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之激情神枪-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日之后,义军休整完毕,这期间又接受陕西各州郡新送来的义军,加收编的隋军俘虏,函谷关义军总人数突破了二十万,在潼关起兵时的十二万人马还多出八万,也即是从数量看,经过函谷关一役,义军人数不消反而猛增,这是人气支持。

    杨勇和李靖大喜,一商议,陕州离这里仅一百多里,趁热打铁,取下陕州再说。于是让屈突通引大军两万守住函谷关,让伤势大为好转的屈突盖在此养伤,然后起大兵十八万对外号称二十万,挥兵向陕州杀来。

    一百多里的路程,很快到了,杨勇指挥大军到了陕州把大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陕州刺史刘衡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各位,靠山王的四十万大军都阻挡不住反贼杨勇的兵马,我们城才区区三万人马,救援无望,如何拒敌”

    刘衡话音未落,麾下大将张金龙不服,躬身施礼道“大人,靠山王兵败事出有因,反贼不过是捡了个便宜而已。在末将看来,这群反贼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末将不才,愿引一支人马,出城拒敌。”

    刘刺史闻言大喜,令其带兵一万,在城下与杨勇的人马列开阵势。张金龙令手下将士压住阵脚,摧马摇枪冲到两军阵前,口吐狂言,指名点姓要杨勇和李靖出战。二人刚要冲去一个,大将杜义道“王爷军师,杀鸡焉用牛刀末将不才,让俺去会他一会,驾”见二人点头,杜义拍马舞刀直取张金龙。

    二将报通名姓后当场动手,马来马往十几回合后,杜义大喝一声,挥刀将张金龙斩于马下。

    杨勇哈哈大笑,带着人马冲过去,隋军被杀得大败,扔下几千具尸体狼狈退入城,扯起吊桥,免战高悬。

    城内,刘刺史再次聚将,他像热锅的蚂蚁在众人眼前走来晃去,最后摊开两手道“众位同僚,眼下贼人大兵困城,张将军阵亡,奈何,奈何呀”

    他手下的官武将不少,都微低着头默不作声。议承司马良见地人答话,仗着胆着拱手施礼道“大人,恕下官直言,天子无福民遭难。自皇登基以来,内忧外患不断,愈演愈烈,民怨沸腾。眼下大隋朝如风口之灯,离大限之日不远矣。杨勇虽然叛逆,但仍是皇室血脉,他才是真乃命天子,若非先帝废长立幼,这大隋朝的天下是他的。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杨勇完全变了,不仅是骁勇无敌,而且深谙治国之道,倡导“平等、仁爱”思想,爱民如子,鼓励农商,义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得民心,现在义军所占所之地,一派繁荣影像。大人,各位同僚们,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何不弃暗投明”

    刘刺史听了连连点头,问计其他众将,众将都表示愿意弃暗投明,刘衡不无担心道“司马大人,我们此投降,万一杨勇不能相容,岂不是自投罗”

    司马良再次施礼道“大人多虑了,杨勇,英雄也。一贯优待俘虏,欢迎降将,只要我们心诚,此事没有万一。”

    刘衡一咬牙当即作出决定,开城投降

    杨勇和李靖正欲攻城时,突然城门大开,刘刺史带着麾下武出城跪倒请降。

    杨勇看了看李靖,李靖明白杨勇的意思,问他城是不是有诈,刘刺史是不是真心投降,我们该怎么办

    李靖充他点点头,并投来询问的目光。那意思是,王爷应该相信他,我们大兵压境,刘衡打不过我们,又无援兵,除了投降之外是死路一条,他别无选择。现在关键是,王爷准不准他投降的问题。

    杨勇读懂了军师的目光,心大悦,只要敌人真诚投降,我们肯定欢迎,须得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呀,团结一切可团结的敌人,才能够迅速壮大自己,这是伟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来的宝贵经验,自己穿越前都学过。这些人物都是大隋朝的级官员,在那兵荒马乱的封建年代,做官能混到这种程度,须有一定的才能,并非都是饭桶,若能为我所用,要杀了他们胜强万倍。

    。。。

    。。。

第243章 休养生息() 
想到此,杨勇滚鞍下马,将刘刺史双手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言安慰了几句,仍然让其坐镇陕州,掌管政要,手下的武均有任用,刘衡等人感激涕零,二次跪倒谢恩,纷纷表示要誓死效忠杨勇。

    杨勇满意地点了点头,让他们都起来,然后率大兵进城了。这样,几乎是兵不血刃,便取下了陕州。让李靖负责,对原陕州的三万隋军进行改编,变成义军的战斗力。

    杨勇的义军兵不血刃取下陕州,引起当地轰动,也算给附近的州郡开了个好头,灵宝、卢县、陕县、渑池等,这些郡县的守官纷纷来投,有的挂印封金弃官而逃。杨勇大喜,把这些地方全都接管过来。短短的数日内,河南的西部的十几个郡县都成了杨勇的地盘。

    这一天,杨勇升帐议事,众将纷纷摩拳擦掌,要求乘机进兵东都,把靠山王和杨感、李密的军队全都打垮。要能把东都拿下来,大隋朝也完了,河南也定了,这天下基本属于我们义军的了。

    杨勇笑而不答,看向军师李靖。

    李靖施礼道“以末将愚见,眼下不可对洛阳用兵。”此言一出,众将全都惊诧,只有杨勇面色平静。

    李靖继续道“王爷,靠山王虽然兵败,但虎威尚在。杨感和李密虽然得手,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瘦死的骆驼马大,昏君御驾亲征高句丽一次征用了三十万人马,这说明隋军势力依然强大。昏君得知杨李造反的消息,必然回师,到时候和靠山王两路大军在洛阳会师,杨感和李密仍属孤军奋战,必败无疑。但此战,也必然大大消耗隋军实力。如此好戏,我们何不来个坐观鹬蚌相争,而收渔人之利再说,我军连年征战,消耗巨大,百姓苦不堪言,眼下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杨勇一听,不住点头,暗道,李靖真不愧是军事家,对当前的形势分析得真透彻。自己学过这段历史,杨感和李密虽然也算是一方枭雄,但受其局限性,二人终究难成大事,这些历史早有记载。我们又打了这么长时间仗了,是该让将士们喘息一下了,百姓们更渴望和平啊。

    想到此,杨勇采纳了李靖之计,留下五万大军,让裴仁基父子留下,协助刘衡守住陕州一线,然后带着十六万大军回师大兴城。

    临开拔时,裴家父子和刘衡等武官员出城相送,杨勇拍拍裴行俨的肩膀,对三将道“我不在时,练兵守城是你们父子二人的职责,治理州城则是刘大人的强项,遇到重大事情,你们三人商议解决,或飞报本王。”

    “遵命。”三人躬身应诺。

    杨勇回师大兴城,再路过函谷关时,屈突盖伤势痊愈,杨勇又进关看望弟兄二人,两日后,留下屈突通带兵两万过关,继续回兵。

    路过潼关时,公冶长率众出关相迎,哥两个紧紧地熊抱在一起。在关城又住了三天,然后杨勇令大将屈突盖带兵守住潼关,和公冶长一起回师西进,不日便到达义军的根据地大兴城附近。

    离大兴城还有十多里地的时候,守城主将蔡桓带着众将在此恭候了。

    看见杨勇的马头,蔡桓等将下马跪倒磕头,杨勇赶紧下马跑步前将众人拉起,嘘寒问暖时,一声婴儿啼哭,萧美娘抱着不满一周岁的杨一梦来到杨勇近前。

    杨勇和玉镜公主看到自己的骨肉抢步前,把孩子抢过来,杨勇和玉镜公轮翻在小一梦的脸亲了无数口,让孩子喊“爹娘”时,小一梦惊得大哭,最后萧美娘抱住,由奶妈相哄,她才安静下来。这时李婉儿也围了过来,一家人流下狂喜之泪,然后相互热烈拥抱。

    众将士如众星捧月一般把杨勇等人接进城,一路,老百姓夹道欢迎,万人空巷,吹吹打打,热闹程度胜过大年过节。

    当天晚,由奶妈陪着,玉镜公主把小一梦抱进了自己的房间,李婉儿则和母亲聚守在一起,杨勇自然留宿萧美娘的房间。

    萧美娘满面春风,认真梳洗打扮一番,又命手下人摆下一桌丰盛的酒宴,并叫来歌妓起舞助兴,然后陪着杨勇畅饮,今天的萧美娘仍然一身宫装,身着白衣长裙,秀发高挽,满身珠翠,美貌自不必说,浑身下洋溢着富贵和高雅气息。

    几杯美酒下肚后,萧美娘亲自下场为杨勇歌舞,那勾魂摄魄的双眸顾盼有神,翩翩的舞姿如风似蝶,轻启竹唇,如燕语莺歌,余音绕梁,杨勇喝着小酒,品尝着美味佳肴,两眼看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萧美娘飘身来到杨勇身边,还没等她坐下,杨勇便迫不及待地把她揽入自己的怀。

    萧美娘两颊微红,依在杨勇怀里,轻声娇叫了一声“大王”便看向正在翩翩起舞的歌妓们。

    杨勇瞄了一下她们,仿佛都不存在一样,盯着萧美娘的娇颜,嘴角微微翘道“美娘,你可想死勇哥了”说着捧起萧美娘小脸轻啄起来。

    这一下歌舞声戛然而止,这些歌妓和乐手们个个红着小脸,迈着小碎步,知趣地退了出去。

    “都走了吧,该我们的了”杨勇一笑,抱着萧美娘忘情地动作起来,双手在萧美娘敏感部位游走。此时的萧美娘早已春心荡漾,两个人如胶似漆,还没到床榻之,便粘在一起

    在大兴城安顿下来后,杨勇和李靖集思广益,又推行了很多鼓励农商的措施,很快义军所占据的陕西全省和河南西部,这一辽阔之地呈现出少有的稳定和繁荣局面。

    在李靖建议下,杨勇挑了个良晨吉日,和李婉儿完婚,自此,杨勇身边有了一二武三个名正言顺的老婆。

    杨勇非常高兴,从此,白天和李靖商议治国安邦的重大事宜,并加紧扩充兵马,和将士们一起练兵备战,闲暇之余看望女儿,陪伴老婆,晚则由三个老婆伺候着,歌舞升平,吟淫诗作赋,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其乐融融。

    时光如梭,眨眼间过去了三年,时间来到了公元610年的开春。这三年的时间,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