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的船厂现在也很火,几家船厂的订单已经拍到了三年之后。所以,张云琪和顾飞自然不甘心将自己辛辛苦苦一手打造的船队白白缴纳上去。更何况这扬州官府还是破其家的元凶。
要知道,就算是灵州府的船厂,现在也在ri夜赶工生产海船,可是造船厂的制造能力是有限地,制造一艘海船需要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急促之间,这十余艘大海船的价值可想而知了。
虽说骁果军和扬州水军不对付,但南来北往的商船,其并不会击沉或者缴获。当然啦,如果你行商的目标是扬州,那对不起,税收要比别人的多。同样的,扬州的商船,赵询同样不会阻拦。如过就是有所禁止,也会在提前发出通告。比如上次封锁卫军,骁果军就明文通告,禁止给卫军运输粮食、军需物资入境,其他的,一律不阻拦。
“二位的船队现在抵达什么地方?”赵询沉声问道。
“现在停靠在灵州府东临县海港,一共十五艘可远航的大海船。”张云琪答道。
“你们平ri一般货运之物都是什么?”赵询问道。赵询知道,这样远行的海船,经常一年都在海上飘荡,航行极远,甚至抵达欧洲大陆。
“丝绸和瓷器为主!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绝对是稀罕物,有的地方,价比黄金。”张云琪笑着说道。
赵询笑道:“既然如此,你们就在我骁果军安家,到商业司挂上名号,你们就是我骁果军下辖的商人了。再次航行,挂上我骁果军的旗号,楞他扬州水军也好,扬州官府也罢,都不敢懂你们分毫。”
第527章 海上贸易()
更新时间:22…9…24
赵询知道,只是知道海贸的利润很大。但其实,对于海上贸易其实只有大体上的概念,只知道这是非常赚钱的行当。远的不说,就是将大燕的货物从本土出发,经过海船,远航到夷州、新罗等地,就能够赚回大量的金钱。更不要说远航至波斯等地,那燕国的丝绸、瓷器,更是价值连城。一船货物,远行年逾,抵达那里,岂能不值钱?物以稀为贵,越是少的还好看的东西就越贵。
至于这海上贸易到底是怎么进行的,贸易的又是些什么货物,在哪里停靠,在哪里卸货,在哪里装货,路途上又有些什么规矩等,他基本一无所知。好,说起来,赵询对海上的事务,那时一无所知。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搞海运的商人们知道就行。只要上面有政策,下面的商人就会云集响应。
后来(和谐)经过一些海商的大致解释,赵询才有所了解。大燕出口,主要还是丝绸和瓷器。不得不说,这流传千古的玩意,还真的是挺值钱的。出去的主要是丝绸、瓷器、金属铁器,从海外运来的主要是白银、香料、花草、奇珍异宝等。当然,要说到详细情况,就是一年半载,也说不清楚,对此,赵询也只是稍作了解。
“丝绸之路啊!海上丝绸之路!”赵询也只是这般感叹道。
丝绸之路,赵询是了解的,只不过那时路上的丝绸之路,过凉州,入西域。其在历史上对东西方商业、文化的交流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陆上交通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主要是西域一带常常被游牧民族截断,尤其是河西走廊一带的战争频繁不断。凉州之北,时常遭遇北方诸胡侵扰,商人岂敢轻易出塞?中原王朝势大还好,一旦势弱,对北方失去震慑力,路上丝绸之路马上就会被阻断。而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最终将贸易地主导权让位给了海路。毕竟,能在海上号令四方的还真不多,大不了绕一个圈就过去了。
在另一个历史上,唐朝的丝绸之路,发展到极致。但同样屡屡出现问题。唐高宗总章年间,薛仁贵平定天山一带,路上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安西四镇的设立,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然而,处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屡屡对安西四镇进行袭扰,屡屡攻陷安西四镇,使得丝绸之路断断续续。最为严重的是,睿宗年间,吐蕃攻陷安西四镇,完全切断了丝绸之路。直到武则天年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这条道路才重新打通。安史之乱以后,这条道路就再也没有连通过,至此,盛名已久的丝绸之路,算是彻底没落。
但同样,因为这个,唐朝天威,盛传四方。但赵询却对唐王朝的这种开通贸易,却不加以监管的方式不以为然。好处有了,坏处同样不少。对自己的先进技术不加以保护,使得各方诸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言归正传,因为燕国镇北大败之后,原本就很难路上贸易,直接转变为海上贸易。这海上行商最大地特点,就是不用担心被敌人阻隔,沿途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没有任何一个有实力和大燕帝国对抗,起码,你就过不来。尤其是那些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再也无法威胁到商道。而且,海上丝绸之路还有个特点,就是成本低,利润高。民众可以大量的参与,这样就极大的促进了海上行商之路的兴旺。
赵询之所以死死的钉下灵州府,就是因为这里处于骁果军势力的最南端,便于出海。
“大都督,我们的意思不止如此!哪怕是我们悬挂了骁果军的旗帜,怕是到了南部海域,同样会遭到扬州水军的打击。”张云琪苦笑道。
赵询道:“哦?此话何解?虽说我骁果军和朝廷不对付,和慕容成也不对付,但正常的商贸,他们是不会拦截的。这也是各方势力形成的基本约定,否则的话,谁还会去他么的地盘做生意。这扬州水军不会特意的针对你们,难道你们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
张云琪涩声道:“大都督真是明察秋毫!我们离开扬州之时,扬州水军对我们进行了追击。我们当然不敢就此臣服,于是就将对方的四艘战船给缴获了!”
赵询一怔,道:“缴获了?你们这十几艘商船将对方缴获了?不应该?虽然你们数量占优,但也不能将战船缴获!”
张云琪道:“是假臣服,随后反戈一击,从船上将对方拿下。更重要的是,四艘战船之上,有我们的人!”
赵询不由的暗吸一口气,对着张云琪有些佩服。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没想到你不仅是商人,还是水军将才啊!”赵询不由的笑道。
“不是我,是顾飞顾兄。”张云琪解释道。原来,这接近三旬的顾飞还做过海盗,十几艘海船之中,还有几艘是从海盗手中夺下的。
“那你们二人的意思呢?”赵询淡淡的说道。这二人分明是惹了祸,没地方安生,正常贸易又不能进行了,这才来赵询谈合作。如果不是赵询近期搞什么海贸,这二人自然不会来寻找赵询。当然,如果不是赵询近期针对海贸,这二人也进不了大都督府。
其实他们还有其他德尔路可走,那就是在青州以北的地方往来贸易,自然就不会受到干扰。但他们以前行商的地方,都是早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东非之地,对于青州、幽州、冀州之地,根本不熟悉。这些地方,早已经被各大商号瓜分,他们就是想要从新崛起,也不是那般容易,更重要的是,他们着海船都是远航海船,用来近海贸易,实在心有不甘。听闻赵询在鼓励海贸,他们二人才特地寻求合作。
张云琪脸se变了几变,沉声道:“小民愿意将十五艘海船,四艘水军战船奉与大都督,愿在大都督商号做事!”
赵询闻言,脸se一笑,道:“真的吗?你真的心甘将你的海船送与我?”
“小民心甘情愿,但小民就在海域通行,对还是那个贸易熟悉,愿为大都督旗下商号效力,为大都督旗下商号货运大海的另一边。”张云琪连忙恭敬的说道。
“咚咚咚”赵询手指轻轻的在桌面上敲击,让张云琪的心也不由的随之跳动。将手中的海船送与赵询,他自是不甘心,但他愿意在赵询旗下的商号做事。虽然不是自己的,但赵询旗下商号,那就是赵询的私产,要是做得好了,自然比自己成为一普通富商要好。自己父辈的经验告诉他,再有钱,没有后台也是不行的。
“好!我接受了。你那四艘战船就交与青州水军,对了,顾飞是,可愿在我水军之中效力?”赵询淡淡的说道。
“小民愿意!”进了大都督府,一直不开口的顾飞沉稳的说道。
“恩!不要在自称小民了,现在起,那就是我麾下将士了。明ri就去青州水军报道,我会给你批示的。记住,要遵守我骁果军的军规军纪。我骁果军军规和其他军队不同,我可不希望你因为反了军规被赶出水军。”
“属下明白!”顾飞面露喜se。
“张云琪,你的十五艘海船,将并入我内务府旗下,你呢,就为我白羽商号的海贸管事。你们两家将占海贸一项的两成分红,每次获利之后,自会分配。你就负责我白羽商号的海贸一事,我会让人协助你的。”
张云琪脸带喜se,颤声道:“属下领命!”
张云琪自然高兴,他想要的目的达到了,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期望。内务府,虽然对于这个名字不熟悉,但都知道,这白羽商号则是赵询的几个夫人负责,换句话说,这就相当于大燕国皇帝的内库。他张云琪就相当于为皇帝办事的皇商总管。可以说,骁果军之地,不会有人轻易无故的招惹自己。跟别说还有海贸商队的两成分红,对于海贸的兴盛,他自然知道这赚取的利润之大。有了赵询这杆旗,害怕没钱?
“大都督,属下yu将两家家眷移居道幽州城,属下也好更好的为大都督效力。但这办理户籍的人实在太多,属下怕耽搁大都督交付的差事。”张云琪接着说道。
赵询淡淡一笑,这张云琪还挺明白事理。什么怕耽搁时间,分明就是向赵询表明,自己会将家眷安置在幽州城,表达自己的忠心罢了。
“无妨,我会让内务府的人知会灵州府那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