濮阳。新四军拿下了济宁、菏泽并开始围攻莱芜,全面切断了东北同河南的交通联系,关内的鬼子就是想出关都不可能了。
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日军大本营不得不放弃了打通大陆交通线计划,转而掉过头来用重兵攻击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中原地区,一场真真正正的大会战即将爆发。
鬼子方面的总指挥是冈村宁次,其所属的第12集团军的五个师团及两个旅团在第11集团军一个师团的配合下分两路出击,主力经郑州、新乡直取安阳,另一个师团又两个旅团出商丘直取菏泽。用冈村宁次本人的说法:“定要一战歼灭八路主力!”
是的。冈村宁次确实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以前八路军、新四军玩游击战、运动战避免正面的决战。让他总有一种大炮打蚊子的无奈。而这一次他觉得****主动击中兵力打会战,这等于是撞到他的枪口上了。如果能一举重创八路军和新四军。华北、山东就太平了,到时候再转身去收拾刮民党也更加轻松惬意。
这一战中,冈村宁次集中了大约17万兵力,这应该说是比较强大了。那么八路军和新四军又有多少人马呢?除掉北线的120师主力,115师、129师是倾巢出动,仅这两个师的主战部队就达到了20余万,在加上山东的新四军近十万作战部队,****为了这次空前的大会战累计投入兵力三十余万。如果再算上二线的游击队、武工队等地方部队,总兵力更是高达六十万左右,可谓是规模空前!
当然,这不是说****准备在黄河两岸打一个歼灭战,之所以动用这么多兵力,其实还是求稳。按照****中央军委的决策,这一次是积极防御,是确保华北、山东解放区的安全,将敌寇挡在河南。
应该说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主要原因还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没有打过大的会战,经验不足,中央还是想以战练兵,能够击退日寇就很好了。下一回咱们有了经验之后再打歼灭战!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随着战役的进行,最初的决心很快就被证明是不合时宜了。三十多万主力部队在地方部队的配合下不光击退了冈村宁次的挑衅,还表现出了将敌人包围并歼灭的趋势。所以在战役后期,中央果断的调整了目标,决定打一个歼灭战。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因为在进行这场战役之前,在北面,120师所部在外蒙古骑兵、苏联红军的配合下基本将华北北部的日军清扫干净,鬼子及伪军只能缩在北平、天津、石家庄。而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120师是快速南下协助115师和129师抗击冈村宁次的部队呢?还是去试着解放北平、天津呢?
围绕这个问题,****内部也有争论,最后的讨论结果是可以试一试,毕竟未来跟蒋某人死过也要学会攻坚不是,不如乘早积累一点经验。
当然,就算要试验也不会拿北平、天津这种硬骨头试,****的目标是石家庄……。
ps:鞠躬感谢zmyhh、lz880210、zing、、骑王、第一近卫坦克旅和尤文图斯同志!
477 攻城()
对于****决定先打石家庄的决定,苏联军委和******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对于苏联红军未来解放台湾的战斗来说,石家庄没什么意思,而北平、天津却极其重要,如果****能攻占这两座大城市,将全面疏通张家口至塘沽的铁路线,这对于运送物资是极其重要的。而现在北平和天津都在日军的控制下,这条线路基本上就是废的。
当然苏联方面失望归失望,但也能理解,毕竟****方面壮大没有多久,虽然是鸟枪换炮了,但对于攻占大城市还确实没有把握,先用石家庄练练手也可以理解。
反正按照苏联的时间表,解放台湾的军事行动不会早于1945年1月份。离着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足够****找到攻克大城市的感觉了。
当然,苏联也没有任由****自己去找感觉,自己一个人瞎琢磨还是太慢,在这方面苏联红军还是有充足经验的,在东线面对德国的堡垒战术,红军的指挥官们可是攒够了经验。
其实说白了也简单,首先火力要跟得上,必须得有重炮,最好还有空军的支援。对于这一点,苏联方面也做了准备,从苏德战场专门抽调了一个重型自行火炮旅,此刻他们正在东北作战,等攻克了齐齐哈尔、哈尔滨之后将调拨增援****。
光有足够强大的火力也不行,像北平这样的古都总不能将其轰个稀巴烂吧?所以最主要的还是步兵的攻城战术,为此,苏联方面也走了准备,抽调了一批工兵专家专门给****传播经验,虽说苏联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但有经验总比没经验强吧?
万事俱备之后,****对于石家庄的攻击就开始了,主攻部队自然是120师主力,为了攻克石家庄120师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师属的大部分炮兵全部调集到了石家庄周围,此外库利科夫还将自己手头唯一的装甲部队也送了过去。相信有坦克开路,外围攻坚要容易许多。
石家庄的历史并不长,这是一座完全因为铁路才兴起的新兴工业城市。1947年之前叫石门,解放军拿下石门之后才将其改名石家庄。1944年的石家庄可是不一般,简而言之这哪里是一座城市,根本就是一座大兵营。
自从日军占领石家庄以后,一直将其视为整个华北地区重要的战略堡垒基地。为了“以战养战”,日军开始大肆扩充军事设施,安置了重要军事机构,驻扎了大批重兵。
在日军占领石门的8年中,虽然驻守石门的军队调动比较频繁,但驻军总兵力始终保持在2万至5万人之间。先后在此驻扎的有日本华北方面军的主力第1军军部、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独立步兵第2旅团、飞行第27战队等。
至1942年底石门依然驻扎有第110师团,辖有三个步兵联队,编制定员达14784名。而且这还不是全部,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明确记载:独立混成第8旅团当时也配属给了第110师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