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罢,孔明言道:“日前听闻阔论,足见将军忧天下之忧而忧,忧天下之民而忧,且将军身侧又有公台、元直相辅;然亮年幼才疏,恐有误下问!”
玄德笑曰:“司马德操之言,陈公台之语,徐元直之荐,岂为虚谈?更何况,先生一语而使吾等尽得生还,足见先生之智!还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孔明依旧摇头,说道:“德操、公台、元直,皆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将军奈何舍弃美玉而求顽石乎?”
陈宫看着这个比自己年少的天才,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遂言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刘备诚恳的说道。
这时,孔明忽然正容相待,问向刘备:“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遂屏退众人,仅留陈宫在侧,对诸葛亮说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今虽有青、徐、豫、扬四州,智谋之士唯有公台和元直,故难开疆业。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诸葛亮又言道:“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玄德曰:“先生所言,诚为高见。但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
陈宫言道:“今主公据四州之力,合兵数十万之多,更有关云长、张翼德、黄汉升、高子显、华英杰诸多悍将皆万人敌也!若孔明从主公而居四州,则吾、元直与汝何惧曹孟德麾下郭奉孝、荀文若等人,何惧袁本初麾下田元昊等人?”
孔明又说道:“皇叔麾下四州北有袁绍,西有曹操,南有刘表、孙策,隔海还有公孙越,可谓是四面临敌也!如何应对?”
玄德说道:“刘表与某同为族亲,已成联盟。孙伯符区区四郡之兵马,暂时无虞。唯北方袁绍、西方曹孟德也!但不知当如何应对,还请孔明先生指点迷津。”
孔明答曰:“吾观星象,知袁本初与曹孟德之间将有大战。此战,势必会成为将军的一个契机!”
“看得果然深远,足见孔明对天下事甚是关心。汝有此心思,何不跟随主公同往四州,一展鸿图耶?莫非不敢与吾和元直共事耶?”陈宫早就看出诸葛亮有出世的心思,出言相激。
“公台兄,吾入世便入世了,何必出言相激?元直与吾挚友,公亦是天下名士,吾怎会如此?”诸葛亮将羽扇一摇,起身来到刘备面前,深深一鞠躬,言道,“主公在上,请受诸葛亮一拜。”
见诸葛亮来投,刘备大喜,急忙上前抓住他的双手紧紧握住,兴奋地说道:“吾得孔明,实乃天下百姓之大幸也!有汝与公台、元直在侧谋划,吾匡扶汉室,振兴皇室之日可待也。”
次日,刘备便派人给刘表送去告别书信,带着众人返回了徐州。
就这样,诸葛亮成为了继陈宫之后,刘备麾下的第三位谋士。刘备拜陈宫为长史,拜徐庶、诸葛亮为从事中郎。
一日,诸葛亮觐见刘备,向其问道:“主公,亮有一事相问,还请主公明告。”
“孔明有话直说。”刘备看着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遂言道:“主公平叛淮南,可是放走了袁术?”
“袁公路得属下悍将纪灵所救,从水路逃走,不知去向?”刘备面上露出遗憾,接着说道,“吾已经派人四处张贴了布告,通缉他们!便是向许都天子汇报,吾也是明明白白禀报了天子。”
原来如此!看来他没有死!
诸葛亮若有所思的沉头想着。
感觉到诸葛亮神色的变化,刘备问道:“莫非孔明有心事?”
“啊?”思路被打断,诸葛亮一惊,见刘备看着自己,遂言道:“主公可知忠虎纪灵的去向?”
忠虎纪灵?莫非是袁公路麾下aja纪灵纪子聪?
“孔明,汝所讲者可是袁术麾下aja纪灵纪子聪?汝与他可有关系?”刘备试探的问道。
“不敢对主公有所隐瞒。那纪灵纪子聪与吾乃是幼年好友,奈何他为人宽厚,却又迂腐。淮南黄巾余孽叛乱,袁公路被围,几近灭亡,被他所救。袁公路见其勇猛,遂以小恩惠对之。其偏以为袁公路真心对之,而死心塌地的追随者袁公路。吾曾屡次劝说,却不得其认可!”诸葛亮摇着头,有些担忧、有些内疚的说道。
“是故,如便到我这里来打听他的消息?”刘备问道。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不错。”
刘备点点头,对诸葛亮的认识又有了一点新的认可:“听降兵所讲,是纪灵救走的袁公路。”
其实,这个时候的袁公路已经逃到了海上。
他们正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直奔胶州湾。
袁公路已经被海风吹散了掏空了的身体,染上了风寒……
。。。
。。。
第197章 忆往昔诸葛怀旧,望未来玄德明志()
plsl;
;;
第章忆往昔诸葛怀旧,望未来玄德明志
上回书中见到袁公路被海风吹袭,染上了风寒。
抵达渤海郡时,袁术袁公路已经无法走路了,被士兵抬着,进了郡城。
袁谭为他寻了最好的郎中。
奈何他身上的寒气已经进入了骨髓,神仙也难以回天!
郎中换了一批又一批,却是无人能够医治。
大限将至,袁术将纪灵、袁谭等人叫道身前,托付后事,将兵马托付给了袁谭,使纪灵等人好生侍奉袁谭。
此番倒是便宜了袁谭。
消息被暗卫得知,传到了刘备耳中。
刘备知道诸葛亮与纪灵交好,遂请诸葛亮相商。
“袁公路病死渤海,不知先生可愿意说服忠虎纪灵来投?”刘备问诸葛亮。
诸葛亮摇摇头,遂言道:“日前向主公打探,只为知晓他的去处,以为宽心!今已知他的下落,以其之秉性,此事难以!不知主公可愿听亮讲一讲纪灵与袁公路的旧事?”
刘备颇为好奇,点点头说道:“先生讲来听听!”
诸葛亮望着远方,神思渐露,缓缓说道:“亮尚年幼时,家父在琅玡郡为丞,郡中有少年力猛烈,常纠集少年人,舞枪弄棒!亮奇之,而与之交好!此人便是纪灵纪子聪。”
“欧!?原来,先生与纪灵竟然是少年时的发小!”刘备感叹道。
“是呀!那个时候,吾自喜各家杂学,唯独厌武;他却专修兵家与武术。那时候,他推崇汉初樊哙,好勇力而以忠诚;而吾却自诩张良!”诸葛亮说着,似乎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嘴角边露出一丝微笑。
“人们怎么后来称你们为卧龙、忠虎?”这个时候,刘备似乎成了好奇宝宝。
诸葛亮本来是一个慎言谨微之人,言语谨慎,少有的像今日如此畅谈自己私密之事。看来,他与纪灵果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他脸上挂着微笑,说道:“臣与子聪自幼年相识,情投意合,交情深厚。正值黄巾祸乱山东,贼兵围困泰山郡,城中兵缺粮少,太守畏惧而欲逃难。时家父人泰山郡丞,亮常从父见太守,遂向太守献计:差一勇武者往北海求救。”
说到这里,他脸上的笑容更加浓了一些。
刘备果然是一个很好地倾听者,静静地坐着,聆听着。
诸葛亮自我陶醉了一番,又接着说道:“那是太守麾下哪有勇武之人,有的只是好吃懒做者,有的只是为虎作伥者。是故,臣便推荐子聪。那年子聪方十七,听闻太守招募,甚喜!”
他似乎对那个时候的纪灵有着不一般的印象:“当夜,我随父亲引他见了太守。他领了太守书信,披甲提刀,出城冲阵,连杀贼人无数,透围而出,甚是勇猛!自那时起,人们以其勇猛,而称呼其为虎来!”
“后来,北海孔文举举兵来救,泰山解围,遂得任都尉。后来,他随军征讨张角,巧遇被围的袁公路,而救之。术观其勇猛,且好义,遂留其在身边,更以自己尚好之物与之分享。听其所讲,袁公路好饮蜜水,竟常取与之共饮,甚是敬重。”
“吾父故去,吾携家迁至襄阳。其常常置信至隆中,备说袁公路之善待。然袁公路不过虚有其表,借助门阀之力而起,不过冢中枯骨也!故,亮常曾与之信曰:‘今闻兄受术厚待,兄重义之人,恐为所惑。术虚有其表,冢中枯骨,从之只如鹰犬。兄之才,当王佐而平天下,望省之。’”
“然其回言曰:‘吾亦知贤弟言,然公路相待甚厚,不忍弃之。’乃至其后,讨伐董卓时,子聪便已经失去了袁公路的宠爱,其言被罔。奈何子聪自误,故吾称其为忠虎。时下吾等与庞统已经名声在外,人称卧龙与凤雏。加之吾与子聪深交甚笃,故友之中便将我二人合在一起称为卧龙忠虎也!”
原来,袁术迁后将军、南阳太守,便委任纪灵为都督。
后来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战于汜水关,袁术为了抢功,迟迟不与粮给孙坚。
纪灵便上前进谏曰:“今天下所指董贼也,与讨卓者不便,则若与天下不便。孙坚,曹操,有志之人,若备粮草,使与董贼两败俱伤,今事偕矣。主公兄绍,好大喜功,必进洛阳以帝自居,自取其祸。主公本嫡出,名正;讨绍以勤王,言顺;以此继绍业,则河北四州唾手可得。复拥帝以令刘璋刘表马腾之徒,天下定矣。”
袁术则不以为然,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