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女王-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哪怕是我后来干起了秘书的活计,可是仍旧闲着无聊之时,仍旧会翻起来,感受一下那种童趣。

    而三十六计之中那些计策的名字,本公子信手拈来,那些成语计策所描述的故事,本公子也同样熟悉得令人发指。

    “比如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本所指的是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例如开皇九年,大举代陈,先是贺若弼每一次换防历阳之时,必定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严加戒备,而贺若弼反复多次皆是如此,终使陈人习以为常,不再防备,而至贺若弼大军渡江之时,陈人尚以为与过往的换防无二,未加戒备,最终,贺若弼得以大军皆渡,袭取南陈之重镇徐州。”

    “第一计尚有注释:备周则意台,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意思呢防备周密,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秘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并不是与公开行动相对立的。最公开的行动当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计谋……”

    我说完了,抹了抹嘴角的白沫,很是意犹未尽,没想到啊没想到,本公子的记忆力在穿越之后变得无比的强大,别说是本公子苦读专研过的《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就算是本公子小时候读书时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所学的第一篇文章《春天》,也是那样地记忆犹新。

    再努力闭眼回眼一下,靠,就连俺看过的黄,咳咳,文艺性和技术专业性较强的言情小说居然也历历在目,靠了,莫非老天爷想让俺穿越过来是为了让我能够将二十一世纪的艺术文化和思想传播在这个时代不成?

    就在本公子沉浸在歪歪之中不可自拔地当口,感觉到了肩膀一沉,一抬脑袋,看到了近在咫尺的一张老脸,靠,大家都是男人,用得着这么近吗?要知道哥从来不吃好丽友,对一切非异性从来都是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伯父您这是想干嘛?”

    “这是第一计,还有呢?”李渊的眼珠子有点红,不知道是不是红眼病前兆,旁边的李世民也好不到哪,这家伙更像是重症红眼病患者。

    李渊的胡子长的很奇怪,很标准的三缕长须,标准到让人感觉很古怪。或许是因为太过标准了,让人觉得很假,犹如贴上去的一般。

    “当然还有了,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总共三十六计。”本公子犹如在报菜名一般一串溜地把三十六计的计名全都报了出来,听得那李家父子眼珠子都随着本公子语调的高低在眼眶里边上下不停地颤动

    “天哪,这怎么可能?居然有《三十六计》而且说的居然还是开皇年间的事情,这位兵法大家难道是我朝中人?”李渊很不自信地揪了揪自己的长须,满脸的惊骇。“莫非是那杨素?不对不对,杨素虽然也算得上良将,却非名将之才,莫非是杨雄?也不对,那老家伙怎么可能写得出这么精妙的东西……还有谁来着?……”

    李渊犹如神经病一般在那里扳着自己的手指头喃喃自语,而他的自言自语顿时让本公子恨不得抽自己一耳括子,靠了,关于瞒天过海的故事明明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是三国时期太史慈的故事

    刚刚口水瘾发了,讲故事的时候居然没注意到这个bug,幸好本公子没有讲述在未来发生的各种故事,不然这对父子不神经错乱才怪。

    就在本公子暗暗庆幸的当口,李世民一把拽住了我。“兄台,到底是当朝哪位兵法大家所着,还请兄台借予小弟一观。”

    “呃……这个这个我得回府去找找,真得找找,可是你们真的不知道《三十六计》?”他妹的,还能不能再给力一点,《三十六计》这样的经典兵书他们居然不知道。

    看样子《三十六计》应该是后人写出来的然后杜撰得很古老,好忽悠像俺这样读书尽信书的实在人。

    “废话,真要知道,小弟还追问你干嘛?”李世民一脸的无语,两眼鄙夷,仿佛本公子是在给他讲述童话故事。“兄台这会子能回去找来吗?”这家伙鄙视完我又迫不及待地求我,靠,什么人,翻脸比翻书还要快当。

    “二郎,无忌才刚进咱们家的门,你就想把人撵走不成?”李渊终究是块老姜,冲李世民嗔道。

    “对对,是孩儿失礼了,嘿嘿,孩儿还不是见猎心喜,居然世间还有没被读过的兵法,这如何不让人心痒难耐。”李世民抱歉地冲我笑了笑,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这一刻跟李玄霸相比起来,这哥俩还真有点相似,特别是动作,都跟在耍猴拳似的。

第一百九十章 天子退兵的契机() 
“难怪贤侄长于谋略,想来,天下间,就没有你没读过的兵书吧。”李渊目光落回了我的身上,一脸的欣赏和赞叹。

    还真多,本公子也就是瞎折腾看了一本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其他的全是外国着作,这让俺有点羞愧,自己祖国的文化遗产还没欣赏完就跑去看那些蛮子国家的着作。“伯父谬赞了,小侄那点微末技俩,实在是……”

    “别谦虚,你若是微末技俩,那将我等置于何地?呵呵”李渊打断了我的谦虚,摇了摇头,感慨地道:“能看得到我大隋北征高句丽的危险,汝就算不是第一个也绝对只是寥寥数人中的一位。”

    不用说,肯定是李家兄妹把本公子的事给泄了,果然,李世民一副很无辜的表情看着我,眼神也是那样的纯真,只不过,本公子那堪比x光的利眼一下子就看穿了这只无耻之徒的两面派、阴险人本质。

    “不光这些,那日,老夫听师道言及汝曾与其父深谈……”李渊突然暴出来的猛料把本公子吓了一大跳,泥玛的,杨师道你丫,枉本公子以为你是老实人,可你也犯不着这么老实吧,逢人逮着你就说实话。

    李渊看到了我的表情变幻,不由得一笑。“放心吧,那日老夫在酒店,不小心听到了杨师道之言,而后亲自迫问于他,他才不得不答的。要怪就怪老夫,千万莫要怪他才是。”

    “小侄哪里会去怪罪师道兄这样的实在人。”本公子只能干笑着答道。

    听到了这话,李渊先是一愣,瓿及指着我大笑出声来:“你这小子,莫不是想怪老夫迫人太甚不成?”

    “您我哪敢怪,不过,还请伯父垂怜小侄,千万别说出去才是。”能怪吗?能怪得赢吗?就算是现在怪赢了,万一这老家伙心眼跟针眼般大小等当了皇帝成天给本公子穿小鞋咋办?

    “放心吧,汝之预见,也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了些,老夫就算是说了出去,天下间又有几人能信,怕就算是观德王杨雄,也仅仅是半信半疑吧,不然,辽东城早就拿下了,岂会拖延如此之久?”李渊笑着摇了摇头道。

    这话让俺小心肝总算是落回了原地,也是,本公子的那些判断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点,当时观德王差点没把俺当成神经病,怕是只有第一个判断成为了现实之后,那老头这才半信半疑。

    “老夫实在是想不明白,我朝大将不少,可为什么偏偏你一个少年能够看得如此透彻,而且,就连那乙支文德如此诡毒之计,在万里之外,也能但料得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等本事,唯汉之张良可比肩。”

    这话把俺夸的脸直发烧,嗯,没办法,谁让咱是正人君子,彬彬绅子,跟张良比,俺给他提鞋都不配。还不是因为咱是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走向,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见解加以忽悠罢了。“小侄哪里值得伯父这样的称赞。”

    “你若当不得,我大隋朝过百将帅,岂不是要羞煞?呵呵,过去,老夫只以为你长于治学,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谋略,却也是用在小道之上……”老家伙很意味深长地道,还特地扫了一眼李世民,这家伙赶紧摆出了一副恭顺听话的乖娃娃模样,靠,老家伙肯定是说本公子过去给刘宏基那厮出过不少馊点子帮他打拚黑社会。

    “而今,却是让人一日三惊,实在是……若是天子知道,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表情。”李渊再次摇起了脑袋,这老家伙也不怕把自己摇成脑震荡。

    “今日让二郎请你过府一聚,实在是有些事情,想知道你的看法。”老家伙吹捧了我老半天之后,总算是说出了他的目的。

    “还请伯父言之,小侄当尽力而为。”我端起了姜茶又饮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之后答道。

    “如今已入寒冬,而北边,至清川江之役后,再无军报传来,不知胜负,老夫心甚忧之。听师道贤侄所言之后,老夫觉得,洛阳城内,可为老夫解惑者,唯一人也。”老家伙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脸上,满面的慈祥,可就是那目光很是奸诈。

    老家伙这话不言而喻,这天底下怕是除了本公子这个知道历史未来走向的穿越者之外,还真没有谁能够给李渊解惑o

    “如今已入严冬,北方苦寒,然我大隋百万将士仍旧在北艰辛苦战,依你之见,此战之胜负如何?”李渊最终还是把问题给问了出来,而李世民也支愣起了耳朵,很想从我的口中获知一个答案。

    这话让我沉吟良久,半晌之后,我深吸了一口气言道:“此战,最多是不胜不败之局。”

    “哦?贤侄何出此言?”李渊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问道。

    “北方苦寒,而我大隋朝兵马虽然有百万雄师,却至今连冬衣也尚未齐备,在风雪连天的辽东激战,怕是战力能够发挥出三成就不错了。”

    “更何况,大军征辽,此去已经大半年,劳师远征,将士疲惫不堪,再加上异国作战,那些被击败的高句丽兵士正藏于暗处,伺机而动,使得大隋兵马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