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个时代,潜艇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浮在水面上的,这样,居高临下,同时将自己涂成了灰蓝色的飞艇完全有机会发现那些浮在海面上的潜艇,然后它们就会跟踪这些潜艇,并不断的将那些潜艇的方位通过无线电报告给专门负责反潜的区域反潜小分队。
所谓的区域反潜小分队,一般由三到五条驱逐舰构成,他们并没有被分配给商船队执行护航任务,而是独立的负责一块重要海域的反潜攻击工作。和护航的驱逐舰不同,那些驱逐舰不可能长时间的和潜艇纠缠,他们必须跟着商船队航行。而区域反潜小分队中的驱逐舰就不同了,他们没有需要保护的东西拖后腿,可以一直和潜艇纠缠,直到击沉潜艇为止。
一旦潜艇在海面上被飞艇发现,用不了多久,它就会遭到被召唤来的区域反潜小分队的攻击,所以,一旦被反潜飞艇发现,它们就必须下潜,于是在狼群中充当哨兵的潜艇也往往会因为必须躲在水下,而无法及时的将运输船队的消息传回去,这自然也就使得狼群夜袭的组织变得更为艰难。于是,很遗憾,德国人依旧没能掐断大西洋航线。
当然,无论是区域反潜小队,还是反潜飞艇都意味着更多的订单,只不过这些订单和陆军如今提供给麦克唐纳的订单相比,也就只能算是个小数目了。陆军的数量将从如今的数十万扩充到大约400万,为这些人提供武器,以及各种装备,以及后勤服务什么的让整个美国的企业都要疯狂了,如今在麦克唐纳旗下,或者是任何一家其他人旗下的企业里,你都会看到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机,工人三班倒的忙碌得热火朝天的。就连葛莱史东、唐纳德这样的高层,也忙得两脚落不了地。
至于史高治,最近也很忙碌,这几年,麦克唐纳医药在菲律宾和中国建立起来好几处现代化的草药种植基地,如今很多药材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了。这些药材都被装船,运回了美国,准备派上大用场。
1918年3月,史高治盼望已久的瘟疫终于到来了。人类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第二多的瘟疫开始出现在欧洲。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西班牙流感。在这次流感中,全球死亡了大约两千多万到四千多万人,死亡人数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个数字还是相对保守的数字,因为各国忙于战争,并没有做好统计工作。所以遗漏未登记的死亡者人数会非常多,尤其是在印度更是如此。而按照某些说法,整个世界可能因此死了大约七千万人。
而在北美,这种疾病导致了过百万人的死亡,仅仅是在1918年10月这一个月里,美国就有20万人因为西班牙流感而死亡。因为这场瘟疫,1918年美国的人均寿命比前一年下降来12年之多。
史高治还记得,在上辈子的时候,一种叫做**的玩意儿是如何在赤兔国制造出无限的商机的。这种流行性疾病在全球仅仅造成了九百多人的死亡,就使得各种药物,包括抗病毒类药物,包括据说有用的民间偏方板蓝根,包括各种口罩销售火热。
在十多亿人口中,仅仅造成不到一千人死亡的疾病,就能让整个赤兔国的板蓝根全部脱销,让医疗商店里的口罩全部卖光,甚至于让劳保商店里的防尘口罩什么的都卖光了。而如今这样的一个,能够让美国一口气死掉一百多万人,让整个世界一口气死掉数千万人的大瘟疫,又改能让史高治赚到多少钱呢?只要稍微想一想,史高治就觉得激动。
这些年来,为着这种流行感冒,史高治可没少花心思。克利夫兰大学医学院在他的直接干预下对于流感进行了相当细致的研究。并陆陆续续的在柳叶刀、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很多的相关论文,他们提出的中国云贵乃至东南半岛一部分区域是绝大多数的流感的发源地的观点虽然还没有完全被证明,但是至少已经成为了有关流感来源的最为主流的观点了。当然,他们提出的,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些处理方式可能对流感的治疗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观点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同,这一来是因为白种人对于亚洲野蛮人的天然的藐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克利夫兰大学医学院的人也始终只是嘴巴上宣传一下这种理念,而从来没有拿出任何干货出来过。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在将来解释麦克唐纳医药怎么会突然就能拿得出救命的良药,史高治根本就不会在学术期刊上面泄露那么多的东西。
在历史上,1918西班牙流感有过三次流行,最早的一次是在三四月间的欧洲,流行的范围不算太大,受感染者和死亡的人数都相对有限。那个时候世界大战已经打了好几年了,欧洲人对于死亡的敏感度已经大幅度的下降了。因而这次流行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恐慌。
不过史高治对于这次流行却格外的关注,在他的直接关心下,救恩医院的一支慈善医疗队被派往欧洲,对相关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借此测试麦克唐纳医药公司的“抗病毒口服液”的效果。
“麦克唐纳先生,有新的电报。”秘书将一份电报递给了史高治,史高治低头看了起来,然后他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很好,立刻通知中国那边,将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a药品原料全都买下来。”史高治下令说。
“好的,先生。我立刻去办。”秘书回答说。
所谓的a药品原料,指的就是抗病毒口服液所要使用的主要药材――板蓝根。刚才的电报是从欧洲发回来的,那里面说,麦克唐纳医药的抗病毒口服液对于这种难以对付的新流感有着相当不错的治疗效果。
史高治知道,在历史上,三四月间的这次流行,带来的影响很有限,但是等到到了这一年的秋季的第二次流行,那才是最要命的一次。如今他有充足的时间来为这次秋季的大流行做准备。
将所有的原料都买进来,这当然是准备之一,但是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一个准备,更重要的准备还是舆论方面的。否则,现在的囤积居奇的行为就足以让他的名字肮脏得就像后世的某南亚大国的母亲河。
“首先要在报纸上给出警告,”史高治想,“就在纽约时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上面发出相关的警告。反正这种警告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用处的。”
的确,报纸上的这类警告一般来说的确不会有什么大的效果的。首先,这种警告的可靠性是非常不确定的,哪怕是一位流行病方面的专家,在那个时代,他对于未来任何流行病的流行状况的推测都是相当不靠谱的。其次,要做出应对措施是需要大量的花钱的,如今欧洲各国忙于战争,美国呢,也正忙于准备参加战争,而且距离欧洲那么远,对于欧洲出现的感冒自然更没有紧迫感,在这种时候,谁都没有那个财力来针对一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甚至不发生的可能性更大的感冒花上那么多的钱。而一旦发出了这样的警告,那么史高治就可以说:“你看,我早就提醒过大家准备了,可是大家都毫无反应。所以我只能亲自替大家把准备工作做好,这怎么能叫囤积居奇呢?”
“就这样吧,让葛莱史东安排一下,我们就在报纸上先发出警告好了。”史高治这样想着。
p
第六百三十九章,瘟疫(二)()
“最可怕的病毒?”小摩根的眼睛一下子被这个标题吸引住了。。。这个时候他刚刚吃过了午饭,正坐在满是阳光的小院里,一边晒晒太阳,一边顺便看看报纸。于是他一下子就看到了纽约时报的科普栏目中的这样的一篇文章。
“最致命的病毒是什么样子的呢?是死亡率超高,一旦发作,就百分之百死亡,毫无救治希望的吗?这样的病毒的确是存在的,比如说狂犬病毒,一旦发作,便毫无救治的希望,无论是磺胺,还是近些年来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发挥了奇迹般的作用的抗生素,又或者是非洲和亚洲的巫师们调制的苦涩的草药,又或者是虔诚的牧师们的圣水,一切的一切都毫无作用,病人百分之百会因此死亡,毫无例外。(直到今天,全世界有记录的狂犬病患者只有美国有一例没有因此死亡的,而这位患者也因为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破坏,变成了彻底的白痴。至于这位病人没有死亡的原因,救治他的美国医院也不清楚。)但是,这种如此致命的病毒却从来没有造成过大规模的瘟疫,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病毒要依靠动物咬伤人来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天然的效率就非常低,自然不足以带来一场席卷世界的大瘟疫。(所以,靠咬人来传播的所谓的僵尸病毒带来世界末日什么的,也一样只是笑话。)
从历史上来看,最难防御的传播方式第一是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第二是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前者的代表有天花、鼠疫、肺结核以及流行性感冒,而后者的代表则是霍乱
最近我们的医生在欧洲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流行性感冒,依据研究,我们认为,这种感冒就具有成为最可怕的病毒的潜在可能。作为一款流行性感冒,它的传播能力毋庸置疑,而就目前我们所统计的两家医院的情况看,这种流行性感冒也有着大约百分之零点四左右(普通流感是百分之零点一左右)的死亡率。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是考虑到这种病毒的传染能力,如果出现大流行,也许也能带来数以万计的死亡我们建议,一旦出现这种病毒流行,各家各户都应该”
“真有意思,麦克唐纳的家伙现在搞出这样的一篇文章,目的是什么呢?”小摩根想。麦克唐纳一直对于流感等多种传染病深有研究,这是小摩根知道的。史高治麦克唐纳退休之后,在克利夫兰大学挂上了一个医学教授的头衔,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各种期刊上发表了不少的论文,虽然这些论文小摩根都完全不懂,但是他知道,这些论文大部分都是涉及到病毒类的传染病的。小摩根的顾问们告诉小摩根,麦克唐纳